42个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新基因揭示

2022-04-08 08:35:52 来源:网络

  在迄今为止最大的阿尔茨海默病遗传风险研究中,科学家发现了42个新的与该疾病发展相关的基因。研究结果表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的退化可能与小胶质细胞有关。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极其复杂且多因素的疾病。先前研究表明,虽然吸烟、锻炼和饮食等生活方式因素会影响患病风险,但更多的原因在于遗传,即60%—80%的疾病风险由基因导致。

  根据发表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的论文,研究人员汇总了111326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基因组数据,并将其与677663名健康受试者的对照组进行比较。总体而言,该研究发现了75个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基因组区域,其中33个是以前已知的,42个是新发现的。

  多年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病理征兆是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的异常积聚。新发现证实了这种联系,表明与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产生相关的几个基因组区域可以影响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该研究发现,小胶质细胞在大脑中负责“清除垃圾”,是一种清除受损或死亡神经元的免疫细胞,在阿尔兹海默病患者体内起着关键作用。一些新发现的基因可能会导致小胶质细胞的清除效率降低,这可能会加速疾病进展。

  研究还发现,一种名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蛋白质激活的基因也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有关。

  该团队还利用这些结果设计了一个遗传风险评分,以预测认知障碍患者在3年内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性。

  “这是阿尔茨海默病研究领域的一项里程碑式研究,是30年工作的结晶。”本研究合作者、卡迪夫大学的朱莉·威廉姆斯说,“遗传学已经并将继续帮助我们确定特定疾病机制。这项工作是我们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重大飞跃,最终将促进延迟或预防这种疾病所需的治疗方法的出现。”

,42个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新基因土耳其美女 揭示

相关:

如何科学处置隔离人员的宠物犬   近日,新冠阳性感染者的宠物犬该如何处理引发关注。宠物犬到底是不是中间宿主,病毒是否会在人与宠物间传播?应该怎样对待隔离人员的“毛孩子”?   4月7日,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所长步志高研究员。   还在疫情初期,步志高团队就曾围绕新冠病毒是否感染宠物、哪种宠物更易感做过严谨的科学研究,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4月8日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当时的研究发现,猫和雪貂对..

“痰”出结果?核酸检测不挨“捅”行不行?   多轮核酸检测正在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反复开展。   进行核酸检测,需要用拭子在咽部反复刮擦,不少人挨“捅”了好多次。有热心网友发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提到可以通过测痰液进行核酸检测。如果“咳痰”也能出结果,不就可以不挨“捅”了吗?   那么,究竟取自哪个部位的检测标本更有效?这招究竟能不能行得通呢?科技日报记者独家连线采访了核酸检测领域专家、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天隆..

我国科学家发现早期控制新冠病毒感染新策略   面对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传统的应对手段显得有些捉襟见肘。究竟有没有简单、实用的手段对抗当前的新冠流行?   经过深入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黄波教授团队和秦川教授团队发现,靶向肺泡巨噬细胞是早期控制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策略,并通过新冠肺炎小鼠模型找到两种临床上常用的老药。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   “这项研究不仅可以为新冠肺炎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

以为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轻敌了!   【科技观察家】   “感染后无需隔离的行政决定错了!”“新冠不是流感!”   4月6日,德国卫生部部长卡尔·劳特巴赫在社交网站上连发两条推文,为德国新冠防控政策的“摇摆”做解释。   德国的“摇摆”再次表明:以为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确实轻敌了!   从出现到成为主要流行株,奥密克戎毒株俨然一条“变色龙”——   最初,它带着骤增的50多个突变(30多个突变在关键蛋白上)疾声厉色而来,令..

大病众筹平台的“服务费”不宜从善款中来   近期不少网友反馈称,多家互联网大病筹款平台向捐款者收取“支持费”,甚至捐款1元也被收取3元;此外,水滴筹近期在部分城市开始试点收取服务费,向筹款者收费。(4月7日《北京日报》)   此前,大多数的网络众筹平台,都坚持大病筹款“0服务费”的模式。这也让这些大病筹款平台具有和其他商业平台不同的公益色彩,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大病众筹的活动中来。当这些大病众筹平台纷纷改变此前规则,转而采取商业化收费模..

“反向扫码”破解老人“扫码难”的启示 在疫情防控下,不少老年人在面对“扫码”时经常感到不便。为破解老年人扫码难题,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通过与公安部门防疫大数据对接,运用数字技术手段,给无智能手机人员生成二维码,并制卡发放。(4月7日《新华每日电讯》)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扫码成为个人出行标配。在出入公共场所时,人们需要用智能手机扫健康码、行程码、场所码等二维码。这是出于阻断疫情传播,精准追溯排查的考虑,广..

老年人更需主动寻求新冠疫苗的保护   本报北京电 (申奇)中国疾控中心近日发布《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科普问答》(简称《问答》)。针对目前我国一些地区老年人群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仍然相对较低的情况,《问答》建议还未接种疫苗或未接种“加强针”的老年人,如果没有疫苗的绝对禁忌证,要尽快主动接种疫苗。   一些老年人认为,长期呆在家中或生活在边远地区,很少外出或前往外地,感染风险很小,就不用接种疫苗了。..

科学运动,您做对了吗?(健康直通车(第85站))   身体活动准备问卷   在您计划锻炼之前,为了您的安全,请仔细阅读并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回答下列6个问题。   是 否   □ □ 医生是否告诉过您患有心脏病或仅能参加医生推荐的体力活动?   □ □ 当您进行体力活动或运动时,是否有过胸痛或严重憋气的感觉?   □ □ 自上个月以来,您未参加体力活动或运动时是否有过胸痛或严重憋气的感觉?   □ □ 近6个月来,当您进行体力活动或运动时,是否曾因为..

运动健身要克服“三难”(养生杂谈)   常言道“春季不减肥,夏季徒伤悲”,眼下正是春暖花开之时,许多人把健身提上了日程:信誓旦旦定下瘦身目标、满怀信心制定锻炼计划,有人去健身房办会员卡,有人请私人教练进行一对一指导,有人报班学习健身课程……   一番操作下来,效果如何?   “办卡健身,打卡三天就毫无音讯”“收藏了几十个健身视频,一次也没练过”“我和小伙伴的健身生涯始于立志,终于火锅”……网友们的感叹常让人有照镜子之感——这说..

中央援港应急医院项目一期竣工交付   本报深圳4月7日电 (记者苏银成、周珊珊、冯学知)经过30天争分夺秒日夜奋战,中央援港应急医院项目一期7日竣工交付。   当天举行的竣工交付仪式上,施工一线的建设者代表作为“主角”集中亮相。一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当时,香港抗疫形势异常严峻,应特区政府请求,经党中央批准,在落马洲河套地区援建应急医院。2万多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逆行出征,抢建“生命之舟”。   中央援港应急医院是一所呼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