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处置隔离人员的宠物犬

2022-04-08 08:35:35 来源:网络

  近日,新冠阳性感染者的宠物犬该如何处理引发关注。宠物犬到底是不是中间宿主,病毒是否会在人与宠物间传播?应该怎样对待隔离人员的“毛孩子”?

  4月7日,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所长步志高研究员。

  还在疫情初期,步志高团队就曾围绕新冠病毒是否感染宠物、哪种宠物更易感做过严谨的科学研究,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4月8日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当时的研究发现,猫和雪貂对新冠病毒高度易感,犬、猪、鸡和鸭对新冠病毒不易感。

  “我们当时也专门做了狗的感染试验,从目前试验数据和现场发生情况看,狗是可以被暴露感染的,但是狗的易感性相对比较低,不是那么容易感染。尤其狗感染的水平与猫和雪貂等在自然界已经发生感染的动物相比,感染水平较低。”步志高进一步科普说,“根据现场情况看,到现在为止,已经发现有宠物狗被感染,比如香港发生过狗被感染的例子,但是狗再回传给人这样的现象目前还没有发生。这个情况和实验室试验结果是一致的。”

  “我们在试验中通过监测狗的排毒情况,从抗体转阳率和抗体水平都提示狗的易感性是比较低的,其病毒载量也很低。从这个角度推测,狗作为中间宿主、作为人的传播宿主风险还是很低的。事实上在自然界,截至目前还没有发现这样的报道,所以感染的狗回传人类,整体来说风险很低,但狗本身感染的风险还是存在的。”

  那么,人一旦检测出阳性感染,其宠物犬该如何处置?

  “如何处理一定要首先尊重各地的防疫政策,尊重各地的防疫领导小组以及防疫专家建议,还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来综合研判采取相应措施。”步志高强调,“我个人建议对于阳性感染者密切接触的宠物犬,如果有条件应该对其隔离一段时间,并加强环境消毒,同时采集口鼻及粪便拭子,进行多频次的病毒核酸或抗原动态检测。目前用于人的检测方法,不论是核酸检测还是抗原检测,对狗都适用。这是比较科学理性的做法,这样风险也是可控的。”

  步志高介绍,从试验和实际情况看,狗即使感染了,其症状也不是很明显。尽管人工感染试验的犬只数量有限,但一般的健康狗感染后症状都不明显,病毒载量从实验室结果看也不高;当然,不排除老年狗或有基础疾病情况,也有可能表现出症状,“按当前的研究数据看,狗即使暴露感染核酸或抗原检测阳性,隔离一周两周后,一般也会转为阴性,当然这个必须根据可靠的检测判定”。

  “客观地说,我们目前的研究数据还都是根据早期毒株做的试验,现在病毒已经发生多次变异,那么变异的病毒对狗的感染性和致病性是否增加,这个也需要跟踪研究和监测。我们希望能有机会进一步开展严格的科学研究,那样得到的试验数据才更有参考价值。”步志高说。

  当前,全世界都在密切关注陪伴的宠物是不是会感染。目前看关于宠物狗的感染报道非常有限,相对猫的感染报道比较多,猫和狗的易感性和病毒载量不是一个数量级,猫的易感性更强。

  那么,如果没有条件对宠物进行隔离监测怎么办?据光明网、央广网等媒体报道,深圳近日建立全国首个“宠物方舱”,可免费托管隔离人员的宠物,提供观察护理健康检测和医疗保障服务。

,如何科学处置隔离人员土耳其首都 的宠物犬

相关:

“痰”出结果?核酸检测不挨“捅”行不行?   多轮核酸检测正在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反复开展。   进行核酸检测,需要用拭子在咽部反复刮擦,不少人挨“捅”了好多次。有热心网友发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提到可以通过测痰液进行核酸检测。如果“咳痰”也能出结果,不就可以不挨“捅”了吗?   那么,究竟取自哪个部位的检测标本更有效?这招究竟能不能行得通呢?科技日报记者独家连线采访了核酸检测领域专家、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天隆..

我国科学家发现早期控制新冠病毒感染新策略   面对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传统的应对手段显得有些捉襟见肘。究竟有没有简单、实用的手段对抗当前的新冠流行?   经过深入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黄波教授团队和秦川教授团队发现,靶向肺泡巨噬细胞是早期控制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策略,并通过新冠肺炎小鼠模型找到两种临床上常用的老药。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   “这项研究不仅可以为新冠肺炎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

以为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轻敌了!   【科技观察家】   “感染后无需隔离的行政决定错了!”“新冠不是流感!”   4月6日,德国卫生部部长卡尔·劳特巴赫在社交网站上连发两条推文,为德国新冠防控政策的“摇摆”做解释。   德国的“摇摆”再次表明:以为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确实轻敌了!   从出现到成为主要流行株,奥密克戎毒株俨然一条“变色龙”——   最初,它带着骤增的50多个突变(30多个突变在关键蛋白上)疾声厉色而来,令..

大病众筹平台的“服务费”不宜从善款中来   近期不少网友反馈称,多家互联网大病筹款平台向捐款者收取“支持费”,甚至捐款1元也被收取3元;此外,水滴筹近期在部分城市开始试点收取服务费,向筹款者收费。(4月7日《北京日报》)   此前,大多数的网络众筹平台,都坚持大病筹款“0服务费”的模式。这也让这些大病筹款平台具有和其他商业平台不同的公益色彩,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大病众筹的活动中来。当这些大病众筹平台纷纷改变此前规则,转而采取商业化收费模..

“反向扫码”破解老人“扫码难”的启示 在疫情防控下,不少老年人在面对“扫码”时经常感到不便。为破解老年人扫码难题,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通过与公安部门防疫大数据对接,运用数字技术手段,给无智能手机人员生成二维码,并制卡发放。(4月7日《新华每日电讯》)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扫码成为个人出行标配。在出入公共场所时,人们需要用智能手机扫健康码、行程码、场所码等二维码。这是出于阻断疫情传播,精准追溯排查的考虑,广..

老年人更需主动寻求新冠疫苗的保护   本报北京电 (申奇)中国疾控中心近日发布《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科普问答》(简称《问答》)。针对目前我国一些地区老年人群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仍然相对较低的情况,《问答》建议还未接种疫苗或未接种“加强针”的老年人,如果没有疫苗的绝对禁忌证,要尽快主动接种疫苗。   一些老年人认为,长期呆在家中或生活在边远地区,很少外出或前往外地,感染风险很小,就不用接种疫苗了。..

科学运动,您做对了吗?(健康直通车(第85站))   身体活动准备问卷   在您计划锻炼之前,为了您的安全,请仔细阅读并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回答下列6个问题。   是 否   □ □ 医生是否告诉过您患有心脏病或仅能参加医生推荐的体力活动?   □ □ 当您进行体力活动或运动时,是否有过胸痛或严重憋气的感觉?   □ □ 自上个月以来,您未参加体力活动或运动时是否有过胸痛或严重憋气的感觉?   □ □ 近6个月来,当您进行体力活动或运动时,是否曾因为..

运动健身要克服“三难”(养生杂谈)   常言道“春季不减肥,夏季徒伤悲”,眼下正是春暖花开之时,许多人把健身提上了日程:信誓旦旦定下瘦身目标、满怀信心制定锻炼计划,有人去健身房办会员卡,有人请私人教练进行一对一指导,有人报班学习健身课程……   一番操作下来,效果如何?   “办卡健身,打卡三天就毫无音讯”“收藏了几十个健身视频,一次也没练过”“我和小伙伴的健身生涯始于立志,终于火锅”……网友们的感叹常让人有照镜子之感——这说..

中央援港应急医院项目一期竣工交付   本报深圳4月7日电 (记者苏银成、周珊珊、冯学知)经过30天争分夺秒日夜奋战,中央援港应急医院项目一期7日竣工交付。   当天举行的竣工交付仪式上,施工一线的建设者代表作为“主角”集中亮相。一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当时,香港抗疫形势异常严峻,应特区政府请求,经党中央批准,在落马洲河套地区援建应急医院。2万多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逆行出征,抢建“生命之舟”。   中央援港应急医院是一所呼吸科..

上海临港方舱医院投入使用   4月6日,在上海临港方舱医院,医护人员在帮感染者查看体温。   华山医院供图(新华社发)   4月6日,在上海临港方舱医院,一名来自江苏的医生展示“苏沪同心 守望相助”表达愿望。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目前,设计容纳1.36万张隔离床位的上海临港方舱医院部分投入使用,截至4月6日23时,已经收治感染者超过32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