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出结果?核酸检测不挨“捅”行不行?

2022-04-08 08:35:19 来源:网络

  多轮核酸检测正在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反复开展。

  进行核酸检测,需要用拭子在咽部反复刮擦,不少人挨“捅”了好多次。有热心网友发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提到可以通过测痰液进行核酸检测。如果“咳痰”也能出结果,不就可以不挨“捅”了吗?

  那么,究竟取自哪个部位的检测标本更有效?这招究竟能不能行得通呢?科技日报记者独家连线采访了核酸检测领域专家、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天隆科技创始人彭年才。

  哪个部位的检测标本最有效

  “无论选取什么部位的标本,只要能从中获得核酸,通过核酸的富集、纯化、扩增,检测出里面究竟有没有病毒,进而反映一个人有没有携带病毒,就是合格的样本。”彭年才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对于呼吸道传播的新冠病毒而言,咽拭子、鼻拭子、肛拭子、痰和肺泡灌洗液等都可以是有效样本。

  以咽拭子为例,在刮擦时除获得咽部分泌物之外,还要刮出足够的、包裹着病毒的上皮细胞。而痰液不仅包含支气管黏膜上皮的黏液分泌物,还包括脱落的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等,感染者的这些脱落细胞中会裹挟病毒,在进行核酸提取后可检出阳性。

  此外,不同的采样部位往往有不同的代表性。有专家表示,鼻咽拭子代表上呼吸道感染,痰液代表下呼吸道感染,肛拭子代表机体核酸存在的负荷。例如此前临床上发现,有的确诊病例只有消化道症状,呼吸道检测可能漏诊。因此,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不同部位的样本检测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印证。

  痰液作为检测标本由来已久

  “两年前的疫情初期,新冠病毒主要引起肺部炎症,因此对肺泡灌洗液进行核酸检测。”彭年才说,随着人们对新冠病毒的科学认知,例如在感染者粪便中分离出了活病毒,提示肛拭子也可以探测到病毒,检测样本逐渐丰富。

  科技日报记者查询资料显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笼统地将样本分类为呼吸道标本和血液标本。到第六版才将呼吸道标本分为鼻咽拭子、痰和其他下呼吸道分泌物,而且还特别提出,为提高核酸检测阳性率,建议尽可能留取痰液,实施气管插管患者釆集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采集后尽快送检。

  可见,针对当时的新冠病毒而言,痰液检测优于鼻咽拭子检测,有助于降低核酸检测的假阴性率。

  痰液检测未必更好

  “核酸检测的采样就像‘剪豆芽’,与感染病程和病毒载量等都有关系,要选对‘豆芽萌发’的时机和地方,来上‘一剪刀’,才能检出阳性或阴性。”彭年才说,因此,想在取样时获得有效样本,这“一剪刀”应剪对地方。

  “随着人们对奥密克戎变异株认知的深入,发现它感染上呼吸道较多。理论上讲,检测奥密克戎变异株选取上呼吸道标本将获得病毒核酸检测的阳性率。”彭年才说,因此,现在痰液作为下呼吸道样本和鼻咽拭子相比,哪个检出率更高、感染后几天检出率最高,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具体指导原则在诊疗方案第九版中有所体现。

  此外,对于大规模的筛查而言,最优采样方法不仅要无创、便捷、检出率高,还要便于收集、避免接触、避免形成气溶胶等引发交叉感染。

  资料显示,留取痰标本的方法有自然咳痰、气管穿刺吸取、经支气管镜抽取等方法。有的方法操作复杂、痛苦。自然咳痰相较于取拭子也较复杂,需用清水漱口数次,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痰,留于玻璃、塑料小杯或涂蜡的纸盒中,不便于进一步收集、检测。因此,通过咽拭子的采集进行核酸检测,更有利于整个过程的规范采样。

  为了确保核酸检测安全、有效、规范,在4月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建议,公众在核酸检测前两小时内不吃东西,避免采样过程中出现呕吐、反胃;30分钟内不要喝水,不吃口香糖,避免喝酒。

,“痰土耳其语 ”出结果?核酸检测不挨“捅”行不行?

相关:

我国科学家发现早期控制新冠病毒感染新策略   面对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传统的应对手段显得有些捉襟见肘。究竟有没有简单、实用的手段对抗当前的新冠流行?   经过深入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黄波教授团队和秦川教授团队发现,靶向肺泡巨噬细胞是早期控制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策略,并通过新冠肺炎小鼠模型找到两种临床上常用的老药。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   “这项研究不仅可以为新冠肺炎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

以为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轻敌了!   【科技观察家】   “感染后无需隔离的行政决定错了!”“新冠不是流感!”   4月6日,德国卫生部部长卡尔·劳特巴赫在社交网站上连发两条推文,为德国新冠防控政策的“摇摆”做解释。   德国的“摇摆”再次表明:以为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确实轻敌了!   从出现到成为主要流行株,奥密克戎毒株俨然一条“变色龙”——   最初,它带着骤增的50多个突变(30多个突变在关键蛋白上)疾声厉色而来,令..

大病众筹平台的“服务费”不宜从善款中来   近期不少网友反馈称,多家互联网大病筹款平台向捐款者收取“支持费”,甚至捐款1元也被收取3元;此外,水滴筹近期在部分城市开始试点收取服务费,向筹款者收费。(4月7日《北京日报》)   此前,大多数的网络众筹平台,都坚持大病筹款“0服务费”的模式。这也让这些大病筹款平台具有和其他商业平台不同的公益色彩,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大病众筹的活动中来。当这些大病众筹平台纷纷改变此前规则,转而采取商业化收费模..

“反向扫码”破解老人“扫码难”的启示 在疫情防控下,不少老年人在面对“扫码”时经常感到不便。为破解老年人扫码难题,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通过与公安部门防疫大数据对接,运用数字技术手段,给无智能手机人员生成二维码,并制卡发放。(4月7日《新华每日电讯》)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扫码成为个人出行标配。在出入公共场所时,人们需要用智能手机扫健康码、行程码、场所码等二维码。这是出于阻断疫情传播,精准追溯排查的考虑,广..

老年人更需主动寻求新冠疫苗的保护   本报北京电 (申奇)中国疾控中心近日发布《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科普问答》(简称《问答》)。针对目前我国一些地区老年人群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仍然相对较低的情况,《问答》建议还未接种疫苗或未接种“加强针”的老年人,如果没有疫苗的绝对禁忌证,要尽快主动接种疫苗。   一些老年人认为,长期呆在家中或生活在边远地区,很少外出或前往外地,感染风险很小,就不用接种疫苗了。..

科学运动,您做对了吗?(健康直通车(第85站))   身体活动准备问卷   在您计划锻炼之前,为了您的安全,请仔细阅读并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回答下列6个问题。   是 否   □ □ 医生是否告诉过您患有心脏病或仅能参加医生推荐的体力活动?   □ □ 当您进行体力活动或运动时,是否有过胸痛或严重憋气的感觉?   □ □ 自上个月以来,您未参加体力活动或运动时是否有过胸痛或严重憋气的感觉?   □ □ 近6个月来,当您进行体力活动或运动时,是否曾因为..

运动健身要克服“三难”(养生杂谈)   常言道“春季不减肥,夏季徒伤悲”,眼下正是春暖花开之时,许多人把健身提上了日程:信誓旦旦定下瘦身目标、满怀信心制定锻炼计划,有人去健身房办会员卡,有人请私人教练进行一对一指导,有人报班学习健身课程……   一番操作下来,效果如何?   “办卡健身,打卡三天就毫无音讯”“收藏了几十个健身视频,一次也没练过”“我和小伙伴的健身生涯始于立志,终于火锅”……网友们的感叹常让人有照镜子之感——这说..

中央援港应急医院项目一期竣工交付   本报深圳4月7日电 (记者苏银成、周珊珊、冯学知)经过30天争分夺秒日夜奋战,中央援港应急医院项目一期7日竣工交付。   当天举行的竣工交付仪式上,施工一线的建设者代表作为“主角”集中亮相。一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当时,香港抗疫形势异常严峻,应特区政府请求,经党中央批准,在落马洲河套地区援建应急医院。2万多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逆行出征,抢建“生命之舟”。   中央援港应急医院是一所呼吸科..

上海临港方舱医院投入使用   4月6日,在上海临港方舱医院,医护人员在帮感染者查看体温。   华山医院供图(新华社发)   4月6日,在上海临港方舱医院,一名来自江苏的医生展示“苏沪同心 守望相助”表达愿望。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目前,设计容纳1.36万张隔离床位的上海临港方舱医院部分投入使用,截至4月6日23时,已经收治感染者超过3200人。..

直面急难险重,党员医护人员站出来   4月5日早上7:30,处于封控状态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虹桥院区迎来近200位放疗患者和陪同家属,他们绝大部分来自封控小区。当晚8时许,直到最后一位患者结束治疗离开,放疗中心党员医护人员已连续工作13个小时,全天共完成84例放射治疗。   “疫情隔人不隔心。”疫情之初,放疗中心党支部书记汪洋就带领党员医生扎根医院,每天与门诊放疗患者“点对点”电话沟通,了解病情、核酸检测、居住地封控等情况。党员带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