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仍有短板

2014-09-18 03:42:21 来源:网络

  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肯定。那么,上海作为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又如何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笔者认为,以Sassen和Friedman为代表的全球城市理论忽视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目前,全球城市的发展受到生态环境恶化和要素稀缺等外部条件的制约,而其实科技创新正是解决目前所有难题的关键。因此,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将是全球城市的核心功能之一。

  我们可以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定义为:科技创新资源密集、科技创新实力雄厚、创新文化发达、创新氛围浓郁、科技辐射带动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科技发展潜力和人文自然环境、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城市或区域,是全球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创新策源地和产生中心之一。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功能不仅体现在创新资源的集聚上,更应体现其创新活动的扩散能力与影响力。全球科技创新策源地功能的完善,需要发挥本土跨国机构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治理位势。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功能主要体现为创新网络流动性和互联性,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中心”。

  因此,作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必须具备以下特征:高度集中化的全球创新活动的控制与协调中心,进而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体系的连接点;全球科技创新功能性机构主要所在地,全球高端科技创新资源要素的汇聚地和流动地;引领全球创新思想、创意行为、创业模式的主要策源地,包括创新生产在内的主导产业的生产场所。

  上海作为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对于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都有显著影响。从未来看,上海必须做强自身科技创新实力,才能继续对全国乃至地区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就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形成条件而言,上海尚不完全具备,还存在以下短板:

  首先,上海离全球研发总部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截至2013年底,在上海的外资研发中心有366家,其中世界500强有120多家,分别占全国的1/4和1/3。但这些研发中心的研究领域并不完全是体现最新理念的前沿技术,并且目前的研发中心数量还相对偏少,难以形成技术创新的平台经济。

  其次,上海现有的户籍管理制度难以吸引高科技人才。其中突出的问题是高科技人才子女的教育问题和户籍管理制度不灵活。

  再次,金融体制难以适应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需要。就上海的金融机构而言,国有经济比重相对较高,难以适应风险程度较高的创新活动需要。更为重要的是,不发达的金融市场导致缺乏与创新活动特征相匹配的金融支持工具,影响了科技创新融资。

  此外,以知识产权体系为代表的创新服务体系和环境,还难以适应科技创新中心的需要。其中突出问题在于知识产权申请周期较长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低,这影响了企业创新的动力,也难以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总部的入驻。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需以加强知识产权体系的建设作为抓手。

  最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过多,监管方式主要是事前监管,相对落后的政府职能体系尤其是科技管理体制无法对创新活动产生应有的激励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其进一步导致了产学研结合程度偏低,技术研发和市场转化出现条块分割的情况。因此,科技合作与协同创新亟须加强。

  就建立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而言,上海要全面提高城市创新能级,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和流量枢纽,最终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具体来说,上海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逐渐形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功能:

  第一,要建立面向技术创新主体——企业的金融支持。目前,在以国有金融机构为主导的金融体制下,大量以创新见长的中小企业难以从正规渠道获得充足融资。因此,在未来的经济体制改革中,要加强银行业竞争机制的建立,放松银行业的进入管制。同时,积极拓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完善中小企业上市制度。

  第二,要建立有利于吸引高端科技人才的户籍管理制度。有必要对目前的户籍管理制度进行根本性改革,比如对科技人才实施资格认定制,取消后续的审批程序等。

  第三,要扩大开放程度,整合全球创新资源。要始终秉持大开放的理念,面向全球整合创新资源。为此,需要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促进本土科技计划对外开放,开放地区和合作地区可以在资金、设备和人力资源等方面优势互补,学习对方国家或地区的长处,促进双方科技水平的提升,增强地区科技实力。

  第四,构建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的政府职能体系。这突出表现在监管模式以事前监管为主、行业行政准入壁垒高以及行政因素导致创新资源难以自由流动等。目前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契机。重点应放在政府监管模式的转变上,从事前监管转变为事中事后监管,改变不合理的行政管理方式。最终,通过放松管制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制度动力。

(责任编辑:DF145)

,上海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仍有特产英语 短板

相关:

三全食品借力O2O推三全鲜食  为了让“吃饭”这件事变得更加美好,三全食品近日推出“三全鲜食”,它可以让消费者随时订餐、预定美味。按照公司的计划,该业务今年将在上海率先推广,随后扩张到北京、广州、深圳等地。  三全食品相关负责人介绍,“三全鲜食”从食材原料采购入厂加工到餐品销售完成,货龄管理不超过24个小时,全冷链0-8°c保鲜。所有餐品全部早上配送到位,中午就餐时段后当日剩余餐品会及时通过订餐系统优惠促销直至全部售罄。   ..

新希望发起成立中澳企业合作平台  17日,“中澳农业及食品安全百年合作计划”(简称“ASA100”)中方成立大会在京举行。ASA100联合主席、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新希望与澳大利亚知名企业家安德鲁 ·福利斯(Andrew Forrest)联合发起成立这个中澳企业合作平台组织,主要考虑到产业链的上下游联动,将努力形成走出去的集群效应。希望通过此计划,能建立一个更加有效的沟通联系机制,民营企业可以与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强强联合,实现抱团“走出去”或“借船..

康美药业拟发30亿元优先股获证监会通过  康美药业非公开发行30亿元优先股于9月17日获证监会发审会审核通过。  今年6月,康美药业发布预案,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6000万股优先股,募集资金不超过60亿元,募集资金用于偿还短期融资券、银行借款和补充营运资金。公司预测,本次通过发行优先股融入资金后,将每年为公司增加净利润5亿元以上。   随后,公司调整了发行规模,由发行6000万股调整为3000万股,募集资金不超过人民币30亿元。 (责任编辑:DF143)

重庆啤酒与嘉士伯签约重庆啤酒与嘉士伯签约   重庆啤酒 9月17日晚间公告 ,公司拟与嘉士伯(广东)签订《委托加工生产协议》,就嘉士伯(广东)委托公司生产Kronenbourg 1664Blanc(中文译名为:凯旋1664白)品牌啤酒产品开展合作,预计在2014年度,公司接受委托加工的该品牌啤酒的交易总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据悉,Kronenbourg 1664Blanc品牌啤酒创始于1664年,具有350年的品牌历史,是伴有水果味的法国小麦啤酒。嘉士伯香港持有重庆啤酒42.54%的..

太安堂3.5亿元收购康爱多  太安堂 17日晚间公告称,公司拟以3.5亿元收购广东康爱多连锁药店有限公司100%股权,进军医药电子商务领域。康爱多股东承诺2014年净利润不低于500万。  康爱多自2010年7月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医药OTC及保健品线上销售及服务,2012年、2013年公司荣获电子商务百强企业,公司旗下拥有康爱多网上药店(自建平台)、康爱多大药房旗舰店(天猫 )及移动互联网Web端,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此外,公司在广州和东莞有5家实体药店。..

重庆钢铁再获控股股东3亿元财务资助   眼见着重庆钢铁(601005.SH)陷入困境,控股股东重钢集团再次施以援手。  昨晚,重庆钢铁对外披露,该公司已经同意接受控股股东重钢集团提供的财务资助3亿元,期限为本款项提款之日起一年内,利率按同期对应档次的中国人民银行基准贷款利率执行,到期还本付息。  重庆钢铁在公告中称,重钢集团为该公司提供现金财务资助,主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保障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有利于该公司的持续发展。  而如果从2014年..

新型城镇座谈会上三组中小城镇样本解析  李克强主持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  9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并对云南红河州、福建晋江市、山东桓台县马桥镇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路、做法表示肯定。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和梳理得知,三个样本具有不同的特点。   云南红河新型城镇化则是就地、就近城镇化的样本。福建晋江在推行户籍改革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外来人口几乎享有同当地户籍人口同等..

发改委密集开会研究加快投资  为确保全年的铁路投资任务能完成,国家发改委近期密集召开了数次会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目前铁路项目批复的速度已经加快,但是此后还需解决拆迁、线路设计等系列问题,铁路投资全年要完成8000亿的目标,难度颇大。  9月5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主持召开了第二次铁路投融资改革和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协商会议。一周后的9月12日,他再次主持召开推进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和建设专题会议。中间的9月9日,国家发改委召开..

WTO展开密集磋商 贸易便利化协议存续最后一搏  世贸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 (Roberto Azevedo)本周宣布在160个成员国间开启新一轮“密集和广泛”的磋商,以期能将由于印度的阻挠而陷入功败垂成境地的巴厘协议挽救出来。  阿泽维多在9月15日WTO成员国非正式会议上说,现在就开始在未来数周就如何推进巴厘协议的落实进行磋商,并称“我们已处于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同时我并不确定,这个风险的范围是否被所有的成员国完全意识到位”。   这是成员国驻日内瓦代表团团长在..

铁路“十三五”规划开题:铁总亟待储备新项目  记者获悉,国家铁路局近日组织召开铁路“十三五”规划研究课题开题会,针对“十三五”铁路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组织各方面专家开展专题研究论证,为科学编制铁路“十三五”规划奠定基础。  一位参与该课题研究的专家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一课题是为铁路“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做学术准备,随着“十二五”的结束和“十三五”的来临,铁路“十三五”规划的编制迫在眉睫。   上述课题将重点针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