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伯被海蟹扎伤  竟要截指“保命”

2020-12-23 10:12:15 来源:网络

海鲜美味,很多人都爱吃。在家处理、烹饪海鲜时被扎伤,不少人可能不当回事。专家提醒:别以为这是小事情,小伤口处理不及时,意外感染上隐形的海洋杀手——海洋创伤弧菌,救治不及时可能会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前不久,67岁的蔡伯(化名)就因清理海蟹时不小心被夹到了手指,感染上海洋创伤弧菌,出现持续高热甚至有休克症状,被送进ICU治疗。但因病情进展迅速,蔡伯最后只能截指“保命”!

被海蟹扎伤 拇指肿痛持续高热

67岁的蔡伯(化名)患有糖尿病和痛风,但是身体还算硬朗,偶尔会吃点海鲜解馋。近日,他在家里清理海蟹时不小心被夹到右手拇指,伤口不大,没放在心上。

当晚,蔡伯拇指出现胀痛不适、发烧。第二天,拇指末端颜色发暗,疼痛加重,体温达到39℃。家人带他到医院就诊,打了抗生素没有好转,甚至出现乏力、胸闷、心慌、出冷汗等症状,手指也愈发胀痛,于是又将他送到广医二院番禺院区急诊。由于持续高烧,蔡伯被送到发热门诊。接诊医生觉察到蔡伯有休克的征象,病情危急,立刻安排他抽血、核酸检测,同时联系骨科会诊。医生们结合蔡伯手指变黑的情况,判断可能是海洋创伤弧菌感染!

病情进展迅速 只能截指保命

蔡伯入院后,医生给他做抗感染、补液、抗休克治疗。当天下午5点多,他拇指胀痛难忍,拇指末端变黑,右手红肿,考虑是急性坏死性筋膜炎。

医生立刻在局麻下为他做右拇指远节切开减压清创术。术后,他疼痛有所缓解,但到晚上7点多又开始烦躁,心率增快,医生考虑他是感染性休克。晚上10点多,蔡伯出现意识不清,烦躁加重,右上肢红肿扩散至上臂,经家属同意转ICU治疗。

在ICU病房,医生继续为蔡伯进行抗感染、补液、营养支持、镇静、止痛等治疗,并留取拇指伤口渗液行宏基因测序。第二天,蔡伯右手拇指末端完全变黑,无血运,手掌出现张力性水泡,皮下瘀斑,医生立即在局麻下为他做拇指、大鱼际、手背、前臂切开减压清创术。

术后,蔡伯手部肿胀缓解,但第三天精神开始变差,言语混乱,不仅右手拇指远端变黑、干瘪,并伴有臭味,右上臂、肩部明显红肿。经家属同意,医生紧急为他施行右拇指截指术。

手术当晚,基因测序结果出来了,蔡伯是被海洋创伤弧菌感染了!

在医护人员的悉心救治和密切监护下,蔡伯伤口愈合良好,顺利出院了。

警惕隐形的海洋杀手——海洋创伤弧菌

海洋创伤弧菌是栖息于海洋中以及海鲜体内外的一种常见海洋弧形细菌中的一种。据专家介绍,这种细菌可从蛤蜊、螃蟹、贝壳及鱼虾等类海产品中检出。

专家临床观察发现,确诊的患者大多以脚趾或手指远端的伤口接触到被创伤弧菌污染的海水或海产品而“中招”。

一般来说,抵抗力较强的健康人群或经常接触海水和海鲜的人群,受感染后多半症状轻甚至不发病。但患有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衰、肝病以及长期酗酒或服用免疫抑制剂药物等的高危人群,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相对低下,一旦受到感染,皮肤可能很快便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而当海洋创伤弧菌及其坏死组织释放出的强烈毒素大量进入到血液中,不但可引发高热、败血症和中毒性休克,救治不及时还可能导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记住这些要点 远离“海洋杀手”

远离海洋创伤弧菌感染,专家提醒要注意以下这些要点:

1. 有皮肤或口腔伤口者,特别是抗病能力相对低下的人群,应避免下海游泳。

2. 处理海鲜时戴手套,避免皮肤被海洋生物或海水中的利器划伤或扎伤。如果不慎受伤,千万莫掉以轻心,可根据情况按以下指导及时处理伤口:

1)尽快清洗受伤创面,有效消炎;

2)若非出血不止或严重外伤,可充分裸露伤口不包扎;

3)若伤口出现红肿热痛等明显感染症状应尽快就医并告诉医生有接触过海水或海鲜,以免误诊。

3. 在家处理、烹饪海鲜时,用来盛海鲜和制作生熟海鲜的器具要分开。

4. 进食未煮熟的海洋创伤弧菌污染的海鲜也有可能被感染,所以,海鲜务必要煮熟煮透后才吃。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唐程、冼咏琪)

,老伯被海蟹扎伤 新三板是什么  竟要截指“保命”

相关:

“老烟鬼”稍一活动就喘?  少吸烟,早诊治! 慢阻肺被患者称为“不能呼吸的痛”。近日,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门诊大厅,聚集了许多前来慢阻肺日义诊的患者,医生现场科普并强调:少吸烟,早诊治! 40岁的老赵最近总是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很难受,稍微做点体力活都不行,好像被人掐住了脖子。”老赵表示。省二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孙瑞琳为他检查后发现他患上了重度“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就是人们常说的慢性支..

“清淡饮食”过度 小心营养不良 随着健康养生意识的增强,很多老人非常注重“营养饮食”问题。 今年70岁的刘阿婆对日常饮食很上心,按照网络上推崇的“清淡饮食”方式,常年一日三餐多吃青菜极少吃肉,做菜也极少放油。她本以为这样吃更健康,但最近总头晕、疲乏,到医院检查才发现轻度贫血伴严重营养不良。 营养科医生提醒,老年人日常莫过度“清淡饮食”甚至陷入误区,小心长久可致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饮食过度清淡也不行 都说老人年纪大了饮食要..

世卫组织称新冠病毒变异速度比流感慢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21日报道,英国官员近日宣布,新冠病毒发生了变异,新菌株似乎传播能力更强。尽管如此,世界卫生组织官员称,新冠病毒变异的速度比季节性流感慢,且似乎也没有影响新冠疫苗的有效性。   季节性流感病毒会频繁变异,因此,科学家每年都必须定期研发新疫苗,以供相关人群接种。英国官员对世界卫生组织表示,虽然所有病毒都会自然变异,但并非每种变异都会加大病毒的传染性或毒性。此外,..

反食品浪费法草案初审   本报北京12月2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焦敏龙 王亦君)反食品浪费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今天上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初次审议。   草案共32条,分别对食品和食品浪费的定义、反食品浪费的原则和要求、政府及其部门职责、各类主体责任、监管措施、法律责任等作了规定。   草案规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按照标准规范制作食品,合理确定数量、份..

念好科学育儿经不能迷信自媒体   关注育儿自媒体、参加付费育儿课程、购买各类博主推荐物……如今,互联网成了诸多年轻父母备孕育儿的首选知识来源。但一些网络育儿自媒体炮制的标题,虽然很吸引眼球,获取的流量惊人,让人倍增信任感,但内容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却无法保证,导致育儿伪科学泛滥。年轻父母花了很多钱,却得到毫无用处甚至有害的“知识”,轻者损失钱财,重者危害宝宝生命健康。   面对这种情况,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加强平台监管。近年来..

推进反食品浪费立法 用法律托举粮食安全   反食品浪费法正在路上。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十八次委员长会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12月22日至26日在北京举行。据悉,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加强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立法工作,成立立法工作专班研究起草了反食品浪费法草案,拟由委员长会议提请审议。   对于这部专门法律,人们期待已久。21世纪即将进入第三个10年,我们享受着文明发展的成果,早就不用再考虑温饱问题,但触目惊心的食品浪费现..

钟南山:继续做好疫情防控 推动疫苗接种   本报广州12月2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今天,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挂牌,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任名誉主任。   “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病例越来越多,往后全球抗疫的局势会越来越分化还是融合,这是必须面对的严峻考验。”钟南山在此次挂牌活动上说,日前英国传出新冠病毒变异增加了70%的传染率,“9月就发现了变异的病毒,不过并不是在打完疫苗之后发现的。”   钟南山表示,这种变异..

新冠病毒变异 是否更致病更致命? “新变异毒株传染力激增”“英国升级疫情防控”……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病毒进化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英国最新报告的新冠病毒变异,更引发公众恐慌。 这次英国报告的变异病毒是否具有更强的致病性及致命性?疫苗会不会就此失效? 病毒常“犯错” 尽管“病毒在持续变异”这句话听来让人胆战心惊,但事实上,为适应不同宿主,变异是病毒自我复制过程中的“常态”。 病毒在细胞内繁殖时,要为每个“子”病毒复制一份..

反食品浪费法草案首次公开   12月22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反食品浪费法草案首次提请会议审议。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草案共32条,分别对反食品浪费的原则、要求及政府部门职责等作了规定。   草案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反食品浪费工作的领导;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社会公布反食品浪费工作情况;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公务接待、会议、培训等公务活动用餐规范,加强管理..

武汉战“疫”故事  【我们的2020】武汉战“疫”故事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这一年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实现重要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这是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