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英华:埃及经济增速放缓 复苏前景黯淡

2014-02-20 16:05:34 来源:网络

  近年来,受政治局势动荡和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等因素影响,埃及经济发展增速明显放缓,外国直接投资大幅减少,旅游业遭遇重创,外汇储备严重缩水、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和失业率持续保持高位。

  2012至2013财年,埃及经济增速为2.1%。前总统穆尔西下台后,埃及过渡政府提出在本财年实现3.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然而,近日埃及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13至2014财年第一季度,埃及经济增速仅为1%,和上一财年同期2.5%的经济增长率相比大幅下滑,这也给埃及经济的复苏预期再度蒙上阴影。可以说,去年7、8月间由前总统穆尔西下台所引发的政治局势动荡和安全形势急剧恶化,是直接导致一季度经济增速大幅下降的直接原因。若从更深层次来看,当前埃及复杂的政治格局和短期内难以破解的经济、社会矛盾,将注定未来埃及经济一波三折的复苏历程。

  一方面,推动埃及经济复苏的正能量仍显不足。随着埃及成立过渡政府、举行宪法公投,以及下一步总统和议会选举,埃及政治进程的发展似乎会给经济复苏带来相对安全稳定的国内环境。然而,以穆斯林兄弟会及其支持者为代表的反政府、反军方势力,却正以各种方式表达对埃及政治现状的不满,甚至包括炸弹袭击等暴力极端行为,使未来埃及国内安全局势难以平静。

  在经济领域,目前埃及的过渡政府十分关注经济恢复与发展,两次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投入90亿美元,以期刺激经济复苏、恢复市场信心。同时,埃及还获得了来自海湾国家12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近期沙特又将为埃及央行提供20亿美元援助和20亿美元的石油产品。但在政府高达315亿美元财政赤字的现状下,任何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都显得无济于事。而仅仅依靠外部输血,埃及经济似乎只能勉强维持基本面的运转,缺乏充裕的资金来增加投资以发展经济。

  另一方面,埃及经济复苏的前景也因其多年累积的诸多矛盾而蒙上阴影。以埃及政府的补贴政策为例,多年来,埃及推行大范围的能源、食品补贴政策,给政府财政带来了沉重压力,每年耗费超过千亿埃镑的资金,占到了政府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一。面对当前困难的经济形势,政府为稳定民众情绪、保持政局稳定,仍不得不耗费大量财政收入和外部经济援助维持补贴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埃及经济的复苏,束缚了埃及经济发展前行的步伐。此外,埃及经济在推动私有化过程中出现了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失业率居高不下,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等系列问题。目前,埃及国内通货膨胀率达12%的高位;失业率为13%,青年人失业率超过20%;贫困率持续上升至26.3%。这些经济发展中累积的结构性和深层次矛盾,都让埃及经济的复苏前景更趋艰难。

  此外,当前世界经济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特别是美联储退出QE政策对全球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带来的影响,也给埃及经济的复苏增添了更多变数。在QE削减预期继续影响股市、汇市,促使美元指数大幅上涨,美元走强的预期很可能对埃镑币值稳定带来更大压力。考虑到当前埃及外汇储备严重缩水的现状,埃镑甚至面临着新一轮大幅贬值的风险。在新兴市场资金撤离、全球流动性偏紧等因素影响下,除了来自海湾国家的直接经济援助,埃及经济未来吸引外部直接投资的难度很可能继续增大,从而使其经济复苏更趋缓慢。

(责任编辑:DF083)

,胡医品宗师 英华:埃及经济增速放缓 复苏前景黯淡

相关:

完善市场体系 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这为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我国的市场体系指明了方向。新形势下完善市场体系,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一  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项基础性任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从原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体系建设相应取得重要进展。从普通商品市场建设..

马志刚:把国企和其他企业对立起来是错误的  提及国企你会想到什么?最近,身兼中建材和中国国药两家央企董事长的宋志平现身说法,对有关国企的一些片面认识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反驳,向人们讲述了一个真实的国企,颇有说服力。  这几年,“抱怨”国有企业似乎正在成为一种“时髦”。获得高额利润靠垄断,“掌门人”的年薪“旱涝保收”,亏损有政府埋单,等等,部分人总习惯把这些“负面”信息与国有企业联系起来。前不久,某家外企在华利润下滑,竟然也把“帽子”扣到了..

城镇化要厘清城市发展边界  近期关于城市发展的一条新闻引人关注:由于城市人口、用地逼近极限,上海市将启动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的人口聚集、规模扩大、财富积累,使大多数城市居民在享受城市快速发展成果时,也不得不忍受随之而来的交通堵塞、空气污染、绿地难寻、房价高企等诸多“痛处”。面对新一轮城镇化进程加速,越来越多城市正朝“国际化都市”目标迈进过程中,有必要借鉴北上广等特大城市发展中走过弯路的教训..

中国粮食自给自足政策不变 未来不会大量进口  粮食自给自足政策不变  我国未来不会大量进口粮食  【核心阅读】  去年我国的粮食产量达到6.02亿吨。而日前公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要稳定在5.5亿吨以上。为何目标远低于现在的产量?  去年我国的粮食产量达到6.02亿吨,而日前发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到2020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要稳定在5.5亿吨以上。一些媒体解读..

李迅雷:城镇化均衡观念下的非理性与隐患  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过程,同时也是城市化水平提升的过程,各国皆如此。城镇化和城市化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含义却明显不同:城市化更多是一种人口自然向城市集聚的过程,而城镇化是这种人口集聚过程中增加了政府干预的因素,即被当作“政策”。如不久前的中央城镇化会议提出“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开放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可见,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与其他国家..

陶金峰:PMI利空工业品商品期货 抑制期指反弹   2月汇丰制造业PMI初值降至48.3,为7个月低点。国泰君安期货研究所研究总监陶金峰在微博上称,PMI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活动继续降温,利空工业品商品期货,也抑制股指期货反弹,但是却稍稍有利于国债期货弱势反弹。期指IF1403在创下2330.6点后再度回落,并跌破2295点支撑,继续关注2278点支撑。 (责任编辑:DF120)

屈宏斌:今年不会重复去年年初经济放缓态势  2月20日,汇丰发布2月制造业PMI初值为48.3.  对此,汇丰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2月汇丰制造业初值进一步走弱,因新订单和产出指数收缩,反映了新一轮去库存在进行中。通胀放缓压力有所上升,表明潜在的制造业扩张势头可能开始衰弱。相信决策者会在未来一年内采取政策微调,以使经济增速保持平稳步伐。  屈宏斌分析认为,春节因素影响2月数据变弱,建议综合1-2月数据来看。预计今年不会重复去年年初经济放缓态势。 (责任编辑:DF078)

屈宏斌:仍有充裕政策空间避免经济下滑   2月汇丰制造业PMI初值为48.3,创七个月低点。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在微博上指出,2月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初值进一步放缓,制造业活动向弱。价格指数继续回调意味着仍有充裕政策空间避免经济加速下滑。  屈宏斌指出,由于今年春节靠近1月末,不少制造业工人月中才返回工作岗位,因为季节性因素影响在2月仍持续。季节调整可能无法完全剔除这一影响,这也是2月PMI继续走弱的部分原因。季节因素之外,需..

2月汇丰制造业初值进一步放缓 政策有微调空间  2月20日,汇丰公布中国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预览值降至48.3,创7个月最低水平。  此前公布的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预览值49.5,为去年7月以来最低水准,且为六个月来首次跌破荣枯线。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2月汇丰制造业初值进一步走弱,因新订单和产出指数收缩,反映了新一轮去库存在进行中。他表示,通缩压力有所上升表明潜在的制造业扩张势头可能开始衰弱。但他同时指出,经济增速..

屈宏斌:温和刺激政策效果消退 国内需求稳中趋缓  数据显示,汇丰中国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PMI)初值48.3 ,创七个月新低,前值49.5,预期49.5.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2月20日在其微博中表示,温和刺激政策效果消退,国内需求可能稳中趋缓。  屈宏斌认为,由于今年春节靠近1月末,不少制造业工人月中才返回工作岗位,因而季节性因素影响在2月仍持续。季节性调整可能无法完全剔除这一影响,这也是2月PMI继续走弱的部分原因。季节因素以外,需求仍然偏弱。企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