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出问题  祸首竟是口腔细菌

2020-09-02 10:49:12 来源:网络

不注意口腔卫生,后果会有多严重?口气?蛀牙?牙周炎……如果你只想到这些,那么你太低估其危害了!它还可以引起很多你意想不到的问题!

心脏瓣膜损毁,竟因口腔细菌入侵血液

林先生一个月前开始稍微活动下就气不足,需要赶紧坐下来喘大气,没过两天,脚也开始肿胀起来。林先生隐约觉得不对劲,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仅靠吃点中药就应付了事。但数天后,病情不但没有缓解,反而快速加重了,连躺下都需要大口喘气。

经过家里人的反复劝说,林先生终于同意就医。当地医生听诊发现心脏杂音明显,当即认为这些症状很有可能是心脏出了问题。果不其然,心脏彩超印证了医生的想法——林先生的心脏已经严重破坏,血液淤积在心脏而引起“气喘,脚肿”等心衰症状!

总算找出问题所在,在重症监护治疗足足一周,林先生才稍微缓过来,吸上一口不那么费劲的气。

尽管症状在药物治疗后有所改善,破坏严重的心脏瓣膜却无法通过保守治疗康复,甚至还有加重的迹象,此时需要外科手术才能解决问题。于是患者辗转找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张晓慎主任医师。

由于心脏瓣膜损毁严重,再加上林先生体质虚弱,张晓慎决定选择微创术式,将病变心脏瓣膜更换的同时将肥厚心肌切除。术后化验结果提示,林先生心脏是受到细菌感染,使心脏瓣膜被侵蚀,才造成如此严重的心衰。

而这个“罪犯”细菌竟来源于口腔!可能是由于长期不注意口腔卫生,导致林先生口腔内不起眼的常见细菌入侵血液,在心脏里“生根发芽”,让他和死神擦肩而过。

预防:需从三方面入手

张晓慎介绍,这个病其实可防可治,他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注意个人卫生。俗话说“病从口入”,注重口腔卫生,可以避免很多疾病的发生。林先生的例子,可能大家认为只是特例,但其实心脏被细菌感染并不罕见,而很多病例的病原学结果都提示入侵的细菌可能起源于口腔,所以请大家勤漱口,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2.千万不要讳疾忌医。其实林先生两年前就发现心脏有问题,却没有引起重视,为这次心脏感染埋下伏笔。因为存在心脏结构性疾病的病人(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二尖瓣狭窄或反流,主动脉瓣狭窄或反流,三尖瓣狭窄或反流等)更容易发生心脏感染。若此次发病能及早就医,细菌感染情况尽早受到控制,也可以减少很多风险。

3.重视发热,及时就诊治疗。引起发热的疾病很多,心脏感染的大部分病人都会伴随发热症状。不通过正规的治疗,很多发热不仅不会康复,还可能会延误病情,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全媒体记者张青梅 通讯员张灿城)

,心脏出问题 北京君太百货  祸首竟是口腔细菌

相关:

腹型肥胖人群患糖尿病风险特别高 最新发布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中国18岁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12.8%,比2017年公布的统计数据10.9%,足足上升了1.9%!据此推算,中国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数为1.298亿!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延兵教授介绍,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年轻化,30-40岁人群已渐成“主力军”,她提醒,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一定要早筛早诊早治,特别是腹型肥胖人群。 很多人都知道,“三多一少”——..

雷雨天谨慎出街! 说起“被雷劈”,人们往往以为“可能性低过中彩票”,这是真的吗? 8月22日,在一个小时之内,先后有两名年约30岁的小伙子被紧急送往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他们同为被雷电击伤的患者!每年八九月,正值东南季风为岭南地区带来雷电暴风雨的季节,急诊科专家为您支招如何防雷。 急诊室一小时收治了2例雷电伤患者 8月22日傍晚时分,广州的天空突然阴沉起来,大雨倏忽倾盆而下,天边传来巨大的轰隆雷声。晚上9时左右,..

孩子腹泻要不要立刻止泻? 再过几天就是白露节气了,季节转换,气温忽高忽低,宝宝容易出现肚子不适。秋季是小儿腹泻病的高发季节,专家表示,如果宝宝出现腹泻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病情加重。 天气过热易诱发消化功能紊乱 什么是小儿腹泻病?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儿科王杰医生介绍,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或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高。怎样判断大便..

在北京看病如何预约挂号?   目前北京多家大中型医院主要可使用七种挂号方式:   1.京医通。随时随地微信挂号、缴费,开放知名专家团队门诊、专病专症门诊挂号快速通道,且可实现全市22家公立医院预约挂号。挂号方式:京医通公众号或院内京医通自助机。   2.114平台预约。方便老人挂号,且平台共提供149家公立医院号源。挂号方式:登录平台官网http://www.bjguahao.gov.cn或拨打010-114人工坐席。   3.医院官网。各科室、医师信息全面。网..

不让女童因疫情掉队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停课和教育中断,在危机最严重的时候,有超过15亿学生受到影响,其中7.67亿是女学生。 在世界各地努力制定学校复课计划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全球教育联盟性别平等旗舰项目成员日前发起新的“停课不停学” 宣传活动,其关注重点在于“不让女童掉队”。 发起“停课不停学” 宣传活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披露,新冠疫情下,将有超过1100万名女学生(包括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可能..

糖友护足无小事,预防糖尿病足有三步  家住广东清远市的吴先生患有糖尿病多年,血糖控制得一直不好。由于经常宅在家里,饮食、运动、用药、复诊不规律,足部起了一个小泡没有重视,竟逐步发展到足部溃烂变黑,很快出现小趾坏死,血管及肌腱外露……到当地医院就诊被告知无法保住小腿,需要截肢! 吴先生后来辗转打听来到了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就诊,这时已经下肢缺血严重,足部坏疽、疼痛。仔细询问病史后,该科徐楚江主任医师团队采用局部清创结合..

关于喝水的讲究,这些都讲错了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到体重的65%。没有水,食物中的营养不能被吸收,废物不能排出体外,药物不能到达起作用的部位。水与人类的关系如此密切,饮水对于人类健康和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然而有许多说法让人们对饮水安全产生了忧虑和担心:放置超过6小时的水不能喝,瓶装水放后备箱暴晒会致癌,热水兑凉水,不能给孩子喝……这些说法是真的吗?让我们一起来揭开真相。 ..

八月谣言榜出炉 健康领域仍是“重灾区” 8月,伴随着暑热与暴雨,一波传言趁机来袭。 一些地方蚊子嚣张肆虐,多地纷纷拉响登革热防疫警报。与此同时,登革热相关传言在网上流传;作为诱发胃癌的危险因素,幽门螺旋杆菌成为不少人防范的重点对象,近日,不少口腔护理产品厂家推出了添加“乳铁蛋白LF”的网红牙膏,号称可以杀灭幽门螺旋杆菌;网传文章称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时,服下一片硝酸甘油就能缓解,煤气中毒后喝糖水可以缓解症状甚至救命;更有自媒体文章宣称“葡..

“禁塑”的关键是方便替代 “明年1月1日起,将禁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塑料餐具及一次性塑料吸管等。”距离全面“禁塑令”施行仅剩3个多月,相关领域准备得如何?从媒体调查来看,可谓喜忧参半,塑料吸管率先退场,但塑料袋、塑料饭盒却不见收敛。 从“限塑令”到“禁塑令”,随着环保理念渐入人心,我们向“白色污染”宣战的态度愈发坚决。但着眼现实,总体上依然没有跳出“抓一抓就见效,松一松就反弹”的怪圈。究其原因,往往就绊在了“方便”二字上..

食堂也是遏制浪费的重要一环 眼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但媒体调查发现,校园食堂里的“光盘行动”还远未达到预期效果。有老师表示,“孩子们剩的饭菜常能装一小桶”,如此情景令人唏嘘。 遏制食堂浪费,何以堵在“最后一米”?调查显示,除了部分学生节约意识淡薄、挑食习惯难改外,饭菜不好吃也是重要原因。有的食堂习惯烹饪“大锅饭”,仅以“能吃”为标准;有的食堂美其名曰为学生提供营养套餐,可不仅配菜没的选,饭量菜量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