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机制是市场机制 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信号灯

2014-02-20 02:04:45 来源:网络

  应该将定价权更加彻底地交给市场

  自今年1月份IPO重新开闸以来,新股发行机制改革的实际效果在股票市场经历了实践的检验。改革的成效固然有目共睹,但其中暴露的问题也不可小视。目前至3月份又一轮新股再次发行之间有一个空窗期,在此短短的时间内如何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堵住新出现的问题和漏洞,是目前管理层的一项重要工作和任务。但可以肯定的是,必须坚持走市场化的改革方向,真正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才能使新股发行机制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应该说,新股发行机制的改革已然成为中国证券市场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去年11月3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此时距离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仅半个月的时间,改革的节奏不可谓不快,而从改革的内容看,证监会对三中全会提出的“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要求均进行了积极回应和落实。特别是在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面,也是用心良苦,不可谓决心不大。

  也正是因为如此,市场对此次新规则下的IPO重启充满了期待。据统计,IPO重启一月来,共有45家公司实现募集资金,总额达321亿元。其中,43家已挂牌上市,共募资272.05亿元,平均每家公司募资6.33亿元。从成效上来说,新的发行制度运行之后,虽然还未过渡到注册制,但已经是朝市场化方向迈进了重要的一步。股市的走势恐怕是此次改革的最好“晴雨表”,事实上,在1月17日IPO重新开闸后,上证综指在经历短暂的下探1984点后,如今的股指已经站上了2100点,涨幅超过了6%。

  然而,此次改革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恐怕是管理层和大多数市场人士所始料未及的。这集中表现在:一方面,IPO“三高”痼疾仍挥之不去。此次改革虽然管住了一级市场的“三高”现象,但却在二级市场以另一种形式出现。所有新股上市后无一破发,5日平均涨幅为16%。“新股不败”似乎暗示了定价机制的严重缺陷,与市场化定价的要求相差甚远。另一方面,利益分配机制不公,与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背道而驰。比如新的申购方案明显偏向机构投资者,中小投资者更多地只能“望股兴叹”。老股转让现象十分普遍且转让比例奇高,上市后大股东大规模变现出逃的结果就是中小股民纷纷买单上套。

  究其原因,新股发行机制改革的行政干预过多、市场化程度不够是其中的根源。比如在新股定价机制上,监管层通过控制发行节奏、设定上市首日的最大涨幅等手段,本意是遏制炒新现象。但实际结果却事与愿违,所有上市的新股无一不得到市场的爆炒,“秒停”现象频频发生。这就说明最大涨幅的限制虽然能够遏制新股上市首日炒作,却没办法遏制首日之后的连续涨停。很显然,这种现象是不合理的、也是违反市场化改革初衷的行为。

  因此,在下一轮IPO再次开闸之前,管理部门必须重新审视当前的新股发行机制。按照证监会肖刚主席的说法,应继续坚持市场化导向、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坚决维护资本市场的公平、公开、公正的改革导向。依靠证监会权威或行政手段来管的路走不通,还是要依靠市场逐步解决。

  定价机制是新股发行机制改革的核心环节,也是市场机制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信号灯”。无论是爆炒新股的“秒停”现象还是新股发行的“三高”现象,都与市场机制失灵有直接关系。因此,应该将定价权更加彻底地交给市场。比如改变依靠行政力量人为压低新股发行价格的做法是考虑实行T+0制度,让风险与机会同时释放;彻底切断发行人、承销商以及询价机构等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输送,强化参与各方的责任与义务对等,严厉打击内幕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等等。此外,管理层在新股发行的节奏上,应给予市场一个明确的、稳定的预期,这也是消除市场波动和炒新心态的一个有益途径。

(责任编辑:DF127)

,定价机宜宾婚介 制是市场机制 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信号灯

相关:

外资看空中国楼市的背后图谋  就在龙湖地产和和裕地产斩下北京马年第一批热地的前一天,摩根大通正在迫切询问着他们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中原地产“中国楼市什么时候崩盘”。的确,在进入2014年的两个月时间内,中国楼市表现出了与整个经济环境不协调的步伐——依然大幅上涨,特别是土地市场,接连诞生重量级地王,这已经引发了外资以及内地学者的广泛关注,过热而引发楼市崩盘说再次席卷整个行业。但也有专家直言外资质疑中国楼市的背后是为了下一步投资中国..

中石化油品销售试水混合所有制 油改股齐涨停  昨日 (2月19日),中国石化(600028,收盘价4.70元)发布公告称,19日公司全体董事审议并一致通过了 《启动中国石化销售业务重组、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的议案》(以下简称 《议案》).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表示:“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

医药基金发行潮再度来袭 建仓良机或在下半年  又一轮医药基金发行潮正在袭来,仅1月份,就有南方医药保健、国投瑞银医疗保 、长城医疗保健、建信健康民生等多只医药概念基金同时发行,另外大成基金也宣布将原有的中证500基金转为大成健康产业基金。受医药指数持续走高影响,这些基金的发行规模普遍超越同期发行的其他基金。但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依靠这些新基金的建仓拉动3月份的医药股行情可能性不大,基金经理普遍透露,将采取较为谨慎的建仓策略。  医药基金持..

新能源汽车暴涨背后:美好预期难遮现实硬伤  频频发布利好消息的新能源汽车正在俘虏A股市场上投资者的芳心,上演着只要公司沾上相关概念即股价大涨的闹剧,然而,股价节节攀升背后,却依旧存在着概念公司产品技术不成熟、推广难而导致的业绩差异困局。  统计数据显示,自马年第一个交易日(2月7日)以来,新能源汽车概念股中,万向钱潮上涨4.19元,涨幅达65.98%;比亚迪上涨9.41元,涨幅达24.35%;南洋科技上涨1.95元,涨幅达28.63%等。  对此现象,有机构分析人士指..

肖钢力推行政和解入法 堪称最锋利双刃剑  “行政和解,通俗的解释就是花钱减灾。”有证券律师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称,推进行政和解新模式入法对投资者索赔而言是个大好消息,但是同时,证监会的权力也会被放到非常大,容易导致权力寻租,行政和解制度的实行将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昨日,证监会主席肖钢在《行政管理改革》杂志发表了题为《积极探索监管执法的行政和解新模式》的署名文章。他表示,采取行政和解是当前一种比较实事求是的做法,有..

各路资金“输血” 股市“马上有钱”  昨日,保监会明确表示把险资投资权益类资产从不得超过总资产25%提高到30%,意味着保险资金再次扩大了投资A股的比例,同时,社保基金也积极入场增仓A股、QFII和RQFII也加快了入市的步伐,多路资金正源源不断地向A股输送新鲜血液,A股市场已现积极信号。  2月19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规定了保险投资的三类比例。其中权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其他金融资产、境外投资的账面余..

权重股躁动 改革风驰援资金面稳定  本轮市场反弹以来,以银行、地产为代表的权重股频频异动,有效驰援了市场反弹。昨日,石油、银行和地产三大权重板块集体爆发,对大盘的抬升效果显著。分析人士指出,在权重股躁动、改革风驰援和资金面稳定的背景下,短期大盘的强势格局有望得到巩固。  权重股躁动大盘获抬升  自1月21日市场反弹以来,权重股驰援大盘是本轮春季攻势的一大亮点,银行股、地产股轮番发力为市场反弹提供了持续动能。昨日权重股集体爆发,对..

66家机构年后火速调研 云集医药和LED  年后至今不足半个月,已经有66家机构马不停蹄涌进医药和LED上市公司进行调研。机构在调研过程中对独家药品、医药新品、LED全产业链的浓厚兴趣,指出了今年的投资风向标。  51家机构“问药”觅良机  马年伊始,生物医药行业继续得到机构的青睐,共有51家机构前往调研。机构在“投医问药”过程中对独家产品、新产品的浓厚兴趣,指出了今年的投资风向标。  最新调研报告显示,2月8日至19日,千红制药(002550)、沃森生物(3..

强者恒强 45股最具融资黑马相  从2013年开始沪深股市个股的分化格局延续至今,做多强势股成为融资资金的现实选择。统计显示,1月21日反弹以来,在700只两融标的股中,有104只个股在期间创出了近52周的股价新高。以这些强势股为基础,通过估值、融资买入力度以及股价表现等层层筛选,呈现出一个由45只个股构成的“强者恒强”组合,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为融资资金提供更高收益。  104只标的股率先突破  2014年1月21日以来,沪深股市整体触底反弹,市场做..

国民技术创33个月新高  作为创业板老牌的明星股,国民技术早在上市初期就达到183元的历史高点后便持续向下调整,直到2013年该股才逐步走出下跌周期。进入2014年,随着创业板成长股炒作热情的高涨,国民技术更是开启了一波加速上涨的行情 .  昨日,国民技术小幅低开后很快向上拉起,午后跟随创业板指数的回抽进一步扩大涨幅,尾盘更是直接封住涨停板。截至昨日收盘,国民技术报收34.62元,创出2011年5月中旬以来的股价最高水平。  应该说,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