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看空中国楼市的背后图谋

2014-02-20 02:04:33 来源:网络

  就在龙湖地产和和裕地产斩下北京马年第一批热地的前一天,摩根大通正在迫切询问着他们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中原地产“中国楼市什么时候崩盘”。的确,在进入2014年的两个月时间内,中国楼市表现出了与整个经济环境不协调的步伐——依然大幅上涨,特别是土地市场,接连诞生重量级地王,这已经引发了外资以及内地学者的广泛关注,过热而引发楼市崩盘说再次席卷整个行业。但也有专家直言外资质疑中国楼市的背后是为了下一步投资中国楼市制造舆论。

  地热房冷的尴尬

  春节的热度还未散去,2月13日在北京市国土局就展开了马年的第一场夺地大战,西三环的西局地块成为了热点争夺对象。

  最终经过29轮竞拍,龙湖以35.7亿元并且配建5.4万平方米限价房获得。据测算,扣除配建限价房以及还建的商业部分后,该地块的楼面价格约为6万元/平方米。

  去年,同样位于西三环与西南三环附近的玉渊潭地块与夏家胡同两块热地,其住宅部分的实际楼面价在4万元/平方米左右。而目前,地块周边的二手房房价如西局欣园等小区,价格在4万-4.5万元/平方米之间。今年1月,与西局地块不远的紫辰院项目在开年成功取得预售许可证,拟售价格则为6.7万元/平方米,接近西局地块的土地楼面价。

  面粉再次贵过了面包,而今年开年以来的面包并不好卖,特别是贵面包。

  根据丽兹行豪宅研究院独家数据显示,2月1日-16日,高端二手住宅成交33套,相比上月下半月下降57.69%,较去年春节同期下降66.32%。同期高端新房成交51套,相比去年春节同期下降50%。

  从1月入市的4个高端项目数据来看,其中阅园共4套处于资格审核或预定状态,万科如园有20套处于资格审核或预定状态,北京院子及绿地中心酒店公寓均无成交迹象。从2011年后入市高端期房成交数据来看,西山壹号院、万科如园、四合上院、紫御华府等极少数项目成交仍较为活跃,其他楼盘基本处于售罄状态,只有少量尾盘在售。

  而按照目前北京土地市场的成交情况,未来高价盘将成为市场的销售主力。东坝、亦庄、台湖、西局以及孙河等板块将成为新的高端豪宅区,北京的普通商品房市场将成为政策房的竞争舞台,而真正的市场竞争将上移至4万元/平方米的高端市场,入买门槛的大幅提升,北京还会存在无限的购买力吗?

  “现在高端市场的竞争不仅是来自同一区域项目的竞争,甚至被放大到了全国范围、世界范围内,在过去的两三年中北京高端住宅的买家具有海外身份的越来越多,以前是北京买一套上海买一套发展成为了中国买一套美国买一套的更加安全的置业理念。”北京财富人生房地产经纪公司执行董事韩乐向记者表示。

  过热引发的看空

  “如果像泰禾这样激进拿地的房企成功了,那么楼市将变成一个真正的赌场。”国内某著名代理机构的研究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高负债、高杠杆的拿地模式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成为了一些房企的扩张标签,这无疑是一场赌注,因为过去的无数案例在说明凭借着地王一炮而红的房企往往成为调控浪潮来临第一排倒下的企业。

  在财政部公布的2013年财政收入情况中显示,地方财政收入6.89万亿元,其中主要是土地出让合同成交价款增加较多,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12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2732亿元,增长44.6%。而去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7.3%。

  两者之间的差距可见一斑,也就是说房企去年拿地的增速相当于销售增速的近2.5倍多,这不禁让人想起几年前中国的钢铁企业,面对连年疯涨的铁矿石价格不计后果,认为只要自己手中有面粉,面包就一定不愁卖,这与现在的房地产市场有着多么惊人的相似度。

  “现在的形势的确是有点热得可怕,特别是今年1月央行数据显示,今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达到了2.58万亿元,过剩的流动性是导致房地产市场过热发展的主要原因,但是银行不可能一直维持这么高的放贷量,这不太现实,预计流动性的收紧将在年底前出现,这样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即使是一线城市也会受到波及。”盛富资本国际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黄立冲向记者表示。同时他还指出,目前海外资本对中国楼市存在的高风险已经开始做出预警,从去年开始,外资机构不仅开始抛售一些在内地持有的物业,同时很少有外资在国内购买新的实力物业,而是转向风险相对较低的房企债券上。

  “主要是由于目前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的快速涨幅与中国的实体经济相背离,这个导致外资开始谨慎对待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投资。”北京中原地产市场部研究总监张大伟向记者表示。他特别指出,在目前中原地产接触的基金咨询客户中,外资集体看空中国楼市。

  外资的背后图谋

  正所谓“贬低的是买主,喝彩的是闲人”,在外资集体唱空中国楼市的背后,隐现着外资新一轮进入中国楼市的图谋。

  “从外资进入中国房地产投资的周期来看,与房地产业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一般而言外资的投资周期分为5年、5+1年以及5+2年,第一轮进入期是在2003年左右,撤出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随后再次进入,现在来看又将进入一个外资投资房地产业的衰退期,这一方面与外资的投资回报周期有关,另一方面也会受到市场预期的影响。”誉翔安合伙人王珂向记者表示。

  其实从这个大约5年一个周期的外资投资房地产业的规律来看,今明两年将会是不少外资投资者重回中国楼市的关键期。

  自称“永远不赚最后一个铜板”的地产商李嘉诚,在过去短短5个月间连续抛售了价值约200亿元的内地物业。自去年8月以来,李嘉诚控制的长和系便开始抛售国内不动产,8月以26亿元出售广州西城都荟广场等项目;10月以约70亿元出售上海陆家嘴东方汇经中心;12月以预计30亿元出售南京国际金融中心大厦。而今年初,李嘉诚之子李泽楷执掌的电讯盈科公告拟售北京三里屯电讯盈科中心。此外,李氏家族同时减持嘉湖银座近70%股权。几乎同时,港资瑞安地产也抛售了超过70亿元物业,连番动作的背后是整个外资房企对于中国楼市做出的提前防备。

  投资就是有进有出,在撤出中国楼市的同时,放出看空的信号制造舆论,为下一轮进入中国楼市做着准备。在外资机构一片唱空中国楼市的同时,黑石正在募集一个40亿美元的基金关注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房地产公司的股票和债券。

(责任编辑:DF127)

,外资看空中国楼市宜宾零距离 的背后图谋

相关:

中石化油品销售试水混合所有制 油改股齐涨停  昨日 (2月19日),中国石化(600028,收盘价4.70元)发布公告称,19日公司全体董事审议并一致通过了 《启动中国石化销售业务重组、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的议案》(以下简称 《议案》).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表示:“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

医药基金发行潮再度来袭 建仓良机或在下半年  又一轮医药基金发行潮正在袭来,仅1月份,就有南方医药保健、国投瑞银医疗保 、长城医疗保健、建信健康民生等多只医药概念基金同时发行,另外大成基金也宣布将原有的中证500基金转为大成健康产业基金。受医药指数持续走高影响,这些基金的发行规模普遍超越同期发行的其他基金。但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依靠这些新基金的建仓拉动3月份的医药股行情可能性不大,基金经理普遍透露,将采取较为谨慎的建仓策略。  医药基金持..

新能源汽车暴涨背后:美好预期难遮现实硬伤  频频发布利好消息的新能源汽车正在俘虏A股市场上投资者的芳心,上演着只要公司沾上相关概念即股价大涨的闹剧,然而,股价节节攀升背后,却依旧存在着概念公司产品技术不成熟、推广难而导致的业绩差异困局。  统计数据显示,自马年第一个交易日(2月7日)以来,新能源汽车概念股中,万向钱潮上涨4.19元,涨幅达65.98%;比亚迪上涨9.41元,涨幅达24.35%;南洋科技上涨1.95元,涨幅达28.63%等。  对此现象,有机构分析人士指..

肖钢力推行政和解入法 堪称最锋利双刃剑  “行政和解,通俗的解释就是花钱减灾。”有证券律师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称,推进行政和解新模式入法对投资者索赔而言是个大好消息,但是同时,证监会的权力也会被放到非常大,容易导致权力寻租,行政和解制度的实行将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昨日,证监会主席肖钢在《行政管理改革》杂志发表了题为《积极探索监管执法的行政和解新模式》的署名文章。他表示,采取行政和解是当前一种比较实事求是的做法,有..

各路资金“输血” 股市“马上有钱”  昨日,保监会明确表示把险资投资权益类资产从不得超过总资产25%提高到30%,意味着保险资金再次扩大了投资A股的比例,同时,社保基金也积极入场增仓A股、QFII和RQFII也加快了入市的步伐,多路资金正源源不断地向A股输送新鲜血液,A股市场已现积极信号。  2月19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规定了保险投资的三类比例。其中权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其他金融资产、境外投资的账面余..

权重股躁动 改革风驰援资金面稳定  本轮市场反弹以来,以银行、地产为代表的权重股频频异动,有效驰援了市场反弹。昨日,石油、银行和地产三大权重板块集体爆发,对大盘的抬升效果显著。分析人士指出,在权重股躁动、改革风驰援和资金面稳定的背景下,短期大盘的强势格局有望得到巩固。  权重股躁动大盘获抬升  自1月21日市场反弹以来,权重股驰援大盘是本轮春季攻势的一大亮点,银行股、地产股轮番发力为市场反弹提供了持续动能。昨日权重股集体爆发,对..

66家机构年后火速调研 云集医药和LED  年后至今不足半个月,已经有66家机构马不停蹄涌进医药和LED上市公司进行调研。机构在调研过程中对独家药品、医药新品、LED全产业链的浓厚兴趣,指出了今年的投资风向标。  51家机构“问药”觅良机  马年伊始,生物医药行业继续得到机构的青睐,共有51家机构前往调研。机构在“投医问药”过程中对独家产品、新产品的浓厚兴趣,指出了今年的投资风向标。  最新调研报告显示,2月8日至19日,千红制药(002550)、沃森生物(3..

强者恒强 45股最具融资黑马相  从2013年开始沪深股市个股的分化格局延续至今,做多强势股成为融资资金的现实选择。统计显示,1月21日反弹以来,在700只两融标的股中,有104只个股在期间创出了近52周的股价新高。以这些强势股为基础,通过估值、融资买入力度以及股价表现等层层筛选,呈现出一个由45只个股构成的“强者恒强”组合,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为融资资金提供更高收益。  104只标的股率先突破  2014年1月21日以来,沪深股市整体触底反弹,市场做..

国民技术创33个月新高  作为创业板老牌的明星股,国民技术早在上市初期就达到183元的历史高点后便持续向下调整,直到2013年该股才逐步走出下跌周期。进入2014年,随着创业板成长股炒作热情的高涨,国民技术更是开启了一波加速上涨的行情 .  昨日,国民技术小幅低开后很快向上拉起,午后跟随创业板指数的回抽进一步扩大涨幅,尾盘更是直接封住涨停板。截至昨日收盘,国民技术报收34.62元,创出2011年5月中旬以来的股价最高水平。  应该说,国民..

光大证券“8·16”乌龙事件始末  沉寂半年的光大乌龙事件在杨剑波状告证监会之后再起波澜。随着法院正式受理诉状,本已尘埃落定的处罚决定又一次回到公众视野,“史上最大的罚单”重新接受各方考量,乌龙事件继续深入发酵。  回顾事件的来龙去脉,2013年8月16日上午11点05分08秒,沪指突然直线拉升100点,暴涨5%,2分钟内成交额约78亿元,造成了6年来最大的波动。  沪指的暴涨源于光大证券的误操作--光大证券自营的策略交易系统包含订单生成系统和订单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