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长云:解决“谁来种地”问题需要新思维

2014-02-18 15:39:39 来源:网络

  最近几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推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进城,农业劳动力老弱化的问题日趋突出,村庄空心化、农业兼业化问题不断加重。“谁来种地”成为发展现代农业难以绕开的话题。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特别要拓宽视野,用新思维来解决好这一问题

  解决“谁来种地”问题要拓宽视野

  解决好“谁来种地”问题,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就总体而言,解决“谁来种地”问题,需要拓宽视野,宽、长、高并举。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宽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宽度;通过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改造提升,提升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高度;再通过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构建发达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拉伸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长度。三管齐下,解决“谁来种地”问题就会思路大开。

  其一,从宽度看,要鼓励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大量转移,许多地方土地低效利用、粗放经营或土地撂荒问题加重。在此背景下,近年来,许多地方出台措施,鼓励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并将其与促进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育结合起来。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对于普通农户,往往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先进的农业发展理念,是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生力军,也是开拓农产品市场、促进农村土地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的活跃力量。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发展职业农民结合起来,有利于培育发展现代农业的带头人和骨干力量。大量调研显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以有效促进农业土地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竞争力的提升,有利于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和美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方式,把农村建设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还可以更好地吸引年轻人务农,壮大职业农民队伍,缓解优质人才外流对农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实际上抓住了当前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其二,从高度看,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改造提升。解决好“谁来种地”问题,核心是解决好人的问题,关键是要让农业成为有效益、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从国际经验来看,要做到这一点难度很大。最大的难点是如何提高农民素质,形成富有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的新型农民队伍;以此为依托,加强对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改造提升,提高农业产业组织的竞争力。近年来,随着农业劳动力老弱化问题的加重,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如果农民素质跟不上,创新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甚至建设美好乡村,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也好,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罢,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头人往往是新型农民的骨干力量,其素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型经营主体的活力、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这些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头人,其综合素质和经营能力往往明显高于普通农户。但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农业发展方式的创新永无止境。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仍然面临着素质“再提高”的问题。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的培养培训,优化其成长发育的环境,对于提高新型经营主体的运行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当前,我国普通农户“小而全、小而散”的问题比较严重,经营方式粗放的问题比较突出,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发展现代农业,不能不继续重视普通农户的发展。但是,当前普通农户发展中的问题,与自身劳动力素质不高、经营能力和合作意识不强有密切关系,成为制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突出障碍,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农业集约经营、规模经营的实现。因此,加强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培训,对于改造提升普通农户,完善农户家庭经营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基础性作用,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其三,从长度看,要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构建发达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我国,尽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加快发展及其在农业发展中地位作用的迅速提高,已是可以预见的趋势。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专业化经营恐怕还难以根本替代小规模农户的兼业经营,而成为农业经营的主要形式。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通过大量调查发现,“少数农业企业家+发达的农业服务体系+小规模兼业农户”,可能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路径之一。小规模的兼业农户由于农业劳动力老弱化,很容易面临“无力种地”、“不知如何种地”的难题。通过发达的农业服务体系“帮助农民干”,机耕、收获、施肥撒药等只需一个电话,小规模兼业农户“无力种地”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通过少数农业企业家带着农民干,小规模兼业农户“不知如何种地”的问题,也将不再成为问题。“少数农业企业家+发达的农业服务体系+小规模兼业农户”,可以有效化解“谁来种地”的困局。在此,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头人,都可以成为农业企业家的来源。

  积极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

  近年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日益引起重视。201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是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理解这一精神,需要创新机制、完善政策,注意3个要点。第一,推进传统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改革创新和转型升级,着力解决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不足、发展滞后的问题;第二,着力优化新型农业服务主体的成长环境,按照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甚至国际化要求,鼓励农业服务组织的创新,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结构的优化,提升其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支撑能力;第三,按照构建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要求,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机制,并将其作为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战略工程。在此主要讨论第三个要点。

  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实际上是个农业分工分业不断深化的过程。农业分工分业的深化,实际上是由点及面到体的立体式复合型演化过程。如随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甚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普通农户等传统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联合和合作不断深化。这种联合和合作,有利于增进组织创新的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网络效应,培育农业产业链不同环节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甚至促进农业产业链、价值链转型升级。在此方面,信息服务、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等社会化服务,可以有效发挥“黏合剂”作用。又比如,近年来,随着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中的作用迅速凸显。与此同时,在许多地方,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规模小、层次低、功能弱、同质性强的问题日趋突出,这与面向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服务体系不发达,导致农民合作社或龙头企业的转型提升难以得到有效的服务引导密切相关。因此,面向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需求,引导相关服务组织创新,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立体式复合型发展日趋迫切。

  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不仅是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过程,也是农业产业链和产业体系不断发育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农业产业结构(供给结构)的转型升级只是表象,农业需求结构的转型升级是引领,农业要素结构的转型升级是基础,农业产业组织结构的转型升级是依托。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农业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对接、有效引领农业产业组织结构的转型升级,还可以为农业要素结构的转型升级、为吸引优质要素和资本进入农业产业链提供通道。况且,随着农业分工协作关系的深化,许多农产品供应链已经由线性的单链转变为非线性的网链,由此导致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化发展的要求不断强化。当今世界,农业产业链的主导力量日益转向农产品流通等服务环节,这也要求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高度,增强对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升级的引领能力。

(责任编辑:DF083)

,姜易展网 长云:解决“谁来种地”问题需要新思维

相关:

央企高管市场化选聘要“蹄疾步稳”  国资委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今年央企将试点董事会直选总经理。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起广泛关注。加快国企高管“市场化选聘”步伐,对于推动国有企业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真正意义的政企分开、培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近些年来,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投资、管理、经营等在相当大程度上都在按市场的规则运作,但在用人尤其是高管人员方面,市场化的步子还太小。..

王岩:关于新城镇化问题的再思考  新型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中国日报网连线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主席、北京馥铭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王岩,对新型城镇化问题进行解析。  北京馥铭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王岩  王岩称,新城镇化首先要做好土地集约利用、科学规划等前期工作。土地集约利用不是让农民用赖以生存的土地换身份,也不..

朱海斌:2014年信贷将继续缩减 违约风险挥之不去  “尽管1月份M2增长继续回落,但是银行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略高于预期。对于银行贷款,银行每年都存在典型的集中放贷行为。”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近日发布公告称,从2007年到2013年,1月份新增贷款平均占全年新增贷款的14.4%,一季度新增贷款平均占全年新增贷款的33.9%。  朱海斌称,如果采用2014年的新增贷款预测(9.8万亿元)估算,1月份新增贷款约占全年贷款的13.5%,这仍然与历史季节性走势大致相符。同时,对..

王奶贵:金银短线或将迎来冲高回调  金银隔夜延续反弹,金价最高触及1329,白银最高涨至21.95水平,日线皆以小阳线收盘。今日走势很可能将出现的情形----冲高回调!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日线型态方面,2.7,2.10,2.11三连阳后接一十字星,而后在2.13,2.14,2.17后再度呈现出反弹“高位红三兵”这是一个需要尤其注意的走势,型态符合放量上涨急速回调的特点,这是历史走势中较多出现的一个走法,比如在2011年五月初自1576引发的回调一样,当时刚好是遇到本拉登被..

郎咸平:人口红利是个伪经济学命题  各位,我在新书《郎咸平说:改革如何再出发》中,谈到一个重要的话题,也就是媒体热炒的二胎化政策,三中全会决定算是把这个问题做了个决断。我本人当然支持二胎化政策了,因为于情于理于法,这是走上了正确的一步。   很多学者到这个时候就开始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了,首都经贸大学副院长说,实行新的二胎化政策可以使得劳动力减少得到缓解,如果不实行的话我们劳动力减少811万,实行之后只减少760万,因此这个政策对所谓劳..

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不是只能做对手  商业银行最近有些纳闷,自己还没有表态,怎么就突然被视为金融的首要对手了呢?  将时间回溯至2013年中期可以发现,在以余额宝为首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宣传里,作为对手的几乎都是银行活期存款的利率,银行也就在不知不觉间“被站队”到了互联网金融的对立面。  如果说银行开始对此还有些不以为然、一笑了之,现在却不敢再如此轻松对待了,与互联网金融为敌(哪怕是假想敌)的可怕如今正逐步显露出来。  日前,..

业界专家谈经济转型升级:需“耐得住寂寞”  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称,2013年中国GDP增速为7.7%,和上年持平。而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0%,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为54.4%,净出口为-4.4%。对比以往数据,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有所提升,中国的经济结构已然开始转型。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以“稳、进、好”三个字勾勒出2013年中国经济的整体形势,并指出国民经济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马..

当心中国被恶意炒作为“脆弱第六国”  昨天大造舆论说你是“亚洲四小龙、四小虎”,今天就会把你描述成“四小蛇、四小猫”。那“金砖五国”未来的命运又该是什么?   打从2001年高盛公司吉姆·奥尼尔首次把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捆绑成一个整体——所谓“金砖四国”(BRIC)之后,迄今不到13年时间(后又把南非加入,变成所谓“金砖五国”)。而现在,伴随着美国货币政策的改变,新兴市场国家风雨飘摇,“金砖五国”中已有三个——巴西、印度、南非被列入了“脆..

从“长征图”说行政审批当有破有立  近日,海南省人大代表邢诒川在海南两会上“晒”出了一张“行政审批长征图”。上百个章,30多项审批——它详细记录着一个投资项目从获得土地到办完手续的艰难过程。而与此同时,国务院公布了今年首批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包括取消和下放64项及18个子项。   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效推进的背景下,地方人大代表的“行政审批长征图”,显然让人看到了在取消和下放的审批事项数字之外,改革的另一面与复杂性。在某种程度..

金岩石: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有两大隐忧  独立经济学家金岩石2月18日在其微博中表示,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有两大隐忧,其一是货币超发,其二是资产泡沫。而人民币的平稳升值和国际化有助于中国经济化虚为实,化险为夷。  金岩石称,2013年,阿根廷国家外汇储备流失逾30%,比索兑美元的官方汇率骤然贬值达32.6%,黑市汇率贬值达47%,银行商业贷款利率飙升至50%以上。南美似乎正在重演当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阿根廷的经济状况很像当年的泰国经济。和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