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升级,包装绿色化是大势所趋

2020-01-07 11:10:55 来源:网络

走过了11年之后,“限塑令”将迎来全面升级。2019年11月22日,2019中国工业产品生态(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年会上,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任树本透露,“发改委将发布新的‘限塑令’”,同时研究包装绿色化。

随后的2019年12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在京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定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迎来二审。修订草案拟增加规定,旅游、餐饮等行业应当逐步推行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办公场所应当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设备和设施,减少使用一次性办公用品。

坊间所谓“限塑令”,指的是2007年12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时至今日,“白色污染”依然形势严峻,随处可见的超薄塑料袋依然“我行我塑”。当提醒和告知不足以“限塑”的时候,将“限塑令”上升到法律层面势在必行,这也是《固定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备受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什么“限塑”

根据新华社报道,从2008年到2016年,“限塑令”实施后,在线下零售领域一共节省了约700亿个塑料袋,平均每年节约87.5亿个。尽管如此,国内“限塑”形势依然不容乐观。2019年9月《科技日报》的一则报道显示,我国“限塑令”实施11年后,废塑料不减反增,目前塑料袋年使用量超过400万吨。来自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的一组数据更为直观:我国每天使用塑料袋约30亿个,其中仅用于买菜的塑料袋就达10亿个。

随着电商和外卖等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一个崭新而严峻的课题摆在面前——本就威力有限的“限塑令”,正在面临着来自互联网产业日益猛烈的冲击和挑战。

国家发改委2017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超市、商场的塑料袋使用量普遍减少2/3以上,累计减少塑料袋140万吨左右,相当于节约了840万吨石油。然而,仅在2016年一年,全国快递行业就消耗了约147亿个塑料袋,主要的三大外卖平台则消耗了约73亿个塑料包装,加起来远超“限塑令”节约下来的量。

“限塑令”改变了什么

据《北京日报》报道,《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2020年5月1日实施,其中明确规定,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不得使用超薄塑料袋。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不少北京市民对“什么样的塑料袋算超薄塑料袋”,仍然感到一头雾水。

既不清楚“超薄塑料袋”的概念,也不知道如何去识别和区分,“限塑令”到底改变了什么?也许,改变的只是有偿使用的消费习惯。因为有偿使用,越来越多人习惯于在超市购物时自备购物袋。这也正是“限塑令”最初的目的——寄希望于通过价格杠杆的调控,改变人们的购物习惯。

超市之所以没有完全取消免费购物袋,表面上看起来,是“限塑令”下的迂回之策,更深一层探究,也不失为对消费者的一种体贴——无论果蔬生鲜,还是散装食品,消费者在购买这些商品的时候,必然需要一个包装袋。面对这样的刚性需求,价格杠杆实际上是无效的,这也正是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始终游离于“限塑令”之外的关键所在。

同样的状况,也发生在外卖包装袋上。对于这些无可替代的外卖包装品,有偿使用除了让消费者感到“付费痛感”之外,并不能减少塑料包装袋和一次性餐具的使用。这恰恰是“限塑令”遭遇到的主要争议——“限塑令”旨在激发人们的环保意识,而非为商家创造额外的收益。如果“限塑令”沦为“卖塑令”,其自身意义不免大打折扣。

“限塑”的出路在哪里提起“白色污染”,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疑问:既然塑料是可回收资源,塑料袋为什么不能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看一组数据——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达沃斯论坛)曾发布《新塑料经济》报告,其中指出,全球只有不到10%的塑料包装得到有效回收,大约30%的归宿都是统一填埋、焚烧,还有相当一部分农业地膜、工业废料等被偷偷丢弃。由此不难看出,废弃塑料袋的回收处理是一项真正的世界难题。

从消除“白色污染”、减轻环境压力的角度出发,塑料袋是否有偿使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使用什么样的塑料袋——在找到更好的替代产品之前,塑料袋很难一禁了之。就此而言,“限塑令”固然需要法律层面的建制立规、撑腰打气,但最终出路仍在于加大相关产业投入,大力发展可降解包装替代品。这就回到了本文开头提到的一句话——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任树本透露,“发改委将发布新的‘限塑令’”,同时研究包装绿色化。

“限塑令”升级势在必行,包装绿色化不仅代表着一种趋势,同时也检验着升级版“限塑令”的最终成效。塑料制品消耗量居高不下,一方面意味着环保压力与日俱增,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相关替代品孕育着无限的商机。在明确标准、严格监管的同时,加速推进包装绿色化进程,“限塑令”才能在环保与民生之间达成平衡。

,m1905电影网 “限塑令”升级,包装绿色化是大势所趋

相关:

防感冒,可助高血压患者安然过冬 1月5日凌晨3点,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两名主动脉急诊夹层患者,其中一名特急患者入院即被推入手术室进行急诊手术。而此前的1月4日,该院收治3名主动脉夹层患者;1月3日,收治3名主动脉夹层患者;1月2日,收治4名主动脉夹层患者;1月1日,收治2名主动脉夹层患者。 据了解,进入冬季以来,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急诊骤然增多,尤其是近段时间患者数量明显增加。 主动脉夹层也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较常见也是最复杂、最危..

补肾5年,为啥却越补越虚? “王教授,帮我看看,我这肾到底是怎么了?”患者愁眉不展,随即摊开厚厚一沓检查报告单,尿常规、肾彩超、内分泌六项、腰椎CT等检查都没有提示有任何异常。 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男科王祖龙教授仔细询问后才知道,眼前这个三十多岁的男性,因为潜意识里一直觉得自己“肾不好”,怀疑是“肾阳虚”“肾损伤”,5年来没少吃补肾的中药、中成药乃至各种偏方。但是吃过这些后,腰酸、性生活时间短等症状反而加重了,心理负担也愈..

为啥有的馄饨皮很薄   河北读者高女士问:我发现,市面上的馄饨皮有的很薄,有的很厚;有的颜色很浅,有的很黄。那些“超薄”的皮,都是黄色的,而淡色的都相当厚。这是为什么?   美国普渡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系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答:馄饨皮是用小麦面粉做成的。小麦面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其次是面筋蛋白。面团的形成,主要是面筋蛋白的功劳。在组成面筋蛋白的氨基酸中,有一种叫“半胱氨酸”,它可以跟其他面筋蛋白中的半胱氨酸形成“二..

2020提高健康素养,揭穿“养生神话” 磁疗、白藜芦醇、羊胎素、酸碱体质、酵素……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这些漂洋过海而来的养生新概念,不知掏空了多少女性的腰包。尽管不少“伪养生”陷阱已被揭穿,但很多人还是将信将疑,更有商家仍在以此为卖点继续忽悠。专家提醒,舶来的养生理念并非都是精华,大家不要被某些“洋养生”蒙蔽了双眼。 白藜芦醇:抗衰老作用不明,吃多还伤肾 白藜芦醇是日本人从一种名为白藜芦的植物根部发现的,后来美国学者也从葡萄酒中发..

保健品能治病是忽悠, 养生也需学习和积淀 受访专家: ★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李海霞 ★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 刘昌娥 ★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 李德俊 ★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张建伟 记者:中国人为什么热衷于养生,养生的概念是什么? 李海霞:养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奠定了养生学的理论基础。养生..

家庭医生微课堂为居民织起“健康网” 每个星期二,上海市闵行区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刘玮都会来到位于古龙四村的家庭医生工作站,定时定点为社区居民健康“把脉”。除了现场为居民做好测血糖、量血压等健康管理工作,刘玮还会开展健康科普讲座,有针对性地将“家庭医生微课堂”带到讲座当中,让居民体验到专业、生动、形象、新颖、有趣、易懂的全新形式健康科普知识。 “互联网+微课堂”新模式 让健康知识成为“流行” “互联网+微课堂”是当前普及..

为“养生”插上理智的翅膀 刚刚过去的2019年,对于许多热衷养生的人而言,许是困惑多于收获。2019年6月14日,号称“养生大师”的梅墨生先生因病辞世,享年59岁;2019年11月11日,“辟谷大师”林海峰突然去世,享年51岁。一直谆谆教导人们“不要相信医生和医院”“人是可以自己排毒的”“大米白面是现代中国人饮食中的毒药”的两位“养生大师”,仅人到中年就不幸撒手人寰。 奇葩养生多为忽悠,“养生神话”相继破灭 养生,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再熟悉不..

青岛:免费窝沟封闭带来蝴蝶效应 日前,山东省青岛市组织完成8万余名适龄儿童的口腔疾病预防项目。几年来,这一项目有效改善了青岛地区儿童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口腔卫生状况。同时,不少基层医疗机构因参与该项目,促进了自身发展。 2019年,青岛市计划为8万余名小学二年级儿童免费实施口腔疾病基本预防,包括免费窝沟封闭、涂氟和早期龋齿充填,目前全市6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已按计划完成任务。在外地同行眼中,青岛市的适龄儿童窝沟封闭、涂氟覆盖率之高颇为难..

河南30岁以上人群将首诊测血压 据河南省脑卒中防治中心培训暨工作推进会上消息,该省将重点开展心脑血管疾病适宜技术推广,全方位干预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全面实施30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推动血脂异常检查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019年,河南省投入资金2808万元,开展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和高危人群筛查和综合干预,设置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基地医院23家,覆盖全省所有省辖市,累计筛查80万人;心血管疾病筛查覆盖10个县区,累计筛查32万人。该省还逐渐形..

吉林农民健康守门人更有保障 “现在对村医的从业要求越来越高了,我们要不断学习。”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鸿兴镇兴东村的85后村医曹阳近日对记者说。据介绍,近年来,吉林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在深化医改中,以破解农村医疗人才短缺为突破口,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从学历层次、队伍结构、服务能力、养老保障等方面为乡村医生提供保障,使这支队伍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进一步筑牢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