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的思考:“中国式盘问”如何不再纠结

2014-02-14 13:36:30 来源:网络

  “中国式盘问”如何不再纠结

  ——城镇化进程的中国思考之三

  让凋敝的乡村文化丰盈起来,让含混的城市精神明朗起来,让上演着文化变形记的人们,不再是永恒的漂泊者、异乡人

  春节期间,网友编了两副诙谐的对联。一副描述回乡时亲朋长辈的盘问,上联“考了几分什么工作能挣多少呢”,下联“有对象没买房了吧准备结婚吗”,横批“呵呵呵呵”。另一副则是对这些盘问的“神回复”,上联“这个嘛呵呵呵呵”,下联“那什么哈哈哈哈”,横批“阿姨吃菜”。

  虽是寥寥数语,但返乡年轻一代遭遇“中国式盘问”的窘迫,跃然纸上。年前恐归中的纠结,年后压力下的逃离,故乡在很多人心中成了“想回去、回不去”的痛楚,这让人想起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看似矛盾的名句:返乡者到家了,却尚未抵达。不过,换个角度看,这些提问不也是亲友们对外面世界、不同生活的一种想象和好奇吗?正是在这个层面上,单刀直入的盘问和虚与委蛇的回答,折射出价值观念的碰撞、认知方式的不同。而这背后,则是城镇化过程中文化转型的大课题。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故乡,绝不仅是舌尖的眷恋,更是精神的栖居、心灵的归宿。不过,城镇化的过程,也是以农耕文化为主导的乡村文明,向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文明演进的过程。变动不居中,文化难免会逝者如斯。作家托马斯·哈代曾感叹英国的城镇化毁掉了乡镇的静谧和乡民的单纯,强硬的现代化支持者印度著名导演雷伊也在后期电影中反思乡村文化的衰败。当前,走向城市的亿万国人,也正处身这样一个文化的十字路口。

  有人汇集了近60位网友的春节回乡见闻,一个共同点是,物质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却仍显单调。有10多位各地网友都提到,打牌、打麻将甚至赌博,是当地过年时最主要的消遣。在微博上,也有网友感叹:回家后与亲友甚至父母都无话可说,只能“举头看电视,低头玩手机”。而“中国式盘问”也正显示出,大城市与小城镇间、城市与乡村间的文化鸿沟,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就是文化情趣的偏差、文化价值的溃散,让哪怕最亲近的人也难以彼此心灵拢聚。

  文化落差让很多人的乡愁无处安放,这是城镇化不能承载之重。谁能想到,文化资源向城市的集中,让很多农村连文化站都只剩空空房舍,更遑论有受人尊重的“文化人”了。另一方面,则是强势的消费主义对乡土的侵蚀。有记者返乡发现,低俗甚至虚假的药品广告,已经占据了许多小城镇建筑的外墙;干涸的河道里,满是塑料袋、包装盒等城市垃圾,恰如鲁迅还乡时的感慨: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

  那些要用放大镜才能在地图上找到名字的众多城镇、广袤乡村,正是我们的精神原乡。如若失去了这样的文化根基,我们的城镇化必将徒留空虚的躯壳。故乡不可能总是老模样,那只是一种原教旨的乡愁。不过,“中国式盘问”也让人审思,如何让我们的城镇化包含文化记忆、跳动历史脉搏?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要求,“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这些不正是新型城镇化的文化蓝图吗?新一轮城镇化浪潮中,中小城市需要抓住超越自我的发展契机,但更要思考的是,在这样的历程中,如何让凋敝的乡村文化丰盈起来,如何让含混的城市精神明朗起来,从而承续历史、滋养心灵、形塑认同,让上演着文化变形记的人们,不再是永恒的漂泊者、异乡人。

  “大地在窗外睡眠!窗内的人心,遥领着世界深秘的回音。”我们的城镇化,或许正该是这样的图景:城市在广袤的乡土生长,人们脚踏着深厚的大地。但愿明天,我们可以舍弃烦躁、放下纠结,回到亲人身旁,围着火炉轻声地谈话,寻回心灵最温暖的那一盏灯光。

(责任编辑:DF083)

,城镇化进英语标点符号 程的思考:“中国式盘问”如何不再纠结

相关:

中国经济总体向好趋势不改 不需要出手救市  繁忙的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2013年,青岛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5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52万标准箱。数据显示,青岛港的全年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的世界排名双双由第八位提升至第七位。  结构性改革深化基本面保持平稳  中国经济总体向好趋势不改  去年底至今,新兴市场国家遭遇资金外逃、货币贬值、通胀攀升、经济恶化等动荡,很多人据此开始担心中国经济,并将房地产泡沫、地方债务、影子银行等问题放大,希望..

本轮经济危机结束了吗?  如果说本轮危机中有学术明星,那么,R&R算是聚光灯下最闪耀的一对。  自危机爆发以来,哈佛大学的卡门·莱因哈特(Carmen M. Reinhart)教授和肯尼斯·罗格夫(Kenneth S. Rogoff)教授笔耕不辍,接连发表了一系列长时间序列、宽国别视角的危机研究成果。  2014年1月,在全球经济乍暖还寒之际,美国经济研究局(NBER)的官网上又出现了打着“R&R”标签的工作论文。在这篇名为《Recovery from Financial Crises: Eviden..

余秋梅:节日因素致食品价格环比上涨较多  统计局网站14日消息,1月CPI环比上涨1.0%,同比上涨2.5%;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1.6%。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认为,1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上涨较多,主要是受节日因素影响。  她指出,从发布的环比数据看,鲜菜、鲜果、水产品、蛋、液体乳及乳制品、牛肉和羊肉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鲜菜和鲜果价格上涨较为明显,环比涨幅超过了10%。  1月份,猪肉价格环比下降1.0%,同比下降4.3%,与往年节日期间价..

李大霄:通胀温和受控对股市影响正面 面临黄金操作期  统计局14日公布1月CPI环比上涨1.0%,同比上涨2.5%;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1.6%。对此,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在微博中表示,CPI符合预期,通胀温和受控对股市影响正面。加上节后资金价格下降、规范理财产品、机构新一轮投资布局开启、IPO空窗期、两会政策利好憧憬、蓝筹股估值见底、即将进入业绩公布期等因素的作用下,股票市场面临黄金操作期。 (责任编辑:DF050)

鲁政委:CPI高于预期 今年消费乏力  统计局14日公布1月CPI环比上涨1.0%,同比上涨2.5%;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1.6%。对此,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CPI高于预测,主要是食品环比2.4%高于预测的2.0%,但与往年春节月份比并不高。  鲁政委指出,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从同比看,食品涨幅大的是鲜果和液态乳制品,往年逢年必涨的猪肉和鸡蛋价格是下跌的,暗示今年消费乏力。2月仍会因蔬菜而略高,但此后将明显下行。 (责任编辑:DF050)

招玉芳:确保年底前实现粤港澳服贸自由化  广东省政府网2月14日消息,13日,副省长招玉芳一行3人到省港澳办调研,详细了解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工作推进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和指导意见。  招玉芳要求,今年要将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作为粤港澳合作的重中之重,确保2014年底前率先基本实现广东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  A股上市公司中,盐田港、深圳华强、深赤湾A、广州浪奇等广东自贸区概念望再度迎来利好。 (责任编辑:DF050)

李长安:应警惕实体经济中的通缩问题  统计局14日公布1月CPI环比上涨1.0%,同比上涨2.5%;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1.6%。对此,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长安博士在微博上表示,CPI数据并未超出市场预期,今年以来一直在3%以下的低速运行。而PPI长达两年在负数区间运行,才是真正让人担忧的事情。现在应该警惕的不是通胀,而是发生在实体经济中的通缩问题。 (责任编辑:DF050)

王剑辉:未来两季度的CPI仍处于3%上下  统计局14日公布1月CPI环比上涨1.0%,同比上涨2.5%;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1.6%。对此,首创证券研发部副总经理王剑辉表示,1月CPI 2.5%的增速高于市场预期,我们估计2月份的水平也应在这个水平之上,毕竟中低端的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大都稳中有升;鉴于规模化养殖数量增加,存栏周转加快,猪肉价格似乎已经不能左右CPI的走势了。  王剑辉称,整体而言,未来两个季度的物价水平还能处于3%上下的温和上涨区间。 (责任编辑:DF050)

马光远:两大原因致1月CPI在3%以下运行  统计局14日公布1月CPI环比上涨1.0%,同比上涨2.5%;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1.6%。对此,经济学者马光远在微博上指出,1月份CPI在3以下的区间运行,原因有二:一、中央“整四风”运动大大减少了公款消费,公款消费压低了公款消费中腐败产生的虚高的价格;二,翘尾因素,去年1月份总体价格水平高,从而导致同比数字和谐,但看环比,食品价格上涨超过10%。 (责任编辑:DF050)

吴国平:通胀可控有利货币政策弹性  统计局14日公布1月CPI环比上涨1.0%,同比上涨2.5%;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1.6%。对此,煜融投资董事长吴国平在微博中表示,1月CPI持续三个月呈现放缓态势,只要其不高于3%,都说明通胀都在可控范围内,这对于货币政策的弹性而言,无疑是有利的。  他进一步指出,放缓期间如敢于适当降息或降低下存款准备金率,对通胀带来的影响将会降到最低,但对经济带来的刺激效应则有望发挥到最大。 (责任编辑:DF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