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峰:房地产何时与中国经济一同“华丽转身”

2014-01-27 14:50:11 来源:网络

  近日,有地产大佬在思考一个问题:10年之后,城镇化基本完成,城市的新增住房需求不再这么强烈,尤其是“90后”或“00后”不再缺房,还有就是土地供给也不能支撑房地产新建住宅的量增长。“10年以后房地产行业会怎么样?公司该怎么办?”

  历经14年的调控,楼市依旧“坚强”,公众一直在纠结和困惑,中国房地产的“好日子”到底还有多长?

  10多年后,90后、00后这一代可能到了“不缺房时代”,业内人士显然担心的是未来中国地产市场“需”的一面。那么,当前“供”的一方面有没有值得思考的呢?中国楼市“春天派”的代表人物——任志强近日在某盛典上表示,房地产行业上涨的趋势是不变的,然而2014年的潜在供应量还会增加,房企销售增速预计持续下降,“今年销售量的增速可能连10%都保证不了”。“潜在供应量”恐怕是值得玩味的关键词。

  2014年,“打老虎”、“拍苍蝇”的高压反腐态势恐怕仍将延续,不动产登记对房地产市场会有一定压力,一些人会不会因“恐慌”而抛售房产?这值得观察。我们说,房地产业该扳起指头算算“好日子”还有多长,而更重要的还在于如何面对中国的经济转型。

  当前,中国经济已走到十字路口,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着很大的难度和风险。不“破”不“立”,市场活力激发不出来,中国经济也就无法迈上一个新台阶。因而,首先就需要在工作部署上顺应群众期盼,利用改革来重塑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把握好中国经济的路径选择。中国经济“华丽转身”了,房地产市场还能“纹丝不动”吗?

  未来中国经济必须解决增长与转型的关系。过去“跑马圈地”式的粗放扩张,隐性风险越来越大且难以为继。在人民论坛的一份调查中,“地方政府难敌‘土地财政’诱惑、调控‘不动真格’”成为公众眼中房价上涨的首要因素。看来,通过全面改革来解决资源错配和体制机制扭曲已迫在眉睫。

  中国经济要转型,哪个产业是努力的方向?脆弱的政府隐性担保和房地产泡沫挤压了中小企业的需求,导致实体经济发展“缺血”,改变房地产业的发展状态已是必然。

(责任编辑:DF083)

,王振峰:在线oa 房地产何时与中国经济一同“华丽转身”

相关:

徐惠喜:中欧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 合作不可或缺  中国和欧盟已成为彼此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合作伙伴,双方关系正成为21世纪国际合作的典范,且面临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中欧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一个稳健、务实、持久的中欧关系不仅有利于推动各自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中国和欧盟1975年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双方关系得到长足发展。从1998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到20..

人民币汇率会过度升值吗  当前人民币汇率出现较大幅度升值,有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因素影响,也存在短期过度升值现象。应通过加强外汇管理等方式,使人民币汇率保持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2013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速度有所加快。市场对人民币汇率何时进入均衡状态产生疑虑。笔者认为,当前人民币汇率出现较大幅度升值,有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因素影响,也存在短期过度升值现象。应加强外汇管理,通过大力发展外汇衍生品市场等方式,使人民币..

涂永红:人民币汇率升值过快 应加强外汇管理  当前人民币汇率出现较大幅度升值,有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因素影响,也存在短期过度升值现象。应通过加强外汇管理等方式,使人民币汇率保持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2013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速度有所加快。市场对人民币汇率何时进入均衡状态产生疑虑。笔者认为,当前人民币汇率出现较大幅度升值,有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因素影响,也存在短期过度升值现象。应加强外汇管理,通过大力发展外汇衍生品市场等方式,使人民币..

石油管制下的现状:缺少交易主体如何发现价格  中国能源消费已经全面提升,在世界能源市场的位置愈益重要,但缺乏价格话语权一直为人诟病。  2013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升高达到57.39%。一直有声音认为,在全球能源格局由供应向消费、高碳向低碳转变的过程中,中国的消费能力有可能转变为定价话语权,以更加低廉的成本获得进口油气。《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发现,这一愿景非常好,但是目前中国在定价话语权方面的缺失,主要原因还是在国内。  国内油气行业垄断形势..

详解PPP:三方共赢公共产品提供方式  我国传统投融资模式存在“一高,融资平台债务高;一低,公共供给效率低;一难,私人资本进入难”的问题,从PPP功能和国外实践看,运用PPP可以有效缓解这些矛盾和问题。  PPP模式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范畴。广义PPP是指政府与社会资本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合作关系,主要包括BOT、BOO、PFI等模式,狭义PPP则与BOT原理相似,都由“使用者付费”,但PPP比BOT更加强调公私部门的全程合作。目前展开的讨论主要是针对狭义P..

银行股长期破净再度起争论  新年伊始,银行股再陷“破净”的泥沼。  根据最新数据统计,16家A股上市银行当中,目前仍有12家银行破净,高峰时期则有14家。银行集体破净,甚至有人戏称银行股已跌至“白菜价”,市场对于银行“破净”,观点也存在分歧。  工行董事长姜建清认为,14家银行集体“破净”原因在于有人不停讲未来预期,用不良贷款、影子银行等一个个坏的故事造成银行业?值下跌,严重背离上市公司的基本面。  大部分市场分析认为,银行破..

评论:上海自贸区建设与票据业务创新  ■从金融支持上海自贸区贸易、投资便利的经济转型发展方向,可以考虑在政策创新上鼓励金融机构以票据业务创新发展成为票据便利,进一步增强票据服务贸易、投资便利的金融功能。  ■从上海自贸区未来发展前景看,票据便利可以在以下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一、上海自贸区带动实体经济增长,票据便利有利于满足结算需求的增长;二、上海自贸区建设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票据便利有助于提供跨境人民币便捷支付解决方案;三、上..

中金:发达国家去杠杆化或至尾声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普遍进入了痛苦的去杠杆化进程,这也对相关国家的经济带来了较大影响。经过几年来的改革,中金认为,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去杠杆化已接近尾声,在当前超低利率政策环境下,国内消费等力量可能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不过,中金也指出,在欧洲的部分国家,财政状况恶化的趋势才刚刚得到抑制,全面恢复仍将是长期的过程。  美国民间去杠杆接近尾声  中金指出,去杠杆过程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

推进注册制是沪深股市改革根本的方向  证监会主席肖钢近日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健全多层次市场体系》的文章。肖钢的文章用了很大的篇幅阐述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看他一连提出的五项发展多层次市场需把握的原则,无不鲜明地体现了他对注册制改革方向认识的坚定性和在改革路径取向上不可妥协的原则性。此时无声胜有声,在笔者看来,肖钢此文给人的启示胜似任何形式的回答。  无可否认,当前正在推进的IPO改革出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

华安基金翁启森:大国新经济 看好社会整体信息化  改革永远是历史上的主轴,也永远是资本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投资主题。以投资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走到尽头,一方面,投资对于GDP拉动的边际效用递减加速,另一方面,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导致的资金黑洞,产生了影子银行等一系列问题,开始严重威胁我国的金融系统稳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金融制度的改革,正式拉开中国经济转型的大幕。向消费为导向的可持续性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已经成为共识。  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