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电成日本巨头“接盘侠” 究竟是福是祸?

2017-12-07 07:09:38 来源:网络

原标题:中国家电成日本巨头“接盘侠” 究竟是福是祸?

前一阵子,海信收购东芝电视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各大主流媒体的声音都是一边儿倒地为海信打call,并附赠一个大写的赞!但事情真的只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吗?我觉得还有必要深入探讨一番。

日本企业何故放弃家电事业?


中国家电成日本巨头“接盘侠”究竟是福是祸?

纵观近些年,中国企业收购日本家电巨头,早已不是什么大新闻了。2011年,联想集团收购日本NEC笔记本业务;海尔公司收购三洋白电。去年,美的收购了东芝的白电......事例不胜枚举。中国政府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到海外去投资并购。这些年,在日本市场,中国企业确实硕果累累,让人提气。

日本企业何故放弃家电事业?


中国企业收购日本品牌大事件时间表(图片摘自爱活网)

这些辉煌的业绩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中国企业终于崛起了,我们把昔日的老对手,日本的家电巨头都给买了下来!可是,一向以“精明”著称的日本人真的会那么“傻”吗?他们真的舍得“忍痛割爱”吗?那么中国企业到底是抢到了宝贝,还是捡到了“一堆垃圾”呢?

·日本家电巨头成“中国制造”

对于海信收购东芝一事,国内众多媒体的报道,标题都使用了“海信收购东芝电视”等字眼。实际上,海信收购的是东芝电视机的品牌服务,而并非东芝电视机的全产业。这一切无奈之举,恐怕要归结于东芝前段时间的“假账丑闻”,导致赤字倍增,加之日本僵化思想滋生的各种公司内部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于是东芝不得不“割肉”来拯救企业于水火。

中国家电成日本巨头“接盘侠” 究竟是福是祸?


现如今,东芝的电脑业务也在挂牌出售之列,如果此事敲定,东芝旗下面向普通消费者的业务将会销声匿迹,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目前,除索尼、松下外,以“日本制造”闻名的日本品牌家电业务已经悉数被中国企业并购,成为“原汁原味”的中国制造,只是还挂着日本品牌的Logo而已。


日本网友看到东芝收购消息表示遗憾

日本网友看到东芝被接连收购,也是痛心疾首。左边网友称:东芝真的完了。比内马尔还便宜。PS:巴西足球运动员内马尔今夏从巴萨转会至巴黎圣日耳曼俱乐部,转会费达到创记录的2.22亿欧元(约合290亿日元)。)右边说:东芝,到底还剩下什么呢?和夏普、三洋一样的命运,让人遗憾啊。

·日本企业为何接连变卖家电产业?

我们都知道,日本人一向给人过于循规守矩的刻板形象、日本企业风格一向比较保守,制度僵化、体系臃肿的大企业病普遍存在,并且过度崇拜技术,使得创新节奏放慢。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它无法跟上市场变化,竞争不过中韩厂商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家电成日本巨头“接盘侠” 究竟是福是祸?


故步自封的日本家电企业纷纷抛售“家当”,一方面除了是因为缓解亏损做出求生存的无奈之举外;我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些所谓的“家当”,在日本家电企业看来,其实是拖后腿的累赘,甚至是“垃圾”。日本企业全面退市,是因为它们的工厂和流通渠道出现了巨大的亏损;但它们始终咬紧牙关,从未放弃技术研发的成本。

日本制造企业对技术有着偏执的追求,这出于对“匠人精神”的推崇。为了让产品提高1%的性能,不惜投入30%的成本,这导致日本制造在价格上失去了国际竞争力。技术过盛导致产品性价比降低,市场售价往往高出其他企业同类产品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中国家电成日本巨头“接盘侠” 究竟是福是祸?


我们来看看“大法”,索尼之前也一直在生产电视机和电脑。但是在整个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和韩国电脑和电视机产业达到空前兴盛的大背景下,平井一夫再与中国和韩国拼市场就显得没有任何意义了。

所以,索尼选择把电视和电脑全部“抛弃”,这到底是无奈之举还是英明之策我们不好断言,但是从结果来看,它上半年的营业利润已经达到了3618亿日元,创了5年来的新高。抛弃家电产业的索尼从此致力于智能化和物联网的构建,同时扩大音乐、娱乐、影像方面的技术开发,进一步扩大优势。

中国家电成日本巨头“接盘侠” 究竟是福是祸?


16K影像技术

索尼正在从“造产品”向“造技术”转型。虽然索尼现在已经不再自己生产电视,但始终没有抛弃电视机技术的研发,并预计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之前推出16K的影像技术。我国目前只有很少数的家庭拥有4K电视机,而日本已经基本普及。可见,16K的技术并不是随便一个厂家就能随便研发出来的,索尼抛弃了电视机的生产而专注于研发,并且牢牢地掌控着新一代的技术核心。

原本是向消费者售卖电视机,现在索尼摇身一变成为核心技术研发者,直接向厂家出售电视机技术,赚的不是买电视的钱,而是专利的钱。

·我们该如何看待中国家电的“接盘行动”?

当我们一边接盘日系家电厂商的各种资产,一边确实要开始深刻反省——别人不要的“垃圾”,真是我们需要的宝贝么?

一举收购昔日的日系巨头家电品牌可能会让我们有一种优越感——以前,我们跟日本,德国,美国一票发达国家学习;现在我们强大了,可以把国外的顶尖家电品牌买回来,从而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情绪。

中国家电成日本巨头“接盘侠” 究竟是福是祸?


我国家电产业目前最基本的矛盾是自主品牌在全球的影响力仍旧比较弱。中国家电的短板就是大而不强,以规模制胜。虽说中国家电企业正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将日系家电逼到了绝路,但不得不承认,我国自主品牌的影响力仍然偏弱,收购日系老牌巨头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中国品牌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和影响力,也算是一条清晰可见的捷径。

但是,目前的基本家电产品,中国、韩国的生产工艺已经非常成熟,市场早已进入血海阶段。想要在血雨腥风中杀出重围,就一定要扩大市场,向海外进发。所以急于接盘拥有几十年海外市场经验的日系老牌家电企业似乎无可厚非。

中国家电成日本巨头“接盘侠” 究竟是福是祸?


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真的有必要收购日本的家电事业来开拓尚未开发的东南亚甚至非洲市场吗?据调查显示,在非洲,家电知名度比较高的品牌一个是韩国的三星,另一个就是中国的海尔,虽然海尔在非洲推出的只是一些中低端的产品,但不得否认的是,它在当地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口碑,并树立了品牌形象。而相反,许多人甚至没有听说过东芝这个品牌。

中国家电成日本巨头“接盘侠” 究竟是福是祸?


所以对于一些未开发的海外市场,中国家电厂商没必要收购日本的家电品牌,应该有信心用自己的品牌形象去开辟一片蓝海。好比华为,它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收购索尼的手机业务,而是坚持靠自主研发,打华为的中国品牌。所以它今天能够成为一个世界顶尖的品牌,进一步打开了非洲市场甚至是日本市场,我觉得这才是中国家电企业应该走的路。

中国家电成日本巨头“接盘侠” 究竟是福是祸?


初中数学老师的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吃人嚼过的馍,没味儿!”,也算是诠释了话糙理不糙的真谛。参考日韩企业的转型之路,无不是将业务重点向更具技术含量的核心技术上转移,打造属于自己的全新商业模式。核心技术终将改变未来——这不是靠简简单单的几单收购就能达成的夙愿,需要的是塌下心来在一个领域的深耕和付出,来不得半点儿含糊。

,中国家电辽宁朝阳天气 成日本巨头“接盘侠” 究竟是福是祸?

相关:

“法国猫王”约翰尼哈里戴逝世 曾与杜琪峯演《复仇》Johnny Hallyday 据台湾媒体报道,被誉为法国最伟大摇滚歌手的约翰尼·哈里戴(Johnny Hallyday)于当地时间周三逝世,终年74岁。他因为常穿皮裤,唱歌时动作也像猫王,所以被称为“法国猫王”(French Elvis)。其妻子Laeticia Hallyday表示:“Johnny Hallyday离开了我们,我写这些时都不想相信,但这是真的,我的男人不再与我们一起。他今晚离开时与他一生都一样,充满勇气与尊严。”Johnny Hallyday生前患有肺癌,一直..

亲爹才做得出来!张晋晒女儿汤圆换牙时期掉门牙照片张晋与女儿们(资料图) 凤凰网娱乐讯 12月6日,演员张晋更新微博,晒出一张照片,并十分得意地配文,“哈哈哈……我喜欢,哈哈哈!”张晋晒图照片中是大女儿汤圆(张楚儿)的面部特写。汤圆一身红衣,手中抱着一个戴着圣诞帽的饼干人玩偶,张大小嘴,正在换牙期的她两颗门牙“失踪”,看起来颇为稚嫩可爱。而对于亲爹如此不给面儿的放声大笑,网友们哭笑不得,只能说:“这真是亲爹才能干得出来的事情。”..

法歌手约翰尼·哈里戴去世享年74岁 席琳迪翁等悼念约翰尼-哈里戴据国外媒体报道,法国歌手约翰尼·哈里戴(Johnny Hallyday)于当地时间12月6日去世,享年74岁。席琳迪翁、兰尼·克拉维茨等发文悼念。席琳迪翁悼念约翰尼-哈里戴于1943年6月15日在比利时出生,作品有《ALLUMER le FEU》等。几年前他罹患结肠癌,并积极接受了治疗。据悉,哈里戴早期离异,其子大卫-哈里代也是流行歌手。10年前他与一法国名模再婚,不过一直未曾生育。

佐佐木希晒工作幕后照 皮肤发光眼睛里有星星佐佐木希资料图凤凰网娱乐讯 早在之前,29岁日本女星佐佐木希4月闪嫁44岁谐星渡部建时就引起网友强烈讨论,她当人妻后虽和老公各自工作抢钱,但仍不忘拟好造人计划,有意尽快为夫家传宗接代。佐佐木希幕后照近日,佐佐木希在INS上晒出在工作现场的幕后照,皮肤好到闪闪发光,眼睛里有星星。 对此网友纷纷表示:“女神果然就是女神,结了婚还这么美!”、“她的眼睛里好像有宇宙星辰一样!”、“希望尽快听到女神的好消息啊。”..

投服中心:ST生化要约收购成功意义重大摘要 对于ST生化要约收购的最新结果,投服中心指出,本次要约收购是中小投资者集体积极行使股东权利的结果,对资本市场公开要约收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据披露,截至12月5日,浙民投天弘要约收购ST生化的预受股份数量达1.465亿股,超过要约收购前提条件提出的不低于6132万股,也远超7492万股的要约收购目标。

国信证券:明年市场主攻“补短板” 上涨依赖盈利增长摘要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所长杨均明在12月6日的国信证券2018年年度投资策略会上表示,展望2018年,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在宏观经济整体保持温和复苏的背景下,“补短板”势必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也将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主攻方向。具体来说,消费升级、产业升级、进口替代等领域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

私募:减仓基本结束等待入场机会摘要 11月中旬以来,A股进入了剧烈的调整期,接近半数个股跌幅在10%以上。分析人士认为,机构年末减仓锁定收益是引起行情短期变化的原因之一,当前机构减仓已经基本结束,A股行情进入调整的后半期。   11月中旬以来,A股进入了剧烈的调整期,接近半数个股跌幅在10%以上。分析人士认为,机构年末减仓锁定收益是引起行情短期变化的原因之..

融资资金流出大盘蓝筹股摘要 交易所数据显示,12月5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单日下降133.72亿元,创10月份以来最大单日降幅。资金流向方面,虽然以上证50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股价依旧坚挺,但高风险偏好的融资资金却开始呈现逢高了结迹象。   交易所数据显示,12月5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单日下降133.72亿元,创10月份以来最大单日降幅。资金流向方面,虽然以上证5..

证券业拥抱金融科技刻不容缓摘要 “作为技术创新的实践者和受益者,资本市场应当主动适应由此带来的多元化冲击,不能抱残守缺、故步自封,要以开放的心态、开放的思维、开放的机制,热情拥抱金融科技。”深交所总经理王建军日前在2017年深交所技术大会上如此表示。   “作为技术创新的实践者和受益者,资本市场应当主动适应由此带来的多元化冲击,不能抱残守缺、..

2017年《财富》全球论坛昨日开幕 152家世界500强聚首羊城摘要 2017年《财富》全球论坛昨日在广州正式开幕,152家世界500强企业、72家行业领军企业从世界各地赶来,齐聚羊城,共同商讨“开放与创新——构建全球经济新格局”。从苹果公司到福特汽车,从马云到郭台铭,都关注并强调中国的开放力度及创新优势。“我们来中国的原因,不是因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低,而是技术。”苹果CEO蒂姆·库克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