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明年政策走向 专家认为货币政策工具充足

2016-12-19 04:45:22 来源:网络

摘要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贯彻好“稳中求进”这个总基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业内人士表示,在稳中求进总基调下,关键领域的改革将有所进取,供给侧改革也将继续深化。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贯彻好“稳中求进”这个总基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业内人士表示,在稳中求进总基调下,关键领域的改革将有所进取,供给侧改革也将继续深化。

  对于备受关注的货币政策,会议提出要保持稳健中性,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业内人士表示,明年货币政策主动性和工具仍较充足,能够确保整个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货币政策的定调是“稳健中性”。中金固定收益研究分析员陈健恒指出,从目前经济环境来看,PPI近期有快速上升的压力,带动CPI也缓慢上升,而全球的通胀水平和通胀预期也在上升,加上今年房地产过热,货币政策在年内其实已经针对通胀风险悄然收紧,包括近期流动性偏紧推动整体市场利率大幅上升。不过,目前央行尚未对基准利率进行调整。如果明年美联储持续加息,加息次数达2至3次甚至更多,那么在美元走强以及人民币汇率压力增强的情况下,国内央行可能也会考虑适度提高基准利率。但前提是经济仍保持相对平稳发展。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在货币政策上,量要适度、价要合理。虽然面临美联储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影响以及未来外汇占款基础货币投放方式的变化。但我国货币政策主动性和工具箱仍较为充足,还可运用MLF、PSL等方式进行基础货币投放,确保整个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

  光大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明年货币政策落脚点是提高利率还是控制信贷扩张应予以关注。在汇率问题上,增加汇率弹性其实质是要增强汇率灵活性。同时,需要投资货币和融资货币平衡的国际化。无论是内部宏观政策还是汇率政策,不仅要有经济周期视角,还要有金融周期视角。

  对于流动性而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陈健恒认为,如果外汇占款流出一直使用逆回购和MLF进行对冲,那么可能会存在机构可质押券不够以及LCR指标分子缩水导致融出资金意愿减弱等问题,货币市场流动性格局即使在央行不提升基准利率的情况下可能都会处于紧平衡状态。近期债券市场的剧烈调整已经较大程度反映了货币政策的收紧,明年利率水平不会再出现明显上升,甚至可能会有一定幅度回落。

外汇储备。余永定称,明年风险主要来自于外部,资本外流导致人民币贬值压力的上升。应对方法就是停止干预,同时要完善资本跨境流动监管。

  浙商银行经济分析师杨跃表示,“三去一降一补”任务的完成与金融领域高度相关,需要金融领域高度介入。金融风险如果得到较好防控,就会确保整个经济改革转型的稳定和顺利推进。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表示,明年从加杠杆步入去杠杆周期。未来房地产调控将始终处于高压姿态,对于环比价格上涨的热点城市将不断加码限购限贷政策,通过信贷结构优化、信贷投放政策调控,抑制投机性房地产贷款,保证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资产价格能够趋于一个比较合理走势。

  同时,未来汇率将继续修正高估,回归均衡合理水平;由于特朗普“基建+减税+反移民”等政策推动再通胀、美联储加息次数上调等,人民币贬值预期下增加资本流出压力。面对过去非银机构通过加杠杆、加久期、降信用的方式套利,央行通过“锁短放长”投放流动性,以实现拉长久期、抬升成本来实现债市去杠杆。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分析员范阳阳指出,“严监管”仍将是2017年的政策主基调,政策层防风险意志坚定。防风险绝不是像市场主流认为的针对房地产,而是涉及金融体系的方方面面。从国际经验看,近代以来,金融系统性风险才是导致国家经济危机的根源,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十分突出。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称,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是要让农产品价格机制有效影响资源配置,逐步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结构匹配适度。

  从土地供给层面看,韩俊指出,要防止通过行政手段扩大土地规模。要细化和落实承包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要培育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要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韩俊称,要优化农业的品种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未来农业发展要狠抓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食品质量监管。”

  对于企业降杠杆措施方面,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指出,去杠杆要在控制总杠杆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一是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二是加大股权融资力度;三是加强对企业自身债务杠杆约束。

  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部动力,在适度扩大总需求下进行供给侧改革。中国产业升级空间非常大,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绿色环保经济、拉动城镇化等需要大量投资。理顺产业升级,中国经济可以保持一个合适的投资增长率,并促进就业,推动家庭收入增长,拉动消费增长,也为供给侧改革创造有利环境。

(原标题:热议明年政策走向 专家认为货币政策工具充足)

(责任编辑:DF305)

,热议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就业前景 年政策走向 专家认为货币政策工具充足

相关:

利宝保险违法编制 虚假保单1700余件遭处罚摘要 重庆保监局近日公布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利宝保险经营过程中存在违法编制虚假财务资料等行为。   重庆保监局近日公布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利宝保险经营过程中存在违法编制虚假财务资料等行为。  根据行政处罚决定书,利宝保险重庆分公司共存在两项违法经营行为。一是编制虚假投保资料,2015年11月至2016年7月,利宝保险重庆分公司员工使用虚假印章..

宁夏今年债券融资突破1000亿元摘要 近年来,宁夏债券融资呈快速增长态势,在经济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截至11月末,宁夏债券融资发行金额达到1004.07亿元。   近年来,宁夏债券融资呈快速增长态势,在经济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截至11月末,宁夏债券融资发行金额达到1004.07亿元。  据自治区金融工作局介绍,宁夏债券融资规模不断扩大,从2013年发行债券仅为新增贷款的1/2..

机构话语权此消彼长 市场风格顺势而变摘要 资本市场从来不缺“大佬”,不同的“大佬”对于市场的影响大相径庭。近期部分险资的激进做法受到规范。银行委外规模高高在上,其进退腾挪牵动债市神经。产业资本正在崛起,对于市场的边际影响日益明显。   资本市场从来不缺“大佬”,不同的“大佬”对于市场的影响大相径庭。近期部分险资的激进做法受到规范。银行委外规模高高在上,其进退腾挪牵动..

“钱紧”升温 “股债双杀”何时了摘要 受美联储未来加息次数超预期刺激,国内债市悲观情绪迅速发酵,A股市场中大量持有债券的金融股领跌,拖累了主板的企稳反弹。分析人士认为,以往逻辑虽然是债市调整利好股市,但在钱紧格局下,股市和债市实际上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受到抑制,股市也难以独善其身。   受美联储未来加息次数超预期刺激,国内债市悲观情绪迅速发酵,A..

风险释放市场恢复平静 私募控制仓位布局跨年行情摘要 上周,股市调整加剧,沪指在3100点附近震荡,创业板跌破2000点。接受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的多位私募人士认为,临近年底,短期市场风险有一定释放,大盘回归震荡格局,但对利率上行、通胀等因素仍存忧虑。   上周,股市调整加剧,沪指在3100点附近震荡,创业板跌破2000点。接受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的多位私募人士认为,临近年底,短期市场风险有一定释..

公募固收遇寒冬 基金经理受煎熬摘要 公募固收基金最近真是雪上加霜——货币基金惨遭赎回,债券基金净值大幅回调,收益“一夜回到解放前”,而未来的日子可能更惨。   公募固收基金最近真是雪上加霜——货币基金惨遭赎回,债券基金净值大幅回调,收益“一夜回到解放前”,而未来的日子可能更惨。银行赎回这么猛。”  这位基金经理管理的300亿资产规模,其中200多亿12月份到期,这意味..

公募基金网下打新收益可期 选股能力成关键摘要 今年的打新市场可谓异常火爆,业内人士认为,在多重利好因素推动下,明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网下打新收益有望明显改善。   今年的打新市场可谓异常火爆,业内人士认为,在多重利好因素推动下,明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网下打新收益有望明显改善。  “根据我们近期的测算,我们目前2个亿左右的正常规模的基金,前11个月的累计收益率为4%,初步估算年底打新收..

公募基金公司摘要 运作已超过18年的公募基金,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一支重要力量,其牌照优势正吸引越来越多的资金加速布局。数据显示,目前排队等待“准生证”的拟设立基金公司已达到40家之多。   运作已超过18年的公募基金,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一支重要力量,其牌照优势正吸引越来越多的资金加速布局。数据显示,目前排队等待“准生证”的拟设立基金公司已达到40家之多。..

偏股基金亏损扩大 委外债基不妙摘要 2016年即将收官,万万没想到的是,今年的股票和债券市场都不平静,年初以股市熔断暴跌开启,年末则以债市剧烈调整钱荒收尾。特别是12月以来,股市和债市双双大跌,无论是股票方向基金还是债券基金,短期内均遭受了较大亏损,这使得今年以来基金整体收益显著下滑,偏股基金亏损面扩大,债券基金平均收益率逼近于0.   2016年即将收官,万万没想到的是..

“妖股”弱市横行 游资是炒作主力摘要 大盘一路下行,“妖股”集体暴涨,这是近期A股市场出现的奇怪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又是谁在爆炒“妖股”呢?从龙虎榜数据来看,以光大证券深圳金田路证券营业部为代表的游资是炒作主力。   大盘一路下行,“妖股”集体暴涨,这是近期A股市场出现的奇怪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又是谁在爆炒“妖股”呢?从龙虎榜数据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