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0点难关调查:机构进退两难化身“炒客”

2015-01-13 05:20:56 来源:网络

  重点提示

  3400点关口震荡的A股,让每天泡在场内的机构投资者内心无比纠结。

  1月8日至12日三个交易日,沪指下跌144.63点,累计跌幅达4.29%,同时波动幅度达到213.25点,振幅为4.29%。

  一方面,机构担忧着随时可能到来的几百点回撤,从技术层面分析,大盘短期可能会有几百点的回撤,指数回到2800点至3000点。

  但另一方面,场外资金的入市热情,又让机构憧憬着A股疯牛一鼓作气冲到4000点,担忧提前减仓离场可能会错过后面的行情 .

  纠结心态之下,在指数高位巨震的市场之中,作为市场主力的机构投资者,俨然变身短线投资客,开始玩转“T+0”、“T+1”的日内短线交易。他们的持股心态并不稳定,几乎都抱着趋势逆转即“撒腿”落跑的想法。

  3400点关口震荡的A股,让每天泡在场内的机构投资者内心无比纠结。

  1月9日,市场上演“过山车式”走势,沪指站上3400点后快速跳水,在不到20分钟的时间下跌逾百点。1月12日,市场低开低走,沪指在午后两度下跌92点,击穿3200点。

  1月8日至12日这三个交易日,沪指下跌144.63点,累计跌幅达到4.29%。但同期,沪指波动幅度达到213.25点,振幅为4.29%。

  3400并非一个普通的整数关口。2009年8月,上证指数突破3400点。然后?然后就没有牛市了。并且一熊五年。

  此番上证指数再次攀上3400点,瑞银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李称,流动性推动的牛市暂时告一段落。虽然他随后又澄清,还有下半句:“未来期待盈利改善推动牛市上涨”。但在基本面还没有改观前,不少投资者持有类似观点。

  也有仍然看多的。

  “从技术层面分析,大盘短期可能会有几百点的回撤,指数回到2800点至3000点。但场外资金入市的热情很高,指数也有可能进一步往上冲,冲到3600点甚至是4000点。”一位大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投资部总经理说,未来大盘两种截然不同的走势,让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心态非常纠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了解到,指数高位巨震背后,作为市场主力的机构投资者,俨然变身短线投资客,开始玩转“T+0”、“T+1”的日内短线交易。

  养老保险机构的投资经理认为,增量资金的做多热情有可能将蓝筹股的行情推向新一个高点。如果此时离场,后续有可能会错失几百点的涨幅。

  一边担忧着随时可能到来的几百点回撤,一边又憧憬着A股疯牛一鼓作气冲到4000点,这两个方向截然不同的判断,让机构在投资A股时无比纠结。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虽然自己也知道宴席已接近尾声,但就是舍不得提前离场。”李涛坦言,目前市场人气还比较高,短期不至于发生雪崩式的暴跌。然而,一旦趋势发生逆转,必然会造成踩踏效应,还得第一时间“逃命”。

  A股市场秉持价值投资的机构投资者,但记者采访发现,最近几个交易日,他们在大盘高位震荡时期的持股心态并不稳定,几乎都抱着趋势逆转即“撒腿”落跑的想法。

  “市场走到这个位置,逢高减仓是理性的选择。但在实际执行时,你根本不敢大规模减仓。”一位混合型基金经理透露,沪指站上3000点之后,市场的每一次冲高都让他忍不住小幅减仓。但单日跌幅超过50点,又忍不住加仓。

  这种既想分享市场的最后一波上涨、又希望在调整时逃离的纠结心态,让机构投资的持股行为由此前的坚定持仓变身为频繁的短线交易。

  “现在做日内的T+0交易,不敢拿着不动。”邓辉说,1月8日和9日,他们急跌时重仓杀入地产板块,如保利地产 (600048.SH)、华夏幸福 (600340.SH)、荣盛发展 (002146.SZ)等。1月9日午后沪指拉升百点,地产股平均涨幅达到5%时,他抛出了一半筹码。

  这种在市场快速下跌时买入、小幅上涨时即卖出的短线操作,是当前不少机构都在执行的策略。

  “1月8日市场急跌时买了地产、保险,9日大涨时就抛出一部分筹码。”李涛坦言,自指数在3300点一线宽幅震荡时,机构也不敢像此前那样坚定地持股不动。

  “现在就是做短线,大跌买一点,大涨再卖一些,整体是小幅降低仓位。”李涛说,大盘进入高位震荡位置,追涨被套的概率很高,因而,他们采用的是“大跌大买,大涨大卖”的短线操作策略。

  就连看多市场会冲到3600点的私募基金,也玩起了“T+0”的日内短线交易。

  “很多个股单日的波动幅度也有5%以上,可以结合存量持仓做日内短线交易。”华南一位私募基金老总说,“低买高卖”不仅可以降低持仓成本,还能及时兑现部分收益。

  就连此前采用追涨策略的私募基金,其投资行为也在巨震时有明显变化。

  “元旦以前,投资蓝筹股的策略是追涨。开盘后看到哪个板块放量走强,就追高买进去。”但最近,何峰发现追涨策略的收益非常低。于是,他将投资调整为“次涨”策略。

  例如,在金融板块中,如保险领涨,他买入涨幅较小的券商和银行。根据板块轮动的特点,涨幅较小的板块在随后一两个交易日会有一波上涨。

  不管是采用哪一种交易策略,当前多数机构的共同点是短线行为增加,投机氛围趋浓。

  “现在就是跟随市场趋势投机,不用研究基本面,看K线图就好。”前述华南一位私募基金经理董事长直言不讳地说,他时刻提醒自己在投机,而不是投资。换言之,一旦趋势发生逆转,立马止损离场。

  一位从公募转身到私募的基金经理也注意到,自元旦以后,市场就进入多空分歧的较量阶段,大多数机构都在做短线交易。

  “主力机构拥有资金优势,本应该代表市场主流的方向和价值判断。但现在他们都变成投机分子,加剧了市场的震荡。”前述由公转私的基金经理表示,近期市场跌宕起伏的震荡走势,正是机构、散户、大户等不同资金相互博弈的结果。

(责任编辑:DF143)

,3400火箭vs湖人 点难关调查:机构进退两难化身“炒客”

相关:

影视公司上市冲动:2014年仅有一家IPO闯关成功  2014年12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出了2014年的最后一批IPO过会名单,浙江唐德影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唐德影视”)的名字位列其中,由此唐德影视成为了2014年唯一一家成功过会的影视机构。  事实上,随着近年来文化娱乐行业的爆发式增长,许多影视公司纷纷谋求登陆资本市场。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在2014年中,影视机构证券化案例已超过两位数,其中新丽传媒、幸福蓝海、能量影视、唐德影视4家机构直指IPO,但最终仅唐德..

22只新股密集申购 万达院线大热  最强新股潮来袭。1月12日开启的新股发行数量达到22只,是IPO重启以来的新纪录,本周每个交易日内均有新股申购 .  根据申购日期安排,本轮新股申购对资金面的扰动集中在1月12日-21 日8个交易日里。其中,本周一、二分别有2只新股申购;周三则有10只新股申购;周四则有6只,而周五也有2只。   兴业证券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表示,仅单只新股申购冻结资金少则百亿元,多则几千亿。A股市场的流动性面临大考。根据回归模型,..

22只新股连发冻资或超1.5万亿  机构建议申购首选万达院线  本周22只新股联袂发行,新股数量创出去年IPO重启以来的新高。本轮新股质地较优,综合研究机构预测报告看,新股冻结资金峰值或超1.5万亿。结合发行要素以及公司基本面综合分析,机构建议投资者网上申购首选万达院线 .   由于本轮新股发行申购是去年IPO重启以来最为密集的一周,研究机构普遍认为此次冻结资金规模将较去年12月份大幅提高。  国泰君安证券预计,本批新股冻结资金总量约2.16..

梁海明:深港通核心不在“通”而在“融”  1月9日,在2015年首场证监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透露,深港交易所目前正在对推出深港通进行研究,证监会将支持深港交易所在沪港通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合作方式和内容,共同促进两地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1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深圳考察时强调,沪港通后应该有深港通。他这句话随即引发市场极大关注,同时也带动相关概念股大涨。笔者认为,“沪港通后应该有深港通”的表态,既在外界的意料之中,..

熊锦秋:A股期权时代 勿忘加强制度建设  近日证监会发布 《股票期权交易试点管理办法》以及《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参与股票期权交易试点指引》,上证所也发布《股票期权试点交易规则》等配套文件。上证所将于2月9日开展股票期权交易试点,试点范围为上证50ETF期权。笔者认为,在看到股票期权有利于投资者风险管理的同时,更要重视进一步加强股市基础性制度建设,防范有关风险。  股票期权买方向卖方支付一定费用,有权在约定时间以约定的价格向期权卖方买入或卖出约..

IPO排队序列巨变 半个月超八成企业中止审查  据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截至2015年1月8日,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647家。其中,已过会32家,未过会615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56家,中止审查企业559家,占比超八成。与之形成先鲜明对比的是,根据此前披露的数据,截至2014年12月25日,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654家中,中止审查企业仅25家。也就是说,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中,IPO排队企业状态出现了极大的变化,有超过八成排队IPO的企业,处在中止审查的状态当中。  对此,证监..

“融资盘”恐慌致风波不断 被指成百点跳水导火索  接二连三的两融“利空风波”多番挑拨市场敏感脆弱的神经,而从目前来看,监管层对券商两融业务的态度也已然成为影响券商股行情甚至是大盘走势的重要因素。1月9日下午临近收盘的最后半个小时,大盘遭遇诡异下挫,而后坊间流出“监管层传出收紧信号,禁止险资为券商两融业务提供资金”的负面消息,被市场各方视为导致此次大盘指数百点跳水的导火索。  在去年12月10日,市场看空情绪也由于“券商两融业务杠杆面临证监会检查组..

上市公司理财潮起  新年伊始,上市公司纷纷忙于理财。据数据 ,1月1日至11日,已有近百家上市公司发布“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及相关进展情况的公告 。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来源多为“闲置募集资金”、“闲置自有资金”等。在产品选择上,多选择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动用资金少则几千万元多则好几亿元。  部分上市公司已成为“理财大户”,有的甚至可以靠购买理财产品填补主业亏损并实现盈利。分析人士认为,上市公司理财“致富”,..

联合资信调升广新控股主体评级  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近日发布跟踪评级报告,将广东省广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由AA调整为AA+,评级展望为稳定,并维持“14广新CP002”、“14广新CP003”A-1信用等级。  联合资信表示,跟踪期内,广新控股作为广东省大型国有集团企业,通过持续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经营质量,已形成战略新兴产业 、现代服务产业、战略性资源产业三大板块为主的业务布局,产业链优势进一步得到巩固。公司积极调整传统贸易产业格..

沪股通再现净卖出  昨日,沪股通单日额度第二次出现卖盘大于买盘的情况,且额度余额占比达108.72%,创下历史新高。  与一直以来沪港通使用情况“北热南冷”格局不同,昨日,沪股通出现了11.33亿元的净卖出,当日余额为141.33亿元,额度约占比达108.71%,该比例也刷新了2014年12月30日首次出现净卖出时的104.85%;与此同时,港股通昨日的余额为96.30亿元,余额占比91.71%,较上周五小幅提升。   与额度使用情况类似,昨日AH两市大盘也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