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盘”恐慌致风波不断 被指成百点跳水导火索

2015-01-13 05:06:39 来源:网络

  接二连三的两融“利空风波”多番挑拨市场敏感脆弱的神经,而从目前来看,监管层对券商两融业务的态度也已然成为影响券商股行情甚至是大盘走势的重要因素。1月9日下午临近收盘的最后半个小时,大盘遭遇诡异下挫,而后坊间流出“监管层传出收紧信号,禁止险资为券商两融业务提供资金”的负面消息,被市场各方视为导致此次大盘指数百点跳水的导火索。

  在去年12月10日,市场看空情绪也由于“券商两融业务杠杆面临证监会检查组检查”的消息而迅速发酵,造成当日券商板块在开盘震荡后持续跳水,在接近90亿资金逃离下,整个券商板块也以7%跌幅成为两市跌幅最大板块。值得注意的是,在中信证券等券商公告检查结果之后,券商股重大利空被澄清,12月16日再度疯涨,市场资金再度进场围猎券商标的。从利空消息流出到澄清,由监管动态引发的市场情绪性涨跌走势可见一斑。

  据市场人士分析,由于当前杠杆资金撬动市场行情的趋势基本确定,融资规模越大,对行情影响也会更大,这令市场情绪对券商两融业务可能出现的监管微调会产生恐慌性心理。东方平昇投资研究总监尹国红认为,当前市场融资盘较多,有关两融业务的政策松紧实际上和市场可用的杠杆资金息息相关,令市场投资者对券商融资融券业务的动态信息高度敏感,“现在普通股民的心理承受能力正在因为参与两融业务发生改变,两融的杠杆操作客观上令投资者不得不因股价小幅涨跌进行融资或融券的操作。而当前两融规模又会深刻影响市场行情涨跌,这种双重叠加的效应也是市场各方对券商两融高度关注的原因。”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作为本轮行情重要的驱动因素之一,起到加杠杆作用的融资融券业务备受市场关注,而在指数经历近期的快速拉升之后,资本市场各个主体都开始变得谨慎起来。“加杠杆是一把双刃剑,不但能助涨,也会助跌。”李大霄认为,行情的长期走牛需要上市公司业绩成长的支撑,本轮行情的快速演进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基本面,所以市场易受传言影响也就不足为奇。

  2014年12月中旬证监会表示,2014年以来,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股票质押回购交易、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等融资类业务快速发展,规模较大。为促进证券公司融资类业务规范有序发展,按照2014年证券公司现场检查工作的统一安排,证监会将启动第四季度现场检查工作,对部分证券公司的融资类业务进行检查。“尽管证监会目前还没有明确动作,但我认为指数的快速上涨和杠杆的不断放大,一定程度上还是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李大霄如此表述道。

  不过,据上述券商人士分析,由于市场投资者对证券公司两融业务理解不同,一定程度上也夸大了券商机构的两融业务风险,造成券商的两融频繁“躺枪”。“实际上,券商自身对两融的风控标准往往高于监管层面的底线要求,同时也会对能够融资的股票标的池进行进一步删选,如果融资资金所投资的股票已经处于高位,还会进一步缩减融资额度。”在该券商人士看来,两融业务本身的风险仍处于可控范围,而券商借助银行等通道补充资金,原则上还会提高门槛,对警戒线和平仓线有严格要求,其风控标准也会进一步抬升。

  申银万国研究也认为,两融业务实际影响面并不如市场想象那么大。一方面,融资融券余额市值比为2.5%,相比3%的国际水平,仍处于合理范围之内;融资融券交易占比18%,低于国际20-25%的水平,不存在两融加速暴跌的问题。另一方面,当前证券公司净资产为8000亿元,其加杠杆的业务仅有股权质押融资、两融及传统自营,券商有效杠杆2.5倍,相较境外,国内两融业务杠杆仍处于较低水平。此外,证券公司增加杠杆当前总体还是需求不足而不是供给不足,证监会放开收益凭证、短期公司债等债务融资工具,券商离合理的5-6倍的杠杆还很远。

(责任编辑:DF143)

,“融资盘”火箭直播 恐慌致风波不断 被指成百点跳水导火索

相关:

上市公司理财潮起  新年伊始,上市公司纷纷忙于理财。据数据 ,1月1日至11日,已有近百家上市公司发布“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及相关进展情况的公告 。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来源多为“闲置募集资金”、“闲置自有资金”等。在产品选择上,多选择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动用资金少则几千万元多则好几亿元。  部分上市公司已成为“理财大户”,有的甚至可以靠购买理财产品填补主业亏损并实现盈利。分析人士认为,上市公司理财“致富”,..

联合资信调升广新控股主体评级  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近日发布跟踪评级报告,将广东省广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由AA调整为AA+,评级展望为稳定,并维持“14广新CP002”、“14广新CP003”A-1信用等级。  联合资信表示,跟踪期内,广新控股作为广东省大型国有集团企业,通过持续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经营质量,已形成战略新兴产业 、现代服务产业、战略性资源产业三大板块为主的业务布局,产业链优势进一步得到巩固。公司积极调整传统贸易产业格..

沪股通再现净卖出  昨日,沪股通单日额度第二次出现卖盘大于买盘的情况,且额度余额占比达108.72%,创下历史新高。  与一直以来沪港通使用情况“北热南冷”格局不同,昨日,沪股通出现了11.33亿元的净卖出,当日余额为141.33亿元,额度约占比达108.71%,该比例也刷新了2014年12月30日首次出现净卖出时的104.85%;与此同时,港股通昨日的余额为96.30亿元,余额占比91.71%,较上周五小幅提升。   与额度使用情况类似,昨日AH两市大盘也呈现..

融资客踏错短线节奏  在市场近期震荡中,融资资金一如既往的涌向银行、券商等大盘权重股,而对计算机、传媒等行业采取逢高偿还策略。但至少从短期来看,融资客的这一操作与市场节奏明显不合拍。  1月9日,沪深股市融资融券余额收报10679.5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的10608.98亿元小幅提升,继续创出历史新高。具体来看,融资余额的增长是两融余额再创新高的主要原因。统计显示,9日两市融资余额收报10604.97亿元,较此前一个交易日的10530.22亿元明..

沪指跌1.71% 建筑工程机械股大跌截至收盘,沪指跌1.71%报3229.32点,成交3663亿元;深成指跌0.35%报11285.18点,成交2041亿元。盘面上,互联网、软件服务、保险、医疗保健等板块涨幅居前;工程机械、建筑、石油、煤炭、电力等板块下跌。

瑞银:2015是改革之年 期盼注册制推出  “注册制是2015年非常重要的主题,2014年已经上报国务院了,后续会有法律的修改,会有细则的出台,我们还是很期盼注册制的推出。”瑞银证券投资银行总部联席总监丁晓文12日在上海出席“2015瑞银大中华研讨会”时对媒体表示。  丁晓文判断,2015年A股市场,是改革之年、复苏之年,会出现几个大变化。除了注册制之外,A股市场产品日益多元化,对于IPO的限制也逐渐放开,房地产公司融资也逐步正常化。所有这一切都在指向A股市..

1月12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中科金财(002657)12日晚间公告,公司董事长、实际控制人朱烨东提议公司2014年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0股。   美晨科技(300237)12日晚间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赛石集团于1月9日与山东微山县政府签订《山东省微山县古运河(寨子河段)生态综合治理开发项目框架协议》,项目金额暂定为8亿元,建设周期5年……【点击查看全文】   科新机电(300092)12日晚间公告,公司近日收到招标代理机构四川国际招标有限责任..

方正4高管被查背后:2003年改制疑涉国资流失19亿

去年12月4家机构获QFII资格 10家机构获RQFII资格  根据证监会网站数据,证监会去年12月份授予国投瑞银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工银瑞信资产管理(国际)有限公司、中信证券经纪(香港)有限公司和申银万国投资管理(亚洲)有限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资格。  同时,还授予10家机构RQFII资格,包括施罗德投资管理(新加坡)有限公司、未来资产环球投资有限公司、威灵顿投资管理国际有限公司、加拿大丰业(亚洲)银行有限公司、摩根资产管理(新加坡)有限公司、东洋资产运用(株)..

沪股通再现净卖出 港股通继续净买入  12日沪股通再现单日净卖出,截至12日A股收盘,沪股通每日130亿元限额还剩下141.33亿元,余额占每日额度百分比为108%,意味着由于卖盘成交金额多于买盘金额,12日腾出了11.33亿元的额度,沪股通可用总额度增加至2206.57亿元。但港股通继续获净买入,每日105亿元限额共使用8.7亿元,余额96.30亿元,使用率为8.3%。  这是沪股通交易通道开通以来第二次出现净卖出,沪股通首次出现净卖出是在2014年12月30日,该日的沪股通每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