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豪赌”大模型的乏力与发力

2024-04-25 01:47:38 来源:网络

作者 | 冯玮

4月22日,科大讯飞公布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一季度业绩报告及2023年年报。随后,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董秘江涛等参加了业绩说明会。

2024年Q1对比2023全年,净利润呈现出较大的不同:

2023年科大讯飞实现营业收入196.5亿元,同比增长4.41%,归母净利润为6.6亿元,同比增长17.12%;

2024年一季度业实现营收36.46亿元,同比增长26.27%;亏损3亿元。

在雪球等财经论坛,出现类似评论:

“大模型养了个寂寞。”

“研发费用高昂,造血能力有限。”

“讯飞的下一刻,要看营收增速、开发者平台的增值和大模型的用户数。”

……

截至4月23日收盘,科大讯飞股价报收41.97元/股,跌5.22%。

业绩说明会上,刘庆峰指出一季度的亏损原因来自多方面,包括业务模型向C端调整、G端合作的付费流程特点、大模型的研发和市场投入、以及此前的增值股票已清仓等——刘庆峰对今年的整体业绩发展保持积极的态度。

图片

区别于去年的星火元年,今年的科大讯飞已进入到星火燎原阶段:

本周下旬,星火大模型将发布V3.5更新版本,在长文本、长图文、长语音等场景和智能体平台带来新的尝试;

6月下旬,星火大模型将直接对标GPT4。

“面对巨大的产业机会,科大讯飞将不惜饱和投入。”刘庆峰说道。

01

Q1毛利率波动,原因超复杂?

2024年一季度,科大讯飞实现营业收入36.46亿元,同比增长26.27%;归母净利润亏损3亿元,同比上年亏损扩大418.99%;扣非净利润亏损4.41亿元,同比上年亏损扩大30.29%。

一季度毛利率为38.06%,同比下降3.82%。

一季度的亏损3亿和毛利下降,在业绩说明会的对话环节被多次提及。

刘庆峰解读,导致一季度毛利率有所降低的原因在于两个方面。

第一,业务模型从G、B、C三块中向C端调整的力度开始变大。

一季度学习机业务保持了99%的增长,收入增长99%,毛利增长104%。但它与常规的教育教育解决方案、软件系统相比毛利会略低。

第二,G端业务的流程特点,一季度有些城市当地教育业务有特定流程,比如成都的业务大概在三亿元上下,但当地要求是要先把智慧黑板等智能硬件业务先备齐,再加入软件。所以需要按照项目实施进度来确认收入。实际上这些项目的总体毛利率与去年相近。

科大讯飞的教育业务去年毛利率大约54%,前年48%,科大讯飞预计今年总体教育毛利在50%以上,以此也才能保障其更多的运维服务的持续能力、以及后台研发能力等。

刘庆峰强调,科大讯飞2024全年毛利率会比一季度高一些:“总体来说毛利率会保持稳定,不会因为市场竞争变激烈了,我们把价格降低了,从而导致我们的毛利率下降。不存在这个问题。”

图片

另外,基于讯飞的业务特点,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往往都比较低。

例如,在2023年全年的四个季度业务中,第一季度占10-15%,二季度占15-20%,三季度占20-25%,四季度占40%左右。

在第一季度,研发投入的硬成本也比较高。同时,去年科大讯飞在打大模型的仗,也把此前研究院和相关的开发资源投入其中。

另一方面,科大讯飞也增加了一部分的人员与资源以及硬件设备的摊销上。

对于全年来说,虽然业务规模全年利润是拉平的,但一季度的收入只有10-15%,业务规模扩大、投入相对持续时,必然看起来会显得一季度亏损变大。

“去年我们在星火的直接研发投入超过20亿元,市场投放才1、2亿元,我们以较少的市场投入还是获得了很好的口碑。”

刘庆峰强调,今年在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也在同步加大市场投入,这也体现在一季度的财报中。

还有一个原因在于,2023年一季度,科大讯飞持有的股票有一些正向的、两个亿的市场增值,在合适的时间已经全部清仓。今年一季度则没有这样的变数。

以上种种是导致一季度看起来亏损加大的原因。

02

B、G、C:三端业务重构

科大讯飞的主营业务涉及教育领域、智慧城市、开放平台及消费者业务、运营商、智慧汽车、智慧医疗、智慧金融及其它共8个板块。

面向教育领域,科大讯飞的G端业务是面向市县区等区域建设为主体;B端业务以学校建设为主体;C端业务主要以家长用户群自主购买为主。

在2023年的财报中,科大讯飞面向G端的教育产品和服务营收55.64亿元,同比下滑9.7%——区别于B端、C端的增长,G端开始下滑。

2024年一季度,科大讯飞教育业务本身增长了6%,但扣除C端学习机业务后下滑了近20%。

G端增长乏力,甚至开始“拖累”讯飞整体的业绩增长。

刘庆峰分析,除了今年一季度的业务发展外,主要因为科大讯飞主动放缓了G端业务,毕竟G端目前资金压力较大,需要计提的也比较多。2023年科大讯飞计提了将近8个亿的坏账。

一旦政府的账期到期但回不了账,或者本来准备一年付清的产品但表示无法支付,需要把剩下的账款分三年付清等等,这都导致有所延误。

“一季度我们的硬件产品价格没有降低,销售增长还是挺不错的,主要还是对产品结构做了不同程度的调节。”

“如果不是考虑到应收款的长期潜在风险,我们还是按照原来的节奏,只要政府愿意签我们就能合作,一季度还是会增加不少G端的收入的,只是现在基本都把它暂缓了。”

江涛介绍,2023年科大讯飞收入结构中,C端占比已经开始持续提升。

“开放平台及消费者业务”营收为61.9亿元,占比达到31.47%,G端和B端收入分别为32%和26%。

在对2024年的业绩展望中,刘庆峰也提到,C端产品在一季度的势头或许可以以较好的状态保持下去。

03

星火六月对标GPT-4

科大讯飞在年报中表示,将持续提升讯飞星火通用底座核心能力,预计在上半年对标GPT-4turbo当前最好水平,下半年对标GPT-4V和DALL-E3当前最好水平。

业绩会上,刘庆峰透露6月27日的发布会上将确定星火大模型能够对标Chat GPT-4。

对标在于三个角度,第一个是国际的公开测试集;第二个是7个维度、481个测试项,通过真实数据测试达到其水平;第三个是无法刷题实现的代码、数学等能力。

规模尺寸越大,序列数据量越多,数据质量效果越好,大模型的进步也更快。

这也是讯飞能在6月27日实现对标GPT-4的原因——有模型参数的扩大,有数据量的增加,还有在很多专用领域的专门方法和逻辑的引入。

在这个过程中,讯飞建立了国产算力的万卡平台,为了实现它,去年讯飞“吃了很多苦,踩了很多坑”。

但万卡还不够,科大讯飞要在投入可控的范围下继续补算力。

“我们还是要增加算力,现在有点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的感觉,不是说拿着它不知道怎么做。”刘庆峰说道。

此前讯飞的算力曾得到安徽省政府、合肥市政府等多方的支持,下一步做更大的算力,讯飞认为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力度也会更大。

从开发者生态建设及大模型的规模化法则角度,刘庆峰总结目前人工智能的特点是大平台+英雄主义。

没有大算力、没有数据支撑、没有技术和团队,就做不了事。

通用人工智能可以根本改变产业形态和竞争格局,中美在未来一定是会竞争的。如果没有通用大模型,只做行业模型,只做应用场景,每一次大模型底座升级,很多行业辛辛苦苦积累的优势马上就会被清零。

刘庆峰表示,讯飞科学家团队的P4级别,也是比较高的级别,从2017年到现在没有任何离职。

作为星火大模型的最核心团队,也基本都是80、90后。

04

“不惜饱和投入”

当星火对标GPT-4之后,刘庆峰认为将会有三个阶段。

首先是大模型赋能已有软硬件产品和行业系统,进一步以上在已有行业中的竞争壁垒和市场空间。

其次是在To B的赋能中有可能先看到商业价值。这里既包括具有行业普遍性的、全行业通用的,也有更专用的领域。

最后是API,通过大模型做出成功的产品,在用合适的方式共享收益,即做成开放的平台赋能更多行业。

在对整个形式看好的过程中,刘庆峰认为中间也有要预防的环节。

在最终掌握用户的一些环节里,讯飞肯定是率先受益,但在赋能第三方领域时,则需要一个互相认知的过程。

在给出大模型后,如何给合作伙伴找准场景并共同探索最终把垂直行业做透,需要时间与耐心。

“如果想把大模型几千万几个亿就卖出去,我觉得过于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我相信今年在给行业的赋能上,在给行业和企业端会有一个好的新增收益。”刘庆峰说道。

科大讯飞的核心研发平台在去年底做了一次梳理,团队得出的结论是,几乎所有方向上的AI研究,在未来一两年内都要基于大模型逻辑再重写。

台阶会不断被抬高。

讯飞要做的还有很多,也可以更多。

今年1月,讯飞发布了的首个基于全国产化算力平台训练的讯飞星火V3.5,本周下旬,讯飞将发布推出V3.5的更新版本并发布三个新能力。

节奏变快的另一面是投入不断上涨。

2023年,科大讯飞的研发投入金额达到38.37亿元,占整体营收的比例达到19.53%,而上一年这一比例为17.83%。

2024一季度,研发费用为 8.42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 1.26 亿元。

“大模型我们是一定会持续跟进的,去年是星火元年,今年是星火燎原。” 刘庆峰表达了对人工智能的坚定态度。

面对巨大的产业机会,科大讯飞将不惜饱和投入。

虽然星火尚未能反哺业绩,但也为讯飞巩固人工智能国家队产业地位,持续添砖加瓦。

下一步,科大讯飞的大模型红利依然是“平台+赛道”的组合。

平台,是在过往的基础上,用大模型赋能;赛道,则是选择自己擅长的赛道,一如教育、医疗、司法等赛道、产品、领域中快速前行。

05

2024财年Q1财务业绩摘要

2024年第一季度,科大讯飞实现营业总收入36.46亿元,同比增长26.27%;

归母净利润亏损3.0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5789.53万元;

扣非净利润亏损4.41亿元,上年同期亏损3.38亿元;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84亿元,上年同期为-16.68亿元;

报告期内,科大讯飞基本每股收益为-0.13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6%。

毛利率为38.06%,同比下降3.82个百分点;净利率为-9.52%,较上年同期下降6.23个百分点。

图片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6%,较上年同期下降1.41个百分点;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投入资本回报率为-1.23%,较上年同期下降0.92个百分点。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3.84亿元,同比增加2.84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2.00亿元,同比增加3.82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7.25亿元,上年同期为-2.8亿元。

资产重大变化方面,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减少24.82%,占公司总资产比重下降2.2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较上年末增加5.25%,占公司总资产比重上升0.83个百分点;开发支出较上年末增加41.46%,占公司总资产比重上升0.81个百分点;无形资产较上年末减少6.88%,占公司总资产比重下降0.43个百分点。

一季报显示,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中,新进股东为刘庆峰、华泰柏瑞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取代了上年末的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王政。在具体持股比例上,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中科大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张炜、安徽言知科技有限公司、王萍、葛卫东持股有所上升,王仁华持股有所下降。

06

2023全年财务业绩摘要

2023年营收为196.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88.2亿元增长4.41%;

净利为6.5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61亿元增长17.12%;

扣非后净利为1.1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18亿元下降71.74%;

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归母净利润为1.2亿元,同比下滑71.7%,接近业绩预告上限;

图片

对于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大幅减少,科大讯飞表示,主要是由于公司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产业链可控的国产化替代方面,以及在自主可控平台上加大认知大模型研发的投入。

科大讯飞表示,尽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期利润,但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方面所构建的核心能力,以及星火认知大模型取得的领先优势,为公司在大模型的产业竞争中持续保持优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开放平台及消费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1.9亿元,同比增长33.4%,占总营收的比重为31.47%,这也是该业务营收占比首次超过30%,

研发投入38.4亿元,同比增长14.36%,占营收的比重达19.53%,较2022年提高1.7个百分点。

在讯飞星火大模型的加持下,2023年公司多项业务增速显著,根据年报,公司开放平台及消费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1.9亿元,同比增长33.4%,占总营收的比重为31.47%,这也是该业务营收占比首次超过30%,成为科大讯飞最大的业务板块。

智慧汽车、智慧医疗、智慧金融营收分别为7亿元、5.4亿元和2.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2.2%、14.9%、26.1%。

报告期内,星火大模型的发布推动了科大讯飞开发者生态的发展。

截至报告期末,讯飞开放平台已开放647项国际领先的AI能力及方案,聚集超过578万开发者团队,同比增长52%。自5月6日星火大模型发布以来,科大讯飞新增超过开发者167.6万,同比增长229%。

其中大模型开发者数量超35万,并吸引2.7万助手开发者、开发4.9万助手应用。

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科大讯飞方面在财报表示,2024年在常规业务中将夯实基本盘,根据地业务、C端硬件、渠道拓展等再上台阶。

同时,对于代码助手、高校业务、智能硬件、智慧大屏、智算平台等围绕星火大模型的战略新机遇,将保持敏锐的战略机动性,关键时刻饱和投入。

科大讯飞也披露了分红计划。据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预案,科大讯飞拟每10股派1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2.29亿元。

同时,科大讯飞还披露了未来三年(2024年-2026年)股东回报计划,优先采用现金分红的方式进行利润分配。在当年盈利且累计未分配利润为正的情况下,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现金分红,以现金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神话胡歌版 科大讯飞:“豪赌”大模型的乏力与发力

相关:

李斌想让蔚来挣点钱 凤凰V现场凤凰网科技《凤凰V现场》综合整理编辑 |杨倩在外界看来,李斌创立的蔚来汽车一直不是行业中最突出技术的那家车企。人们对这家公司的印象总是服务。比如在各个城市中间地段耗资不菲建立的NIO House,比如每年都办一次的NIO Day——他们最接近破产的2019年也没有停办。今年智驾的比拼上似乎也是如此,在行业中诸多车企争先比拼城市NOA开城数量。甚至已经宣布做到全国都能开时,蔚来NOP+的城区领航辅助还处在道路验证阶段——上..

苹果要造的车和小米造出的车,是两个物种?凤凰V现场核心要点:1.和苹果造车 10 年最终不得不放弃相比,小米 3 年就能交卷的原因在于二者对产品定义的不同。苹果希望可以实现全自动驾驶,而小米并非如此。此外,小米SU7 的诞生也离不开国内成熟的新能源车供应链体系的支撑。2.小米低估了自己的品牌势能,小米 SU7 的实际销量远超内部预期。在首款车型大获成功之后,小米的第二款车型或许有更大的价格空间。3.中国新能源车产业发展速度远超海外有多种原因,除了政策扶持、国..

雷军最后一次创业,汽车出海或是必选项 | 凤凰V现场凤凰网科技《凤凰V现场》出品作者| 孙宏超编辑|杨倩核心信息:1、 SU7外观、配置、性价比都不错,但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市场时间,小米很难在比亚迪、蔚小理、极氪、华为等汽车厂商中找到自己的位置。2、 小米主要竞争对手依然来自国内,而不是其对标的特斯拉与保时捷。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会非常卷,要集中所有的精力和注意力。3、 国内新能源汽车厂商一定要注意,在出海之前,必须要建立自己在国内的竞争优势。因为国..

午夜后,2.5万女技师迎来最忙碌的时候新视界身着黑色工作服,妆容精致,容貌甜美,笑意盈盈。在电梯间,这类技师上门按摩广告近年来愈演愈烈,不断轰炸大众视线。而作为其最大代表,东郊到家创始人汤帆日前在活动中高调表示,截至 2023年底,东郊到家完成了部分 IPO的规划实施及合规准备工作,计划向港交所发起冲刺。图|东郊到家创始人汤帆(来源于上游新闻)官网数据显示,目前,东郊到家在 22个人口过千万的城市开通运营中心,拥有 1000万以上注册用户和 2.5万以上..

三十年用心解决人们的生活小问题,九阳带来新故事新视界凤凰网科技《新视界》 出品1994年,九阳发明了第一台全自动家用豆浆机。由此,豆浆的制作免去了繁琐的工序,中国早餐界不可或缺的健康饮品“扛把子”开始快速风靡。图|第一台全自动家用豆浆机在80、90后的记忆中,豆浆机可能是除了彩电、冰箱之后最新潮的“家电”,当千家万户方便地喝上了自制的熟豆浆,国民家喻户晓的品牌九阳,也从山东济南开始,走上了面向全国、世界的国货创新之路。2024年,九阳迎来30周年。在这三十年里..

十年种树终结果,百度借AI起飞新视界去年快速迭代的文心大模型为百度带来了全新业绩增长空间:四季度内,三星、荣耀、汽车之家等企业均与百度达成合作;以飞鹤为代表的多家国内知名企业,也开始使用基于文心大模型重构的AI原生营销工具。2月28日晚间,百度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百度全年营收和利润均超市场预期,其中总营收达到1345.98亿元,归属百度净利润(non-GAAP)为287亿元,同比增速达39%。这一年里,全球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迅猛,ChatGPT和S..

对话中兴通讯倪飞:AI手机,要“一个都不能少”新视界作者 | 唐辰编辑 | 刘毓坤凤凰网科技讯 4月11日,2024年中兴通讯云网生态峰会在南京召开,中兴行业终端合作伙伴大会暨春季新品发布会也同期举行。从大会达成的成果来看,中兴通讯正在努力繁荣自己的政企业务生态,并为合作伙伴和客户递上“工具箱”,里面有一应趁手的工具,既有“懂行”的融合方案,也有行业领先的终端产品,可以随取随用,在智能化转型升级时期携手“淘金”。会议间歇,凤凰网科技与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

中国AI活化石,熬成AIGC第一股新视界凤凰网科技《新视界》出品作者|徐珍编辑|董雨晴AIGC第一股,来了。4月24日,出门问问港股首发,发售价为3.8港元/股。尽管打新热情一度高涨,超额百倍完成,又不乏中关村国际、经开聚智等基石投资者的加持,但正式开盘后,出门问问还是遭遇了破发行情,大跌逾20%,市值约46亿港元。图|来源于网络但不管怎么说,这次上市对出门问问而言都堪称一场久违的胜利。从2012年公司成立后,出门问问一度成为创投市场中的亮眼明星,不仅斩..

华为发布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新品牌“华为乾崑”凤凰网科技讯 4月24日(作者/李治钦),华为在北京举行华为车BU新品发布会,发布新品牌“华为乾崑”,该品牌定位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带来乾崑智驾、乾崑车控、乾崑车云、鸿蒙座舱四个方面的十大新品。华为乾崑国内首发高精度4D毫米波雷达,探测距离提升35%,探测精度提升4倍,时延降低65%。最新的乾崑智驾ADS3.0,搭载全向防碰撞系统CAS 3.0,可实现车位到车位“一键”抵达,全场景贯通。新一代鸿蒙座舱 HarmonySpace 将..

特斯拉新款Model 3高性能版发布 带来全新赛道模式凤凰网科技讯 4月24日,特斯拉正式推出新款Model 3 Performance高性能版,售价52,990美元(约合38.39万元,人民币)。新款车型提供510马力,0-60英里加速时间2.9秒,电池续航里程为296英里(约合476公里)。与普通版本的Model 3相比,高性能版外观更显激进。与之前的Model 3 Performance相比,新版本的峰值功率增加了32%,峰值扭矩增加了 16%,风阻减少了5%。特斯拉表示,这所有这些都在比其前身消耗更少能量的情况下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