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不断“放风”,存储芯片价格真要涨了?

2023-09-23 17:42:49 来源:网络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称,存储芯片价格已触底反弹,三星等国际大厂已开启涨价。上海证券报记者多方采访获悉,在铠侠、美光等国际存储大厂持续减产的背景下,存储芯片供给减量,主要存储厂开始向下游发出四季度合约涨价通知。当前,涨价预期主要集中在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芯片领域,NAND(闪存)存储芯片由于渠道库存依然较高,尚没有涨价空间。多家A股公司也告诉记者,公司NAND产品没有涨价,也没法涨价。

事实上,在经历长达五个季度的调整后,整个存储行业已存在触底反弹的预期,或只差一个现象级应用的催化。

原厂开始喊涨价 背后动力是减产

“确实涨价了,但主要是DRAM芯片;NAND芯片由于渠道库存水平还较高,没有涨价空间。”对于涨价传言,一家国际芯片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据媒体报道,近期已有下游厂商接到存储原厂通知,第四季度将调涨合约价格,其中NAND闪存第四季度合约价可能涨一至二成,DRAM合约价涨幅约一成。

记者了解到,长江存储于上个月率先宣布涨价,当前全球主要存储大厂都开始发出四季度合约涨价通知。部分模组厂商已经感受到上游芯片涨价,但还没有传导到终端客户(直接用户)。

“部分下游应用领域有了一定复苏,但整体上依然比较低迷。”上述国际芯片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国际存储大厂本轮涨价的动力,主要源于自身供给侧减产,调整了渠道库存结构。

2022年底至2023年初,主要存储大厂主动启动了供给侧减产,铠侠、美光、三星等国际存储大厂陆续减产。但减产降低渠道库存需要时间和过程,加之下游需求持续低迷不振,每每传出的存储芯片涨价消息,也只是昙花一现。

急单确实不少 复苏尚不敢言

一般情况下,涨价往往是因为供不应求。此番存储原厂喊出涨价,是因为下游需求旺盛、产业开始复苏?有厂商接受采访时表示,即便卖断货,可能也难断言需求复苏。

“下游需求确实还不错,但都是来自海外的急单,这种个别现象不代表行业复苏。”国内一家存储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往年这时候已经是旺季,网络通信、安防等行业都开启大规模备货,公司出货量都是成倍增长,但今年还看不到这种现象。

另外一家存储公司高管也告诉记者,低端的需求确实不错,但NAND这种小容量存储想提价是很难的。“竞争者众多,只要提价,总会有低价的产品来填补你的市场。”他说。

需要指出的是,“需求看起来不错”并非只体现在存储行业。

“我们的产品现在供不应求,但也不敢就此断言下游需求复苏。”一家电源管理芯片公司的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没有长单,都是客户要求把预计10月出的货提前到9月这类的急单,且整个行业都如此,看起来很繁忙的景象,但大家觉得客户可能只是在补库存。

博弈还在持续 需求决定结果

自2022年下半年起,全球半导体产业进入衰退周期。在下行通道中,存储类产品跌价较多。而当产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时,存储产品价格大概率也会率先触底反弹。那么,存储芯片能否如业界预期在四季度率先涨价?

“产业依然处于处于芯片原厂跟下游的博弈阶段,价格走势最终的决定因素还是下游需求。”某国际存储大厂相关人士表示,如果DRAM下游可以接受涨价,投资者就可以持续看好存储的明年行情。届时如果需求端依然萎靡不振,即便DRAM原厂继续减产,可能也无法带动涨价。

而相对于DRAM,NAND的涨价空间更不乐观。

“我们还没有涨价,暂时也不会涨价。”多家国内存储芯片公司告诉记者,三星、美光、海力士等几家国际巨头就控制了DRAM的全球供应,相比之下,NAND芯片领域供应商更多、也更“卷”,预计至少半年后,才能看得清是否有涨价空间。

普冉股份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公司确实看到下游消费需求在持续温和复苏,公司出货量也在持续改善,但目前产品价格依然处于磨底阶段。

不过在NAND领域,也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新气象。东芯股份相关人士则表示,随着5G基站的逐步建设以及各类5G应用对于性能和容量提升带来的更新换代需求,公司产品的中高容量SLC NAND应用场景会越来越多,未来公司在网络通信领域仍有较大的市场拓展空间。

,大厂突如其来 不断“放风”,存储芯片价格真要涨了?

相关:

苹果回应仅USB-C AirPods Pro 2耳机支持Vision Pro头显无损音频原标题:苹果回应仅USB-C AirPods Pro 2耳机支持Vision Pro头显无损音频:老款不支持5GHz频段IT之家 9 月 22 日消息,在苹果发布会结束后,彭博社的 Mark Gurman 透露苹果 Vision Pro 头显的无损音频目前仅限于 USB-C AirPods Pro 2 耳机。现在,苹果高管对此进行了回应。图源苹果官网,下同苹果传感和连接副总裁 Ron Huang 在接受 YouTube 主播 Brian Tong 采访时透露,USB-C AirPods Pro 中的 ..

消息称苹果iPhone 15/15 Plus机型可单独维修底部麦克风组件IT之家 9 月 23 日消息,根据国外科技媒体 MacRumors 从多个可靠消息源处获得的信息,Apple Store 和苹果授权服务提供商可以单独维修 iPhone 15 和 iPhone 15 Plus 两款机型的右下角麦克风组件。报道称苹果公司在践行环境保护责任,在 iPhone 15 和 iPhone 15 Plus 中采取了新的内部结构,可以降低用户的维修成本。而至于 iPhone 15 Pro 和 iPhone 15 Pro Max 以及其它 iPhone 机型,维修麦克..

苹果iPhone 15 Pro耐用性测试:钛合金更容易出现划痕IT之家 9 月 23 日消息,YouTube 频道 TechRax 在近日上传的一期视频中,对 iPhone 15 Pro 机型进行了耐用性测试,认为抗划痕能力不如 iPhone 14 Pro 的不锈钢材质。TechRax 在测试中表示,iPhone 15 Pro 所使用的钛合金外壳摸起来更轻、更光滑,但它更容易被划伤。TechRax 使用刀具轻轻地在 iPhone 15 Pro 背面划一刀,就产生了可见的永久性划痕。TechRax 表示:“不锈钢的抗划痕能力不会这么糟糕”。..

传三星为省成本减少Galaxy S24 Ultra散热片,将影响芯片性能市场传言指出,三星可能为了降低即将推出的Galaxy S24 Ultra成本,采用了最糟糕的方式,那就是在公司于2024年的旗舰产品中,使用更小的散热片,因此可能会影响到其所搭载的高通骁龙8 Gen 3芯片的的多核性能。先前有消息指出,三星即将推出的Galaxy S24 Ultra所搭载的骁龙8 Gen 3芯片在Geekbench 6多核跑分测试中拿下7400分,领先于苹果最新3nm制程A17 Pro芯片的7199分。不过,根据市场传言指出,由于缺乏有效的散热解..

电价疯涨,充电桩没有割韭菜的命作者|包校千编辑|廖影中国充电桩市场竞争激烈,充电需求旺盛,但盈利困境仍然存在。充电桩运营商面临资金投入大、利用率低、回报周期长的问题。• 充电桩市场竞争激烈,民营资本服务商占据市场份额的90%以上。• 充电桩运营商普遍亏损,盈利困境仍然存在。• 新能源汽车充电价格上涨,但充电桩运营商并未赚走车主的钱。已连续八年位居全球销量第一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做大了充电桩市场的蛋糕,却也因玩家众多,变为了一个充..

大模型应用推升算力需求 GPU租赁业务“钱”景广阔财联社9月23日电,近日,一份关于微软“云端算力租赁”服务毛利率的报告引发市场关注,42%的毛利率令这一业务似已成为微软新的“现金奶牛”。过去一年,随着AI大模型的迅猛发展,算力成为各大厂商争相竞逐的核心资源,一时间GPU显卡呈现出“一卡难求”的局面。随着各大厂商的大模型逐步进入商用,GPU租赁业务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西媒:欧盟产业政策不该一错再错参考消息网9月23日报道 西班牙《机密报》网站9月20日刊登题为《欧盟以贸易战威胁中国:从一个错误到另一个错误,直至最后的失败》的文章,作者为西班牙经济学家胡安·罗曼·拉略。文章摘编如下:布鲁塞尔为欧洲经济脱碳而实施的能源转型将对我们生产部门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在某些情况下,行业本身将不得不考虑如何以更高的能源成本保持竞争力;在另一些情况下,它将不得不致力于制造迄今为止还没有制造过的产品。后者正是作为..

佩斯科夫:乌克兰与波兰的不和将会加深参考消息网9月23日报道 据俄罗斯卫星社报道,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9月22日表示,莫斯科预计,基辅和华沙之间的不和将会加深,它同其他欧盟国家的关系也是如此,俄罗斯为实现既定目标继续开展特别军事行动。报道称,波兰方面此前表示,不会向乌克兰提供为保卫国家购买的新武器。佩斯科夫对记者说:“我们大家都看到了华沙和基辅之间存在一些不和。我们预计,华沙和基辅之间的不和将会加深。”他说:“我们当然对此密切关注..

比尔盖茨与性奴岛我一直以为这个国家是克林顿掌权直到我发现是比尔盖茨管钱——嘻哈歌手Master P钱比尔盖茨7岁时就幻想制造一个魔盒。这个魔盒只有香烟盒那么大,却能把一本大大的百科全书都装进去。6年级时,比尔盖茨见到了自己想制造的那个魔盒——电脑。他疯狂迷恋它。13岁,盖茨写出了自己的第一个软件程序,并把它卖给同学,赚到了4200美元。18岁,盖茨以接近满分的成绩考入哈佛大学。旷课、打牌、不爱洗澡。一年后靠着写代码赚到了人生的..

“债务炸弹”威胁加剧,美国终将自食其果中新网9月23日电 (陈彩霞) 近年来,美国债务“雪球”越滚越大。据美国财政部9月18日最新数据,美债总额首次突破33万亿美元,再次迎来“危险里程碑”。美国“借债成瘾”,这颗即将引爆的“债务炸弹”,不仅危害本国经济,更将累及全球。资料图:美元。事实上,美债规模近年来正加速攀升。2022年2月,美债突破30万亿美元。2023年6月,美债突破32万亿美元,达到这一数字的时间,比新冠疫情前的预测提前了9年。仅3个月左右时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