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应该向微博学习商业化

2023-03-14 00:19:44 来源:网络

文|新摘商业评论,作者|椰椰,编辑|子雨

小红书商业化焦虑问题又一次被摆上台面。

坊间消息传,小红书商业化负责人之恒(王雅娟)将于近期离职。之恒于2020年3月加入小红书,加盟前曾担任新浪微博高级副总裁、商业化广告负责人。

不过不久后小红书便出面否认,随后当事人之恒也在其朋友圈澄清了该传闻为不实消息,并表示:“将继续努力做好产品种草。”

以“种草”为生的小红书,一直背负着资本对其商业化的期待。

21年11月份,小红书获得E轮融资,估值高达200亿美元,投资的企业有腾讯、淡马锡、阿里巴巴、天图投资等,备受资本市场的期待。

22年5月6日,小红书上线了《社区商业公约》,透露出商业化的渴望。

然而,融资200亿,市值等于4个微博、20个知乎的小红书,在商业化上却总是摇摆又纠结。

小红书80%的营收来源于广告,20%来源于电商。然而目前广告业务已经进入瓶颈期,电商业务历经8年仍未形成规模,并且遭受着抖音、快手的挤压。据了解,2022年,小红书用户规模翻番,商业化营收却只增长了20%,小红书商业化也被业内公认为薄弱环节。

多年来,小红书一直在努力寻找自洽高效的商业化路径,而同为“社区+UGC”模式的微博,不失为一个好的参考标的。

增收不增利

一直以来,小红书都被认为是新品牌的营销重地,品牌商(尤其是新消费品的品牌商)都格外看中小红书的营销投入。

此前,完美日记、元气森林、钟薛高等新兴品牌实现从0到1的突破,都有小红书“种草”投放的部分功劳。

与很多平台不同,小红书强调自己作为内容社区的属性,并采取了分散化的算法,让每一个普通用户的图文帖子更容易获得影响力。当很多平台在打造头部KOL,打造爆品账号的时候,小红书走向了另一条路:以KOC为主体、以高质量的内容分享为主体。

这样的小红书确实获得了用户的喜爱,并在年轻人之间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截至2022年1月,月活已达到2亿,新摘采访了部分年轻人,他们表示平时会把小红书当初搜索使用,“小红书的内容质量高,而且内容生态多元。”

一边是内容的欣欣向荣,但另一边,却是陷入瓶颈的商业化难题。

2020年,小红书总营收约为10亿美金,广告业务营收约8亿美金,电商业务营收2亿美金。

三年过去,估值200亿美元的小红书,面临了更加严峻的营收压力。消息称,小红书2022年广告部门的全年营收目标是240亿元人民币,是去年的两倍多,不少内部人员反映压力非常大。

由于小红书对商业广告进行抽成,以前很多商家会越过平台,直接向KOC/KOL进行广告投放。后来小红书的品牌合作平台更名为“小红书蒲公英”平台,类似于抖音的“星图”和B站的“花火”。

去年小红书提出《社区商业公约》,对小红书广告投放的交易和营销行为进行规范。其中强调了需要在平台内完成交易、不允许把交易引导到站外完成。并且在媒体交流会上,小红书社区生态负责人银时明确指出,如果品牌商家做出不符合公约的行为,小红书会进行治理。

之所以平台上出现外站交易的情况严重,是因为平台服务费成本高,小红书采取双向抽佣,会向品牌方和博主各收取10%的费用(拼多多、快手,B站、抖音抽佣比例在5%-7%)。对此行为,小红书在2019年发布过规定,要求入驻机构缴纳20万元保证金,“私下接单”则会直接扣除20万保证金。

可以看出,商业化困境的小红书正努力坚固着广告营收的池子。

但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互联网广告营收已经见顶。2022年,互联网全年广告增速跌至6.1%,随着互联网监管、裁员的风波,未来一定的时间里,泡沫化的营销投入势必会减少,互联网广告营销将进入更加理性的阶段。

在这样的背景下,小红书的广告营销也很难产生大的增量。

而在电商板块,小红书对多年来一直在建设,却依旧是一个弱项。作为一个种草平台,小红书避免不了用户在站内种草、站外消费的问题,据天风证券研报,小红书直播带货的UV(浏览用户)下单转化率为4.3%,图文内容仅有0.5%。

与此同时,同样在加码电商的抖音、快手,已经走出了“兴趣电商”和“信任电商”的模式,成为能跟淘系抗衡的存在。反观小红书,电商业务一直陷于瓶颈。

提升商业化效率,提升ARPU值,是小红书必须迈过的一个坎。

“成于种草,亦困于种草”

小红书之所以变现困难,与其内容社区的调性息息相关。

小红书的核心是UGC,为了保证内容质量,采取了去中心化的算法,给予中长尾内容的曝光机会。

在小红书上,87.8%的用户是5w粉丝一下的群体,100~1000W粉丝的KOL(不含明星)仅占到了0.1%,对比同样推崇去中心化的抖音,100~1000w粉丝的KOL(不含明星)大约占到了0.5%~2.0%的区间。

并且区别与大部分平台由腰部、头部博主才能承接到广告,小红书只需用户粉丝量达到5000就能承接广告。

在小红书,普通人的想法更容易被看到,有助于产品口碑力的传播。平台上的优质内容以普通用户贡献为主,内容涵盖日常生活诸多方面,不只在美妆、服饰方面,甚至于求职、租房、考验、健身、家居等,在小红书上都有优质的内容博主。甚至很多用户会把小红书当成搜索引擎使用。

另一方面,这也导致了小红书缺乏头部KOL,比起抖音、快手常常出现爆款博主,小红书还未诞生有破圈影响力的KOL,也就无法带动直播带货,无法带动用户形成新的产品使用习惯。

缺乏头部KOL的小红书,更适用于小品牌、新兴品牌的营销,对新品牌实现从0到1起到很强的心智建设作用,但成熟、有知名度的大品牌,已经不依赖小红书的广告投放,因为产品本身具有口碑,小红书上有用户做“自来水”进行推荐。

成熟的品牌也并不依赖KOC投放这种繁琐的投放方式,他们的目标是流量影响更大的淘宝直播间和抖音电商。而小品牌、新品牌受到行业环境波动的影响更大,在经济环境整体放缓的情况下,这些品牌们的投放将更加有限。

小红书目前给人的调性以美妆、服饰等消费品分享为主,这也限制了其他门类的商业转化。

事实上,小红书的用户生态是越来越多元化的,不同的垂类下都产出了优质内容,比如游戏、家电、影视、房地产、学习等,正慢慢成长为一个多元化的社区平台。

但受限于社区调性,小红书没有进行多面的业务拓展,局限在了美妆和新消费品。

现有流量模式无法带来营收增量的情况下,小红书需要重估社区价值,寻找新的解法。

小红书应该向微博学习商业化

内容生态多元化是小红书社区的趋势,也是小红书未来新的增长点。

可以参考的是微博,和微博相似,小红书也是强UGC的图文内容平台,形成多样态的内容生态,微博的主要营收也是广告业务。

在微博,每个内容垂类都被细分化运营、带来增收,如在电影板块,微博形成电影宣发的方法论,在电竞游戏、汽车、电子产品、美妆、体育等,只要是已经形成规模的垂类内容,都进行了专门的运营,形成有针对性的营销解决方案。

小红书的营销主打爆款逻辑,用户口碑反哺品牌声量。品牌们用少量KOL引导话题,再用海量的尾部KOC沉淀口碑,集中投放中腰部KOL,打造爆款笔记。

其核心逻辑是抓住了用户的需求,从测评笔记出发,完成品牌价值和口碑的铺垫。

微博社会舆论属性强,热点事件更容易发酵,商业化走是“引爆话题传播”的逻辑。

一个营销事件下,明星、KOL提供核心话题,通过微博的数字化营销平台“聚宝盆”将明星、KOL的博文进行绑定代投,借助明星和头部KOL的影响力,触达非粉丝人群,获得更多自然流量,可实现破圈营销。

作为中文网络最大的舆论场,微博更有利于品牌的破圈,也为微博积累了大量高净值客户。国内外的知名品牌、不同垂类的商品和服务,都依赖微博的影响力完成快速破圈。

在小红书上,品牌营销依赖于内容沉淀,关键在于长尾效应,适用于新品牌的形象塑造。同时,沉淀的过程也伴随着试错,一些营销过度、实际质量一般的产品,则会慢慢被用户淘汰。

相比起微博,小红书擅长品牌心智的建立,却缺少为品牌背书的能力,无法抓住高净值的高奢客户。而这恰是微博的优势,也是小红书最应该向微博学习的地方。

如果有一天,品牌们以登上小红书开屏为荣,不失为小红书商业化进阶的里程碑。

,小红书应该向微博阳光房装修效果图 学习商业化

相关:

加码直播电商 小红书为“恰饭”奋力一搏为了赚钱,小红书真的急了。据《晚点LatePost》报道,小红书近期进行了一轮组织架构调整:直播升级为一级独立部门,由小红书社区生态负责人银时担任一把手;商业化团队则由小红书COO、社区部负责人柯南管理,广告销售业务仍由CMO之恒掌管。在此之前,直播是社区业务旗下的二级部门,全部归柯南管理。因为担心影响用户体验和社区氛围,小红书在商业化开发上犹豫不决,电商业务几经调整,直播更是一直未成气候。如今将直播部门提拔..

硅谷银行一夜破产,多家中国医药公司踩雷?作者 | 张梦依编辑 | 刘杨为应对硅谷银行倒闭危机,美国财政部、美联储、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发表联合声明,自3月13日周一开始,储户可以支取他们所有的资金,与硅谷银行破产有关的任何损失都不会由纳税人承担,并准备应对任何可能出现的流动性压力。与此同时,硅谷银行英国分行也等来了援助。根据外媒消息,在英国央行准备将硅谷银行英国分行纳入破产程序之际,巴克莱和劳埃德等英国大行被给予24小时最后期限来拯..

哈佛大学研究:体力劳动更多的男性生育能力更强近日,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人类生殖》(Human Reproduction)期刊发表研究论文显示,与体力劳动较少的男性相比,在工作中需要经常举起或移动重物的男性,精子浓度和精子数量分别高出46%和44%。研究团队表示,我们已经知道运动与人类的多种健康益处有关,包括生殖健康,这项新研究表明,工作期间的身体活动也可能与男性生殖能力的提高有关。该研究还发现,在工作中进行更多身体活动的男性,雄性激素睾酮水平和雌性激素水平也..

库克坚持今年发布MR头显,不顾设计团队反对,力挺COO编译 | 周炎编辑 | 云鹏智东西3月13日消息,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不顾设计团队的反对,选择站在运营总监杰夫·威廉姆斯(Jeff Williams)一边,支持在今年推出第一代混合现实(MR)头显。此前有报道称,这款MR头显将于今年6月推出,苹果的这款MR头显已经开发了7年,花费了超过iPhone两倍的研发时间。对库克而言,这款头显将完全是在他的领导下开发的第一个新计算平台。此前,iPhone、iPad甚至Appl..

苹果还未发布的重磅新品,是库克的一场豪赌苹果 MR是一场豪赌1983 年,Steve Jobs 在公司内部演讲时,提出了一个「real artists ship」的口号。图片来自:musictech旨在激励员工把梦想变成现实,不应该在创造完美的作品与在市场推出之间踟躇,而应适时地把产品投入到市场中。「我们需要在创意和市场之间找到一个切实的平衡,才能在商业领域中获得成功。」2010 年,Jobs 与 Ive 演示 iPhone 上的 FaceTime 图片来自:Reuters即便 Steve Jobs 并不是一个以..

“逼宫”库克失败,苹果股东大会聚焦降薪、减少中国依赖编译 | 周炎编辑 | 云鹏智东西3月13日消息,据彭博社报道,近日,苹果公司股东大会召开。此前备受关注的“库克将被罢免”的谣言不攻自破,库克及其他董事会成员均获得连任。除此之外,来自外部投资者的关于增加董事会成员与股东互动、减少对中国依赖、要求董事会拥有更多股东代表等五项提案均因票数不够未获通过。苹果知名爆料人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称,这个结果对于苹果公司来说可以算得上是一场“彻底的胜利”。..

“穿红舞鞋”的比亚迪 不能停止跳舞撰文|赵卫卫「你的这一套战略是不是会向新的产业转移,进入新的领域?」「中国经济的成长会造就一批中产阶级,大家有钱了,生活好了,会买车,会玩游戏,现在手机产品对配套软件越来越重视,这就是我们的一个新机会。」这番对话发生在2007年,说出这番回答的人是41岁的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他笃定未来是什么,更知道自己手里有什么。此后十余年的发展验证了王传福的眼光,移动互联网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成为中国商业最大的机会所..

每4天亏1亿,这位造车老板还能撑多久?近段时间,何小鹏应该很郁闷。2月份,各大车企销量普遍回暖,蔚来、理想交付量同比近乎翻倍,只有小鹏依旧低迷不振,当月只交付了6010辆汽车,同比下降3.3%。前几天让车主“下跪”人脸识别的新闻,让本就处在水逆的小鹏,更加雪上加霜。销量不振,亏损扩大,口碑重创,管理隐患,人们开始怀疑:小鹏,还行不行?另外,由特斯拉大降价引发,以东风雪铁龙C6“掀桌子”为标志的,一场史无前例的价格战正在席卷全国。越来越多车企,..

我们还缺新的汽车品牌吗?今天的新能源汽车赛道,涌入了300多家造车新势力。有人会质疑,我们是否真的需要这么多新的汽车品牌?事实上,真正在市场上月销超过1万台的新势力品牌,掰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更多的新势力品牌在悬崖边缘徘徊。对于消费者而言,新的品牌名字总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新的产品却往往庸庸碌碌。究其根本,大部分新品牌没有长期的品牌和产品规划,甚至都没有深入到核心零部件上进行创新,只是追逐风口、迎合资本市场的胃口。最终,有的..

威马续命成功,然后呢?3月7日,威马再发声明,这一次终于带来了好消息。威马方面表示,近期全国将有超100家经销商门店陆续恢复常态化服务,也正全力推动复工复产,紧急调配零配件缓解供应链问题。重新开门迎客,意味着威马终于迎来曙光,沈晖“以时间换空间”的战略也收到了成效。然而,威马身上的问题还有很多:3月初,黄冈市劳动保障监察局表示已成立专班调查威马员工维权事宜。上个月,有消息称威马进入全员停薪留职模式,部分员工被通知居家不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