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4下周王者登基!必应日活破亿 谷歌已被打残

2023-03-10 16:13:46 来源:网络

最近,微软是喜讯连连。

昨天,微软德国CTO在活动中透露,GPT-4将在下周发布,将提供多模态模型

毫无疑问,微软要搞个大的——GPT-4将转向多模态,Kosmos-1也是多模态,微软亚研院3月8日提出的Visual ChatGPT,也把视觉基础模型整合进ChatGPT里。

在其他方面,今天微软官宣ChatGPT正式整合进Azure中。

另外,就在昨天,必应的日活用户数在史上首次破亿。

毫无疑问,这完全是ChatGPT的功劳。整合进ChatGPT后,必应势如破竹。而谷歌的搜索引擎市场,正在被这个可怕的对手一点点蚕食。

2月8日,微软宣布ChatGPT整合进必应后,谷歌的使用率立马下跌

而微软的野心不止于此,它不止想要撼动谷歌搜索引擎的市场,还希望把ChatGPT整合进各个软件生态中,建起一个办公软件帝国。

谷歌两年前就可以走的路,被微软提前走了,现在,谷歌只能接受现状——自己被微软打得满地找头,疆土尽失。

在社交网络上,网友纷纷留言:RIP Google

GPT-4下周发布,还是多模态的

微软最近的连环组合拳,简直把谷歌打懵了。

3月9日,微软德国CTO Andreas Braun在一场名为「AI in Focus - Digital Kickoff」的活动中表示:GPT-4,将于下周问世!

果然,OpenAI的效率不会令人失望。

尽管许多技术消息还在保密,但一个关键细节已经被透露:GPT-4将是多模态的。

一个多模态的语言模型,这意味着什么?

微软德国公司的技术总监Andreas Braun表示,「有了GPT-4,AI就有可能生成文本、图像甚至视频。」而以前版本的ChatGPT只能够生成文本。」

GPT-4作为多模态语言的另一个强大功能在于,它可以管理不同语言的数据输入和输出。

比方说,你可以用西班牙语对ChatGPT提出要求,而得到的生成文本是英语。显然,这种新奇的东西对翻译工具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Braun将GPT-4描述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游戏规则改变者,它将向着拥有人类的解释能力这一目标更进一步。

显然,网友对GPT-4的发布充满期待。

有网友还做了一张GPT-4和GPT-3参数对比图。

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此前曾表示,GPT-4仍然将是纯文本模式,且训练参数不会比GPT-3高出太多,因为研发的重点将放在如何提升利用现有数据的能力上。

纽约时报曾猜测,微软必应所增加的聊天功能很有可能就是由GPT-4驱动的。

一次OpenAI内部采访中,其中提到了OpenAI现在用了微软一半的算力,2.8万张A100。在2022年,就花费了4-5亿美元,今年预期要亏损20多亿美元。

其中还提到了,在有隐私限制及其他不能用OpenAI API的场景,底层算力大型的提升非常重要。

对于新一代GPT能否帮助OpenAI节省算力,也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当然也有人表示担忧,飞速发展的AI是否会开启人类的末日?

不过微软的人重申,ChatGPT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与十多年前的iPhone相似。

由Saya Nadella领导的公司也明确表示,GPT-4不是来抢人饭碗的,而是帮助人类简化工作、提升质量。

高调官宣:必应日活首次破亿

而在3月8日,ChatGPT版必应的日活用户数在历史上首次突破了1亿,这距离它在2月8号的发布,正好一个月。

前有ChatGPT用时俩月月活破亿,今有ChatGPT版必应用时一月日活破亿,微软真的是在不断创造奇迹。

现在,每天有1/3的预览版用户都在使用ChatGPT版必应,而且自推出以来,用户已经和必应进行了4500万次聊天。

虽然必应的市场份额与谷歌相比还差得多,但在经历了长达数年的疲软之后,微软对这次的增长还是非常满意的。

副总裁Yusef Mehdi在最新的博文中表示:「我们很高兴与大家分享,经过几年的稳步发展,再加上100多万新的必应预览用户的一点点推动,我们的必应日活跃用户已经突破了1亿。」

除此之外,随着新的应用程序的推出,必应在移动端的日活用户也增加了6倍。

顺便,微软再再再次放宽了ChatGPT版必应聊天限制——每天120轮对话,每轮10句。

前几周,微软刚刚制定了计划,要在价值约5000亿美元的数字广告市场上,进一步增加收入。

微软财务副总裁Philippe Ockenden在上个月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上说:「搜索广告市场的份额每增加1个点,我们的广告业务就有20亿美元的收入机会。」

在过去的12个月里,微软的广告业务收入已经增长到180亿美元,而上一财年为100亿美元。

这个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必应,但要接近谷歌2022年超过2000亿美元的广告收入,微软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对微软来说,这是一个从谷歌那里抢占市场份额、虎口夺食的最好机会。

ChatGPT正式加入Azure OpenAI,同时还有GPT-3.5、Dall-E 2

除了搜索引擎,ChatGPT也被微软火速整进了云平台Azure中。

今年1月中旬,纳德拉就曾预告,微软即将在Azure中整合进ChatGPT。

微软说到做到,这才不到俩月,就正式完工了。

北美时间3月9日,微软在官方博客宣布,ChatGPT已被正式整合进Azure Open AI服务中,现在是预览版。

这意味着,企业和个人开发者现在都可以借助Azure OpenAI服务,用上最先进的AI模型,包括Dall-E 2、GPT-3.5、Codex等。

比如GitHub Copilot通过Azure OpenAI服务中的Codex模型,能帮开发者自动生成代码。

使用Power Platform中的Co-pilot,用户能够编写Power Fx命令,甚至实现自动化流程

Microsoft Teams Premium通过GPT-3.5模型打造了「智能回顾」功能,可以自动生成会议记录、笔记、实时翻译等。

Microsoft Viva Sales通过GPT-3.5模型提升了销售效率,可自动生成邮件内容、生成个性化销售文案等。

Azure OpenAI Studio的无代码开发模式,能让企业和开发者快速开发智能应用程序和解决方案。

在设计软件中,Azure OpenAI使用了DALL·E 2模型,在提示栏中不断明确自己的要求,软件就会生成越来越符合用户要求的图像

其实前几天,微软就已宣布低代码应用平台Power Platform整合进ChatGPT,开发者可以使用最少的代码创建应用程序。

借助Azure OpenAI服务中的ChatGPT预览版,企业和开发者可以把它的功能直接集成到应用产品中,私人定制自己的ChatGPT,提供个性化客户服务,生成个性化营销文案,建立企业级智能化知识库搜索引擎等。

技术公司可以快速将机器人连接到不同的产品,支持知识库和常见问题解答,在不编写任何代码的前提下,就能为客户提供支持

微软的办公软件帝国,眼看要成形了。

谷歌埋葬了自己

其实,谷歌不是没有这样的机会。

据华尔街日报称,几年前,2名前谷歌工程师曾push高管向公众发布ChatGPT类似聊天机器人,但直接被毙掉了。

原因很简单,不安全。

可以说,谷歌高管们谨慎的态度把自家的前程给葬了。

2018年,谷歌研究工程师Daniel De Freitas开始从事一个人工智能副项目,目标是创建一个模仿人类说话方式的对话聊天机器人。

谷歌人工智能研究部门的软件工程师Noam Shazeer后来加入了该项目。

当时,De Freitas和Shazeer建立的聊天机器人称为「Meena」,随后便更名了,也就是现在的LaMDA。

Meena能够进行哲学辩论、随意谈论电视节目、还能双关。当时,他们相信Meena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在网上搜索的方式。

他们多次尝试将聊天机器人对外公布,将聊天功能添加到Google Assistant,并向公众推出演示。

不幸的是,谷歌高管表示,聊天机器人不遵守其AI安全和公平标准,推出聊天机器人的计划便陷入了僵局。

高管们的反应,让De Freitas和Shazeer非常失望。因此,他们在2021年底离开谷歌,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尽管谷歌CEO皮查伊亲自要求他们留下来继续从事聊天机器人的工作。

他们成立的这家公司名为Character.Ai,并在此后发布了一个聊天机器人,可以扮演埃隆马斯克或任天堂的马里奥等人物。

Shazeer上个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在谷歌内部引起了一些轰动。但最终我们决定,作为一家初创公司,我们可能会有更多的运气和自由。

谷歌对人工智能采取小心谨慎的态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自2012年以来,这家公司一直在阻挠其人工智能工作。

2012年,谷歌聘请了计算机科学家Ray Kurzweil来研究其语言处理模型。大约一年后,谷歌收购了英国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该公司旨在创建通用人工智能。

然而,出于对大规模监控的道德担忧,学者和技术专家推迟了使用这项技术,谷歌对限制其使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做出了承诺。

2018年,由于员工的强烈反对,谷歌宣布终止将其人工智能技术用于军事武器的项目。

尽管谷歌Bard聊天机器人在上个月的第一次公开演示中犯下一个事实错误后,导致谷歌股价大跌。

但谷歌的人工智能计划现在可能终于看到了曙光。

Alphabet董事长John Hennessy认为,谷歌的聊天机器人还没有真正为产品做好准备。CE皮查伊要求所有谷歌员工花两到四个小时的时间帮助测试产品,以便为发布做好准备。

皮查伊在二月份的一份备忘录中写信给谷歌员工:

我知道这一刻令人不安地兴奋,这是意料之中的。底层技术正在迅速发展,潜力巨大。我们现在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专注于构建一个伟大的产品并负责任地开发它。

17年,谷歌提出了Transformer,为如今大语言模型的种种繁荣景象夯实了基础,然而,谷歌自己却没能把握住时代的命脉,自己制霸多年的搜索引擎和办公软件市场,现在眼看就要被微软偷家。

一个太过谨慎的巨头,是怎样被锐意进取、打法创新的对手击败的?

这个故事值得我们深思。

,GPT-4下周叶冰伦 王者登基!必应日活破亿 谷歌已被打残

相关:

OpenAI创始人回应马斯克批评:ChatGPT确实不应有偏向性财联社3月10日讯(编辑 周子意)面对埃隆·马斯克对ChatGPT的批评,OpenAI联合创始人兼总裁Greg Brockman在本周接受采访时承认,公司“犯了一个错误”。马斯克作为OpenAI最初的联合创始人,后来他与公司的关系冷淡下来。马斯克经常嘲讽OpenAI变得不“Open”(开放),失去了原本非盈利性的初衷。他还批评OpenAI对聊天机器人实施了保护措施,以防止其回复一些可能被视为具有冒犯性的问题。在本周四(3月9日)发布的一项采访中,..

郭明錤:Apple 2024将推出7寸面板HomePod鞭牛士 3月10日消息,今日,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10日发推文表示,预测Apple可能将在1H24推出配备约7寸面板的全新设计HomePod,天马为独家面板供应商。若出货顺利,天马的下一个Apple订单可能是iPad面板。天马目前Android手机面板产能满载,产能利用率优于竞争对手。若此产能满载状况能持续至2H23,则2023年的营收与利润或能击败市场预期。

旷视联合创始人、CEO印奇:AI未来会沿着两个大方向演进凤凰网科技讯 3月10日,旷视联合创始人、CEO印奇在2023旷视企业业务合作伙伴大会表示,当前,AI正在迎来新一轮的技术发展浪潮。他认为,AI未来会沿着两个大的方向演进:一是“AI in Digital”,以ChatGPT为代表的技术,将给数字世界带来新技术范式的迁移。二是“AI in Physical”,以特斯拉为代表的企业,将AI技术引擎与硬件载体结合,产生自动驾驶、机器人等不同类型的智能机器,对物理世界进行改造。印奇表示,旷视的目标..

美国《芯片法案》让韩国坐不住了 韩政商高层急赴美磋商随着美国《芯片和科学法案》(下称《芯片法案》)细则的出炉,半导体制造大国之一韩国坐不住了。据韩媒报道,近日,韩国多位政府官员先后访美,就《芯片法案》细则向美国表达韩国方面的忧虑。3月8~10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长安德根访问美国,商讨《芯片法案》细则。此前,韩国国家安保室长金圣翰已到访美国。韩国芯片领域的巨头三星电子等企业高管也在近期访问了美国,就《芯片法案》相关措施进行磋商,希望寻求豁..

二手电子城 消逝于隐秘的角落广州的岗顶商圈,可能是整个珠三角地区除了深圳华强北之外数码3C产品最大的集散地,以百脑汇为中心,附近分布着多个电子产品商城。对于个人买家来说,一般的需求在百脑汇都可以得到解决,百脑汇旁边的总统数码城则作为补充,容纳着从百脑汇溢出的品牌商户。多数时候,个人买家也只会逛这两个地方,不过作为广州的数码3C核心区之一,岗顶值得一逛的地方可不止这两个。许多人或许都不知道,在总统数码港仅一街之隔的地方,其实还有..

让对手没法玩!ChatGPT使用成本大降:幅度高达90%人工智能无疑是目前大火的赛道,随着大语言模型(LLM)的处理能力的价格下降,将有助于这项技术更快地进入主流。由于大语言模型公司OpenAI、Anthropic和Cohere之间的激烈竞争,这一成本差异下降到只有约5%。OpenAI为了提升竞争力,直接将使用这项技术的价格削减了90%,这对竞争对手来说可能是毁灭性的。另外,OpenAI的ChatGPT大幅降价将会让更多的用户参与进来,硬件厂商也会设计更高性能的芯片,例如英伟达H100 GPU。不过,AI2..

剑指Notion:微软协作平台Loop即将进入公开预览阶段在办公笔记软件中,Notion可以说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大山”,它凭借完善的功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大量拥趸。针对Notion,微软早在2021年就发布了写作平台软件Microsoft Loop,它在UI与功能上可以明显看到学习Notion的痕迹,但又融入了微软本身的生态优势。现在,有消息称Microsoft Loop将在3月下旬进入公开预览阶段,剑指Notion。据悉,Microsoft Loop集合了所有Microsoft 365应用程序,并可以使所有软件保持同步,帮助团队..

科学家发现一种可将空气转化为电能的酶IT之家 3 月 10 日消息,根据近日发表在《Nature》上的论文,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能将空气转化为能量的酶。这种酶利用大气中少量的氢来产生电流,为科学家从稀薄空气中获取能量开辟了新的道路。IT之家从论文中获悉,该科研项目由 Rhys Grinter 博士带队,团队在常见的土壤细菌中发现了一种耗氢酶--Huc,可将氢气转化为电流。Grinter 博士表示:“Huc 非常高效。与所有其他已知的酶和化学催化剂不同,它甚至消耗低..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并成功发射航天器达400颗IT之家 3 月 10 日消息,今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六号 A / B 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详情可见IT之家早先报道)。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现宣布:自从 1970 年 4 月 24 日发射的东方红一号卫星以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并成功发射的航天器达到了 400 颗。据介绍,从第一颗卫星到 2011 年 8 月 12 日的巴基..

3D打印火箭即将试射你可能很快就会看到3D打印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初创公司Relativity Space预计将在东部时间下午1点发射Terran 1号,它被称为尝试轨道飞行的最大3D打印物体。你可以通过12点开始的现场直播观看卡纳维拉尔角发射的 "好运来 "首发任务。该火箭不包括客户有效载荷。Terran 1号并不完全是3D打印的,但其85%的质量是3D打印的--包括结构、其9个Aeon第一级发动机和唯一的Aeon Vac第二级发动机。与自主机器人技术相结合,该建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