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柯达要退出中国?当年的大众平替,怎么给自己玩没了?

2022-12-14 02:39:11 来源:网络

昨天下午,一条新闻爆破了编辑部的微信群。

根据德国媒体《 Automobilwoche 》的报道,大众汽车旗下品牌斯柯达,正在考虑退出中国市场,并将在明年做出最终决定。

斯柯达 CEO 克劳斯 · 泽尔默还抛了一个点,可以考虑只在中国销售汽车,而不是在那里生产汽车。

合着这回是真玩不下去了呗。。。

要说这几年退出中国的汽车品牌也真不少,比如雷诺、菲亚特,但这些牌子在中国也没什么名气,退不退出的也没多少人在意。

可是斯柯达的知名度可不小啊,不能说人尽皆知吧,至少差评编辑部这儿是人人知晓。

有同事就疑惑了,斯柯达凉凉,也是被电动车抢没了吗?

原本我也是这么想的,可细细研究后我发现,斯柯达落到今天这般田地,还真不能全赖电动化。

那今天,咱就来盘一下斯柯达是怎么打开中国市场的,以及为啥又玩不下去了。

首先呢,一提到斯柯达这个牌子,大伙儿肯定脑海中想到的都是大众的子品牌,但其实,斯柯达的历史比大众早得多。

1895 年,斯柯达品牌在捷克创立,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四家汽车厂商之一

有一个说法是,捷克有两张名片,一张是布拉格,另一张就是斯柯达。

由此可见,斯柯达在捷克的地位可不低,上世纪 20 年代,斯柯达甚至生产过比劳斯莱斯还昂贵的豪华车型 Hispano Suiza ,把它作为给总统的献礼。

后来二战爆发,斯柯达品牌逐渐沉寂,造车风格也走向了务实派,直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斯柯达在 1991 年成为了德国大众的子公司

所以基本上斯柯达前一百年的历史,其实和大众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但不得不承认,大众在收了斯柯达之后,是真有好好经营这个牌子的。当时大众在捷克投入了一条最先进的生产线,然后把自家平台的最新技术也共享给斯柯达,同时在车型设计上,也保留了斯柯达的元素,与大众车作一个区分。

斯柯达的外观,并没有采用大众的套娃脸。

还有斯柯达的三厢车都是掀背设计,这在大众品牌同平台车型上也没有的。

因为在捷克生产,斯柯达天生就有人力成本优势, 2019 年,捷克的人均 GDP 是 2.2 万美元,而德国超过了 5 万元,是捷克的两倍多。

所以两边在同一个生产体系下,斯柯达依托着更低的生产成本,自然就成了欧洲市场的大众平替

到了 21 世纪,大众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后,也就把小弟斯柯达领进了中国。

2006 年,斯柯达的首款车型明锐 Octavia 在上海大众投产,这是大众集团在国内第一款搭载了 EA888 系列 1.8T 发动机的车型。

紧接着两年,晶锐 Fabia 、昊锐 Superb 俩兄弟也都来了中国。

顶着大众的光环,斯柯达一来中国就得到了市场的追捧,明锐上市当年就拿下 3.18 万辆的销量。

在中国市场也一样。作为大众子品牌,大家看重的就是斯柯达和大众同平台的车型,价格更低。

比如说速派( 昊锐的换代车型 )和帕萨特这两款车,都是大众 PQ46 平台下的产品,动力上也用的同一套动力总成,大众祖传的 EA 系列发动机和 DSG 7 速双离合变速箱,可速派的价格就是比帕萨特要低两三万。

而且斯柯达在国内,是和大众共线生产的,所以这俩品牌的车造出来,性能上就是一点区别都没有。

要你来选,两辆车同样的底子,其中一个便宜两万,你会买哪个?

那会儿还有个梗是 “ 懂大众的都买斯柯达 ” ,虽是调侃,但确实有道理。

和大众系的车一样,斯柯达也是突出一个皮实耐用。凭借稳定的质量,在市场上收获了不错的口碑。

我家里就有位亲戚就和这位网友类似,在 2010 年出头买的斯柯达,到现在还开着,也没啥大问题。

靠着几款轿车入局,斯柯达在中国市场风头正盛。

正是如此,大众也是把家里的好宝贝毫不吝啬地给了它。大众 MQB 平台的首发车型,没有给大众,而是给了 2014 年上市的第三代明锐。

在 2016 年,斯柯达国产车型的尾标由 “ 上汽大众 ” 变成了 “ 上汽斯柯达 ” ,品牌地位也进一步升级。

同时,斯柯达还引进了中国市场屡试不爽的 SUV 产品,这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品牌销量。

也是从 2016 年开始,斯柯达连续三年销量突破 30 万辆,在 2018 年更是达到了 34 万辆。

疯狂的增长,让斯柯达有点飘了,他们开始不断引进新产品,每一年都有新车型上市。

在产品战略上,也在不断强化品牌的独特性,而不再以性价比为宣传点。

可正当他们准备摆脱廉价版大众的刻板印象,闯出自己品牌名声时,却遇到了一场未曾预料的大寒冬。

2018 年,中国车市在飞速增长 28 年后第一次出现了下滑。

一时间,汽车产业界人心惶惶,主机厂们纷纷调整战略,只求平稳度过寒冬。

大众集团带头改变,成立了捷达品牌,主打性价比车型,同时迈腾、帕萨特也加入了降价促销队伍。

这一波操作是让大众苟住了,可对于斯柯达来说,这算是巨大的打击。

本来大家买它就是冲着廉价版大众去的,真要说品牌力肯定是比不过大众。那现在大众都开始断臂求存,用户为啥还要选你斯柯达?

2019-2021 年,斯柯达年销量几乎逐年腰斩,分别为 28.2 万辆、 17.3 万辆和 7.12 万辆。

从 30 万辆的级别,一下降到几万辆,算是一夜间就被用户抛弃了。

现在回过头来看,斯柯达确实是品牌力比较弱,可它盛极而衰就要全部归咎于品牌吗,我看也不好说。

它在欧洲能成为大众平替的原因,就是性价比。而性价比的根源是捷克生产,捷克和德国的人力成本差距非常明显。

但到了中国,斯柯达直接和上汽大众的车型共线生产,这个原来的人力成本差值一下变成了零。

也就是说,在欧洲两台车天生就有成本差异,但在中国这个差异不存在了。

可斯柯达的定位就是要低于大众呀,既然人工成本没法节省,斯柯达本身品牌又没有溢价的能力,那就只能在车辆用料上做文章咯。

所以,中国消费者对于斯柯达还有个认识就是,你确实比大众便宜,但你配置也不如人啊。比如下面这两款同平台的 SUV ,大众途观 L 和斯柯达柯迪亚克,柯迪亚克机盖的隔音棉就被拿掉了。

但你要售价就会发现,这俩车现在还真没差几个钱。

要知道当年的途观起售价可是 22.38 万,而现在直接掉到了 19.90 万,和柯迪亚克 18.69 万的起售价也基本没差了。

这么一比,斯柯达还在这些配置上抠抠搜搜的,消费者自然也就不乐意。

再加上国产车的崛起,在 15 万左右的市场里,别说斯柯达了,就是他大哥大众也被逼得直跳脚。

这块被抢掉的市场,正好覆盖了斯柯达卖得最好的产品。

短短几年过去,曾经卖爆大江南北,和帕萨特肩并肩的速派,现在跌到 14 万也无人问津。

而电车时代的来临,成了压死斯柯达的最后一根稻草。

大伙儿也知道,大众搞电动化转型一直都挺困难,花了大功夫搞的 ID 系列,光黑屏的事儿就够喝一壶了,哪还有闲功夫管斯柯达呢,也难怪他们到现在还是一台电车没有。

至于这次斯柯达要退出中国的传言呢,官方也是在今天发了回应:尚未就调整战略必要性做出任何决定。

虽然实锤还没有落下,但这番故事说完,明眼人都知道这个说法绝非空穴来风。

其实不止是斯柯达,最近两年,合资车企的离场也在提速,长安铃木、广汽菲克、东风雷诺这些品牌都是接连倒下。在这背后,有国产车的竞争力与日俱增,也有合资车企们面对市场变化时的转型问题。

可以预见,在国产车的冲击下,未来还会有合资车企倒下,但这不管对于市场,还是对于我们消费者,好像也不算坏事。

撰文:白日梦 编辑:面线 封面:焕妍

,斯柯达要退出中国3急招手工串珠6元件 ?当年的大众平替,怎么给自己玩没了?

相关:

看完最近发布的新机,我觉得国产厂商冲击高端稳了掐指一算,最近托尼陆陆续续给大家带来了好几期安卓新机测评,不知道各位差友一路看下来觉得这些新机怎么样?要我说,虽然截至目前只有 vivo、iQOO 还有小米发布了搭载骁龙最新旗舰芯片的新机。但是从 vivo X90 Pro+、iQOO 11 以及小米 13 Pro 这三台手机的实际表现来看,今年第二代骁龙8 的表现可以说有点远超预期啊!本来我以为第二代骁龙8 在性能得到小幅提升的同时,它在能效比方面能保持住像上一代骁龙8+ 那样..

刚刚上线的《三体》动画,画面怎么被网友喷成了这样…终于,鸽王《 三体 》动画踩在 2022 年的尾巴上线 B 站。本以为动画版的《 三体 》会让小辣椒这个三体粉老泪纵横,可实际是看完两集后,小辣椒觉得一言难尽。让很多人诟病的是,不说《 三体 》动画版对于原作的设定做了多大的修改,光是这灰蒙蒙的低饱和画质就让人没了看下去的欲望。豆瓣上,《 三体 》动画的评价也出现了两极分化,有网友表示震撼人心,也有很多人认为画面剧情不忍直视。翻了翻众多的评论,小辣椒..

今日最佳:手速太快也不是好事

虚假宣传?特斯拉被勒令免费升级自动驾驶硬件12月13日消息,美国一法官下令特斯拉免费升级用户车辆的自动驾驶电脑,以便他们可以订阅特斯拉的FSD服务,而无需支付额外费用。法官还在该案的结论中称特斯拉在“虚假宣传”。据悉,事情的起因是:特斯拉曾表示,其2016年以来生产的所有车辆都将拥有“所有必要的硬件”,可以随着未来更新软件支持自动驾驶。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特斯拉自2016年生产的车辆,只有搭载了Hardware 3.0的硬件,才能够运行完全自动驾驶软件,而其他搭..

孙春兰:当务之急是支持北京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新华社北京12月13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13日到北京市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转达习近平总书记对首都人民的关心问候,看望慰问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和社区工作者,考察北京朝阳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连锁药房、建国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地了解发热门诊设置、就诊转诊流程、分级诊疗运行、亚定点医院建设、药品储备供应等情况。她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

2980元新冠“神药”网售 为何昙花一现?作者 | 陈广晶编辑 | 陈伊凡头图 | 视觉中国辉瑞特效药Paxlovid(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也陷入线上销售风波。这款抗新冠病毒口服小分子药物,可以在1药网APP旗下互联网医院开出,定价是2980元/盒。需要经过线上医生问诊确诊是新冠,购买者需要提供核酸或抗原阳性的证明。虎嗅打开1药网APP旗下的互联网医院尝试购买,在页面看到了预售的入口。可由此进入问诊页面,但是,当时已经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等待;到晚上8点以后,..

俄副外长:部分俄外交官将被迫撤离美国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当地时间13日表示,部分俄外交官将在2023年初被迫离开美国,俄罗斯将对此作出回应,但不一定是对等的。里亚布科夫强调,莫斯科方面已经数十次提议应当采取措施保持外交工作的稳定,但是美国把外交人员的工作变成了向俄罗斯施压的一种方式。俄罗斯还提议对两国的外交人员数量设定上限,但这一提议也没有得到美方的回应。(总台记者 王斌)

环时社评:定位中国为“威胁”?奉劝日本悠着点日本自民党和公明党12月12日举行事务磋商,就3份安保文件《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国家防卫战略》以及《防卫力整备计划》的草案内容达成一致,对中国的表述将从此前的“担忧”转变为“空前的最大战略挑战”,并写明日本将拥有可攻击敌方导弹基地的“反击能力”。文件最快拟于16日通过内阁会议敲定,这是日本现行国家安保战略自2013年制定以来首度进行修订,也是二战结束后日本在安保政策上的重大转变。其释放的信号无疑是十分危险..

“通往克里米亚的大门”连遭重击乌克兰南部战略意义的城市、有“通往克里米亚的大门”之称的梅利托波尔近日接连遭受重大打击:继前几天被乌方用远程火箭炮炮击之后,13日又一座重要桥梁被摧毁。在俄军对乌方后勤目标持续打击之时,乌方也在盯着俄方的后勤目标下手。俄军在梅利托波尔也要面临当时在赫尔松市面临的困境吗?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3日报道,乌克兰和俄罗斯官员称,梅利托波尔附近的一座桥梁一夜之间成为袭击目标。网上的一段视频显示,这座桥似乎已..

捍卫主权,塞尔维亚备战!中国武器面临实战考验果然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022年以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各种矛盾激化,世界几大火药桶都呲呲冒烟。俄乌战争仍在进行,巴以冲突此起彼伏,叙利亚力敌土以,朝鲜半岛剑拔弩张,中印边境冲突又起,欧洲火药桶巴尔半岛上,局势也骤然紧张。本来蛋总想说中印冲突,但是想想我们最主要的敌人是不是印度,有些事儿只能做不能说,还得低调处理,占了便宜还卖乖不好,我们说科索沃形势。12月11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警告称,塞尔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