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教材,我们还需要对儿童更友好的城市设计

2022-06-04 23:57:23 来源:网络

儿童友好

就是全民友好

这是一篇特意错峰推送的文章。

每年 6.1 儿童节,小朋友奉旨搞怪,大朋友借机卖萌。我们总说做个孩子无忧无虑多好,但现实情况往往要糟心得多。

不信?试试俯下身来,从孩童的 1 米高度看世界,你会发现今天的城市和社区充满危险:过高的台阶,够不着的洗手台和电梯按钮,缺乏儿童视角的导语,横冲直撞的路面交通……每一点都能让人感到挫败、沮丧、胆战心惊。

我们需要对儿童更友好的设计,需要更包容的城市,不只在特定的某一天。

当一个适合遛娃的公园,拿下国际大奖

如果你打开小红书,问一句「深圳人才公园有什么好玩的」,搞笑博主会跟你讲来了就是人才,热爱生活的年轻人会告诉你这是拍照圣地,而爸爸妈妈们一致认同,「这是个遛娃的好地方」。

今年 4 月,德国 iF 设计奖公布 2022 年获奖名单。建筑设计类共 99 个获奖项目里,这个适合遛娃的公园,凭借儿童友好设计名列其中。

图自公众号「AUBE欧博设计」

深圳人才公园早在 2017 年 11 月开园,而这次获奖的儿童友好设计,是在 2020 年改造而成的。

跟随便找片空地放塑料滑梯设施的「老套路」不一样,设计团队 AUBE 欧博设计表示,他们针对 3-14 岁儿童的成长需求,从自然、科学、艺术、游戏、关怀和安全共 6 个维度出发,希望能给家长和孩子丰富的游览体验。

图自公众号「AUBE欧博设计」

喜欢跟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小朋友,可以在公园里学习辨别植物:在石块和草坡边看潮起潮落,摸鱼捉虾;或跟着指引观鸟,探秘候鸟迁徙。

图自公众号「AUBE欧博设计」

出门玩不忘学习的孩子,可以参观青少年科技科普展览,上图书阅览室,在桥上边走边背圆周率 π 小数点后 2017 位,发现公园里的名人故事。

如果只想要痛玩一番,可以直奔沙池建城堡,在自由地形区打滚 ,摸索各种新奇有趣的游戏设施。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可以在开放场地尽情地滑滑板、放风筝和奔跑。

截图自小红书

除了体验多样,深圳人才公园也从多种细节考虑到儿童的需求。

比如地图导览牌和坐凳、卫生间等配套设施,都考虑到儿童友好尺度;童趣化的涂鸦有助于美学认知培养;以及主动选择安全环保无毒害的材料。

专为小朋友设计的斑马线,图自公众号「AUBE欧博设计」

这些有温度的细节,只是近年来深圳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一个小切角。

1989 年联合国发布《儿童权利公约》,指出儿童为 18 岁以下的任何人,拥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基本权利。1996 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UNICEF)发起儿童友好型城市倡议,认为不管是大中小城市还是社区,都应该将儿童的权利和需求纳入公共事务的决策考虑之中。

2016 年,深圳将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纳入「十三五」规划,投入实践。随着去年,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开展 100 个儿童友好城市示范,越来越多国内城市都开展了自己的探索。

至今,深圳儿童友好城市的硬件建设已经有了一定成果。官方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市各类儿童友好基地多达 273 个;共建成 1100+ 间母婴室,基本实现交通枢纽、公园、商业中心等公共场所全覆盖;社区儿童之家 722 个,各类公园 1200+ 座。

百花二路,深圳首个儿童友好街区,图自公众号「深圳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

4 月,深圳发布《儿童友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南》,也是全国第一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地方标准。其中的规定更成体系,指出要从健康、教育、文体、游戏、出行、社区与家庭、社会保障、法律保护 8 个方面着手;也更细致更具人性,比如校园 50 米以内不设停车场,10 岁以上住院儿童按性别划分房间等。

虽然深圳一直关注基础医疗、教育、特殊儿童保障等议题,但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刘磊表示,以往深圳并没有从儿童的角度去考虑城市规划,算不上是真正的儿童友好。

儿童友好城市是成人视角的自我反思、是城市规划行业的反思,最终,是全社会的集体反思。

儿童友好,不只是育儿设施和游乐场

今天提及儿童友好,很多人可能首先会想到让儿童亲近自然、回归天性的屋顶幼儿园——比如手塚贵晴和手塚由比夫妇二人设计的藤幼儿园,以及马岩松的「上房揭瓦」火星屋顶。

这些新颖的空间案例,都为建筑设计界带来了灵感启发。

手冢建筑事务所设计,藤幼儿园

MAD 建筑事务所设计,北京乐成四合院幼儿园

但放眼全球,在整个城市空间规划里,儿童缺乏独立出行自由的问题最为受到普遍关注。

在 2020 年,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 348 名家长和儿童做过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儿童出行状况存在「言行不一」的无奈:

跟待在家相比,85% 儿童更喜欢出门。但他们实际上日均出行仅 2 次,且随年龄增长频率下降;

孩子最喜欢的出行方式是步行(61%)和 骑行(50%)。但实际上最常乘坐是私家车(78%);

80% 的 12 岁以上儿童希望独立出行,或仅有同龄人陪伴。但实际上,40% 的 12 岁以上儿童无法实现这个想法。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独立出行情况各异,图自公众号 cityif

这背后的原因,有出于街道安全的考虑,也有人行道障碍多、公共交通缺乏对婴儿车出行的照顾、室外场地没有年龄分区使用、儿童指路系统不完整等现实情况。

而《联合国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手册》引用的一组数据更为惊人——全世界每天有 3000 多名儿童在道路交通中死亡或严重受伤,这相当于两所大型学校的学生人数。

曾经,街道是小朋友玩耍的游乐场,放学后扔石子、玩弹弓甚至炸牛粪,都是在公共空间对世界进行探索。然而今天随着城市化发展,家长甚至不放心让一个 12 岁孩子下楼帮忙打酱油,只能待在家中,等成年人陪伴出行。

80 年代的儿童,图自秋山亮二摄影集《光景宛如昨》

Tim Gill 是《城市游乐场:儿童友好规划和设计能拯救城市》一书的作者。他认为,孩子们的「不自由」是城市规划的错,我们不应该把儿童「圈养」起来。

城市需要增强儿童的日常自由,而不仅仅是建一些称为『游乐场』的地方:周围有栅栏,父母带进来,孩子们可以玩几种不同的设施,然后又被带回家。

社区应当是孩子们探索和结识朋友的地方,他们可以自己上学,去运动去图书馆,或跟朋友一起出去玩。这不应该是奢侈品,这是童年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师 Natalia Krysiak 在 2017 年发起了 Cities For Play 项目,曾为了调研高密度城市的儿童友好设计而前往东京。在那里,她看到 6 岁的孩子们背着书包独自上学,满怀信心地过马路、乘坐地铁,这场景让她相当惊讶。

图自 Cities for Play

Krysiak 在后来的调研中发现,这种「自由」看似鲁莽,但其实城市和社区都为此花了不小心思——

地铁站有对讲机和电话亭,孩子们有需要可以随时使用;学校周围的一些区域,在上学期间禁止车辆通行;另外,也有适合儿童的路牌指引,例如有大脚板图案画在地面,提醒孩子停下来等红绿灯。甚至还有退休老人在学区内做志愿者,帮年幼的孩子过马路,确保来往车辆不违规。

图自 Cities for Play

从邻居、店主、售票员、骑自行车的路人,到退休志愿者,都很乐意为小朋友提供帮助。Krysiak 将这种社区氛围称为「群体依赖」,让人想起那句谚语: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

儿童友好的城市规划思路,不只为这个群体带来益处。

正如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市长 Enrique Peñalosa 所说, 「如果我们能够为儿童建造一座成功的城市,我们将拥有一座适合所有人的城市。」

今天,荷兰的首都阿姆斯特丹,是世界上对自行车和行人最友好的城市之一。但几十年前并不是这样的。

1971 年,阿姆斯特丹全年有超过 400 名儿童在交通事故中丧生,让人为之震惊。

为此,阿姆斯特丹发起了「停止谋杀儿童」运动,指出儿童在交通事故中的死亡不是意外,而是谋杀——因为这完全是可以避免的。这项运动推动了道路和交通政策的改革,后来,渐渐形成了限速更低的「生活化道路」。

图自 Unsplash

《联合国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手册》如是说:

如果一个空间的规划和营造是为了尊重儿童的需要,毫无疑问,这个空间也会尊重社会中的每一个人。

儿童可以教会我们最基本的常识。他们参与城市生活以及与城市生活的日常互动,对城市空间的使用,反映了社区中所有弱势群体,包括残疾人和老年人在内的需求。

就像母婴室等设施背后的婴幼儿友好,一定程度上也是妇女友好、家庭友好,因为这个儿童群体离不开照料者的陪伴。而城市的限速分区和为婴儿车提供方便的斜坡,也能为行动不便的群体带来便利。

对大多数人来说,更包容、更健康、更宜居的城市儿童友好型城市,或许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但 Tim Gill 指出,将儿童的需求和视角带入,正代表着城市规划的思维从短期向长期的转变。

如果你考虑到孩子,你会情不自禁地着眼于长远,采取更适合大多数人的观点。儿童是真正的催化剂,他们引发了一场关于城市本质、以及城市需要如何改变的对话。

当 1 米高的世界足够友好,城市才是真正友好。

,除了教那些花儿 歌词 材,我们还需要对儿童更友好的城市设计

相关:

殉职司机叫杨勇 “为啥幸运的人不能多他一个”6月4日10时30分许,贵阳北至广州南的D2809次旅客列车行驶在贵广线榕江站进站前的月寨隧道口时,撞上突发溜坍侵入线路的泥石流,导致7号、8号车发生脱线,造成1名司机遇难、1名列车员与7名旅客受伤。国铁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陆东福第一时间到全国铁路调度指挥中心指挥事故救援工作,指派国铁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杨宇栋带队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救援工作。事发后,1名列车员、7名旅客被迅速送至榕江县医院进行全力救治,已得到妥善..

八旬白叟被保姆掌掴殴打 警方:涉嫌刑事犯罪,已立案侦查近日,一段保姆虐待老人的视频引发关注。视频中,保姆数次掌掴老人、击打老人头部。6月3日,吉林通化市公安局东昌区分局就此事发布警情通报。通报称,2022年5月27日,通化市公安局东昌区分局龙泉派出所接到报警称,罗某(女,84岁)在其家中被保姆殴打。经查保姆段某(女,57岁)在罗某家中对罗某实施殴打行为证据确凿,已涉嫌刑事犯罪。目前,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并对犯罪嫌疑人段某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此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日本 为何急于“叛变”亚洲?最近一段时间,日本的行为越来越出格,在接待完美国总统后更进一步向西方示好:岸田文雄正在争取成为第一位出席北约峰会的日本政府首脑;派出“出云”号直升机航母,同美澳等国举行2022年“环太平洋”军事演习。还屡屡触碰周围国家的红线:日本政客公然声称,日本在二战中被“侵略”,歪曲历史。和域内国家制造摩擦,和域外国家走得越来越近,“胳膊肘往外拐”的日本,怎么想的?如果结合下面这张图,也许能看出些端倪。这是一张..

中国学者:俄罗斯第三阶段军事方针 信息量很大俄国防部 资料图直新闻:俄国防部下属的一个委员会日前表示,俄军对乌第三阶段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包括控制尼古拉耶夫州、敖德萨州和哈尔科夫州。您如何解读这份军事行动目标?传递出俄方对于下一步战略的思考是什么?王义桅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从现在看来,俄军的特别军事行动从开始的目标占领基辅也好,或者说派遣三路大军想去推翻泽连斯基政府,速决没有成功以后,重点集中在乌东地区。集中优势兵力,尤其是拿下..

印度人越来越胖 印度政府考虑征收“脂肪税”极目新闻记者 孙喆据BBC近日报道,印度政府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印度人正变得越来越胖。对此,印度专家警告称,必须采取“紧急措施”解决日益严重的肥胖问题,否则印度将会面临“健康紧急状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印度民众给他人的印象多是营养不良、体重偏低。但近年来,肥胖问题却在不断蔓延,困扰着印度。2016年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印度有1.35亿人口过重或肥胖。对此,印度健康专家表示,目前,这一数字仍在快速增长..

拜登回怼马斯克谈经济糟糕谈吐:“祝他月球之旅好运”美国电动车企业特斯拉(Tesla)CEO马斯克(Elon Musk)2日表示对美国经济感到悲观之后,美国总统拜登3日对此作出了回应。据美联社报道,拜登3日在特拉华州就美国5月份就业报告发表讲话,表示抗击通胀是其首要经济任务,美国人应该对经济充满信心。当地时间2022年6月3日,美国特拉华州,美国总统拜登就美国5月份就业报告发表讲话。 澎湃影像 图在新闻发布会上,拜登在被记者问到对马斯克言论的看法时回应说,“福特正在增加对..

四川芦山6.1级地震:地震烈度图发布 最高烈度为8度  中新网成都6月4日电 (记者 刘忠俊)中国地震局4日发布四川省芦山县6.1级地震烈度图,此次地震最高烈度为Ⅷ度(8度),Ⅷ度(8度)区面积131平方公里。   据了解,所谓地震烈度,反映的是地面及房屋等建构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破坏的程度,包括建筑物破坏、自然景观变化等。我国烈度分为12个等级,等级越高破坏越重。   芦山6.1级地震最高烈度为Ⅷ度(8度),等震线长轴呈北东走向,长轴76公里,短轴65公里,VI度(6度)区及以上面..

北京新增本土传染者12例,无社接见会面筛查人员  6月4日下午,北京市召开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第355场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刘晓峰通报,6月4日00:00~15:00,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12例;丰台区7例,海淀区、昌平区各2例,朝阳区1例,均为隔离观察人员,社会面筛查人员为零。 【编辑:岳川】

北京疫情整体进入收尾阶段  6月4日下午,北京市召开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第355场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通报,6月3日00:00~24:00,北京新增5例本土确诊病例,含1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自4月22日以来,北京治愈出院人数为1442例,在院治疗378例。北京新增感染者数量持续下降,治愈出院人数远高于确诊人数,疫情总体持续稳定向好,整体进入扫尾阶段。 【编辑:岳川】

便平易近“核酸小屋”未便平易近?评论区吵翻了天“郑州核酸小屋”,在近日冲上了热搜。从6月1日起,郑州市开始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免费开展检测服务。郑州街头的“核酸小屋”——便民核酸检测采样站,也在当日开始投入使用。但投入使用的首日,“核酸小屋”似乎并未给郑州市民带来核酸检测的便利,反而造成了诸多不便。在郑州市政府附近工作的市民张振林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当天去公司附近的“核酸小屋”做检测,排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有检测上,“感觉(检测)效率更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