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财报:季度增速放缓,但初度财年盈利|看财报

2022-05-27 14:16:45 来源:网络

5月26日晚间,阿里巴巴集团发布最新财报,截至3月31日前季度,抵销跨分部交易(阿里巴巴内部用云)后,云业务收入为189.71亿元(29.93亿美元),同比增长12%,继续创下历史增速新低。

按年度看,抵销跨分部交易前,云业务总收入为人民币1001.8 亿元(158.03 亿美元),同比增长 21%。抵销跨分部交易后,云业务总收入约为人民币745.68 亿元(117.63 亿美元),同比增长 23%。

但从另一方面,阿里云EBITA利润从上一财年亏损22.51亿元,改善为本财年盈利11.46亿元,是中国唯一实现盈亏平衡的云服务商。如果要论健康度,阿里云此番财报已经证明了云业务的可持续性。

减速预期释放

阿里云仍处于云计算行业怠速期的影响之中,阿里巴巴新财年从4月1日开始计算,过去一个财年,阿里云季度收入分别为160.51亿元、200.07亿元、195.39亿元、189.7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9%、33%、20%、12%。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云从上个季度开始单独披露阿里巴巴内部用云数据,因此,后两个季度均不包含阿里巴巴内部给阿里云带来的收入,营收数据有所减少。

对此,钛媒体App认为,阿里云是在主动挤去水分,虽然统一计算会增加营收,也是业内云厂商的常规做法,但阿里业内依旧选择单独计算,这也体现出阿里云现阶段不重视营收,而是重视利润、健康度、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战略重心有所偏移。

阿里云在财报中表示,2022财年的收入同比增长放缓,主要是由于一位互联网行业头部客户(钛媒体App注:字节跳动)基于非产品相关的原因,逐渐减少使用我们的海外云服务;以及来自中国互联网行业客户的需求减少所致。

倘若剔除来自这位头部客户的收入,在抵销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后,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29%。一方面体现出阿里云收入基本盘趋于健康稳定,另一方面也证明了阿里云过去依赖互联网大客户,超大型客户在云厂商收入中权重不小。

在财报之后的电话会议上,阿里巴巴CEO张勇表示,我们认为这些影响是短期的,尽管国内互联网行业因整个行业的流量和用户时长见顶,造成行业性的云服务增速下降,但其他各产业的数字化进程是高度确定的,云计算大数据服务是每个企业、每个行业完成数字化转型都需要的基础服务。

根据产业预测,到2025年中国云计算市场将达到1万亿人民币。面向未来,阿里云将继续不断提升核心技术和产品的能力,致力于保持在这一巨大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阿里云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阿里云是国内云计算行业的风向标,经过近一财年的变化观测,阿里云减速预期已经逐渐释放,第一季度往往是云服务商的营收较少的季度,而且受到疫情和居家办公影响,今年行业采购进一步放缓。

财报也提到,上一季度阿里云增速放缓主要反映经济活动减慢、中国互联网行业客户的需求疲软,以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导致部分混合云项目延迟交付。

钛媒体App认为,阿里云增速已经触及底部区域,预计随着后续采购恢复正常,阿里云将迈入到新的周期。

与此同时,阿里云传递出新的信息:在当前的云服务市场,不再紧盯增速数据作为云服务商的单一维度,愈发强调盈利和收入组成,统一可以理解为云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盈利方面,以抵销跨分部交易后口径计算,阿里云营收规模从2015财年的12.71亿,增长到2022财年的745.68亿,8年增长57倍,实现了11.46亿元的利润。

对于当前的互联网云服务商,自我造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互联网巨头受到一定挫败,自身现金牛业务多少遭遇增长和利润瓶颈, 此时云服务业务即便只是微利,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企业的战略信心,以及获得资本市场认可。

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表示,盈利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增长,阿里云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追求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增长。阿里云将聚焦底层技术和核心产品竞争力的打造,发展可持续的合作伙伴体系,深入推进云钉一体和国际化策略。坚持长期主义,投资未来,将为阿里云带来更长远的市场竞争力。

在收入组成方面,阿里云的收入组成正愈趋多元化,其中来自非互联网行业的客户收入贡献正在稳步上升。阿里云付费客户数量超过400万,其中包括62%的A股上市公司。

截至 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及季度,来自非互联网行业的客户收入佔抵销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后阿里云总收入分别为50%及 52%,客户模型相对健康。

技术投入确保了阿里云大方向不失误,过去十年,阿里云以飞天云操作系统为核心,建立了自研芯片、服务器、计算、存储、网络等软硬一体的新型计算体系架构,云计算向下深耕硬件,向上拓展PaaS和SaaS的策略越来越明显。

此外,阿里云也加强了高层销售团队的建设,前华为高管蔡英华空降阿里云,任M7级(资深副总裁)高管,统管阿里云全球销售业务,也引起了一系列的人员变动。

张勇在财报会议上回应,“算上阿里内部的服务,阿里云已经是过千亿的业务,规模化业务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工作系统,如何在这个基础上提升云的工作效率,提升经营效率,不仅是对初期业务的降本增效,也包括我们增长性业务的降本增效上,能够取得更好的进展,达到更好的效率,并且形成新一代的对企业级服务的工作方式,我觉得是我们从今天的一千亿走向未来的三千亿、五千亿,必须要达成的基础。”

阿里云动荡中调整

当下,中国云计算市场的悲观情绪大于乐观,增长趋缓、裁员消息等放大了这一情绪,但大部分是外部视角,行业内部视角则呈现出理性与客观。

据IDC最新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1下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21年下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达到151.3亿美元,其中IaaS市场同比增长40.1%,PaaS市场同比增速为55.7%。从IaaS+PaaS市场来看,2021年下半年同比增长43.0%,与2021年上半年增速(48.8%)相比下滑近6%。

于厂商视角,以近期发布相关数据的云服务商横向对比,百度智能云2021年营收151亿元,同比增长64%,2022年一季度同比增长54%,没有公布季度营收数据。

腾讯未单独披露云收入,2022年一季度“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单季收入428亿元,同比增长 10%,但据腾讯在财报中称“企业服务收入同比略有下降”(未注明具体数据),同时主动缩减了亏损业务,重新定位 IaaS 服务,从单纯追求收入增长到实现健康增长。

华为云在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20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4%,不过华为云在此前接受钛媒体App采访时表示,对于以政企市场为主要客户的云服务商非常乐观,内部已经定下了一个相对较高的增长目标,并且有信心能实现预期。

中国云服务商遇到了共同难题,部分互联网行业增长放缓,网络游戏、在线教育对云计算的需求出现明显下滑;另外,后疫情时代,视音频场景对云计算需求的增长难以持续保持高位,也对互联网行业增长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海外云服务商则在较大的体量下,继续保持不错的增长,2022年一季度,AWS云业务净销售额为184.41亿美元,同比增长37%,营业利润为65.18亿美元,同比增长57%;微软“智能云”业务收入为190.5亿美元,同比增长26%;谷歌云业务一季度收入为58.21亿美元,同比增长43.8%。

中国云市场的落差来自于与美国云计算市场对比,以往照搬美国云发展模式的路径已经被证伪,中国云计算行业就像中国互联网行业,甚至调整幅度还要远远超过,因为中国IT的市场环境差异性更大。

一位海外云行业高管表示,中国的云计算市场不会是其他市场的翻版,它会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路线图,云计算作为架构会广泛应用,私有云和公有云并重,开源软件继续高歌猛进,国内业务创新加速。

但云计算行业的未来依旧被看好,中国公有云市场增长回归理性,稳健增长中也蕴含新的机会,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更多企业选择深度用云增加了云计算的深度, 国家政策也推动云计算的长久发展。 预计未来5年,中国公有云市场会以复合增长率30.9%继续高速增长,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57.6亿美元,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的全球占比将从2021年的6.7%提升为9.9%。

在业内人士看来,不必过分担心中国云计算行业的未来,中国互联网也曾遭遇2000年的泡沫,但之后一路高歌,在某些领域甚至有了超过美国本土市场的繁荣,中国云计算行业有其困难,但会走出一条新路。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中国云计算行业的确需要更多内视己身、自我纠偏,但这远远不是行业的句号。

(作者 | 张帅 ,编辑 | 盖虹达)

,阿里云财报:彭城视窗 季度增速放缓,但初度财年盈利|看财报

相关:

阿里“对齐”腾讯作者 | 谭宵寒编辑 | 王靖来源 | 盒饭财经(ID:daxiongfan)5月26日,阿里发布了大规模组织架构调整后的首份财报。2022财年第四季度,阿里营收2040.5亿元,同比增长9%,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净利润为人民币197.99 亿元,同比下降24%,和腾讯上季度净利润下滑比率23%半斤八两。阿里营收延续了上季度的增速,但与上季度不同的是,这种慢速增长已在市场预料中。中金公司今年年初发布的研报指出,从“情绪底——估值底..

腾讯To B急赚钱 不怎么商业化的企业微信也不破例作者 | 邓咏仪编辑 | 苏建勋腾讯的 To B 业务继续承担着收入“挑大梁”的角色。5月初,企业微信宣布了一个重磅规定:服务商平台收费模式将进行调整。原有按照应用交易额收取的“平台技术服务费”,将变为按服务商接口调用收取的“平台接口调用许可费”。这一规定已经在5月16日正式开始实施。5月16日后,用户如果在企业微信平台上新增部署第三方应用,须向企业微信提供一定的额外互通接口费用。“这对厂商来说影响是重大的..

微软发布的新鼠标,值得所有外设厂商剽窃|硬哲学这个世界需要更多「包容」图片来自:Engadget如果只看图片,你能猜出这几个方块是什么吗?摇杆、十字键,还是 PPT 遥控笔?这几个黑方块——准确说,这一整套黑方块组合,其实是微软最近发布的一套新的鼠标。是的,和经典的 IE 3.0 相比,这套黑方块和传统的鼠标造型可以说是毫不沾边。大按键和大摇杆的组合看起更像是飞机的驾驶台,而不是大家熟悉的掌上小老鼠。之所以看起来风格迥异,是因为这是微软为残障人士设计的自适..

中国PC、平板市场现状一览 需求萎缩:华为、荣耀最亮眼根据Canalys的最新报告,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的台式机、笔记本和工作站市场的总出货量为1166万,比一年前的1175万略有下降。报告中显示,联想再次成为市场领导者,在此期间的出货量为429万台,市场份额为37%。戴尔以139万台和12%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惠普以97万台和8%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三。华硕(83万)和华为(71万)排在前五位。台式机的销售情况更差一些,年降幅达11%,降至390万台,而笔记本是唯一出现增长的产品类别,合计770..

“丑”插画引争议!网友扒出人教Pad卖4380元:仅4+64GB近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因教材内插图太“丑”引发热议,其中插画人物眼神奇怪、毫无美感,对比其他版本的教材插图存在明显审美差距。目前,人教社官方已经公开回应,称已着手重绘部分插画,并在后续改变画风。官方也已经有所动作,日前有报道称,教育部教材局工作人员表示已关注到此事,并介入调查。值得注意的是,在受到全国网友关注之后,人教社又有一个项目招到网友质疑,那就是智能教育硬件产品人教Pad。据@中新经纬 报道,人..

1-4月日本制造芯片设备发卖额立异高 同比增添近40%图源:shutterstock集微网消息,日本半导体设备协会(SEAJ)5月26日发布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4月日本芯片设备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近四成(37%)至12213.99亿日元,创历年同期新高纪录。据MoneyDJ报道,数据显示,4月日本制造芯片设备同比增长8.6%至3061.98亿日元,连续第16个月呈现增长,为历史第三高,仅次于2022年3月的3148亿日元和2022年1月的3063亿日元。以销售额计算,日本芯片设备全球市占率达到30%,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

一机双名?三星新机Xcover Pro 2将搭载骁龙778G【手机中国新闻】此前,手机中国曾报道:三星XCover Pro 2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发布。如今,这款新机又有新的信息被曝光。近日,有外媒在谷歌数据库中发现了一款名为三星XCover Pro 2的设备。此外,数据库内信息还显示,该设备的另一个名字将是XCover6 Pro。三星XCover Pro 2/XCover6 Pro渲染图尽管这款手机最终的名字是什么还无法确定,但它的一些参数配置是可以确定的。数据显示,这款设备将搭载高通SM7325芯片组,这..

动静称三星仿效苹果建生态系 Galaxy专属AP2025年问世财联社5月27日电,三星电子(SamsungElectronics)负责半导体的 DS部门传决定2025年之前为Galaxy开发专用的应用处理器(AP)。分析认为三星正在尝试跟苹果(Apple)iPhone专用处理器,A系列相同的生态系策略。业界消息指出,三星已决定在2025年推出的 Galaxy智能手机上,搭载自家研发的专用AP。

三星将遏制在印度发卖功能机 或正式退出功能机市场【手机中国新闻】三星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之一,与苹果、小米和其他品牌并驾齐驱。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三星也有功能机。虽然在国内市场很少见,但仍在印度等市场销售。不过现在据印媒91mobiles报道称,三星现在似乎预算有限,《经济时报》报道称,它计划很快退出印度的功能手机市常三星功能机该报道称,三星未来在印度只会推出价格大多在15000卢比(约合人民币1300元)以上的智能手机。不过,这可能不是真的。91mobi..

用上刀片电池 比亚迪、丰田联手打造:纯电“卡罗拉”曝光还记得丰田和比亚迪联手造车的消息吗?去年底,丰田集团一次性发布了15辆纯电动车,覆盖了各种车型产品线,其中有一台名为bZ SDN的轿车身份尤为特殊,它采用了比亚迪刀片电池,由双方共同打造。近日,网络上曝光了该车测试谍照,虽然车身上下均覆盖有伪装,但从车身轮廓和车内的布局来看,与丰田已经推出了的bZ4X风格相仿,因此推断该车大概为bZ SDN。该车大灯造型比较醒目,使用了多颗LED光源灯柱,而前舱盖两侧则各有一个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