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薪、停工、贷款过时,云南“房王”滑向求助紧急时刻

2022-05-06 19:28:30 来源:网络

欠薪、停工、贷款逾期,云南“房王”滑向危急时刻

撰文 / 张文静

编辑 / 田晏林

贪婪的“秃鹫”正在“云南地产一哥”头顶上盘旋。

5月3日,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云南本地房企俊发集团有限公司(下称 俊发集团)的部分客户投诉其拒退购房金。前一日,俊发集团的部分员工投诉其违反《劳动法》,不允许员工“五一”放假。

尽管《财经天下》周刊向俊发集团求证后,公关人员极力辟谣,但危机导火索早已点燃。

假期前,俊发集团就因2.19亿元信托贷款延期兑付,引发市场风波。面对巨额债务缺口,俊发集团创始人李俊紧急“灭火”,4月28日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稳定军心,并宣布将“重新执掌俊发”。

跟所有在20世纪90年代呼啸而起的房地产商一样,俊发集团有过一段意气风发的时光。李俊本人的从商经历更是传奇。

1998年,年仅23岁的他成立了俊发集团,但五年后却因行贿罪锒铛入狱。两年服刑期满,重出江湖的李俊拉来了时任万科集团董事长的王石,出任俊发集团的顾问,还一起打造了“水晶俊园”,再次成为云南地产界的风云人物。在2014年至2021年的胡润榜单上,李俊家族数次问鼎云南首富。

小插曲是,2019年李俊将公司全权交给儿子李镇廷打理,以一种半隐退的状态,让“云南王”的身份变得愈发神秘。

一位熟悉俊发集团的云南房企人士告诉《财经天下》周刊,这几年,李俊人虽在幕后,心仍在台前。此次他宣告回归,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作用,更大程度上是给投资者提振信心。

毕竟,2.19亿元的信托贷款逾期,仅仅撕开了这家企业债务危机的一道口子。处在房地产行业变局中,俊发集团要面对的难题远不止这些。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俊发集团就因裁员、拖欠民工薪资等问题,被外界非议。虽然李俊说“俊发不存在资不抵债的情况”,但他却无法回避企业短期资金陷入流动性困境的现实。

“云南王”的危机

李俊在发布会上坦言,俊发目前遇到了短期的流动性困难。从今年春节后至4月中旬,公司的项目几乎都处于停滞状态,住房大面积延期交付。尽管他承诺,全力以赴保质保量完成3.6万套住房的交付,但业主们并不买账。

“上一个这样说的人还是许家印。”在部分业主看来,虽然俊发集团的规模和负债远不及恒大,但李俊预计5月全面复工,这对于眼下处于资金困局的俊发集团而言,不是易事。

一位接近俊发的市场人士称,部分项目的确已于4月下旬复工,但问题是现在的工人太少。在云南房产中介人士看来,俊发集团现在无法顾及所有项目,只能优先急需交房的,其他项目暂时可能不会很快复工。“我们附近一个项目塔吊都拆掉了,何时交房更没有明确时间。”

过去数月,俊发集团欠薪、裁员、收紧旧改项目、大湾区总部撤离、子公司成为被执行人等消息屡屡传出,集团方面数次发声明“回怼”。直到近日2.19亿元信托贷款逾期的消息被曝出,才将这家企业的资金问题摆上台面。俊发不再吞吞吐吐,索性将艰难的处境公之于众。

据昆明的房企人士称,他最早知道俊发资金出现问题大约在2021年的六七月份。当时整个俊发集团的裁员比例接近70%,其中工程、开发、投拓等部门是裁员重灾区,不少项目总经理都在被裁之列。

去年10月,面对裁员风波,俊发集团官方刊登了一篇《严正声明》,斥责网络媒体刻意夸大甚至捏造俊发组织及人员调整情况,但未否认正在进行的人事变动。那时的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关于“俊发裁员”的爆料和讨论。

一位项目外包建筑工程人士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以前工地上每个月都会发放工人的生活费,但到去年11月连生活费都停止了发放。至今,俊发集团仍拖欠他们一年的薪资。

为了缓解现金流,从去年年底开始,俊发集团低价出售车位、商铺和地下室等资产。以前每平米13000元至15000元的车位,现在却降到了9000元左右。

今年4月,俊发又推出多个工抵房项目。所谓“工抵房”可理解为开发商因无法支付工程款,通过把房子抵押给施工方,以抵销账款。

由于俊发开发的楼盘大多是精装房,一般情况下会高于市场价,但此次推出的工抵房,均价10000元/平米左右,远低于市场价,甚至有的项目工抵房单价低至3999元/平米,几乎是“骨折价”出售。

评级机构的消息最灵通。今年2月,惠誉下调了俊发集团的评级。

据惠誉统计,截至2021年6月底,俊发集团手头的无限制现金只有45亿元。但2022年10月、12月,俊发集团分别有一笔20亿元的境内公司债券和2.37亿的美元债券到期,另有20亿元公司债于2023年3月到期。降至0.4倍的短债比,意味着俊发集团即将面临巨大的偿债压力。

在4月2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李俊试图给市场喂上一颗“定心丸”——公开披露截至2021年末,俊发集团总资产1580亿元,权益有息负债263亿元,未售土地储备资源3872亿元,其中已确权拿到土地证的货值有1263亿元。

从这组数据的表面上看,俊发集团的资产覆盖有息负债绰绰有余。但截至2021年6月末,俊发集团总负债1236.65亿元。面对工程欠款、项目停工、债务密集到期,如何在短期内将这些资产转化为真金白银,才是俊发当下最大的考验。

欠薪、停工、贷款逾期,云南“房王”滑向危急时刻

俊发集团创始人李俊

失意的扩张

不可否认,俊发集团如今的资金状况出现恶化,与疫情和房地产市场的变化不无关系。

俊发集团起家于昆明,大部分项目亦集中于此。2021年,昆明房地产市场整体下行。克而瑞数据显示,去年昆明商品房供应较2020年下降36%,成交量较2020年全年下降22%。

另据昆明锐理数据统计,2021年5月,昆明新建住宅平均15000元/平米左右,下半年的楼盘几乎集体降价促销,房价至10月达全年最低点,徘徊在13000元/平米。再加之去年年底疫情反复,包括俊发在内的许多房企,销售量都受到很大影响。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俊发的总合同销售额达530亿元,同比下滑20%。惠誉预计,由于行业需求和市场情绪普遍疲软,2022年的合同销售额将进一步下降。

然而,这些还不是让俊发爆雷的最直接原因。2021年房地产行业融资政策收紧,金融机构严格控制对房企的融资放款。俊发集团从去年10月至今,没有获得一笔贷款,且为确保征信,公司还给银行归还了90多亿元的贷款,直接造成现金流减少约230亿元。

谈及此事,李俊似乎有些后悔。他表示,公司内部对金融机构不放贷款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不放就算了,可以靠销售。”

只是李俊没想到,当所有客观因素综合到一起,在融资和市场两头夹击下,俊发集团的现金流会恶化得如此迅速。不过,他也反思了主观原因,坦言过去的俊发习惯了安逸,遇到问题,反应不及时。

多位市场人士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俊发在云南深耕多年,属于本地房地产龙头企业,根深叶大,发展一直较为顺畅。即便是近年,包括融创、碧桂园、万科等外来房企纷纷加码云南市场,也没能撼动俊发的地位。

“他们拿到的地块都地段好、优质。”一位负责云南区域的房企人士表示,在昆明,各个区都有俊发的楼盘,十分受本地人欢迎。

或许正是前期发展得太顺,让俊发在市场发生急剧变化时,缺乏足够的危机意识。可以佐证的是,过去一年,当各家房企勒紧腰带、谨慎拿地时,俊发集团却逆势扩张。

2021年,昆明市土地出让金下降到最近5年最低值,主城五区土地出让面积较2020年锐减85%。多数品牌房企按兵不动,就连碧桂园、龙湖、招商、中铁建等颇具实力的房企都选择少量拿地,只有俊发集团十分“勇猛”,2021年全年拿下了昆明新供应土地的1/3。

而且在2021年6月的上海集中土拍时,俊发集团还与上海灿辉国际集团、上海徐泾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合力斥资15.37亿元在上海青浦区拿下一宗土地。

上述接近俊发的市场人士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去年五六月份后,随着恒大困境浮出水面,市场信心大受影响,许多在昆明的开发商普遍降价促销。但那会儿的俊发,楼盘价格反而微涨。“购房者多方对比,俊发销售多少会受到一定影响。”

还有一个扩张“后遗症”的项目。2017年,俊发集团以452亿元承债式收购云南中豪集团,将后者旗下烂尾的螺蛳湾国际商贸城收为己有。但据李俊计算,螺蛳湾给俊发带来了309亿元的债务负担,“如果俊发没有收购螺丝湾项目,有息负债将大幅减少80%以上。”

除了被商业地产连累,依靠旧改项目起家的俊发集团,在城市更新业务上也玩砸了。

这些年,俊发集团加码全国化,先后在上海、西安、广州等地推进旧改项目。2019年俊发在广州正式成立大湾区公司,一年内就在大湾区摘得3个旧改项目。其中,广州增城区蓝山村项目投资总金额高达82亿元。

原本试图在全国复制云南成功的城市更新模式,但俊发忽略了“外来的和尚难念经”。尤其是旧改,大多数的项目都是由本地企业操刀,外来房企对当地市场不熟悉,又无资源积累,加之开发项目规模大、周期长,沉淀资金多,势必会拖累企业的现金流。

今年2月,市场传出消息,俊发集团已收缩其在广州的旧改业务,大湾区总部更是人去楼空。

欠薪、停工、贷款逾期,云南“房王”滑向危急时刻

老帅回归,能否力挽狂澜?

最近两个月,李俊一直忙于拜访央企、国企。据他透露,5月份将有关于重大资产合作、处置的消息公布。

但一位云南民营房企人士对此持谨慎态度,他认为云南房地产市场当前并不乐观,找央企接盘不太容易。况且,作为云南本地企业,尽管早年间该公司在核心区域抢到不少好地块,但多年过去,项目存量已经很少,此时对央企来说,接盘意义已经不大。

在行业人士看来,俊发手里的新地块,除非合作开发,否则对谨慎的央企或许没有足够大的吸引力。不过,也有市场人士推测,由于俊发项目集中分布于昆明,又是云南本地龙头企业,一旦倒下,会产生更多问题,当地政府、国企或会给予一定支持。

4月18日,李俊拜访了云投集团。在发布会上,他调侃道,过去这么多年,俊发没卖过一处资产、一块地,从来都是买资产、买地,“缺乏谈合作的经验”。

的确,俊发集团从成立之日起,就没太受过罪,因为李俊还是个标准的“富二代”。他的父母李黎明、石宝凤是云南改革开放初期的企业家,被誉为“云南创业第一代”。见过李俊的人描述,他个头不高,偏黑瘦,气场强。即便在年轻时曾入狱,也没有消磨斗志,最后还成了地产圈的“云南王”。

但这次,李俊是真遇到难题了。今年1月,他还将久经沙场的俊发前CEO赵彬从红星地产请回来,让儿子李镇廷让出了总经理之位。然而这些安排能否帮助俊发渡过难关,目前还是未知数。

看到近期多地房地产政策暖风频吹,李俊把更多希望放在了236亿元的可售货值上,卖房回款是他觉得最靠谱的方式。

特别是4月16日,昆明出台了楼市支持政策,在加快商业商务用房去化、纾解疫情期间房企困难、鼓励多种方式回迁安置、调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方面共计提出25项意见。李俊表示,俊发会按照省市购房政策指定特定货包向刚需刚改客户推广,另外还推出了“公积金贷款补贴计划”,以刺激销售。

可市场的表现真的会如他所愿吗?

一位房企营销人士表示,随着银行贷款和公积金政策放宽,近期售楼部来访量的确有所上升,但实际成交量仍有限,观望者太多。“尽管政策逐渐放开,购房者手上有钱,但整体经济形势不好,大家还是不敢买。”

并且,相较于其他房企,俊发集团还要面对重拾购房者信心的难题。有昆明的房产中介告诉《财经天下》周刊,有购房者在上个月购买了俊发的房子后,不到一个月就退掉了,只因为担心俊发交房时间拖得太长。

此外,由于俊发拖欠佣金,加之不少项目复工、交房时间遥遥无期,有中介称,已经不再主推俊发的楼盘,改为推更为稳妥的央企、国企楼盘。

换言之,未来,俊发集团如果找不到“接盘侠”,那么对于李俊来说,就不是简单地做“剪刀手”那么简单了。答案或许就在这个5月揭晓。

,欠薪、停工、贷上财教学网 款过时,云南“房王”滑向求助紧急时刻

相关:

小鹏官宣:终身免费充电处事被砍5月6日消息,小鹏汽车宣布,为了实现高等级智能辅助驾驶向更多用户的普及,为智能辅助驾驶下一步发展提速,决定对车型售价、配置和权益进行调整。一、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软件及升级服务标配自22年5月9日零时起,下订小鹏汽车P5的E/E+/P版本车型和P7的E/E+版本车型,对应版本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软件及升级服务调整为标配(意为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软件终身所有权及首任车主终身免费软件服务)。二、P7新增4款车型/P5新增1款车型22年5月..

“特斯拉们”的报废电池 促成千亿收受接管生意文 | 李安琪编辑 | 苏建勋来源 | 36碳(ID:carbon_36kr)封面来源 | 视觉中国4月25日晚,亿纬锂能发布了2021年报。公司营收约169亿元,同比增长107.06%,净利润约29亿元,同比增长75.89%。其中动力电池营收100亿元,同比增长146.25%。虽然营收、净利润都上涨,但亿纬锂能的电池毛利率却有所下滑,2021年锂电池毛利率下滑7.11个百分点至19.02%。与此同时,原材料成本同比增长145.8%。有券商表示,由于电池上游原材料价格..

BBC炒作港人持BNO护照移英后有参政权 网友反讽(观察者网讯)据香港新闻网5日报道,妄图吸引更多的香港BNO护照持有者“带钱移英”,BBC中文网近日发文大张旗鼓宣称有一名BNO香港移民参加了伦敦萨顿区的地方议会选举,吹嘘英国政府赋予了他们所谓“难能可贵”的参政、投票资格。但实际上,BNO移英港人的参选资格在英国处于“灰色地带”。根据英国选举委员会的相关规定,有资格参选的英联邦公民要拥有“永久居留权”等,而BNO移英港人在移居英国的头5年只算作“有限期居留”,..

气球飞走了,气球哥还在用力地在世下午5点,成都东郊记忆景区,不到一百米的路程,有三拨人认出了气球哥。“你是那个气球哥?”气球哥把脑袋转向右边,先是装作没听见,之后用余光瞥见对方一直盯着他,只好回应,“我不是那个气球哥。”“我听声音就是。”对方坚持。“我不是,那个气球哥是我配的音。”气球哥提高声量,有些激动,转过头,告诉跟在身旁的生活助理,“我要吃冰糕。”随后又像是自言自语,“今天忘记把帽子口罩给我戴上了。”〓 气球哥 摄影:刘..

杭州一电气设计师去职后炸公司?警方回应【网传杭州一电气设计师离职后炸公司 警方:是烟花 无人伤亡】5月6日,浙江杭州,一组商业办公楼被炸的图文在网络热传。网传内容显示一名离职的电气设计师因和领导有纠纷,炸了浙江城建大厦一层楼,现场照片显示烟雾缭绕一片狼籍。辖区警方回应电气设计师离职后炸公司称,是烟花,没那么严重,也没有伤亡。自动播放

周杰伦以肖像权纠缠起诉山寨奶茶品牌 案件将于5月12日开庭5月6日,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达橙实业有限公司新增开庭公告,案由为肖像权纠纷,原告为周杰伦,案件将于5月12日在上海市浦东区人民法院开庭。此前涉及该公司的诉讼文书显示,奶茶品牌“麦吉”“machimachi”因周杰伦MV《说好不哭》在大陆走红,上海麻吉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取得其在内地独家运营的权限,上海达橙实业有限公司等三公司因未经授权使用麦吉名称,同时在外包装箱上使用周杰伦的形象,被法院判决赔偿上海麻吉餐饮公..

光弘科技透露华为手机产能起头恢复原标题:光弘科技:华为手机产能的恢复对公司带来积极影响集微网消息,5月6日,对于华为手机产能开始恢复的情况,光弘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一直以来与华为存在多方面的合作,向华为提供手机、平板、智能穿戴、网络终端、安防、PC等多维度产品的制造服务。华为手机产能的恢复,对公司无疑会带来积极的影响,我们也期待在各个领域继续与华为展开深入的合作。在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订单方面,光弘科技于去年起进入全球知..

韩智库提议该国插手美国半导体财富联盟倡议集微网消息,据韩媒报道,韩国产业经济与贸易研究院(KIET)本月发布报告,分析称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或将于2025年前后完成大幅重组,建议韩国应更主动融入以美国为首的产业阵营。该研究所分析称,美国、欧洲与日本地区半导体制造能力将稳步提升,本土制造也将使全球供应链分散化,韩国企业有必要加大全球布局,以维持其产业竞争力。此前,美国方面已提出“Chip 4”倡议邀请韩方加入,韩媒还预计本月到访的美国总统拜登将首度参观..

GitHub启用双重身份认证才能提交接码 明年尾执行原标题:GitHub也要扫码或短信验证了,不启用不能提交代码,明年底执行GitHub现在很焦虑,因为针对开源软件的黑客攻击越来越多了。他们统计了一圈所有账号的安全设置后,发现了一个情况:只有16.5%的用户启用了双重身份认证功能。现在GitHub正式宣布:要求所有代码贡献者在2023年底之前启用双重身份认证。换句话说,要是不启用这个功能,以后就不能往GitHub仓库里提交代码了。所谓双重身份认证(Two-Factor Authentication),..

网约车没有春天?滴滴退市、Uber巨亏、Lyft暴跌……周二美股盘后,Lyft公布一季度财报和二季度业绩展望。仅仅一天之后,Lyft的老冤家Uber也公布了一季度财报,两大巨头的表现都一言难尽:前者活跃用户数、二季度业绩指引均不及市场预期,后者由于投资失利一季度录得59亿美元的归母净亏损。从Lyft到Uber,再到深陷退市风波中的滴滴,全球三大网约车巨头均如履薄冰。头部平台尚且如此,背后更多中腰部玩家的处境也就不言而喻了。网约车行业的低潮因何而来?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