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2000吃了中餐日作,但不想被你们骂韭菜”

2022-03-10 23:02:19 来源:网络

上周同事往群里扔了张微博截图,吃小碗菜外卖里酸辣土豆丝的我瞬间就精神了。

博主吐槽自己在上海一家人均消费2000+的中餐馆的就餐过程,并运用了非常生动的比喻修辞,比如“模仿日料装X做法”、“喂狗型上菜法”、“一屋人饿得跟孙子似的”、“会pua顾客”,每个要素都精准扎在我这个穷酸打工人的痛点。

人们马上扒出这家位于上海的“中国菜·头灶”,逐渐引发各大划水群、社交平台的激烈反应。

一是这事不常有,消费人均2000+的馆子算是见过大世面了;二是这件事够离谱,套餐两三千的中餐,你就卖我西红柿炒鸡蛋?这是把咱们的智商按在菜板上当饺子馅剁。

随着各媒体大V的加入,互联网上掀起舆论讨伐智商税的巨大声浪,部分气不过的网友跑到大众点评上打低分,围观看热闹。

我们找来一位在社交媒体上为“头灶”发声的食客,他发帖的评论区,一半是人傻钱多的冷嘲热讽,一半是“你是店家安排的托”。

今天就来听听来自“韭菜”的声音,他们是咋想的。

氢商业:哈喽哈喽,咱们就直奔主题吧,你真觉得“头灶”好吃吗?

WW:我还真没替它说话,当天体验并不是非常完美。我是一月份去吃的,提前一个月预定的吧。当时有人过生日,我就通过微信问他们有没有生日小蛋糕或者面条之类的小赠礼,那边说有的,结果去了其实并没有提供。

结束后服务人员送到门口,我说今天吃得还行,但服务上有小瑕疵。就问了谁负责微信运营,毕竟一个月前就沟通过生日小礼物这个问题,你们把很重要的一点都忘了,对方道歉的态度也挺诚恳的。

评价餐厅好不好看三个维度嘛,菜品、服务和环境。头灶每道菜都没问题,味道也不错。我认为中餐的上限也就这样吧,个人觉得这家可以归纳为广府菜系,以炒、爆为主,讲究一个锅气。这是他们的一个噱头。

其实我也没太当回事儿,这种菜本来就很难再吃第二次,除非有宴请需要。

氢商业:看到大家的吐槽为啥会那么气愤,甚至发文反驳?

WW:单纯觉得太夸张,而且引起这么大的口水战。不知道到底是真实需要保护的消费者,还是蹭热度?

上海这种地方人均1000以上的餐厅基本尝个鲜就行。食物它是有上限的,再贵也就脱离食物本身。本来吃完头灶我都没印象了,差不多过了半个月突然抖音上刷到好多人在添油加醋地推送。

首先最开始的博主字里行间也没说这里不好吃。不愉快的用餐体验从迟到开始。本来是一起开餐,跟你去看电影一样的道理。你一迟到别人都得等着你嘛。

他的压抑感源自哪里,“这不能说那不能问”是什么原因,“这不能摸那不能碰”又是指什么,都不太清楚。这是要摸灶台吗?

氢商业:听说头灶门店的原址是家叫佐佐的日料店,案板也是用稀有木头做的?

WW:嗯原店好像是家烧鸟屋吧,做中餐以后装修也没换。那位博主说环境压抑不太能get,正常聊天、拍照都可以。

氢商业:你是这家餐厅安排的托吗?

WW:哎,有人这样质问我,其实有点可笑。

比如有人扒出我的付款单,说哎你这么有钱,吃这么贵一顿饭,为什么用储蓄卡不用信用卡?我都笑了。

还有说你吃大铁锅也拍照发点评,为什么吃这么贵的居然没拍照?我没法回答他的疑问,我们相当于跨服聊天了。

人均消费更高的我也去吃过,其实真的也就那样,吃完一样还是觉得不咋值,但我很清楚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把它当成一次尝鲜的体验。

还有一种声音比较好玩,他们就会说那这个东西这些菜食材也就几种,我们这食堂也是这么吃的,我们公司年会怎么吃的,我妈也是这么做的。那为什么不去开家餐厅,这么容易的钱干嘛不赚。

总体来说,一家餐厅的菜的品质没有问题,也没有货不对版,卫生安全更是好的。服务总体没问题,厨师也是有来头的。评估下来我觉得还行。

但食物一旦超出了正常的消费水平后,其实没有必要顿顿吃。

氢商业:他们定价人均2200的套餐,赚疯了?

WW:我本身是做生意的,进门首先想的是他们一家店能盈利多少。店里一共10个席位,外面大厅是6个,包厢可以坐4个。

大厅6个,每位2200来算,一天就是一万三,一个月差不多四十万营业额。再来算成本,店租和人员工资就得占一半,毕竟开在静安寺核心地段商场,然后主厨团队如果是自己人还能省下点,不然聘请费用也不低。

头灶主厨是唐阁最早的米其林三星团队,我记得有个小伙子私信调侃我,说他爸是锦江饭店五星大厨,普通人吃不起的,问要不要给我预约一下。挺有意思的。

综上所述,再刨去食材,水电等损耗,净利润不见得多高。

另外他们的食材损耗也很严重。有道菜是一整只鸡,只取其中6片。

氢商业:剩下的可以跟老板说打包带走吗?

WW:嗯......还真没有人提过这个问题。但是我觉得也没啥好带走的,因为那个鸡腿肉被片完了,除了鸡翅,只剩鸡胸那块的肉也不是很好吃。贵妃鸡品种体型比较小,其实没啥肉的。除非你去烤鸭店嘛,用鸭架煲个汤啥的。如果有人想多加一点可以说。

氢商业:所以能不能吃饱,吃不饱怎么办,可以再加菜吗?

WW:正常人连吃十八道菜能不能饱我也不好说,每个人食量区别挺大的吧。吃不饱的话人家也给上米饭、上炒菜啥的。其实中餐吃到最后还不是一碗面、一碗到蛋炒饭来的最香。

我本人的话吃到最后还是比较油的,大鱼大肉吃多了真的不是量的问题,那么多道一连吃下来挺撑,人的胃就那么大。如果不够他们也免费提供两种碳水。

氢商业:厨师会跟你讲解每道菜的灵感、食材,有这些附加服务吗?

WW:唉其实你去吃日料,日本人也压根不会跟你讲什么匠心。

它也是不是啥创新菜系,这个食材跟那个食材怎么玩花样,不是的,做寿司不就是一个生鱼片包着大米饭吗,几百年前也这样。中国菜也一样,粤菜上千年的历史,逐渐融合杭帮本帮菜,已经比较完善了,你要想做颠覆性变化不太可能,其实它也没什么好讲的。

如果因为它没有细致入微的讲解,没有满足你的各种期待中的需求,然后就不高兴说这东西纯属智商税。当你用钱衡量这东西值不值得吃的时候,说明它不在你的消费范围之内了。

氢商业:所以当时是从哪听说了这家餐厅,决定去吃的?

WW:朋友圈看到的。其实去年的时候跟朋友聚会就听说了,他说这家中餐做粤菜系的,我们说那就尝一下。现在的话这种餐厅得等三四个月才能订到,那我肯定pass掉了,当时还不用排队,过完年就可以去吃。我说那行,正好过生日。

订完之后正好看朋友圈里有人吃过,我问好不好吃,他说就那样吧还行。就想着到时候我自己去尝试一下。吃完之后感觉也就是那样。

氢商业:没那么好吃,也不至于骂?

WW:无功无过吧,至于他们说去吃的都是傻子,我不太能接受。

智商税往往不存在于贵的东西,而是那些感觉实惠的东西,商业角度来讲,任何产品成本都是九牛一毛,所以走量才能挣钱。

(这里想到越来越贵的麻辣烫,不争气地留下眼泪)

氢商业:之前吃过什么餐厅,让你真的觉得是“智商税”?

WW:其实人均只要达到500以上,食材没问题,基本品质就达到了,你也很难再做出很出俏的一个产品。

可能说这个菜品我没有吃过,它也是好吃的,但是这东西也无从比较。

美食这东西它既是无价的,它也没什么好去评判的,你愿意吃就吃。有人三分钟泡面,有人三小时熬汤。你喜欢吃又能负担得起,你就吃呗。

爱煲汤的不能去挤兑泡面没营养,但你吃泡面的也不能去说别人就是人傻钱多,吃饭不是只有饱这一个定义。

最近大波人跑到帖子下来骂。很多东西有道听途说、以偏概全的成分吧。

一定要说人家花两千块钱就是为了吃那个配菜,就是为了吃大米饭配麻婆豆腐,还有说就根本吃不饱的、食材不行的,他也没说明具体是什么食材。

氢商业:皮蛋、麻婆豆腐200一碗也挺贵?

WW:麻婆豆腐、皮蛋没收费,属于前菜和配菜,不在套餐里。

去好点的海鲜大排档也能人均2000。如果你说,今天这一顿饭,我要同时吃到老虎斑、还要吃到澳龙、和牛、鱼翅、花胶,各种高级食材,需要花多少钱?

整盘整盘的你一人也吃不完。每种浅尝辄止的品尝到、样式够多,在我看来属于合理价值对换,毕竟靠点餐方式把这些以上食材都吃一遍,就远超这价了。

日本的怀石料理也是这类逻辑,一年四季的食材凑到一起吃。

氢商业:可能把人均2000的标签抛出来,很多人也会想好家伙,这么贵,我倒是想看看你给我吃什么,如果达不到预期会非常失望。

WW:你觉得自己人生中有什么事情需要用人均两餐两千的菜去纪念?

氢商业:应该不多......我是穷人。

WW:我也觉得不多,再需要值得纪念的日子,我可以自己在家精心做几菜庆祝也挺好的,也可以找家高级餐厅,跟智商高低无关,与消费观念有关。

氢商业:用日料的方式做中餐,本来就挺错位的?

WW:中餐日作的概念,本来是网友贴上的标签。中餐也有位上的方式,它算是一个中餐细分。也可能和居酒屋的装修环境有关,给你一种吃日料的感觉?

日料人均2000其实更不值。2018年我在东京在银座旁边吃九兵卫,说是寿司界百年军校,我记得人均1500吧。回国我去吃地球美食剧场,价格就变成了人均3K。

你说这东西其实也就是十几片生鱼片,里面都是白米饭。开到上海爆满排队,没有人觉得贵。说食材都是日本空运,现在什么食材在国内市场买不到?当时也没有引起这么大的舆论。

这次的讨伐我觉得更像是两个消费世界的碰撞,没必要通过拉踩树立一个人间清醒的大旗。他吃着拉面,说你这不是不是傻呀,你看我这吃的也挺饱还挺好。如果你反驳他,就会引起更大的爆发。

氢商业:你还会去吃头灶吗?

WW:应该不会,我已经尝试过了。

我就是一个普通的消费者,不是美食家,也没必要把食材味道拆解得很细。普通人其实很难尝出它到底好在哪、不好在哪,就平常心吧。

关于头灶的舆论声渐渐熄火,在各大媒体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如这家餐厅将是赚得盆满钵满的最大赢家,获得了流量讨论度、一些好奇的富人也会去尝鲜;比如它满足了一些炫耀者的虚荣心,把每分每秒的体验发布大社交平台上实现价值最大化。

最后大家达成一致:这家餐厅挺好的,不坑穷人,割不到我。

类似的舆论之争几年前就出现在b站纪录片《亿万富翁们的饕餮盛宴》的弹幕和评论区。

矿泉水被装在设计师款杯子里卖300一瓶,一人份的鱼子酱12万,引起广大弹幕的撕x大战,有人说“看起来肯定不如老干妈好吃”、“这些富豪的钱真好骗,脑子有包吧。”

图源:b站

消费的本质仍然是制造更大的差异。有人以此为商机,赚得不少眼球和银子的头灶餐厅做的是这门生意。

《亿万富翁们的饕餮盛宴》的评论区这个朴素且美好的愿望引发大量点赞:

“总有一天你会成为你所讨厌的人。”

“多谢吉言,我讨厌有钱人。”

作为进大观园见世面的当代刘姥姥,希望我终究也有一天能体会有钱人想象不到的快乐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氢商业(ID:Qingshangye666),作者:橘总

,“我花200血压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0吃了中餐日作,但不想被你们骂韭菜”

相关:

京东走出旧秩序出品|虎嗅商业、消费与机动组作者|苗正卿题图|IC Photo在更复杂的电商江湖里,京东正试图在守成和进取间寻找到微妙平衡。3月10日,京东集团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这是一份很“京东味儿”的财报:强调低利润率运营和高“实体经济”投入。从基本面看,京东在过去一年竭尽全力在保持低利润运营,全年净收入达到9516亿元,同比增长27.6%;非公认会计准则(Non-GAAP)下的经营利润为134亿元,同比下降12.4%。从经营利润..

向地层深处进发二十公里,会有无尽的能源吗?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 大量的温室气体以及全球气候的变化,开发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对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越发迫切。于是,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板,也一直在努力实现可控核聚变。在这当中,地热能似乎并不常被提及,但在我们脚下的土地里,除了化石燃料,其实还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图片来自:Unsplash从麻省理工学院(MIT)衍生出来的一家初创公司—— Quaise Energy,就在计划一项「地球钻探」,..

台籍人大代表邹振球:大陆台企可享受RCEP优惠编者按:在台海危机甚嚣尘上的当下,两岸如何融合发展成为了近期重要的议题。有哪些来自台胞的声音被带到了今年的“两会”上?与地理距离更近的福建省相比,江苏省在服务台胞就业创业和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中的工作有何特色?如何进一步拉近两岸民心,特别是青年人之间的距离?如何增强台湾青年留在大陆发展的信心?带着这些问题,凤凰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邹振球。全国人大代表邹振球凤凰两会记者:您今年..

又一喷香港艺人被央视“点名”,我们需要更多的“她”《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揭晓,这次格外引人关注。因为除了为科技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争得奥运奖牌的冠军,中间还有一个来自香港演艺圈的女人。名单公布前,内地很少有人知道她。名单出来后,还有不少人疑问,凭什么是她?事实是,她实至名归,单大屏幕上播放的她的获奖片花,都让人泪目。我们确实该记住她的名字——陈贝儿。陈贝儿,生于香港,长于加拿大。她家境优渥,从小与娱乐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她的父亲陈永镐是香港圈..

美媒:西方国际精英黉舍,被指存在“种族主义”【环球时报报道】彭博社3月4日文章,原题:精英国际学校存在种族主义问题 昂贵的私立国际学校几乎一直以英语教学,曾是外交官和企业外籍高管子女的专属领域。但如今世界各地的父母都希望子女就读此类学校,因为他们将西式教育视为通往成功的途径。目前平均每天有两所新的国际学校开学,对教师的需求无穷无尽。然而,求职者中鲜有人知道,他们获得工作的机会取决于与简历一起上传的个人照片。学校应家长要求配备白人教师和管理人..

中国内地本土病例大幅增添 青岛莱西师生确诊244例  (抗击新冠肺炎)中国内地本土病例大幅增长 青岛莱西师生确诊244例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电 综合消息:中国国家卫健委10日通报,9日中国内地新增确诊病例528例,其中境外输入126例,本土402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86例,其中境外输入151例,本土435例。   截至9日24时,中国内地现有确诊病例4610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12385例,累计死亡4636例。境外输入现有确诊2451例,累计确诊15836例,无死亡病例。   中..

疫情防控履职不力 青岛莱西市委书记等多名干部被处分  中新网3月10日电 据清廉之岛微信公众号消息,2022年3月以来,山东青岛市莱西市发生本土聚集性疫情。在疫情发生和处置过程中,暴露出莱西市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存在严重的短板漏洞,特别是对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风险隐患警惕性不高,麻痹大意,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不力,一些党员干部存在履职不力、失职失责的问题。经青岛市委批准,青岛市纪委监委围绕莱西市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问责调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

许魏洲官宣成婚!卡点1314晒成婚证,女方身份曝光3月10日,许魏洲卡点13点14晒结婚证宣布结婚,“人生有幸,唯你不变。”照片中许魏洲和老婆拿着结婚证对着天空拍照,满满的甜蜜! 随后,许魏洲工作室也转发配文“光阴如梭,此刻正好。祝福Boss”。有媒体从知情人处获悉,许魏洲的老婆为高中学姐,两人年龄相仿,都曾就读于上戏附中。关于恋情开始的时间,知情人透露,两人应该是毕业后相识,目前均在北京定居。

最幸福的时刻:“对朴直在输入”今天是小狗自己有分寸的第二话,叫做《不回复》,又名《当你不回复我时我在干什么》。我和小狗一样,在朋友不回复的时候,会想很多——我发的东西是不是很无聊?TA是不是不喜欢我发这些内容给他?还是说TA不喜欢我了……我会把“不回复”这件「事」的意义,加工为「负面」意义,于我这个「人」而言的负面意义。后来有一次,我对一位朋友坦诚地描述了我的恐惧——当你不回复的时候,我会有些担心我们的关系,担心我们的关系不如从..

离了孙红雷,张艺兴又不会演戏了?“好久没看过这么尴尬的剧了”,一位看过《相逢时节》的观众是如说。当「正午出品必属精品」的定律逐渐失效,即使有袁泉+雷佳音这样的高口碑演员,可面对扑面而来的一瓢狗血,以及换汤不换药的“中年版罗密欧与朱丽叶”情节,还是难免让人感到生厌。而在收到的诸多差评里,作为主演之一的张艺兴被提及时,总是伴随着对于他演技的争议——没了孙红雷,他又不会演戏了?01 当演员,总是差点儿意思在《相逢时节》中,张艺兴饰演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