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钢力推行政和解入法 堪称最锋利双刃剑

2014-02-20 02:03:23 来源:网络

  “行政和解,通俗的解释就是花钱减灾。”有证券律师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称,推进行政和解新模式入法对投资者索赔而言是个大好消息,但是同时,证监会的权力也会被放到非常大,容易导致权力寻租,行政和解制度的实行将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昨日,证监会主席肖钢在《行政管理改革》杂志发表了题为《积极探索监管执法的行政和解新模式》的署名文章。他表示,采取行政和解是当前一种比较实事求是的做法,有利于投资者损失获得补偿。他建议,可以趁人大修法之机,在《证券法》和《期货法》中先行确立我国证券期货执法中的行政和解制度。

  力推行政和解

  有效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是推出行政和解制度的重要目的。此前国务院发布的保护中小投资者“国九条”中提出,要健全中小投资者赔偿机制,督促违规或者涉案当事人主动赔偿投资者,但是并未涉及行政和解制度。

  肖钢认为,在缺少专门法律规定,或者法律规定不明确,客观上确实难以认定当事人行为法律性质的情况下,可以不必强行作出当事人行为是合法或违法的明确认定结论,但可以根据当事人行为的社会危害后果,通过协商,以当事人交纳相应数额的和解金的形式进行结案处理。

  他表示,面对投资者保护的现实难题,境外很多国家和地区采取的行政和解执法模式,较好地兼顾了监管机构行政执法和投资者损失赔偿两方面的需要。

  特别是有利于及时弥补投资者所受经济损失。按照传统的行政执法模式,对于侵害投资者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监管机构只能采取罚款等行政处罚措施了事。这对于保护投资者的目标来说,充其量只是实现了一半,即让侵害者承担了法律上的不利后果,付出了必要的代价,但却未能让受害者得到补偿。

  他介绍,2006年至2012年间,证监会正式处理的虚假陈述案件122起,但投资者获得的索赔有限。而至于投资者因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提起民事损害赔偿诉讼并获得相应赔偿的,至今尚无案例。

  此外,对于尽快明确和稳定市场预期、根本减少和平息行政争议、破解制度供给不足或缺陷的现实难题都有利。

  权力如何约束

  “行政和解本身可能会把证监会的权力放得很大。”上海华荣律师事务所律师许峰表示,宏观来讲,证监会推进行政和解制度,是振奋人心的做法。

  他表示,证监会对于在自己权力范围内的案件,在行政和解制度下选择从轻处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于复杂案件,在查清楚有难度的情况下,直接和解,这在当前的法律框架下还是违法的,是一种行政不作为。

  防止权力滥用和严格管理和解金,也是肖钢关注的重要内容。对此,他表示要严格限定适用范围,对于能够查清认定的案件,或者仅是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而并不涉及投资者补偿的案件,或者当事人不对补偿投资者损失作出承诺的案件,一律不能纳入行政和解案件范围。

  肖钢建议可以从市场机构涉嫌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案件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涉嫌欺诈销售、误导投资者的案件入手推行行政和解制度。

  和解金是行政和解制度的核心,肖钢认为,要严格管理和解金,直接用于补偿投资者受损权益。同时,严格规范和解程序,确保和解执法的严肃与公正。比如行政和解的程序包括监管机构与当事人之间的直接协商谈判、必要时的公开听证、利害关系人第三方的参与等。

  “由于和解成功后行政调查终止,相对人不会再因涉嫌违法违规行为受到处罚,因此,必须通过有效的机制安排防止监管机构和相对人滥用这种制度空间。”肖钢称。

  证券律师宋一欣认为,行政和解制度在国外已经成熟,在国内也有一个类似案例即“万福生科案”。不过他强调,证监会不应该成为投资者保护的终极仲裁者。“对于一个案件是否采用行政和解,应广泛征求意见,程序上先行公开听证,在事后若有不服可以行政复议。必要时,还要允许已和解的投资者通过法律手段确定和解方案是否违法。”

  许峰建议,行政和解和集体诉讼都是投资者维权的必要方式,应该尽快推进集体诉讼制度,鼓励民间力量维权。

(责任编辑:DF126)

,肖宜宾市地图 钢力推行政和解入法 堪称最锋利双刃剑

相关:

各路资金“输血” 股市“马上有钱”  昨日,保监会明确表示把险资投资权益类资产从不得超过总资产25%提高到30%,意味着保险资金再次扩大了投资A股的比例,同时,社保基金也积极入场增仓A股、QFII和RQFII也加快了入市的步伐,多路资金正源源不断地向A股输送新鲜血液,A股市场已现积极信号。  2月19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规定了保险投资的三类比例。其中权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其他金融资产、境外投资的账面余..

权重股躁动 改革风驰援资金面稳定  本轮市场反弹以来,以银行、地产为代表的权重股频频异动,有效驰援了市场反弹。昨日,石油、银行和地产三大权重板块集体爆发,对大盘的抬升效果显著。分析人士指出,在权重股躁动、改革风驰援和资金面稳定的背景下,短期大盘的强势格局有望得到巩固。  权重股躁动大盘获抬升  自1月21日市场反弹以来,权重股驰援大盘是本轮春季攻势的一大亮点,银行股、地产股轮番发力为市场反弹提供了持续动能。昨日权重股集体爆发,对..

66家机构年后火速调研 云集医药和LED  年后至今不足半个月,已经有66家机构马不停蹄涌进医药和LED上市公司进行调研。机构在调研过程中对独家药品、医药新品、LED全产业链的浓厚兴趣,指出了今年的投资风向标。  51家机构“问药”觅良机  马年伊始,生物医药行业继续得到机构的青睐,共有51家机构前往调研。机构在“投医问药”过程中对独家产品、新产品的浓厚兴趣,指出了今年的投资风向标。  最新调研报告显示,2月8日至19日,千红制药(002550)、沃森生物(3..

强者恒强 45股最具融资黑马相  从2013年开始沪深股市个股的分化格局延续至今,做多强势股成为融资资金的现实选择。统计显示,1月21日反弹以来,在700只两融标的股中,有104只个股在期间创出了近52周的股价新高。以这些强势股为基础,通过估值、融资买入力度以及股价表现等层层筛选,呈现出一个由45只个股构成的“强者恒强”组合,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为融资资金提供更高收益。  104只标的股率先突破  2014年1月21日以来,沪深股市整体触底反弹,市场做..

国民技术创33个月新高  作为创业板老牌的明星股,国民技术早在上市初期就达到183元的历史高点后便持续向下调整,直到2013年该股才逐步走出下跌周期。进入2014年,随着创业板成长股炒作热情的高涨,国民技术更是开启了一波加速上涨的行情 .  昨日,国民技术小幅低开后很快向上拉起,午后跟随创业板指数的回抽进一步扩大涨幅,尾盘更是直接封住涨停板。截至昨日收盘,国民技术报收34.62元,创出2011年5月中旬以来的股价最高水平。  应该说,国民..

光大证券“8·16”乌龙事件始末  沉寂半年的光大乌龙事件在杨剑波状告证监会之后再起波澜。随着法院正式受理诉状,本已尘埃落定的处罚决定又一次回到公众视野,“史上最大的罚单”重新接受各方考量,乌龙事件继续深入发酵。  回顾事件的来龙去脉,2013年8月16日上午11点05分08秒,沪指突然直线拉升100点,暴涨5%,2分钟内成交额约78亿元,造成了6年来最大的波动。  沪指的暴涨源于光大证券的误操作--光大证券自营的策略交易系统包含订单生成系统和订单执..

上交所中金所就光大乌龙事件当事人说法进行回应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19日晚间对光大证券乌龙事件当事人杨剑波的有关说法进行了回应。  上海证券交易所称,已注意到近日媒体对杨剑波有关“8·16”事件陈述的报道。杨剑波关于本所的说法有诸多不实之处。在行政诉讼程序中,本所将按有关要求,以适当方式向有关方面提交事实和证据材料。  中金所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称,我们已经关注到近日一些媒体的报道和讨论,也注意到有关当事人关于..

“再问光大乌龙事件”意义几何?  连日来,半年前发生的乌龙事件因被罚“终身证券市场禁入”的杨剑波状告证监会一事被再次置于聚光灯下。  针对杨剑波的诉说,上交所、中金所都作出回应。这些是是非非也将有待司法的最终认定。与此同时,法律界和市场各方对事件是否为内幕交易,处罚是否公允进行了讨论。  回顾去年8月的那场乌龙事件,毋庸置疑,光大证券以及包括杨剑波在内的相关责任人,难辞其咎。一些专家也提出,如果相关监管部门和交易所机制完善,..

真相究竟是什么——当事各方再说光大证券乌龙案  18日,光大证券原策略投资部负责人杨剑波起诉证监会一案已正式立案,杨剑波向媒体讲述了事件前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19日晚间分别就此作出回应。当事方各执一词。  监管者对对冲操作是否知情?  “在对冲过程中我们和监管部门做了密切沟通,他们已经知情,为什么最后成了内幕交易?公司公告因为送审上海证券交易所而有所耽搁,为什么最后成了我们有意先交易后公告?”将证监会告上法庭的“光大证券乌龙..

沪深300指数围绕2300点震荡  昨日,权重股集体爆发带动沪深300指数重返2300点,行业方面,银行股和地产股双双走强为沪深300指数提供显著支撑。在权重股走强的带动下,预计沪深300指数短期将维持强势格局。  沪深300指数于本周三小幅低开后,维持低位震荡,午后权重股集体发力,沪深300指数获得显著拉升,最高上探至2317.42点,尾盘报收于2308.66点,上涨1.15%。值得注意的是,沪深300指数已经围绕2300点附近连续震荡三个交易日,期间成交额维持在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