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案“乌龙摆尾” 杨剑波诉证监会正式立案

2014-02-19 02:38:12 来源:网络

  一纸行政诉讼让光大“乌龙指”案再掀涟漪。

  光大证券原策略投资部总经理杨剑波诉证监会一案,目前已被法院受理。

  昨日15时许,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向《第一财经日报》核实确认了此消息。此外,杨剑波本人于当晚向《第一财经日报》证实,已经收到立案通知书。

  除杨剑波诉证监会正式立案以外,对光大证券的相关索赔也正在继续,“光大8·16”事件远未归于沉寂。

  当事人:

  定性“内幕交易”始料未及

  杨剑波于2月8日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状告证监会,请求法院撤销其2013年11月1日做出的(2013)59号《行政处罚决定书》和同日做出的(2013)20号《市场禁入决定书》。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在2月14日下午召开的例会上回应称,证监会已关注到相关报道。对于光大证券异常交易案,证监会在去年8月30日、11月1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已进行过详细介绍,目前没有需要更新发布的内容。

  据一位接近证监会的人士透露,证监会对此案件非常重视,并有舆情部门人士专门关注该案。

  证监会2013年8月30日公布了对光大异常交易事件的调查处理情况。此事件被定性为内幕交易与信息误导、内控缺失。证监会对四名相关决策责任人徐浩明、杨赤忠、沈诗光、杨剑波处以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没收光大证券非法所得8721万元,并处以5倍罚款,共计5.2328亿元。

  杨剑波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被定性为“内幕交易”令人始料未及。

  “当时公司、团队、进场的监管、通话的中金所官员都是正常的反应,只不过后来被错误定性成内幕交易,才显得所有上述这些当事人的行为不合规。关键是最后定性错误,而不是我们当时的行为错误。另,错单发生后需要先公告后交易的规定本来就不符合市场法则,是个伪命题。即便在国内也没有相关法律支持。国外更没有如此规定的法条。这种提法本身体现了提出这一规定的监管人员对业务的理解不足。” 杨剑波表示。

  杨剑波坚持认为,针对由软件的技术问题引发的错单交易,其采用了“对冲”这一策略投资的常规方式,从而弥补风险敞口的做法,并没有利用该信息进行内幕交易的主观意图。不应定性为“内幕交易”。

  本案核心问题

  此外,光大“乌龙指”事件所引发的索赔案也正在进行之中,有证券维权律师对本报表示,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已经受理了多起投资者起诉光大证券索赔的案件。

  “我们打算近期再向法院提交十个左右的起诉。”上海市华荣律师事务所许峰律师对《第一财经日报》称。

  杨剑波的代理律师之一、中兆律所的杨翼飞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说:“是否属于内幕,要回到法律的角度去分析。目前我国《证券法》和《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中对内幕信息的内容限定均为‘发行人’自身信息和政策性信息。对于股票市场的申购者来讲,因其申购行为产生的信息是否属于内幕信息并没有相关规定。”

  “证监会对内幕信息的认定背离了《证券法》第七十五条第二款前七项的列举性条款。”杨翼飞认为。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内幕信息的核心在于利用没有公开披露的信息而从事相关交易,从而牟利,并对投资者造成损害。内幕消息的界定中包含了对公众投资者利益的伤害,并扰乱了资本市场公开、公正的交易秩序。

  有长期从事A股ETF以及港股A50ETF高频交易的国内投资者表示,他所在的团队2013年因“光大8·16”当日损失约40万元,为去年全年日内交易单日最大亏损。

  《证券法》第七十五条规定,在证券交易活动中,涉及公司的经营、财务或者对该公司证券的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尚未公开的信息,为内幕信息。该法条列举了公司分配股利或者增资的计划、公司股权结构的重大变化等七条内幕交易范畴。

  值得注意的是,该法条在列举后附着一条“兜底条款”——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认定的对证券交易价格有显著影响的其他重要信息。

  对此,在多位金融法学界人士看来,决定本案性质的核心问题有二:一是举证和质证要充分,解决事实认定问题,二是对兜底条款的解释,解决法律适用问题。

  同样有法律界人士认为,证监会对两条兜底条款的适用,已经超出了法条原有范围,并不合适。兜底条款的解释,不能作不合理的扩张性解释。

  这一案例的最终判定,将对未来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金融监管、赔偿机制均产生深远影响。

(责任编辑:DF126)

,光大案倚天屠龙记吴启华 “乌龙摆尾” 杨剑波诉证监会正式立案

相关:

广晟有色净利大降230% 今年有望受益稀土整合  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亿元,同比降幅32.77%,净利润为-7871.52万元,同比降幅230.28%   2月17日晚间,广晟有色发布了2013年年报,而从目前数据可以看出,去年稀土行业受到了极为强烈的价格及需求下滑影响。  根据广晟有色年报,去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6亿元,远低于2012年同期的23.8亿元,降幅为32.77%。而2011年时,公司的营业收入为22.22亿元。  从净利润方面看,2011年广晟有色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1.7..

地产主业停滞不前 中房股份杀入煤层气领域  隶属于传统行业的能源产业依然保持其热度,并吸引大批企业进入。原本以房地产为主营业务的中房置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房股份”,600890.SH)也将进入能源领域,计划变更为综合性新能源集团公司。  在去年6月份正式变更公司大股东后,中房股份仍然在亏损的泥潭中挣扎,房地产主营业务的长期停滞使其不得不寻求新的发展方向。这已经是中房股份发展历史上第二次转换主营业务。  收购煤层气资产  2月18日晚,因重大资产..

小贷公司融资渠道比例有望双扩  如果说新兴的互联网金融需要填补政策空白,那么步入发展瓶颈期的小贷、担保行业则亟待政策升级。  近年来,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以及贷款规模均快速增长。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全国已有小额贷款公司7839家,较2012年末增加了1759家;贷款余额8191亿元,全年新增贷款2268亿元,增幅达38.33%。  然而,随着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张,小贷公司融资渠道单一、杠杆比率过低以及配套政策滞后等问题愈发凸显。  昨日,有消息..

杭州土地市场节后遇冷  过完元宵,年味渐散,但杭州楼市却未现复苏。  昨日,杭州市主城区迎来了马年的首场土地拍卖会,蛇年屡现的高溢价拿地场景并未上演。  按照原计划,昨日杭州市将出让5宗地块,总计出让面积28.73万平方米,总起价达76.57亿元。始料未及的是,其中1宗地块“因规划调整,暂缓出让”。余下4宗地块虽成功出让,但61.9亿元的成交额,让业界大跌眼镜。  此次土地拍卖中,杭政储出[2014]2、4号地块由于无人报价,均为直接成交..

联盛重整牵动吉林信托10亿兑付 投资人施压建行  山西联盛能源债务重整进展的缓慢推进令各家债权人被迫陷入焦灼的拉锯战,那些因信托产品而被意外绑到这场重整中的普通投资人却已经按捺不住。  2月19日,随着吉林信托所发行的“吉信·松花江【77】号山西福裕能源项目收益权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称“吉信·松花江77号”)第五期产品到期,这期产品也将不可避免地违约。吉信·松花江77号第五期产品规模为1.09亿元,连同此前违约的四期产品,吉信·松花江77号已经连续五期不..

上市公司竞逐养老地产 盈利困局难破  随着我国快速进入老龄化,养老产业作为朝阳产业逐渐崭露头角,养老地产随之受到各路资本关注。在最早进入这一领域的险资身后,一批上市公司也随之介入。  昨日,金科股份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表示,公司将积极探索进入养老地产。而在此之前,已经有包括云南城投、上实发展、中茵股份、保利地产等多家上市公司介入分羹。  尽管这一产业近来热闹非凡,但业内人士普遍意识到,近年来国内养老产业相关政策法规的缺失和不明晰,..

机构密集调研 冷链股“不冷”反“大热”  冬天的寒冷还没散尽,资本市场冷链行业的多家上市公司股价却悄然“大热”。  数据显示,多家涉足冷链产业的上市公司今年以来股价表现抢眼,雪人股份连续收出8根阳线;大冷股份最近连续3个交易日收出阳线,累计上涨超过20%;烟台冰轮2月14、2月17日都以涨停报收,今年以来涨幅已经超过50%。  雪人股份昨日午后突然直接拉至涨停,算上这根大阳线,雪人股份已经连续8个交易日收出阳线,涨幅接近40%。资料显示,该公司目前在..

独立后的苏格兰使用英镑对英国亦是最佳选择  萨蒙德说,“分享英镑”可以使苏格兰以外的英国企业继续享有透明的价格体系,并免除因汇率波动带来的经济风险,也符合苏格兰以及苏格兰以外英国其他地区消费者的利益。他认为,拒绝独立后的苏格兰与英国“分享英镑”,将给苏格兰以外的英国企业增加数亿英镑的交易成本,而英国中央政府部分官员对这种损失估计不足。   对于苏格兰独立后加入欧盟的前景,萨蒙德说,如果欧盟违反苏格兰人的民主意愿而拒绝苏格兰入盟,将极大..

中国去年增持500亿美债 稳居美国最大债权国  [ 2013年12月,中国减持美国国债478亿美元,总额降至1.27万亿美元。日本也减持39亿美元,总额减至1.18万亿美元 ]  昨日,美国财政部公布最新一期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2013年12月,中国减持美国国债478亿美元,总额降至1.27万亿美元。与此同时,作为美国国债第二大持有国——日本也减持39亿美元,总额减至1.18万亿美元。   报告显示,2013年12月,美国长期资本净流入为-459亿美元,此前1月这一值为-293亿美元。..

必和必拓铁矿石盈利增至65亿美元  尽管矿业公司去年接连遭遇重创,但借助成本压缩和资产处置,矿业巨头必和必拓仍取得让人艳羡的成绩。  2月18日,必和必拓对外披露了其去年上半财年财报。其中,截至去年12月31日的半年内,必和必拓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9%至339.48亿美元,净利润更是达到81.1亿美元,同比增幅达到83%,而铁矿石业务的盈利达到惊人的65亿美元,同比提升了60%。  过去数年,亚洲等新兴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对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