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还能成“避险货泉”吗

2022-05-14 08:12:36 来源:网络

4月20日,在日本东京,一家外汇经纪公司的大屏幕上显示着日元与美元的实时汇率情况。新华社记者 张笑宇摄

4月20日,在日本东京,一家外汇经纪公司的大屏幕上显示着日元与美元的实时汇率情况。新华社记者 张笑宇摄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与欧元、英镑均有所贬值相比,日元成为贬值幅度最大的货币。日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即由“动荡时期买日元”向“动荡时期卖日元”转变。日元贬值导致日本经济雪上加霜,日本政府遏制货币贬值面临两难。

长期以来,在地缘政治风险和突发事件爆发引起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时,日元均成为投资者“避险”的主要货币,即资金流向全球屈指可数的债权国日本,由此引发日元升值,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日元兑美元汇率在3个月内从106日元上升至约87日元;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经济面临衰退,日元一直呈现升值态势,成为国际上公认的“避险货币”。然而,进入2022年,乌克兰危机逐步升级,日元一改“避险货币”属性,呈现一路下跌的趋势。即从2022年初1美元兑换115日元,到5月11日贬值为130日元,为20年来最低水平,其贬值幅度超过了俄乌冲突初期俄罗斯卢布急剧贬值的幅度,国际清算银行(BIS)和日本银行计算的日元实际有效汇率均创下最低点。

导致日元贬值至2002年5月份以来最低水平的直接原因是俄乌冲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经济、金融、科技、文化等领域全方位、无差别制裁俄罗斯,导致国际能源价格迅速飙升。日本虽然依赖俄罗斯能源比率低于欧洲国家,但石油进口、对俄罗斯工业品的出口等经贸合作均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在全球能源价格受俄乌冲突影响迅速攀升的背景下,严重依赖进口石油的日本遭遇输入型通货膨胀,叠加美国收紧货币政策,导致日元汇率持续下跌。

根据利率平价理论,两国之间利差导致汇差,从短期来看,利率高的国家汇率上涨,而利率低的货币则贬值(长期则相反)。2022年3月17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启动约3年来的首次加息0.25个百分点,而日本银行(央行)则于3月18日决定维持大规模货币宽松。毫无疑问,美联储加息促使全球资金将流向有望获得高收益的美元,容易出现美元兑日元升值,而日本量化宽松、零利率政策导致国际金融市场上投资者抛售日元,抢购美元。这种货币替代必然带来大量国际资本流向美国市场,引发日元大幅度贬值。

显然,俄乌冲突、美联储加息为日元贬值的主要因素,而直接的原因是日本银行为了抑制长期利率的上升,决定实施多天无限制买入国债的“连续限价购债制度”。但是,日元一反常态,由“避险货币”转为“抛售货币”,其深层因素则为日本经济内生增长潜力不足,内需乏力、货币政策失效。

日本银行2022年3月17日发布的2021年10月份至12月份资金循环统计(速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底,日本家庭金融资产同比增长4.5%,至2023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8万亿元),首次突破2000万亿日元,连续7个季度增加。年底发奖金成为推高金融资产的因素,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地缘政治动荡不定的情况下,现金存款的持续增加,表明日本个人消费持续受到抑制,消费者对未来经济预期依然悲观。面对俄乌冲突下国际能源价格的飙升,考虑内需低迷,日本企业难以把高涨的价格转嫁给消费者,导致企业收益进一步恶化,从而使日本陷入企业收益恶化—工资持续停滞—消费进一步低迷—经常项目收支恶化—日元持续贬值的“螺旋式贬值”陷阱之中。

根据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日元贬值有利于日本的出口,有效缓解长期困扰日本的通货紧缩问题。但是,本轮日元的贬值不仅未能拉动出口,而且也难以解决通缩问题,反而引发进口能源价格上涨、相关生产品和消费品价格均上涨的通货膨胀。由于近年来日本企业竞争力持续下降,进口原油价格的上涨又进一步推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且企业难以将成本转嫁到产品价格上,无法扩大出口,必然导致日本经常项目逆差。由于日本能源严重依赖进口,因此随着国际资源价格上涨,2022年1月份日本的经常项目收支连续两个月逆差,逆差额达到1.1887万亿日元,创下历史第二高。虽然2月份经常项目收支转为顺差1.6483万亿日元,但比上年同期减少42.5%。2022年全年也可能出现1980年以来的最严重逆差。而日元贬值预期下资本大量外逃,进一步减少日本的对外债权,日本国际收支状况将更加恶化。

在工资未能上涨甚至下降的背景下,物价的上涨容易引发消费者对未来预期的恐慌,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股价、消费者信心指数双双下滑。在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多轮冲击、俄乌冲突下进口能源价格高企的双重影响下,日本陷入了商品物价呈现通货膨胀,但国民收入属于通货紧缩的怪圈。即日本2021年10月份至12月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同期增长0.4%,但从实际国内总收入(GDI)来看,反而减少2.1%。国内生产和收入的落差显示出日元贬值与资源涨价正在导致财富流向国外。不仅如此,面对“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岸田政府启动了汽油价格补贴措施,进一步推高了原本居高不下的日本财政赤字。而政府债务的不断增加,又挤压了日本央行由宽松货币政策转向紧缩货币政策的空间。

由此可见,日元贬值引发的通货膨胀,不仅未能解决多年来困扰日本经济发展的通缩问题,反而进一步打击了消费者信心和股市价格,导致日本岸田政府通过实施“新资本主义”,实现“增长与分配”良性循环的政策目标面临新的挑战,使原本复苏乏力的日本经济前景更不容乐观。

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以及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制裁长期化趋势,导致世界经济面临供应链断裂的危险,全球通货膨胀的风险日益加大。日本经济对进口能源依存度较高,更是面临经常账户逆差长期化、日元“恶性贬值”的风险。为了遏制日元恶性贬值,日本必须要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然而,一直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日本,如果转为紧缩性货币政策,对面临经济衰退的日本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显然,日本政府面临进退两难的困境。

从日元由“避险货币”沦为“抛售货币”的教训中可以看到,要摆脱本币恶性贬值,需要调整能源战略,进一步降低对外贸易依存度,必须推进“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结构改革。因此央行的货币政策不仅要保持独立性,而且还要灵活机动,要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市场,避免国际资本的冲击。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金仁淑)

,日元还能成“任泽平 避险货泉”吗

相关:

上海新增本土194+1487 新增本土衰亡1例  上海市卫健委今早(14日)通报:2022年5月13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94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487例,其中140例确诊病例为既往无症状感染者转归,54例确诊病例和1486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在闭环管控中发现。   2022年5月13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94例,含140例由既往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治愈出院721例。   病例1—病例7,居住于浦东..

北京会呈现规模化新冠疫情吗?吴尊友最新研判  中新网北京5月14日电 13日晚,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发文,解读“北京这波疫情是否会演变成规模化疫情”。吴尊友表示,这种可能性非常小。 微博截图   全文如下:   5月12日下午,北京市民都在疯传,说明天,即5月13日开始,北京要封城了!一时间,弄得人心惶惶。大家都忙着采购食品,以备封控。   北京的疫情没有恶化,怎么会突然封城呢?   很快,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正式澄清,这是谣言..

郑州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1例无症状传染者  2022年5月12日14时至5月13日17时,郑州市发现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11例无症状感染者,现将具体情况通报如下:   病例271:病例210的密切接触者,职业:个体商户,工作地址及现住址:新密市白寨镇浩金元钢材市场。   5月6日,9:30到白寨镇王寨河大队部附近核酸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9:51—18:00左右在工作地上班。   5月7日,10:00—10:10在鑫旺超市(新密市翠微路金鑫花园西北侧)购物,10:55—11:00在盛翔百货(新密..

北京海淀区新增5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5月13日16时至23时,北京海淀区新增5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均为管控人员,目前已全部转入定点医院治疗。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病例1-4,均为北京福华鸿源酒店入住人员,5月9日作为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5月13日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   病例5,为5月12日中铁十一局三公司续发病例家人,现住地为海淀区四季青镇东平庄19号,5月10日、11日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5月12日作为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5月13日核酸..

北京房山区:5月5日起收过韵达快递的请当即报备  中新网北京5月14日电 据“北京房山”微信公众号,自5月5日起曾接收过韵达快递的市民立即向所在社区、单位、酒店报备。 通知截图   全文如下:   市民您好!如您自5月5日起曾接收过韵达快递,存在疫情风险。请您立即向所在社区、单位、酒店报备,五天内完成三次核酸检测。根据疫情防控有关法律法规,如没有遵守上述要求造成疫情传播的,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感谢您的配合!(完) 【编辑:卞立群】

北京经开区解除科创家园二期封控管控法子  中新网北京5月14日电 据“北京亦庄”微信公众号消息,封控区科创家园(经海七路100号院)16号楼,5月14日起解除封控管理,区内人员开展健康监测7天。 公告截图   原文如下:   2022年4月30日,经开区新增一名新冠检测阳性人员,系在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中发现,5月1日,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经开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对科创家园(经海七路100号院)部分楼栋进行了封控和管控管理。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

河南许昌传递16例确诊病例及24例无症状传染者勾当轨迹  5月13日,记者从河南省许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获悉,5月11日0时—5月12日0时,许昌市共新增16例本土确诊病例,24例无症状感染者。具体情况通报如下:   病毒感染者268:现住址:魏都区铁路家属院北院,系感染者65、238、237的家庭成员。   4月29日以来活动轨迹与感染者65一致。   5月10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   病毒感染者269:现住址:襄城县双庙乡化行村。   4月29日,19:00在襄城县“干锅..

北京丰台区封管控区域发布  据“丰台疾控”消息,截至2022年5月13日15时,丰台区封管控区域公布(含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划分标准),通知如下:   封控区   长辛店街道:卢西嘉园4号楼4单元;   东铁营街道:横一条小区1号楼4单元;   成寿寺街道:方泽园12号楼4、5、6单元;   王佐镇:鑫湖家园C区8号楼;   云岗街道:镇岗南里3号院6号楼2单元;   南苑街道:槐悦佳苑2号楼2单元,西营房5号卫戍区家属院2号楼;   玉泉..

郑州:“戴口罩”“扫码”正式入法 违者将被罚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逛超市、看电影、坐公交都要戴口罩,到公共场所、乘坐网约车要主动扫码,违者将承担法律责任。5月13日,郑州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佩戴口罩和使用场所码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明确规定了佩戴口罩和使用场所码的有关要求、法律责任。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小切口”立法:单位和个人都要遵守“..

新闻早报:俄美两国防长进行电话闲谈 吴尊友研判北京疫情 【北京会不会出现规模化疫情?吴尊友研判】5月13日晚,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发文对北京本轮疫情做出最新研判,回应市民关切问题。吴尊友认为,北京这波疫情演变出现规模化疫情的可能性非常小。疫情的变化方向和发展速度,虽然受病毒的一些生物性特征影响,但更是由防控措施的力度和速度决定的。吴尊友提醒,对于北京的居民来说,一定要遵守北京市关于新冠防控的各项规定。居家要经常开窗通风,出门要戴口罩、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