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的系统性制度突破点

2019-05-11 10:52:19 来源:网络

  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既为自贸试验区的深度实践提供了新载体,也是立足我国实际,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尝试。无疑,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不是简单的物理扩区,而是开放的深化、功能的强化、布局的优化、动力的转化,是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制度创新变革。因而,对这项全新的探索实践,需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各部门在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大胆探索,为建立国际最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营造宽松的改革创新氛围。

  具体而言,新片区建设,理该在全面总结自贸试验区前期探索的基础上,全力做好“差别化探索”这篇大文章,定位重塑,目标再聚焦。5年多来,国家和有关部门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推出了近600项改革任务,已有286项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复制推广,较好发挥了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新片区要更多聚焦国际市场需求大、对开放度要求高,在其他地方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的重点领域,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加大开放型经济的风险压力测试,努力打造全球要素资源配置枢纽。此外,还需更多聚焦投资贸易自由化,加快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概言之,新片区应着眼于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实行以投资贸易自由化为核心、有别于世界上其他小型经济体以单一功能或特色产业为主的自由贸易区政策制度,形成国际市场综合竞争优势,努力成为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作为全新的系统性制度突破,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建设的过程,也是对现有机制、税制和法制进一步完善的过程。为此,新片区的规划建设应全面统筹处理好国际市场竞争力与国内政策洼地、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新片区与其他国家战略的联动发展、创新突破与依法改革四大关系。

  作为差别化探索的试验田,加快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是新片区重要使命。国际上的自由贸易园区通常按照《京都公约》的界定设置,最核心的“特殊政策”就是以低税率为特征的税收政策和以安全为主的监管措施。低关税、低所得税、低流转税等税收优惠政策是国际上自由贸易园区促进国际业务发展的通行做法,并实现了从针对货物贸易的关税减免向生产型企业、总部型企业、高端服务业、服务贸易等特定企业的所得税和增值税优惠等领域延伸,目的是让区内企业与境外企业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参与国际市场合作和竞争,做大国际业务增量。

  无疑,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理当对标国际上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区,建设成为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既要为企业做大国际业务提供支持,更要促进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发展。这需要继续发挥开放经验丰富、监管基础较好的优势,选择国际市场需求大,开放政策效果明显,对监管要求高、全国范围一时不具备开放条件的领域,争取率先开放压力测试。比如,在电信、金融、教育、医疗、文化等重点领域先行先试,争取在内容审查、互联网监管等方面形成更多成熟经验;在自然人移动、跨境交付等跨境服务贸易方式及数字贸易和离岸贸易等领域进一步探索;尝试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离岸税制安排,打造“成本洼地”。通过实施这些具有国际竞争力、差别化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吸引更多具有统筹国际业务的总部型机构入驻,增强我国对全球贸易价值链高端环节的控制功能。

  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坐拥上海贸易、金融、航运等高端要素集聚优势,背靠长三角的腹地市场,单纯发展“两头在外”既不符合市场主体多元化运作需求,也是对新片区资源禀赋优势的极大浪费。因此,新片区应积极为企业打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灵活统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创造条件,进而辐射带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比如,发挥洋山岛的离岛优势,实施以安全为主的最简化海关监管措施,全面拓展国际中转集拼功能,提升全球航运资源的集聚度。又如,对于重资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探索以单一企业为主的分区监管模式,完善分送集报、货物状态分类监管、选择性征税等制度,支持内外贸一体化运作。

  打造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推进投资领域法律服务的国际化是不二选择。改革于法有据,一直是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原则。但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势必要突破现行法律法规。比照国际上一般在国家层面先制定自由贸易园区基本法,再依法设立和管理,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修正的做法,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应坚持“豁免是常态,适用是例外”的理念,赋予新片区与经济特区相似的法律主体资格,按“先授权立法、再面上完善”的原则,适时制定专门的监管办法,营造稳定可预期的国际化投资环境。同时,稳步推进法律服务业开放。比如,借鉴前海等地的有益探索,除了涉及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领域,允许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当事人选择适用境外法律、国际商事通行规则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逐步放开仲裁、认证、鉴定、律师等法律服务。

  (作者系资深经济研究工作者)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DF372)

,上yahoo邮箱登录 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的系统性制度突破点

相关:

金融生态:制度性技术性开放理该并行   深化金融生态开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也是金融生态自我完善和提升的内在需要。这既需要努力巩固技术性开放的成果,保证金融生态开放的“宽度”,也需不断寻求制度性开放的突破,增加金融生态开放“深度”,在两者统一中提升金融生态的发展质量。  我国金融生态在不断突破和持续扩大开放中健康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稍早时候,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在第39届国际货币..

扩展风险分类更能反映银行资产质量   银保监会日前公布了《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暂行办法》),拟将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体现了全面风险监管理念。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占其全部资产总额的51.71%,有近一半为非信贷资产。而现行《贷款风险分类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主要针对贷款提出分类要求,对贷款以外的资产及表外项目规定比较粗略。《暂行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全..

新华国际时评:尊重彼此核心关切是解决好分歧的前提摘要 【新华国际时评:尊重彼此核心关切是解决好分歧的前提】5月9日至10日,在华盛顿举行的第十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牵动全世界目光。磋商期间,美方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升至25%。对于美方此举,中方深表遗憾,并将不得不采取必要反制措施,同时再度重申:加征关税无法解决问题,合作和协商才是正确出路,但必须以尊重彼此核心关切为前提。(新华社) ..

八大视角看经济转型期的投资机遇摘要 【八大视角看经济转型期的投资机遇】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发展动能面临巨大转型。2019年面对外需收缩和消费不振,稳增长关键依然是要稳投资。下面笔者从八个视角分析存在的结构性机会与挑战。(证券日报)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

人民日报海外版:高质量发展让中国更从容摘要 【人民日报海外版:高质量发展让中国更从容】乱云飞渡仍从容。面对外部世界风云突变带来的威胁与挑战,中国的立场坚定不移、态度灵活务实、措施有理有据。这份从容,首先离不开长期向好的经济基本面与可观的市场体量。预计未来15年,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将分别超过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除了练好内功之外,高质量发展还必须是敞开门的。如果关起门来搞经济,虽然或逞一时之快、获短浅之益,但终..

经济转型升级需要从中国产品走向中国品牌   今年5月10日是第三个中国品牌日,2019年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在上海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活动作出批示:加强品牌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是顺应消费升级、释放国内市场巨大潜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

多重利好因素护航 国内经济发展韧性足 GDP拉动显著扩大进出口总值7.01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3.7%,这一增速较去年全年下降6个百分点。出口3.77万亿元,增长6.7%,较去年全年下降0.4个百分点;进口3.24万亿元,增长0.3%,较去年全年大降12.6个百分点;贸易顺差5296.7亿元,扩大75.2%。  出口增速大体符合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外贸形势,贸易顺差的扩大,主要是进口低迷。进出口的这一变化,在3月份尤其显著。一季..

国际锐评:解决中美经贸摩擦 关键在照顾彼此关切   第十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当地时间星期五(10日)在华盛顿结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在磋商后接受采访时表示,双方进行了比较好的沟通与合作,谈判并没有破裂,而是恰恰相反,这只是两国谈判中正常的小曲折,是不可避免的,中方对磋商未来审慎乐观。他同时透露,双方经贸团队商定,将很快在北京见面,继续进行沟通,推动磋商。..

国际锐评:关税大棒损人害己摘要 【国际锐评:关税大棒损人害己】美国再次举起关税大棒,企图阻挡中国发展的步伐,但是不会得逞。人们看到,过去一年多来,中国应对得当,经济、社会和民众心理的抗压性都大大增强。现在各方面有利于中国的积极信号更多了,中国将会更加从容淡定地应对,更加有信心、有能力经受住风浪的考验。办好自己的事,以更大力度的改革、更高水平的开放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将给世界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

人民日报海外版:消费旺投资稳 中国市场足够大摘要 【人民日报:消费旺投资稳 中国市场足够大】海关总署近日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进口增长10.3%,远超市场预期,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得益于中国内需向好。相关专家指出,在全球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有所放缓、外部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的背景下,内需的强劲表现充分折射出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这一潜力的加速释放,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增添底气,也将在中国和世界进一步加深融合中为全球经济带来更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