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锦:过去比GDP 以后要比创新

2018-09-18 04:52:17 来源:网络

  3月9日,北京会议中心,刘世锦接受采访。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表示,要把地方政府过去追求GDP的竞争转化为追求创新的竞争。

  9月17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2018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专题研讨会上称,中国创新最大的短板就是高水平的大学教育和技术研究的缺乏,中国这个方面的差距要补上,可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对于中国创新的优势和短板,他指出,中国技术创新的优势在于应用性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首先,中国具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人口最多,而且需求在快速上升;中国以前技术比较落后,因为落后,所以更新换代需求比较旺盛。例如中国很多人过去没有用过电话,他们第一次使用的就是手机,而且是使用智能手机;中国产业制造条件比较好,现在华强北仍是中国乃至全世界IT产业配套条件最好的地方。

  刘世锦也同时提到了中国创新的短板。他认为,高水平的大学教育和技术研究的缺乏是中国创新最大的短板。“中国国内有一个说法,大学里边的大楼越来越多了,大师似乎越来越少了。”实际上,一个高水平的大学教育和基础研究是需要学术团队,需要人才队伍,需要一代一代地连接,特别是需要学术规范,需要自由探索的这样一个环境和风气。“这个方面的差距要补上,可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刘世锦认为,这个方面的短板能不能补上和中国未来创新的前景密切相关。

  基于此,刘世锦提出建议,第一,中国下一步还是要加快服务业的开放。中国需要加快知识密集型领域的对外开放。第二,中国经济之所以发展得很有活力,一个很有特色的体制现象就是地方竞争,省和省之间、市和市之间、县和县之间,甚至是村庄之间也在竞争。下一步,这个机制还要继续利用,但各个地方政府的目标函数需要调整。过去的重点是比GDP,以后要比创新,比谁的创新更有特色、更有成果。深圳、杭州、北京的中关村已经成为创新中心,但对中国来讲,这还不够,中国应该有更多的创新中心涌现。这是通过竞争实现的。“简单来说,把地方政府过去追求GDP的竞争转化为追求创新的竞争。”

  中国移动互联网绝对是全世界最大、最有吸引力的市场,”熊晓鸽称,中国的互联网用户2018年已经达到8亿以上,手机网民也将近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7.7%。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用户总数超过美国总人口的2倍以上。

  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国企业过去在商业模式方面的创新比较多,原创的技术创新比较少,熊晓鸽表示,未来肯定要盯住所谓的“硬科技”领域。在未来IDG公司会对5G网络、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自动驾驶与辅助驾驶、基因产业五个领域进行关注和投资。

  “消费互联网公司服务的基本上是国内市场。比如,阿里巴巴,他们在国内创造的利润超过95%以上。但是,我认为硬科技的公司应该更多地来自于国际。”熊晓鸽称,“B2B领域是过去被我们忽略了的,硬科技的发展也可能是过去做得不够的,这正好是我们要投资的方向。”

  老百姓一点,让老百姓消费。

  “我们的消费市场在升级”

  对于近期市面上流传的一些关于“消费降级”的说法,宗庆后认为,实际情况是相反的,我们的消费市场在升级。

  “中国14亿人口当中,大概有3亿-4亿是中产阶级,过着比较富裕的生活。这部分人的物质生活已经比较丰富,房子、车子、高档消费品该有的都有了,开始向出国旅游、文化休闲等更高层次水平的发展。但是出国旅游、享受文化生活比买车子、买房子来得便宜,因此他们的消费在升级,但是消费额是下降的。”宗庆后表示,现在年轻人的消费观念改变了,不像过去的老人要存款,他们已经习惯了借贷消费。消费增长和升级主要是他们做的贡献。因此,我们的消费市场总体依然是增长的,而且潜力非常巨大。

  “实际老百姓税费的负担很重,实体经济的税费负担也很重,所以实体经济发展现在也比较困难,”宗庆后建议,现在要给企业减税,让企业给员工多增加收入,提高老百姓个税起征点,降低社保基金的费率。

  他认为,这次修订《个人所得税法》,把起征点提高到5000块,这是实实在在降低税负、增加收入的举措,但5000元起征点依然太低,工薪阶层基本上不要收个人所得税了,消费才拉动得起来。

  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决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但“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一步,今年10月1日起执行5000元/月的起征点。这意味着,工薪阶层10月1日起按新的起征点缴纳个税,提前享受本次个税改革“红利”。

  财政部副部长程丽华表示,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是统筹考虑城镇居民人均基本消费支出、每个就业者平均负担的人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因素后综合确定的。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测算,2017年我国城镇就业者人均负担消费支出约为每月3900元,按照近三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年均增长率推算,2018年人均负担消费支出约为每月4200元。基本减除费用标准确定为每月5000元,不仅覆盖了人均消费支出,而且体现了一定的前瞻性。

  程丽华表示,5000元的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今后还将结合深化个人所得税改革,以及城镇居民基本消费支出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财政收入用在老百姓身上,用在民生上。他建议取消土地财政,让教育和医疗卫生回归到事业,不能当成产业来经营。同时建设一些经济适用房,满足刚需住房问题。

  “我认为只要把国内的消费需求有效激发起来,中国经济一定还会健康发展。”宗庆后说,中国的经济继续崛起是大势所趋,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这个崛起不仅仅是现在生产领域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也是消费市场进一步繁荣和升级。

  他建议,“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不光是考核GDP,一定要考核老百姓是否安居乐业,老百姓是不是满意,老百姓的幸福感是怎么样,这样政府才能真正为老百姓着想。”

  

(责任编辑:DF395)

,刘世锦:过去比GDP 以后要比创李祖娥 新

相关:

央行意外放量2650亿1年期MLF 9月资金面先松后紧面临较大压力   9月17日,央行出人意料开展2650亿元1年期MLF操作,利率持平于3.30%。这是本月以来央行第二次MLF操作。就在10天前的9月7日,因当日有1765亿元MLF到期,央行开展1765亿元1年期MLF操作进行足量对冲,利率持平于3.30%。   回顾近期央行在公开市场的操作,从8月22日-9月11日,央行连续15个交易日暂停逆回购。9月14日上周五,为对冲税期、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到期等因素的影响,为..

有望带来5000亿美元增量资金   继MSCI之后,又一国际指数计划将中国A股纳入其旗舰指数。最快本周,指数公司富时罗素将作出是否纳入A股的决定。而一旦纳入A股,其纳入比例可能超过MSCI。  上周五,富时罗素CEO马克·梅克皮斯(Mark Makepeace)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将于下周稍晚,或者下下周决定是否将A股纳入全球新兴市场基准指数,随后会决定纳入比例。  富时罗素是英国伦敦交易所下面的全资公司,..

要素市场必须打破双轨制 经济50人论坛呼吁坚持市场化改革 房地产市场,通过郊区的房子的发展,对市区的房价起到自动的抑制作用。”他在9月16日举行的纪念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暨50人论坛成立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上说。   他的讲话揭示了中国在各个要素领域,比如土地、劳动力、技术、资金成本过高的现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经过将近40年改革开放,我国商品和服务已基本实现市场化定价,但是要素市场仍存在双轨制,这影响..

中国制造“钛”神奇   9月17日至19日,2018中国(北京)国际钛业展览会在京举行,集中展示了钛材在航空航天、船舶、化工、军工、装备制造等各个领域的应用范例。  (责任编辑:DF395)

国家统计局:8月份能源生产回升 原油进口继续增加   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生产增速回升,煤炭进口保持较高水平;原油生产增速由负转正,进口继续增加;天然气生产保持较快增长,进口持续高速增长;电力生产加快。     8月份,煤炭进口2868万吨,比上月略降33万吨,但仍保持较高水平,同比增长13.5%。1-8月份,煤炭进口2.0亿吨,同比增长14.7%。   8月底,秦皇岛5500大卡煤炭综合交易价格为573元/吨,比7月底下降3元..

积极拥抱中国新时代消费市场崛起   中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40年的艰苦卓绝努力,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不仅站起来而且已经富起来,并且逐渐在强起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在领导我们努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改革和发展进入新时代。作为一名在消费品领域工作了30多年的人,我对中国新时代消费市场进一步崛起有一些基本的看法。 老百姓的生产积极性调动起..

国资入股民企应遵循市场化原则   有媒体统计,2018年以来已有22家上市公司发生高比例股权转让,引入国有资本。在已经完成的9个案例中,国有资本共出资超过62亿元,成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   在当前舆论认为民营企业环境有待改善的背景下,国有资本入股民营企业也被认为是环境变化表现之一。如果以结果看,的确出现了大量国资进入民企的现象,并被市场认为是一种趋势。但从动机看,这种现象原因复杂。 ..

国企混改应“国民共进” 需着重在管理机制下功夫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也强调:“我们的经济未来要形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和民营企业三足鼎立的模式,共同推进经济发展,这对中国来讲非常重要。国企混改的目标就是要国民共进。” 普洛斯、德邦联合参与东航旗下东航物流的混改,合计获得东航物流45%股份,东航集团持股从100%降至45%。通过混改引资,东航物流资产负债率从87.86%降低到75%左右。   作为央企代表的中..

中国消费市场2018年遇拐点? 多方建言推动收入分配改革   出境游的火爆、电影票房持续大卖、网红流量经济的兴起等,都是中国大步迈进消费时代的证据。2018年,宏观指标上消费指标“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增速的走低,叠加上榨菜、方便面销售的回升,以及居民加杠杆后的房贷压力,消费支出行为似乎有回缩的迹象。   “毫无异议消费是在升级,这应该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人们从过去吃饱穿好、有房有车以后,开始追求其他的,比如环境质..

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会取得成功   中国的宏观经济的背景正在发生变化,这是研究中国经济的人必须要注意的,尤其是要注意中国不断发展的消费市场过去7到8年的发展情况。   消费支出在中国GDP中扮演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目前中国差不多80%的GDP增长是来自消费支出的增长,这在今年前8个月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果我们回溯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的数字,当时中国GDP增长,大概不到一半是来自消费增加的支出。消费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