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拥抱中国新时代消费市场崛起

2018-09-18 04:35:38 来源:网络

  中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40年的艰苦卓绝努力,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不仅站起来而且已经富起来,并且逐渐在强起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在领导我们努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改革和发展进入新时代。作为一名在消费品领域工作了30多年的人,我对中国新时代消费市场进一步崛起有一些基本的看法。

老百姓的生产积极性调动起来,社会财富显著增长起来了。GDP增速连续几十年保持全球领先水平,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的改革极大地解放社会生产力发展,这也是全世界所公认的。

  照理说,一个社会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合理的分配提供给全社会成员消费,反过来就会形成新的需求来带动生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但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基础差、底子薄,需要较大的投入搞基本建设,老百姓的收入增长相比经济发展的速度就要慢一点。再加上中西部发展不均衡,许多地区至今还没脱贫,还有相当多的老百姓手里没有钱去消费。中国工人辛辛苦苦加班加点生产的产品,国内市场无法完全消化,只好低价出口到发达国家。应该说我们积极出口,人家还不卖产品给我们,我们把外汇拿回来存起来,再大量印发人民币。

  所以,我们的政府和企业要好好反思一下,如果把全国老百姓、把企业员工的收入提高了,大家都有钱消费自己的产品,也不用依靠过度出口来拉动经济。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完善的工业体系,也有近14亿人口的市场。我们的人口比欧洲、美国加起来还多,市场很大。

长和升级主要是他们做的贡献。因此,我们的消费市场总体依然是增长的,而且潜力非常巨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并提出精准扶贫、打赢扶贫攻坚战的要求。这些重大战略目标和举措都紧紧围绕我国社会当前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要落实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战略构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继续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我认为当前关键问题之一是尽快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提高老百姓收入,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要在发展中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如果尚未实现中产的10亿老百姓每人每年增加1万元的消费,那就是增加10万亿的消费零售总额,反映到制造业可能有5万亿的产值,就会带动大批的企业扩大生产,形成新的就业。

  同时,我认为现在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一产、二产需要的劳动力是减少的。那么空出来劳动力怎么安排?就发展第三产业,在第三产业中实现就业。要发展第三产业,必须一产,二产的人收入提高以后才有服务业需求。所以,下一步要提高老百姓收入来发展经济,拉动经济的发展。现实而言,要给企业减税,让企业给员工多增加收入,提高老百姓个税起征点,降低社保基金的费率。

财政收入用在民生服务上。

  同时,要逐步取消土地财政。应该让教育和医疗卫生回归到社会服务事业,不能当成产业来经营。同时适量建设一些经济适用房,满足住房刚性需求。

  如此一来可以给老百姓增加收入,同时把所谓教育,医疗,住房“三座大山”的问题解决掉。让老百姓放心花钱,消费会大幅度增长,同时会带动经济发展。毕竟我们还有10亿人没有富起来,10亿人的消费还没有被满足。我们国家的实力大大增强,更有条件让利于民、藏富于民。这样不仅可以增加积极发展的后劲,同时也是提高老百姓幸福感最有效的途径。

  总之,我认为只要把国内的消费需求有效激发起来,中国经济一定会健康发展。我建议,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不光是考核GDP,一定要考核老百姓是否安居乐业。老百姓是不是满意,老百姓的幸福感是怎么样,这样政府才能真正为老百姓着想。

  中国的经济继续崛起是大势所趋,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这个崛起不仅仅是现在生产领域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也是消费市场进一步繁荣和升级。全面建成更加富裕的小康社会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让14亿人民共享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伟大成果。今后一段时间国内消费市场大发展,这是广大企业的责任,也是我们的机遇。

  中央现在提出实现高质量发展。我认为,高质量发展就是生产的产品要满足消费者更高的需求,就是企业的效益要提高、员工的收入要提高、国家的税收要提高,而企业效益提高是根本。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聪明、最勤奋的民族之一,我们用40年的时间把一穷二白、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的贫穷社会建设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老百姓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相信,只要我们统一思想、团结一致认真落实中央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一定会把我国建设成为消费大国、强国,让全国老百姓更多分享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分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责任编辑:DF387)

,积极拥抱中国新时代消费市里程碑的近义词 场崛起

相关:

国资入股民企应遵循市场化原则   有媒体统计,2018年以来已有22家上市公司发生高比例股权转让,引入国有资本。在已经完成的9个案例中,国有资本共出资超过62亿元,成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   在当前舆论认为民营企业环境有待改善的背景下,国有资本入股民营企业也被认为是环境变化表现之一。如果以结果看,的确出现了大量国资进入民企的现象,并被市场认为是一种趋势。但从动机看,这种现象原因复杂。 ..

国企混改应“国民共进” 需着重在管理机制下功夫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也强调:“我们的经济未来要形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和民营企业三足鼎立的模式,共同推进经济发展,这对中国来讲非常重要。国企混改的目标就是要国民共进。” 普洛斯、德邦联合参与东航旗下东航物流的混改,合计获得东航物流45%股份,东航集团持股从100%降至45%。通过混改引资,东航物流资产负债率从87.86%降低到75%左右。   作为央企代表的中..

中国消费市场2018年遇拐点? 多方建言推动收入分配改革   出境游的火爆、电影票房持续大卖、网红流量经济的兴起等,都是中国大步迈进消费时代的证据。2018年,宏观指标上消费指标“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增速的走低,叠加上榨菜、方便面销售的回升,以及居民加杠杆后的房贷压力,消费支出行为似乎有回缩的迹象。   “毫无异议消费是在升级,这应该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人们从过去吃饱穿好、有房有车以后,开始追求其他的,比如环境质..

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会取得成功   中国的宏观经济的背景正在发生变化,这是研究中国经济的人必须要注意的,尤其是要注意中国不断发展的消费市场过去7到8年的发展情况。   消费支出在中国GDP中扮演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目前中国差不多80%的GDP增长是来自消费支出的增长,这在今年前8个月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果我们回溯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的数字,当时中国GDP增长,大概不到一半是来自消费增加的支出。消费从不..

应重视存款增速下降   近年来,存款增速明显下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9月初的一篇文章指出,过去40年,存款增速基本都是两位数,而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仅增长8.4%,创下40年来的新低。近日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率为8.3%,再创新低。我们自然要问,存款增速下降是不是一种趋势性现象?这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已经有很多人分析了存款增速下降的原因,..

美国经济褐皮书:经济以温和步伐扩张 就业市场趋紧   美联储在周三(9月12日)发布的最新经济褐皮书中称,经济以温和步伐扩张,就业市场趋紧导致全国和许多职业的劳工短缺。   银行指出,这些担忧已经促使一些企业缩减或推迟资本投资。    (责任编辑:DF395)

新华社:上市公司增持回购股票金额比上年大幅增加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热情高。截至11日,今年以来已有482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累计回购655次,回购总规模239.75亿元,比上年均大幅增加。   数据显示,上年全年,A股上市公司共发生回购565次,累计回购规模为91.99亿元,回购股票数量19.9亿股。

内蒙古:“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   “今后一个时期,内蒙古将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重大战略、聚焦创新驱动、聚焦新兴产业、聚焦脱贫攻坚,更好地利用‘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张韶春表示,坚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进一步摸清底数、加强管控、完善机制,确保金融安全高效稳健运行,不断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新增贷款的90%。二是开展“金融支持小微企..

首届“一带一路”生态文明科技创新论坛在昆明举行   以“引领生态修复,促进绿色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一带一路”生态文明科技创新论坛日前在昆明举行。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论坛是我国首次举办的以生态文明科技创新为主旨,国内诸多省(市、自治区)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国际生态环境专家学者参加的环境科技论坛。旨在宣传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成就,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与周..

台媒称大陆编程教育向下扎根:现在连小学生也会原标题:台媒称大陆编程教育向下扎根:现在连小学生也会参考消息网9月18日报道台媒称,大陆程序编码教育向下扎根,包括北京中学、上海六一小学等多所学校近年来鼓励学生主动找出生活中的问题,透过程序编码工具去解决问题,逐步落实“人人能编码”的精神。据台湾“中央社”网站9月16日报道,苹果公司(Apple)与浙江大学合办的2018年移动应用创新赛16日在杭州举行大中华区总决赛,现场同步举办中小学Swift Playgrounds展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