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在美遭遇群嘲 “洗白片”成最大原因

2017-03-01 10:02:03 来源:网络

《长城》海报

北京青年报讯 截至美国东部时间2月19日晚,《长城》的全球票房为2.6亿美元,北美票房仅为1800万美元。作为万达集团入主传奇影业后第一部中美合作、史上投资最巨的大片,目前看来成绩并不理想——尤其考虑到北美市场是《长城》的重要目标市场之一。

作为张艺谋的好莱坞大片,作为象征意义和资本实力的集合体,一路吸引着美国各大主流和非主流媒体的关注。虽然大部分媒体的专业影评人给的评价不高,上映之初对该片各种冷嘲热讽,但是上映后真正走入影院的普通民众也有不少人给予了相当正面的赞扬。从IMDb网站看,基于16024位用户的评分为6.3分(满分10分),这个评分并不算特别糟糕。

实际上,自《卧虎藏龙》以来,已经很少有中国传统背景的影片在美国引起如此铺天盖地的讨论。这些批评的声音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这部大片何以遭遇群嘲。

文化符号识别不足

长城所代表的泱泱中华文明的意志和传承,对华人不言而喻。保家卫国这件事情和长城之间的意义联结是理解电影的必要知识背景,然而对于试图理解这种氛围的美国观影者来说,电影显然没有做充足的铺垫或者说明。让美国人对长城有任何的情感寄托那一定是天方夜谭。把长城这样的意象放到一个连民族国家都难以称得上的美国,可能引起无感,困惑,甚至敌意。敌意这件事我们放到后文接着说。

“饕餮”的来历和其所代表的涵义对批评家观影者来说,又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更不用提击败饕餮的象征意义了。以电影开场15分钟就一切就绪准备杀饕餮的进度,详细剖析饕餮的前世今生显然是不可能的事。多篇评论中写Tao Tei的有,写Tei Tao的有,写Tao Tie的也有,足见一时间要让美国观众在电影里吸收新知识不是件简单的事。还有执着而充满疑惑的批评家如Alonso Duralde提问,饕餮六十年进攻一次,是说这是他们第三次进攻吗?同时他嫌弃饕餮长相没特色。这些疑问也算是好学的评论家唯一能追究的了。

文化符号是《长城》必行的一着棋,只是相比于日本文化在美国大众流行文化中一些已经固化的形象,如易逝的樱花,坚韧的武士道,禅意的茶道等,中华文化在美国文化中得以正面阐释并被社会所认同的形象还很少,对《长城》的接受造成难度的一方面原因在此。显然除了反省文化影响力不够之外,我们也可以说,毕竟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人物和剧情建设薄弱

大多数评论认为电影里的人物形象单薄得像纸一样,两个本来要偷火药的雇佣兵被抓了,被感化了,加入了打饕餮的大军,然后几乎就没剩下什么情节了。很多细节根本缺乏军事逻辑,比如花了六十年想出的打怪兽方法略显愚蠢——把自己拴到一条绳上扔下去。总之《长城》的故事本身有很大的缺陷,设计平庸,逻辑不通,人物立不起来,细节交代不清楚,这些是被多数影评人诟病的地方。

虽然张的所有非基于小说改编的电影剧本都有些许空洞的趋势,但这次的锅背得确实够惨。《长城》的故事框架来自Max Brooks,Edward Zwick,和Marshal Herskovitz。剧本改编由Carlo Bernard,Doug Miro和Tony Gilroy合作完成。其中Tony Gilroy是《谍影重重》系列编剧之一,而据称张艺谋想要修改任何剧本内容都要打报告申请。但几乎很少有评论家提及这个事实:《长城》这故事根本就是美国人捣鼓出来的。

演员表现难如人意

《长城》在美国的宣传几乎是铺天盖地的,纽约地铁、公交车上随处可见宣传海报,但几乎所有海报上,主角都是马特·达蒙。可见他对该片承担了相当大的票房号召力。很多观众毋庸置疑都是冲着马特·达蒙买票进影院的。媒体对演员的评价自然都集中在他身上,不少评论认为他的表演相当不尽如人意。

其中,对于台词的不适感,是很多评论家共有的感受。他们抱怨台词听上去像是从普通话翻译过来的,没有生活气息,过于不接地气。说到台词,马特·达蒙时而苏格兰,时而英式,时而爱尔兰式的发音也被众多影评人笑话。语音的前后不一致的确非常影响观影感受,这个真称不上挑剔,虽然这一点可能中国观众并不会太在意。

视觉手段运用大于故事情节

四平八稳不出岔子地讲完一个故事,是一部电影的天职。演员、台词、拍摄手法都应该为这个故事服务。大部分影评人对张艺谋是比较认可的,他们承认张艺谋的艺术天才,尤其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令不少美国人印象深刻。但在故事本身气虚体弱的情况下,强行灌下刺激视神经的猛药,对于很多人来说有主次颠倒的不快感。所以尽管电影的画面设计,色彩处理,拍摄手法都极其震撼,这也成了被批评的一个部分。影片花了过多的画面讲述如何备战,所以战争场面上的着墨冗长容易让人开小差。这样的视觉冲击足够强大绵长,但也不免令人疲惫。这同样是故事的虚弱所造成的短板。

不过对《长城》魔幻游戏般的大场面,不少普通观众评论,搭配爆米花无脑地看看场景,也着实挺不错。

“洗白片”的标签化

电影上映前美国关于《长城》的最大新闻点莫过于《长城》是一部“洗白片”(whitewashing movie)。所谓洗白,是指电影的故事场景设置在非白色人种地区时,仍旧采用白人演员出演本该由当地人出演的角色。如2010年的《波斯之王:时之刃》,预计2017年上映的《攻壳机动队》。洗掉自己的白色肤色出演,洗不掉的是白色肤色的优越感。利用肤色来取悦观众,这样的批评也鞭笞到《长城》身上。张艺谋不得不出面专门解释马特·达蒙的角色设计打根儿上起就是白人,不存在用白人扮演中国人一说。

在种族主义教育深入到头发丝儿的美国,想拍部政治正确的电影,必须经得起各方检验。但最终,《长城》仍被不少人认为有宣传意味。故事背后一定会有故事,电影的气韵一定有它身后的哲学土壤,像李安的电影被认为在道家范畴内自成一体。然而对于《长城》这个既不深沉也不奥妙的故事,敏感多情的批评家们竟然也可以找到它背后的深意,并加以发挥,也是让人呵呵了。

比如,有人说《长城》唯一的逻辑除了视觉效果,就是宣传,如无影禁军的相互信任和无私奉献。另一些人则看图说话,认为《长城》除了稍稍说些有关双边合作有利这样宣传式的蠢话外,剩下的重点就是大规模的移动,蜂拥的躯体——人和兽,数码制作或真实的——潮起潮落。“躯体被抽象为更大的几何形状,人被转化为集体的大型装饰物。这样的转化,像在被纳粹宣传手段所采用,有了邪恶的含义,如同《意志的胜利》所显示的那样。”还有脑洞更大的人,把“great wall”与川普宣布在墨西哥建墙的新闻结合起来联想,建议总统应该进电影院看看中国人如何修墙抵御外敌。

当然,在看似众口一词的批评里,也有影评人在孜孜不倦挖掘这部电影的闪光点。比如,《长城》有时感觉上是把西部片英雄放到了波澜壮阔的大制作动作片里。但西部片里害怕触及的无私的集体主义,在《长城》中光明正大地作为现代中国的文化标记展现出来。马特·达蒙饰演的威廉被无私奉献的精神力所感召,浪子回头,是一个重要主题。不少普通观众表示3D看得很爽,故事棒呆。忍受不了过多差评的观众甚至说,对于这么部好电影,你们应该像里面演员说的那样,去“信任”!

所以,不要问为什么马特·达蒙饰演的威廉作为本来要在影片中扮演神气的个人主义英雄的白人,要转变,要合作,要牺牲,要成为东方集体主义中的一员。这跟安排一众鲜肉吸引粉丝群体为电影买单一个道理,是要利用白色肤色吸引更多美国观众,利用马特·达蒙号召全球市场。《长城》只想安心赚好各国电影市场的钞票,默默尽到作为一部豪华商业片的本分,却也未能避免理解的错位、文明的冲突。

对一些人来说浅薄简单,对另一些人却有刺激危险想象的能量。看惯了好莱坞的中国观众,对洋洋洒洒的西方普世价值可能早已不太有感觉,对国师人山人海的磅礴气势也泰然处之,不曾想美国人阶级斗争的这根弦却没怎么放松。这可能与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长期非正面报道有关,与对文化的陌生程度有关,这些都是影响对电影的友好程度和接受度的重要因素。

《长城》不是展露异域和他者风情的艺术片,不是动作和幽默套路结合的功夫片,它试图做成一部以中国姿态争取普世欢迎的商业大片。这样的大片虽然没有成功抵消各种敌意,但在强化本国文化符号,定义更多元普世价值方面,有其积极的一面。

,《长城hishop 》在美遭遇群嘲 “洗白片”成最大原因

相关:

娜奥米·哈里斯:大家都想丹尼尔再演007,他会的!丹尼尔·克雷格和娜奥米·哈里斯1905电影网讯 《007》系列作为经典特工类型电影,可以说这一IP历经五十余年依然长盛不衰,而很多观众们也见证了几代007演员的变迁。我们都知道接下来一定还会在看到新的007电影,但随着前主演丹尼尔·克雷格辞演的消息传出,007续作的发展就变得扑朔迷离。曾有很多关于更换主演的传闻流出,但目前都未得到过证实。近日,曾出演两部007系列电影的演员娜奥米·哈里斯透露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丹尼..

乌龙背后的争议:《月光男孩》拿奖是因政治正确?《月光男孩》剧照新京报讯 谁拿奖都不可能没有争议:假如以致敬歌舞片影史为名《爱乐之城》拿奖,或许会有人说这是跟前几年的《艺术家》重复了同一个致敬梗;而《月光男孩》拿奖,固然会有很多人觉得这是政治正确,但注定不会有人指摘内容上的重复套路。好莱坞对同性题材的接受度普遍提升无可否认,第89届奥斯卡尴尬地遭遇了史上最大乌龙事件;看似是场让人抓狂的闹剧,但在阴谋论者看来,这更像是好莱坞为了怼川普而精心编排的..

奥斯卡又一个乌龙?致敬逝者竟变活人!简-查普曼和珍妮特-帕特森弄混了凤凰网娱乐讯 2月27日,第89届奥斯卡典礼颁错“最佳影片”成为史诗级的乌龙后,又有美国当地媒体发现其实这不是当晚的唯一错误,在奥斯卡典礼致敬环节中,视频中去年10月不幸离世的澳大利亚服装造型师珍妮特-帕特森女士的图片被配成了还在世的澳大利亚制片人简-查普曼女士的照片。珍妮特-帕特森曾经4次获得奥斯卡最佳服装造型设计的提名,其中包括《明亮的星》、《钢琴别恋》、《奥斯卡与露辛达..

《神秘家族》定档 林依晨竟和姜武演了部惊悚片?《神秘家族》1905电影网讯 由林依晨、姜武、陈晓、蓝正龙、惠英红等出演的电影《神秘家族》曝出定档海报,影片公由林布定档日期为4月21日。定档海报中凶手手持一家四口照片露出邪恶笑容,海报风格透出透出诡异的气息。林依晨剧照影片故事讲述了由苗苗(林依晨饰),与父亲(姜武饰)、母亲(惠英红饰)、弟弟(陈晓饰)组成的一个原本和芸芸众生一样幸福的普通家庭。这一家看似及其普通的家庭,背后却隐藏着扑朔迷离的关系。一..

奥斯卡不是一个纯粹的奖项 不过是美国时政的应声虫2017奥斯卡新京报讯 一部影片,或为此而带来的一尊奖项,假如仅仅是为了封住某人的嘴,抑或扇上某人一个耳光,那么这样的影片和奖项,也同样沦为权力的工具和帮凶。当然,奥斯卡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粹的奖项——这也许是它另一种纯粹。作为风向标,它希望美国电影能成为当下时政的晴雨表或应声虫,而很少把奖项恩赐给那些描绘人类更永恒的命数、更深隧的生存意识的影片。《月光男孩》只是一部泛泛之作刚得知第89届奥斯卡的奖单,第..

河南省交通厅发布未来四年全省高速通车时间表制图扈森本报讯记者昨日了解到,河南省交通厅正式发布未来四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的“时刻表”,分解年度投资目标,细化施工节点计划。根据计划,预计今年将有2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续建高速公路中,将有5条在2018年建成通车,7条在2019年建成通车,2条将于2020年建成通车。今年计划开工的两条高速公路预计2020年建成通车。18条高速公路通车时间表2条高速公路计划今年通车这两条高速公路分别为:商登高速公路郑州境航空港区至登封..

4岁女童出言顶撞遭老人掌掴 老人:打你怎么了原标题:四岁女童因出言顶撞遭老人掌掴 老人或面临行拘只因出言顶撞 四岁女童遭掌掴老人因殴打未成年人,或面临行政拘留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南宁讯 (记者李俭芹)2月26日晚,在南宁市安吉公务员小区菜市场旁,几个小孩在玩耍时,一男子出手掌掴了其中一名4岁女童。女童家长报警后,打人者被警方带走。27日记者了解到,被打女童的面部已经消肿,办案民警称打人者因殴打未成年人,又没得到对方家长谅解,可能面临行政拘留的处..

泰坦尼克号救援电报:富者尸体带回 穷人丢入大海原标题:泰坦尼克号残酷救援电报曝光!富者尸体带回 穷人丢入大海据台湾“中时电子报”,1912年,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沉没,造成逾1500人死亡。最近一份由当时参与救援船隻所发出的电报曝光:因船舱空间不足,优先将一等舱和二等舱这些富人乘客的尸体带回,而较穷的三等舱乘客尸体,则直接丢入海中。救援船长表示,主要是因为船只没有足够的空间和防腐设备不足。以下是全文:泰坦尼克号残酷救援1912年4月15日,着名邮..

女模特穿比基尼被主持人揩油 反手就是一巴掌米洛凤凰网娱乐讯 日前,巴西的一档节目,找来女模特米洛(Rayssa Teixeiro Melo)换上比基尼,示范如何正确地涂抹防晒油。期间男主持人在涂抹时触碰到米洛的臀部,触怒了女方,米洛顾不得当下这是现场直播的节目,直接赏了男主持人一个巴掌。米洛打主持人米洛一度叮嘱男主持人不要触及其臀部,但他持续在示范过程中摸到米洛认为不可触摸的部位,令她火气顿升。米洛被摸臀部时,现场就和男主持人翻脸。她在直播中毫不留情地掌掴..

奥斯卡史上最大乌龙如何出炉?普华永道:这锅是我的沃伦·比蒂和费·唐纳薇颁错最佳影片北京青年报讯 第8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昨日落幕,原本波澜不惊黑马未现的颁奖典礼居然在最后一刻爆出奥斯卡史上最大乌龙:先是宣布《爱乐之城》获得最佳影片奖,然而在剧组发表获奖感言时,又被突然拦住说奖项颁错了,最佳影片奖应是《月光男孩》。乌龙之下,众多自媒体公号因为“手太快”而“追悔莫及”。 史上最大乌龙:颁错最佳影片为纪念影片《雌雄大盗》上映50周年,昨日颁奖礼,该片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