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菜谱]中国式快餐:格拉条子 家常菜谱

2016-06-03 01:23:04 来源:网络


格拉条大概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安徽阜阳,是阜阳特有的一种食物,颇受当地人的喜爱,据说大家没几天想不起吃啥了就去吃一大碗格拉条!大街小巷做的也很多!

它的名字来源大概是以下原因:在阜阳“搅拌”的方言是“搁拉”
,而这种类似面条的食物需要将豆芽,花生酱或芝麻酱,辣椒等酱料均匀搅拌所以就被称为“格拉条”是面食的一种,很像我们平常吃的面条,也有点像西方的意大利面。格拉条子吃起来软软的,配以黄瓜丝,豆芽菜等素菜,将辣椒酱,花生酱或芝麻酱,加上秘制酱料等充分搅匀后,吃起来又香又辣,根本停不下来。夏天吃很是清凉爽口。

喜欢吃格拉条的人,性格一般都比较豪爽,那种一吃不可收拾,一望反顾,对待事物何事情不就是这样吗?
所有的格拉条店均不装饰,石灰墙水泥地,当街一口大锅,锅上架着千斤顶做的压面机,压面师傅把和得很硬的面团放进去,压着千斤顶,面条便会飘洒入锅,沸腾的开水里很快就煮熟,捞出,放进冷水里,洗去粘液。

大碗6块,小碗5块,老板,小碗两碗,一个鸡蛋茶。师傅便会抓起事先煮熟的黄豆芽和适量的面条,投入滚开的锅里一烫便入碗中,调入盐,撒上氽熟的芹菜或豆角粒,淋上芝麻酱,倒入酱油醋,泼上辣椒油,捏一撮榨菜末,好了,一碗色香味俱全的格拉条就上了桌,






吃着格拉条,喝着煮格拉条的汤冲得鸡蛋茶,真好,原汤化原食。师傅眼毒,只要你来一次,就知道你喜欢多放辣椒还是少放芝麻酱。吃格拉条的食客不拘身份,三轮车夫,贩夫走卒居多,也不乏西装革履,浓妆艳抹之流,到这里没有高低贵贱,都是甩开膀子,呼噜有声,连我等不登大雅之堂的三轮车夫也敢对着老板说,老板,再加点汤。
吃在阜阳最实惠。很难说清楚阜阳到底有几条美食一条街,在这些街上,除了店面设计考究、风味独特的各种美食店,还有供茶足饭饱之后享乐休闲的各式休闲娱乐场所。这些都是大场面,或许除了商务、会友以外,很多中产阶级的阜阳人是不会花这些冤枉钱的。因为在阜阳,好的地方多的是。你继续往前走,见了路口向左拐,那边都是小吃摊,混沌水饺格拉条,米饭杂烩水煮面,先生请自便。
其他的无需多赘述,相信你在其他地方也吃过,咱单说说这格拉条。


千斤顶你见过,修车铺里多的是。但人家是把重物往上顶,而压制格拉条的,人家利用的是力的反推原理,让那千斤顶的底座往下压,把和好的面团压制成粗细均匀的条条状,然后直接切到锅里去,煮熟了捞出来,放到冷水里浸泡。
吃热的,放回锅里烫一烫,拌上葱花油盐芝麻酱;吃凉的,作料拌上就能吃。









格拉条,名字不雅,模样也不精。也曾有人尝试着想改变一下,让这个阜阳的特色小吃也能登大雅之堂,从而隆重推出,遂改名为“黄河过沙滩”,并费尽心机地变着花样做,搬进酒店,价格也成倍上涨,可是总不得人喜欢。一桌酒席散后,你看那唯一一盘没有动筷子的菜或许就是格拉条。
原因很简单,这格拉条本就是很大俗的食物。在中国这片土地上,需要的就是大俗,俗的最高境界就是原汁原味。就好像在我小时候吃过的一种馍,恐怕是仿着面包的形状做出的,又大又萱,还做出了种种形态,着上颜色,装在一个很精致的小盒子里,打上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旁边还卖有类似于果浆的什么配料。我曾经嚷嚷着让老爸给我买过几个,但是拿回家总也不敢吃,只是一遍又一遍地问:“这是馍吗?”最后等到放出了黑黑的霉点,就很可惜地给丢掉了。


吃格拉条应该豪放、大气。来到一家摊子旁看到门前总是进来进去的人,似乎每个人手里都端着碗,根本分不出哪个是摊主。你只需大声地一吆喝:“一大碗,多放点芝麻酱和辣椒。”便会听到一声响脆脆的回应:“好咧,一会儿就好!”然后你找个位置坐下来,一般情况下这些座位都是很矮的,说好听些突出了店的精致,实际上小本生意,这些桌椅板凳大都是很多年前淘汰下来的旧家具拼凑的。
“谁的一大碗?!”听到这声问,你会听到几个同时的回答,这个时候可不要讲什么绅士淑女风度,也不要发扬迁让精神,猛一站起来走到小二跟前端过碗再说一句:“送碗汤来,不要鸡蛋。”便可扬长坐在座位上吃了,别人不会很在意的,因为这就是吃格拉条的规矩,腿脚灵便者优先。

面条大都很粗很长,芝麻酱也都很粘,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要拉上一根慢慢吃,那样是很惹人笑的。你只要抬头环顾四周,不管是拉架车或者骑三轮的社会最底层劳动者,还是带着金边眼镜斯文气很浓的知识分子,都会一大口吃下去,嘴里鼓鼓地,嘴边粘粘的,再猛喝一口汤送下去继续吃。三下五除二吃完以后擦擦嘴走了。或许这称为中国式的快餐并不为过,[家常牛肚的做法大全 菜谱]中国式快餐:格拉条子 家常菜谱

相关:

要成熟就要抬头看路不成熟时,更多是关注自己。但在成人以后,就要更多关注外在环境。“快”不是常态常有人说,企业的成长速度快就容易翻车。但我不这么认为。首先,关键一点是要看你开的是什么车。如果你的车子性能很好,也许你开到每小时180公里都不会有危险。其次,要看你的驾驶技术如何。如果你是新司机,又开得过快,当然就会有风险。再次,行驶速度一定要视路况而定。要充分了解自身的条件和周围的环境。最后,你开得那么快,要去哪里。如果你没有地图,..

如何有效开展高校工会的维权职能摘要:文章从加强策略研究、疏通维权渠道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解决现存问题,更对有效体现工会维权工作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希望能为工会维权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提议。关键词:高校工会;维权职能;维权意识中图分类号:D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14520-0186-02作为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工会组织一直肩负着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项社会职能,在党联系职工群众方面的承担了桥粱和纽带作用。在当前愈来愈开..

[家常菜谱]圣诞礼物:圣诞花环面包 家常菜谱早有此心,临近圣诞却差点忘记。还好,没有过了时节成想起。 在做一个大花环还是两个小花环之间纠结了一番,最后认为两个比较好:自己一个,送人一个。很担心面团膨胀会填满中央的孔洞,花环便名不符实。找个什么来占位呢?好像手中的各种模具都太大。忽然灵机一动,这俩小酒杯就很不错。小口径与小花环的尺度看起来很相称。玻璃杯,会不会烤坏呢?坏就坏吧,不差这两个。后来,事实证明,杯子没坏,成型的效果也不错。本担心两个花环会膨..

国内外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研究及对我国启示摘要:高等教育经费是投入高等教育领域的、用于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货币表现。通过对国外一些国家教育经费来源的对比分析,我们了解到仅仅依靠增加学生学费来解决高等教育经费问题是不足取的,而这种问题在我国却表现得非常突出。解决我国高等教育经费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增加政府教育投入,发展民办教育,最大限度利用社会力量办学。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经费;经费来源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14520-0200-02高等教..

[家常菜谱]冬季必备的神仙果热饮:罗汉果桂花茶 家常菜谱冬天真的来了,最近上海的天气已经接近零度。空调一直都是冬季的必需品,无论是公司,公共场合,还是家里,空调都大大滴开着。空调会给人们带来暖意,那也有坏处,空气干燥,空气不流通,在空调房里总会感觉喉咙不舒服,毛毛的,干干的。老板推荐了一款泡茶治疗法,叫罗汉果,说真的,以前从来只是听过,从来没吃过,还以为是很难吃的呢,谁知道,竟然是甜的,味道还不错呢。罗汉果属高甜、低热食药两用的纯天然甜味果品,享誉“东方神果”、“长寿果..

寻宝不易拿到牌照,任何支付企业都有可能成为PayPal,行业排名第四的易宝支付也已摩拳擦掌,希望赶上支付牌照的“头班车”。今年6月21日,央行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正式宣布开始对第三方支付企业这一类不是金融机构却又做了好多年支付业务的企业发放牌照和进行监管。这就意味着目前占据中国电子支付市场80%以上份额的支付宝、财付通、易宝支付等在获取“准生证”之后,将可以名正言顺地掌握虚拟世界与实体经济之间最重要的一条..

【妈妈厨房】虎皮青椒 妈妈厨房【虎皮青椒】你爱吃青椒么?说心里话,我不爱吃,总觉得有股青气味儿。平时基本不碰它,青椒肉丝更是早就不爱了,但惟独虎皮青椒和青椒塞肉这两种做法的青椒我还挺喜欢的,相比较儿言,更喜欢虎皮青椒,亦软亦脆的口感,酸甜中带着焦香的味道,很解馋也很下饭,我的家人更是喜欢到不行,于是,餐桌上隔三差五的就会出现它的身影。青椒我喜欢选用薄皮嫩椒,嫩而不辣,好吃。当然,如果你嗜辣,那就选老一点,筋多一点的吧。去籽洗净,沥干水分,热锅..

[家常菜谱]清淡可口的客家酿豆腐 家常菜谱客家酿豆腐是福建的一道名菜,这个菜清淡可口,营养美味,老少皆宜,非常营养的一道菜。据说这道菜与饺子有关,据说当年客家人从中原南迁后,想吃饺子,可是当地没有面粉,就用这道菜当做饺子得到心灵的慰藉。今天冬至,我不是客家人,但我也选择这道菜来过节,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汤圆,我是生活在北方的南方人,南北口味都能接受,尤其喜欢这道不是真正的饺子的“饺子”--客家酿豆腐,馅料准备得比较多,剩下的正好作为晚上的真正的饺子的馅..

浅谈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的应用本文阐述了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并探讨了两个问题:一是确定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的合理性,二是在沉降观测过程中,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不是单边下行光滑曲线,而是起伏状现象。建筑施工 沉降观测 施测程序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日臻成熟完善,同时,也因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筑..

[家常菜谱]红豆沙一口酥难忘儿时的友情 家常菜谱艳阳高照,冬日里难得的好天,温度还是比较低哦。前几天同学聚会,专门做了这款小点心,在同学们面前显摆显摆哈。难得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特别是这个特殊的群体,当年文艺宣传队白毛女剧组的同学们。这里面有学哥学姐,学弟学妹,年龄相差7、8岁,从四面八方走到一起,是不是很不容易啊。大家见面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当年我们所经历的点点滴滴,现在还记忆犹新,好像就在昨天。说起昨天,我可是一个人忙了一天,上午买肉买菜,回到家就摘摘洗洗,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