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夏金为何共奉“中国”之号?(上)

2023-10-17 17:52:43 来源:网络

  辽宋夏金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割据政权长期并立、分庭抗礼的历史阶段,也是诸政权及其辖域民众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断内聚,逐渐从各自称“中国”发展到共奉“中国”之号的历史时期。

  各政权正是在尊孔崇儒的基础上,共同继承了隋唐五代以降华夏的官僚、科举、行政、律法——即“中国之制”,从而自然而然地共奉“中国”之号,由此孕育出“大一统”的因素,为元明清的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自称“中国”与炎黄认同

  公元10—13世纪,随着五代时期各政权间的频繁互动,以及唐以降儒家“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的华夷互化思想在周边的迅速传播,诸政权逐渐挣脱“中原政权即中国”的束缚,开始自称“中国”并自认正统。

  契丹人据有幽云地区后,逐步自称“中国”,以华夏为正统。辽朝的《鲜演大师墓碑》就有“大辽中国”的说法。

  不仅如此,辽还以“炎黄子孙”的身份接续至“中国”的谱系。1009年,《大契丹国夫人萧氏墓志》称萧氏丈夫耶律污斡里的祖先为轩辕黄帝八世孙虞舜后裔。1095年,《永清公主墓志》同样记有辽人为“轩辕黄帝之后”。而《辽史·世表》记载则有所不同,认定“辽之先,出自炎帝。”

  无论如何,契丹人已认定自己为炎黄子孙。既然自称“中国”且系出炎黄,自然认为自己的政权就是华夏正统。

▲永清公主墓志铭。(图片来源:《中国历史文物》,2004年第5期)

  辽太宗入主中原后,从晋末帝手中获得“秦传国玺”,因而自认为“天子符瑞”尽归于辽,自然也就继承了华夏正统。辽圣宗为此还专作《传国玺诗》称赞此事,之后辽兴宗又以《有传国宝者为正统赋》为题策试进士。

  道宗册封高丽国王时更是说:“朕荷七圣之丕图,绍百王之正统”,体现了辽人正统意识的不断强化。

  西夏人虽未自称“中国”,但自认为是华夏一脉,亦系炎黄子孙。李元昊立国后遣使向宋上表时,自称祖先为北魏拓跋氏,并一度模仿孝文帝“改姓元氏”。而北魏的拓跋鲜卑自称为黄帝次子“昌意少子”之后,李元昊自称拓跋鲜卑之后,自然认为自己是黄帝后人。

  金人据有中原后,便自称“中国”,且以正统自居。

  章宗时,参知政事独吉思忠就防备韩侂胄北伐而谏言:“宋虽羁栖江表,未尝一日忘中国,但力不足耳”,此“中国”即指金朝。

  金人甫一建国便诏告天下,取代辽朝正统地位,诏书言:“辽政不纲,人神共弃”,故而“率大军以行讨伐”,是为“中外一统”。

  此后,金朝君主也不断强调自己的华夏正统地位。海陵王谓“天下一家,然后可以为正统”;世宗则直言:“我国家绌辽、宋主,据天下之正”,明确宣称金朝才是华夏正统的继承者。

  共奉“中国”之号

  北宋时,虽未见宋人称辽为“中国”,但辽宋之间互称“南北朝”,君主以一家之兄弟相称。

  澶渊之盟后,辽宋双方致书“皆以南、北朝冠国号之上”(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八,真宗景德元年十二月辛丑)。

  辽宋互称“南北朝”,即“中国”之南北朝。所以辽兴宗直接就说辽宋“两朝事同一家”。辽道宗也明确说辽宋“虽境分二国……而义若一家”。很明显“一家”即“中国”,“南朝”是中国之南朝,“北朝”系中国的北朝,南北两朝皆为“中国”。

▲做面食的契丹妇女。(图片来源:《中国家庭史》第三卷 宋辽金元时期)

  西夏建国前,宋太宗得党项绥、银、夏等州后,招诱这些地区的官吏与民众迁入宋境生活。面对此景,党项人的首领李继迁无奈地对其臣僚张浦说道:眼见“中国以财粟招抚流民,亲离众散”,却无能为力。显然,此时党项人认为宋朝即指“中国”。

  李元昊建国后,不仅自认华夏一脉,而且欲与辽宋三分天下,“自称西朝,谓契丹为北边(朝)”,宋为南朝,认为辽宋夏当共奉“中国”之号。但在经过与辽、宋的数次战争后,西夏最终向辽、宋俯首称臣。然而,不管建国伊始要三分天下还是后来向辽、宋两国称臣,西夏一直承认自己是“中国”的一分子,从未脱离共奉“中国”之号的框架。

  同一时期,由回鹘人建立的、地处今日新疆及中亚地区的喀喇汗王朝不仅称宋、辽为“中国”,而且其君主自称桃花石汗(“中国”之汗)。在喀喇汗王朝的《突厥语大词典》中,“秦”即指中国,故它以“上秦”“中秦”“下秦”分指宋、契丹以及喀喇汗王朝辖域内喀什噶尔等地,显然表示宋、契丹、喀喇汗王朝共奉“中国”之号。

  高昌、吐蕃、大理等政权,也以纳贡请封的方式共奉“中国”之号。高昌回鹘同时纳贡于辽、宋,如公元965年、981年、983年三次进献方物于宋;981年向宋太宗上书时,更自称“西州外生(甥)”。吐蕃六谷部多次向宋进献马匹;唃厮啰亦多次纳贡于宋,并乞官职,又于公元1116年将辖域全归为宋朝郡县。大理多次遣使向宋请求册封,宋徽宗于1117年册封大理国国王段和誉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

  可以说,辽宋夏金时期,诸多政权在自称“中国”、宣称继承华夏正统的同时,逐步完成了对彼此作为“中国”一分子的身份认同。(作者简介:曹流,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

  (头图为喀喇汗王朝桃花石可汗铜币。)

【以上内容为专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监制 | 杨新华

  统筹 | 王彦龙 刘佳

  责编 | 刘娴

  审核 | 蓝希峰

  采写 | 杨超

  制作 | 胡琪

  (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编辑:付子豪】 ,辽四核服务器 宋夏金为何共奉“中国”之号?(上)

相关:

以“化在骨子里的温柔”对待患者(健康中国 奋发有为) “我们是三甲医院,每天都要面对来自全国的患者,面对各种疑难杂症。那么多疑难杂症我们都能攻克,为什么在与患者的沟通上会出现问题?如何从根本上化解这些问题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组长宋珏娴一度曾受到这些问题的困扰。 如今,她的困扰解除了。 2021年《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颁布以来,宋珏娴所在的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坚持以党建引领,坚持以人文科室为抓手,综合运用科室..

医院人文建设:做好“接诉即办”的金钥匙(新视野)  3年多前,北京市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接诉即办”工作,兴起了一场以市民诉求驱动超大城市治理的深刻变革。  医院“接诉即办”工作直接关乎民生。作为北京市属医院管理者,对此不能有丝毫马虎和懈怠。如何把这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到群众心坎上,是我一直思考和紧抓不放的问题。  3年多来,我的办公桌上每月都会有一张“接诉即办”工单报表,全面分析诉求内容,了解百姓就医需求。  令人欣喜的是,通过..

推动多糖科学发展和中医药现代化  近日,国际活性多糖科学和现代中医药发展研讨会在福建省宁德市举办,包括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等在内的海内外知名院士、专家、学者以及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代表等齐聚一堂,探讨活性多糖科学在现代中医药发展中的应用与前景,促进国际间学术交流与合作。此次研讨会发布《国际活性多糖科学和现代化中医药发展研讨会宁德宣言》,还设立了“多糖组学论坛”“中医药..

构建干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本报电 (邵闻啸、孙腾飞)日前,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医师李幼东,在河北省晋州市委党校的专题培训班上,面向晋州市44名选调生和部分社区干部,开展了一场“将健康融入所有工作”的职场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本次讲座由晋州市委组织部主办,河北经贸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以小测试、互动游戏的方式帮助学员获得对自身心理状况的深入认知,并介绍了咨询、冥想等多种心理健康的管理方式,帮助学员培养..

坐骨神经痛 “真凶”不止一个 有腰腿痛的人,可能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坐骨神经痛”。词经常听到,但是大部分人对它都是一知半解,甚至有的还是完全错误的。实际上,坐骨神经痛是一组疾病的症状,而非一种特指的疾病。今天,疼痛科医生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这种“坐立难安”的疼痛! 坐骨神经痛不止是痛 “坐骨神经痛”是因神经根受到压迫引起的一种沿着坐骨神经的通路传递,由腰骶部经臀部向下肢放射至小腿甚至足踝部疼痛。以下是常见的坐骨神经..

炉甘石洗剂 你真的会用吗? 炉甘石洗剂是最常见的皮肤外用药之一。其成分较为单一、安全性高、价格低廉,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儿童基本用药目录,推荐为婴幼儿优先使用的安全药物。特别是近年来,炉甘石洗剂更被网友们封为“万能皮肤药”。然而,炉甘石洗剂绝非“万能”。搞不清这些要点,只会把“神药”变“坏药”!今天,药师和大家说说炉甘石洗剂该如何对症使用。 过敏性皮炎 皮肤瘙痒症 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瘙痒,如荨麻疹、湿..

你对高血压 多少还有一些误会 每年的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高血压因其没有明显的身体症状,却在悄无声息地伤害着血管和其他脏器,而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如果不及时治疗,高血压会增加心肌梗死、脑卒中、心力衰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尽管高血压早已成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但人们对这个病在认知、自我管理、口服药物及非药物疗法等方面还普遍存在很多误区。这些误区会导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加重病情,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

要想工作状态好 和同事闲聊不能少 节后复工,竟然觉得八天没见的同事有些许陌生。尴尬问候后,不知不觉展开了热聊,从假期里最好吃的菜,到吐槽在景点被挤到灵魂升天,最后再畅想一下85天后的元旦,陌生感一下消除了。 你以为我们只是在闲聊?不,我们是在想尽办法提高团队绩效,为公司更好地发展添砖加瓦。 同事之间的默契 麻省理工学院(MIT)人类动力学的科学家早就发现,高绩效团队有种共性,就是成员之间似乎存在某种共鸣,这让他们无须太..

与父母亲近的孩子长大后更具有同理心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与父母亲近的孩子长大后更有可能变得善良、体贴,这些孩子在儿童早期和青春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更少。 在这项研究中,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2000年至2002年间出生的10700名儿童的数据。当孩子在5岁、7岁、11岁、14岁和17岁的时候,研究人员采访了父母和孩子,使用标准化的问卷来衡量抑郁、焦虑和攻击性等心理健康症状,以及社会期望行为等。调查结果显示,孩子在3岁时与父母越亲近,他们长大后..

为何出游总觉得“去时路远,回时路近”? “怎么还没有到啊?”“还有多远啊?”“为什么这路这么久啊?” …… 出门旅游时,你可能也有过同样的体验,去的时候觉得目的地近在眼前,时间上却有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而且更奇怪的是,明明路线都一样,返程回家总是感觉比去的时候要快得多,仿佛抄了近道似的。 “去途远,归途近” 究竟是什么感觉? 当你前往一个陌生的地方,然后再回来的时候,尽管走了相同的距离,但回来的时间似乎总比最初短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