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聚京城 百余场演出“亮相”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

2023-09-22 22:35:31 来源:网络

  中新网北京9月20日电(记者 徐婧)名团名家园博聚,好戏有约金秋时。记者在20日的发布会上获悉,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将于9月28日至10月4日在北京园博园举办主场活动。来自全国20个省区市的近50家优秀院团、艺术院校,将带来120余场精彩演出。

第六届中国戏曲文化周资料图。 记者 田雨昊 摄

  领军院团献好戏

  中国戏曲文化周是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以及丰台区委区政府承办的国家级戏曲文化活动。2017年以来,中国戏曲文化周已陪伴广大戏迷度过六个春秋。

  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主题为“山水大戏 园博有约”。与往届相比,本届戏曲文化周覆盖面更广。来自全国20个省区市的近50家优秀院团、艺术院校,将带来120余场精彩演出。

  “大咖云集·名团名剧名家”板块中,除了国家京剧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京剧院、北方昆曲剧院、中国评剧院、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北京市曲剧团等在京各大院团外,上海沪剧院、山西省晋剧院、四川省川剧院、甘肃省陇剧院等各剧种领军院团,都将献上拿手好戏。

  “戏韵园林·地方园地方戏”板块中,除了京剧、评剧、昆曲、河北梆子、豫剧、越剧、黄梅戏等各大剧种外,还有吕剧、晋剧、川剧、沪剧、楚剧、陇剧等地方特色剧种,以及海城喇叭戏、鲁南五大调、内蒙古二人台、汉调桄桄、西秦戏、打城戏、柳琴戏等稀有剧种,将在园博园美不胜收的中式园林中亮相,让观众和游客徜徉在美景与好戏之中。

  文化盛事全民享

  本届戏曲文化周中,尚长荣、李玉芙、杨少春、岳美缇、谷文月等戏曲名家,将以深度访谈等形式,让观众沉浸式领略大师风采,感受戏曲艺术的底蕴与魅力。

第六届中国戏曲文化周资料图。 记者 田雨昊 摄

  无法抵达现场的观众也不用担心错过好戏。本届戏曲文化周不仅将对16场精彩的线下演出在“戏曲中国”等平台进行网络直播,还将开展包括豫剧《苏武牧羊》、婺剧《宫锦袍》在内的14场优秀剧目展播,让戏曲文化周成为全民共享的文化盛事。

  除了展示名家、名剧、名段,本届戏曲文化周还将通过专业学术沙龙、青年戏曲人学术论文征集、优秀剧本征集、中国戏曲文化周人气之星评选等活动,为青年戏曲人才搭建平台,促进戏曲艺术传承发展。

  文化惠民“零门槛”

  作为一项面向社会、服务人民的品牌活动,中国戏曲文化周已累计举办演出、论坛等活动2200余场,吸引游客约85万人,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亮丽名片。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戏曲文化周计划用三至五年时间,陆续邀请各剧种代表性院团进京展演,并针对濒危剧种以剧目录制、名家访谈等形式,助力剧种传承发展。

第六届中国戏曲文化周资料图。 记者 田雨昊 摄

  为使更多市民游客领略戏曲魅力,本届戏曲文化周开展园林版《花为媒》驻场演出、“嬉戏亲子剧场”原创戏曲儿童剧展演、“传戏”行家传习班、梦唐园相声专场、国潮艺术节等活动,实现“周周都是戏曲周”,让戏曲舞台不落幕。除了在北京园博园设置主会场外,还将在山东郯城、福建厦门等城市设置分会场,让更多观众感受戏曲之美。

  公众参与方面,本届戏曲文化周戏曲票友大赛首次实现“零门槛”开放,参赛选手不限地区、不限国籍、不限剧种、不限行当。据统计,本次活动中,少儿选手占选手总数的46%,涉及20个剧种,成为本届票友大赛一大亮点,戏曲艺术正在获得越来越多青少年群体的喜爱。

  本届戏曲文化周期间还将以“国风雅韵”为主题,举办戏曲行业展示交易会,促进民族乐器、优秀剧本、戏曲服饰等行业交流。面向游客,开展“以戏观城”、戏趣梨园市集等活动,搭建戏曲特色消费场景,增加优质产品与服务供给,激发文化消费潜能。以更年轻的姿态,让戏曲走进千家万户,融入当代生活。(完)

【编辑:杨彦宇】 ,名家聚京城 百退市长油 余场演出“亮相”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

相关:

中国导演孙琳:情感共振使电影交流更加紧密  中新社首尔9月20日电 题:中国导演孙琳:情感共振使电影交流更加紧密   作者 刘旭 万佳欣   由首尔中国文化中心、首尔城东文化财团、橙众娱乐与在韩影人协会共同主办的“2023XPLUS华语电影展”正在韩国进行。日前,9月展映影片《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的导演孙琳来到影展现场与观众互动,并在展映后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   “通感”引起内心共鸣   影片《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中,身处北京的助理建筑师安易与..

全国资深“影人”甘肃嘉峪关探短片电影国际化与本土化  中新网兰州9月20日电 (闫姣)“建议在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上,设立‘国际大学生短片电影创拍单元’,提前广泛征集海外国家学子的影片,以进一步提升节会的国际影响力。”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姚国强从业40余载。20日,他在甘肃嘉峪关如是表示。 9月20日,“短片电影高质量发展论坛”在甘肃嘉峪关市召开,国内资深“影人”就短片电影产业进行交流与探讨。闫姣 摄   当日,作为第九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重要活动之..

2023北京时装周,玉树用大秀“玉”见北京  中新网北京9月20日电(常新宇)夜色渐深,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前华灯高照,比接连不断的闪光灯更耀眼的,是走秀台上红色、黄色、绿色......一件件色彩鲜亮、饱和度极高的藏族服饰伴随模特的走动交相辉映。   9月19日晚上9点的北京王府井大街,SS2024北京时装周“三江源起,‘玉’见北京”北京玉树文化交流月主题大秀在这里上演。 SS2024北京时装周“三江源起,‘玉’见北京”北京玉树文化交流月主题大秀现场。主办方供图 ..

2023微博文化之夜郑州启幕 云集百余名人掀起文化浪潮  中新网郑州9月20日电(记者 王诗尧)9月19日,2023微博文化之夜在郑州大剧院盛大启幕。本次活动云集了单霁翔、马伯庸、吕思清、王珮瑜、丁真、王巍、张颐武等百余位国内文化名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业界学者等,在郑州掀起了一股文化浪潮。   “天地之中、华夏之源、功夫郑州”,这一城市品牌的建立为郑州打造了清晰的城市形象定位,助力郑州在城市推广上建立鲜明、个性的城市品牌符号。 2023微博文化之夜现场。主..

“徽班”再“进京” 紫禁城里寻根  中新网北京9月20日电 (记者 应妮)故宫博物院与安徽演艺集团20日在京举行合作协议签订仪式及工作座谈会。 9月20日,故宫博物院与安徽演艺集团20日在京举行合作协议签订仪式。  故宫博物院供图   故宫博物院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都海江表示,本次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开启了故宫博物院与安徽演艺集团同道而为、合力共行的路途,双方将系统梳理和深入挖掘清宫戏曲文物蕴含的独特价值,通过文物保护、学术研究、剧目复排..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相得益彰  中新网成都9月20日电 (祝欢 贺劭清)“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并行不悖,相得益彰。”20日,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表示,全面正确地理解文化自信,真正确立了文化自信,中国才能进一步走向世界,复兴中的中华文明也将在世界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当日,作为首届金熊猫奖评选活动的主体活动之一,以“文明共生:多彩、平等、包容”为主题的首届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在成都举行。论坛上,葛剑雄发表了以《文..

国内外20余部佳作汇聚老舍戏剧节  本报讯(记者王润)金秋九月,第七届老舍戏剧节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盛大开幕。从昨天至明年元旦,20余部作品近50场中外演出将在北京各大剧场上演。  第七次改编老舍作品的方旭以“全男班”形式编剧、导演的《骆驼祥子》将作为本届戏剧节闭幕大戏上演。曾在电影《骆驼祥子》中扮演虎妞儿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斯琴高娃对方旭创新经典的精神很是赞赏。除此以外,北京人艺的《原野》、香港焦媛实验剧团的《金锁记》、大华城市表演艺术..

古装角色起名,为何偏爱复姓?  中新网北京9月20日电(记者 上官云)盘点比较热门的古装剧,尤其是武侠题材,有个现象挺有意思:剧中各路人物的名字里,似乎经常出现复姓,比如欧阳锋、西门吹雪等等。在《武林外传》里,也有公孙乌龙等角色。   在最近的热播剧《云之羽》中,人物“上官浅”多次登上热搜。而“上官”,也是中国各种“复姓”里的一个。   古装剧人物取名字,为何这般偏爱复姓?   什么是“姓”?什么是“氏”?   想探究取名的艺..

山西考古新发现!战国戳印陶文佐证“尧都平阳”位置  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襄汾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最新考古收获。   2020年6月—2022年7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襄汾县文化和旅游局、襄汾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工程建设范围内所涉及的遗址、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区域以汾河为界,分为河东、河西两个区域,共清理发掘遗迹348处,墓葬215座。 △2021年三区俯拍正视   河东区域涉及桥子沟村、古城庄村两个村庄,共发掘墓葬145座,其中汉代128座、宋金..

全国文物犯罪线索举报平台上线运行 公众可在线举报  9月19日,记者从西北警务协作区第十三届联席会议暨黄河流域、西北地区打击防范文物犯罪警务协作会议上获悉,“全国文物犯罪线索举报平台”从即日起正式上线运行。   该平台是基于微信13亿活跃用户的庞大群体而打造的小程序,广大群众和网友无需下载APP软件,即可进行涉及文物犯罪线索举报。相关信息也可以第一时间流转至各省、市、县公安机关和文物部门,便于及时开展工作。   2011年,受公安部和国家文物局委托,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