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角色起名,为何偏爱复姓?

2023-09-22 22:34:08 来源:网络

  中新网北京9月20日电(记者 上官云)盘点比较热门的古装剧,尤其是武侠题材,有个现象挺有意思:剧中各路人物的名字里,似乎经常出现复姓,比如欧阳锋、西门吹雪等等。在《武林外传》里,也有公孙乌龙等角色。

  在最近的热播剧《云之羽》中,人物“上官浅”多次登上热搜。而“上官”,也是中国各种“复姓”里的一个。

  古装剧人物取名字,为何这般偏爱复姓?

  什么是“姓”?什么是“氏”?

  想探究取名的艺术,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姓氏是怎么来的。如今,人们常常将这两个字连起来理解;但早先,“姓”和“氏”并不是一回事。

《武林外传》里出现了公孙乌龙等角色。图片来源:《武林外传》视频截图

  一般认为,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以女性为中心形成了若干母系氏族部落,为了便于区分,各个部落都产生了自己特有的标志和符号,这就是最原始的姓。

  相传中国上古时期有八大姓,即姬、姜、姚、嬴、姒、妘、妫、姞,全部从“女”字旁,也恰恰反映了“姓”应该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

  正所谓“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气子孙之所自分。”不难看出,“氏”是从“姓”中衍生的分支,出现于父系氏族社会,其起源有以邑、以字、以官、以爵等多种类型。

  一度,平民、奴隶只有名,而无姓无氏。周代,姓和氏开始混淆,后来又走向普遍融合。慢慢地,姓氏合二为一,平民逐渐也有了姓。

  官职是啥,就姓啥?

  总结一下,如今人们常说的姓,来源大概有图腾符号、封国封地、官职等等。

  这都不难理解。古代存在“图腾崇拜”的现象,有些图腾就成了氏族的徽号或标志。而一些动物图腾如虎、龙、马、牛、羊等,渐渐成为得姓来源。

  古代统治者出于有效控制领土等考虑,会将亲族、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做诸侯。有些诸侯所在封地的后人,便以封国或封地为姓氏,像诸侯国齐、鲁等,后来皆成为常见姓氏。

李亚鹏曾饰演令狐冲。图片来源:电视剧《笑傲江湖》视频截图

  出生地或居住地特征,也是中国姓氏的一个来源。

  据说,齐桓公的后代分别居住在齐国都城外城的东门、西门、南门、北门等,古人称外城为“郭”,这些人的后代就分别以东郭、西郭、南郭、北郭为姓氏。

  还有一些复姓,是由封邑得来的。相传古代有个名字唤作魏颗的人,立下不少战功,受封于令狐邑,其后代以祖上的封地为姓,即“令狐”。

  历史上,古人出于避祸等原因,有时会自己主动改变姓氏,但新的姓氏往往会通过选取相近读音、增减笔画等方式,与旧日姓氏保持一定联系。

  古装剧角色取名,偏爱复姓吗?

  所以说,比起单姓,复姓在来源上可能没什么太特别的地方。

  在文学作品中,确实经常有复姓名字闪现。像金庸作品中有令狐冲、欧阳锋、东方不败等,古龙笔下则有司空摘星、西门吹雪、上官无极。

  随着一些武侠小说被改编为影视剧,得益于电视媒体强大的传播能力,很多复姓得以大范围进入观众视线,且自带标签,比如令狐冲是放荡不羁的少侠,司空摘星的易容术出神入化。

图片来源:83版《射雕英雄传》视频截图

  不过,真要做个对比的话,复姓在古装剧中的使用频率应该还是比不上单姓。之所以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一个原因可能就是复姓数量少,“物以稀为贵”,容易让人注意到。

  举个例子,“西门吹雪”名字有四个字,人物设定是长身玉立、白衣如雪,表面冷漠无情,实则心怀正气,这就与名字互相加成,角色和复姓仿佛都带上了些许神秘色彩。

  使用复姓取名,有时能更好地体现人物身份特点。独孤求败是隐居的武林老前辈,只看名字字面意思的话,“独”和“孤”,与“求败”结合起来,苍凉孤傲之感油然而生。

  如果将“独孤求败”改为赵求败、张求败,好像也不是不行,但总感觉差了点意思。

  有人觉得,古装剧里以复姓取名,听起来都有点“高大上”。实则不然,即便是复姓,如果没经过精心构思,随便搭配一个通俗的“名”,所谓的神秘感也很容易被消解掉。

  就像有人调侃的那样,“我西门二柱就站在你面前,你看我有几分像从前?”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抛开文艺作品不谈,其实中国人历来重视姓氏文化,早在春秋时期取名就要遵循“五类”“六不”,十分讲究。

  所以说,姓名看似简单,其中却可能包含审美旨趣、信仰观念等众多维度。想取一个朗朗上口、富有底蕴的好名字,得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也是个技术活。(完)

【编辑:曹子健】 ,古装角色起名,为何偏退休金和养老金的区别 爱复姓?

相关:

山西考古新发现!战国戳印陶文佐证“尧都平阳”位置  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襄汾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最新考古收获。   2020年6月—2022年7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襄汾县文化和旅游局、襄汾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工程建设范围内所涉及的遗址、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区域以汾河为界,分为河东、河西两个区域,共清理发掘遗迹348处,墓葬215座。 △2021年三区俯拍正视   河东区域涉及桥子沟村、古城庄村两个村庄,共发掘墓葬145座,其中汉代128座、宋金..

全国文物犯罪线索举报平台上线运行 公众可在线举报  9月19日,记者从西北警务协作区第十三届联席会议暨黄河流域、西北地区打击防范文物犯罪警务协作会议上获悉,“全国文物犯罪线索举报平台”从即日起正式上线运行。   该平台是基于微信13亿活跃用户的庞大群体而打造的小程序,广大群众和网友无需下载APP软件,即可进行涉及文物犯罪线索举报。相关信息也可以第一时间流转至各省、市、县公安机关和文物部门,便于及时开展工作。   2011年,受公安部和国家文物局委托,陕..

蔡国庆:赤子的冒险  中新网北京9月20日电(记者 任思雨)谁能想到,这个夏天,为大家带来最多快乐的明星,是“妈妈严选”的偶像蔡国庆。   作为《披荆斩棘3》里年纪最大的哥哥,他自信满满,贡献名场面无数,有人说:“蔡国庆的精神状态领先我几十年。”   面对大家的玩梗和评价,总说着马上就到耳顺之年的他都开心接受,且一个不落,自嘲明明在跳广场舞的年纪,却在练习室跳踢踏舞跳到天旋地转。   7岁登台,10岁出唱片,上过22届春晚..

第二代留学俄罗斯代表画家潘义奎油画展亮相中国国家画院  中新网北京9月20日电 (记者 应妮)由中国国家画院、民革中央画院主办,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承办的“潘义奎油画展”19日在京开幕。展览共展出80件作品,分人物、风景、写生三个部分,为画家近年来油画力作的集中展示。 潘义奎油画展开幕式现场。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供图   潘义奎现任中国美术馆副馆长,美学博士,一级美术师、教授,北京大学博士后导师。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二代留学俄罗斯的代表性画家,潘义奎师从俄罗斯..

你才25岁,怎么就开始听伍佰了呢?  中新网北京9月20日电(记者 郎朗) 伍佰郑州演唱会结束,观众迟迟不愿离开,在没有伴奏没有伍佰的散场过程中,自发地大合唱《挪威的森林》。   灯光霓虹,唱痛的喉咙,噙在眼里的泪和心中的涩,这场演唱会,像过境的夏季风,潮湿了所有心情。   此刻,不管是25岁还是52岁,都看见了时间,看见了突然的自我。   9月,秋已至,我们却还在留恋那一场“夏夜晚风”。 图为伍佰演唱会现场。来源:伍佰微博   伍佰..

第七届老舍戏剧节开幕 迎来国际单元回归  中新网北京9月20日电 (记者 应妮)第七届老舍戏剧节开幕式19日在天桥艺术中心举行。从9月19日到明年元旦,20余部作品近50场中外精品演出将在北京各大剧场轮番上演。 嘉宾共同为第七届老舍戏剧节开幕。老舍戏剧节供图   随着宣传片的播放,本届老舍戏剧节的样貌也浮现在观众眼前,国际单元线下演出终于回归:《恶灵》《哈姆雷特》《等待戈多》等成为备受瞩目的作品;国内部分文学佳作频现:《边城》《原野》《背叛》《..

“龙跃黔海——贵州三叠纪的海洋世界”展览在北京开展  中新网北京9月20日电(记者 吕少威)由国家自然博物馆与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共同主办的“龙跃黔海——贵州三叠纪的海洋世界”展览19日在北京国家自然博物馆阳光厅开展,展出时间为2023年9月19日至2024年3月17日。 9月19日,北京,由国家自然博物馆与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共同主办的“龙跃黔海——贵州三叠纪的海洋世界”展览在国家自然博物馆开展。该展共展出邓氏贵州鱼龙、关岭鱼龙、胡氏贵州龙等鱼龙化石标本50件。图为家长带小..

20余位中国梅花奖得主齐聚愚公故里 演绎经典戏曲  中新网济源9月20日电 (肖开霖 王宇)今年是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创立40周年。9月19日晚,20余位梅花奖得主齐聚愚公故里河南济源,献上《穆桂英挂帅》等10多个经典戏曲选段,演绎“戏比天大”的情怀,传承戏曲艺术与文化。 20余位梅花表演奖得主登台亮相。记者 肖开霖 摄   当晚,庆祝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创办40周年暨第十三届河南省戏曲红梅奖大赛颁奖晚会在济源市愚公剧场举行。活动以“梅绽新时代”为主题,..

AI时代,相信绘画的可能和能量  高世名  近些年美院毕业生的很多创作,创新设计、开放媒体,直面数字科技前沿,以多种AI工具进行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AIGC实验,充分展开对于未来生活场景的激进想象。  然而,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在今天,艺术媒介、观念与手段丰富多样,AIGC图像无限生成,数字技术无比便捷,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绘画?绘画不可替代的东西是什么?AI时代,绘画何为?  近日,中国美术学院邀请了一批已经毕业的艺术家们聚焦“绘画问题”。..

中国首部!8K全景声昆剧电影《邯郸记》首映  本报讯 (记者 王筱丽)昨天下午,上海影城长达29米的LED天幕滚动播放着最新影讯,大厅内,计镇华、梁谷音、张铭荣等国宝级昆曲艺术家和特地赶来的戏迷济济一堂,共同见证中国第一部8K全景声昆剧电影《邯郸记》的首映。“这部经典属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电影总制作人、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感慨,在建团45周年之际,这部历时三载的影片终于亮相大银幕。   《邯郸记》是汤显祖“临川四梦”中最富观赏性的一梦,其耳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