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世界遗产!除了普洱茶,景迈山还有什么?

2023-09-22 22:32:02 来源:网络

  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成功,云南网友纷纷欢呼:“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换来了今日的成功!”也有茶友表示,“景迈山的普洱茶是不是要涨价了?”茶商则第一时间表示,“景迈山普洱绝不涨价。”

  9月17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

  在很多人眼中,普洱是和普洱茶划等号的,是闻名遐迩的“世界茶源”。

  在普洱,在景迈山,茶是古老的信仰,也是生活的方式。当地的布朗族认为茶相当于他们的生命,祭祀、婚丧嫁娶、待客时都要用茶。青年男女相聚时,女方给男方倒茶水的多少表达出喜爱程度。

  自家茶林中最先发芽的茶树,被看作茶魂树,是这片茶园的主宰,不能随便采摘,更不能砍伐。茶魂树的树干上通常系上竹篾编制的小篓,用来盛放祭品。每年采新茶之前,家中长者斋戒、沐浴、更衣、祭茶祖、供茶神,在茶魂树下点燃蜂蜡,供奉茶和饭菜,跪拜诵经。家家户户将这种对自然的敬畏代代相传。

  77岁的苏国文是“普洱祭茶祖习俗”的传承人。2004年他退休回到景迈山的芒景村,一心投入到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中。在他和村里人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芒景村恢复了布朗族传统节日“山康茶祖节”“开门节”“关门节”……“茶魂”理念在逐步复苏。

  景迈山人的衣食,基本都来自茶山。茶作为重要的食材和药材,为当地世居民族带来了生计。

  目前,景迈山有7万余亩茶园,茶叶种植采摘性收入占村民总收入的95%以上。

  景迈山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所蕴含的跨越千年的智慧。

  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由5片古茶林、9个古村寨以及3片分隔防护林共同构成,是保存完整、内涵丰富的人工栽培古茶林典型代表。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核心区的9个传统村寨之间,均保持一定的距离,甚至分布于不同的山头,这是考虑到“环境承载量”。景迈山先民对自然环境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不断适应寻得的“天人合一”“人地和谐”等成功经验,使得村寨和茶林实现了上千年的可持续发展。

  林茶共生、人地和谐是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最鲜明的标志。景迈山的村民延续着传统的林下种植方式:在森林间有限度地片状开发茶林,茶林之间保留森林作为分隔防护,保留高大乔木遮阴,茶树周围的草本植物和低矮灌木保持水土。生活在森林里的昆虫和鸟类,帮助茶树免遭害虫啃噬。茶树不过分密植,不过分采摘新芽,尽量减少人工干预。合理分配及可持续利用土地,使他们创造了茶在森林中、村在茶林中、耕地和其他生产活动在茶林外的山地人居环境。

  此次,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生动展现了中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为人类“活态”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中国案例”,也让普洱这座美丽的城市走到了世界面前。

  普洱,有着“中国最容易失眠的城市”的网络诨号。这里不仅有茶,处在北回归线上的普洱,还是“中国咖啡之都”。

  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优势,让普洱不仅有着兴盛的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也历来蓬勃。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对外经贸商路——茶马古道就从这里出发。从这里向北,茶马古道经昆明,再到北京;往西过西藏,翻越喜马拉雅山再进入南亚次大陆;向南一路延伸到东南亚。

  普洱就是这一切旅程的源头。普洱茶马古道是“一条流淌的茶马文化长河”“一段可以触摸的历史”。

▲民族团结誓词碑。(图片来源:普洱市人民政府网站)

  独特的地理优势,让普洱成为云南通往东南亚的交通要道,也是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前沿。这注定了普洱是一座多彩的城市。普洱居住着汉、哈尼、彝、拉祜、佤、傣等14个世居民族。各民族文化交融、互敬互爱、碰撞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葫芦节、泼水节、木鼓节……让每个人都能在这里纵情歌舞,尽情狂欢。

  普洱更是一座团结的城市,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的“民族团结誓词碑”,就屹立在普洱民族团结园内。她见证了普洱的美丽与祥和,更见证了云南各族群众的团结一心、友爱互助。(作者简介:田艳,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化法学)

  【以上内容为专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监制 | 杨新华

  统筹 | 王彦龙 刘佳

  责编 | 刘娴

  审核 | 蓝希峰

  采写 | 李依霖

  制作 | 胡琪

  (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编辑:曹子健】 ,新晋世退组词 界遗产!除了普洱茶,景迈山还有什么?

相关:

《骄阳伴我》隐喻的都市“充电式爱情”  你知道“充电式爱情”吗?两个人彼此照耀、相互治愈,成为更好的自己。最近播出的电视剧《骄阳伴我》,就呈现了这样一种亲密关系的模式。   《骄阳伴我》讲述了广告行业努力打拼的新人设计师盛阳和业内知名的广告导演简冰偶遇结缘,从此展开了一段“充电式爱情”之路的故事。盛阳在简冰的启发和鼓励下不断成长,并在行业中崭露锋芒,而简冰则在盛阳的关心与陪伴下,重拾对生活与爱情的信心。渐生情愫的二人无法避免地遇到..

屏幕里的中国味道  【文艺观潮】   美食是重要的文化符号,它可以反映不同国家和地方的历史文化,也能展示全人类共同的智慧和创造力。具体到影视领域,美食是创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文艺领域掀起一股传统文化热潮,再加上影视创作理念更新迭代,越来越多的创作将美食当成重要类型元素,甚至主题内容。《澳门双行线》《无辣不欢》《早餐中国》等纪录片或节目通过绘制地方特色美食地图的方式,探索美食和文化、生活、社会现..

创新数字时代文化治理 加快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文化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的贺信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要优化数字化发展环境”,“建设公平规范的数字治理生态”。数字技术变革、数字经济发展以及数字社会建设等为文化治理的创新发展注入..

汇聚文明交流互鉴的力量——2023北京文化论坛侧记  9月14日至15日,2023北京文化论坛在京成功举办。600多位中外嘉宾跨越山海相聚北京,围绕“传承·创新·互鉴”永久主题和“传承优秀文化 促进交流合作”年度主题,共议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共话文明交流互鉴。   论坛发布“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2年度十件大事”,促成文化项目签约52个,开展50场嘉宾演讲和圆桌对话、4条线路观摩和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汇聚智慧力量。   文..

“税务单元”首次进入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中新网晋中9月19日电(张云)9月19日,主题为“新时代·税之光”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税务单元”在山西平遥古城县衙展区正式开展。本次展览是税收专题首次进入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由国内知名摄影家评选出的18幅(组)获奖作品和近200幅入选优秀作品参加展览。   税收在国家治理中具有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本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特别开设的“税务单元”,由中国税务报社、国..

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在天津揭晓 39部作品分获7类奖项  中新社天津9月19日电 (王在御)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颁奖典礼19日在天津举办。本届百花文学奖设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奖、散文奖、科幻文学奖、网络文学奖和影视剧改编价值奖7个奖项,共有39部作品获奖。   其中, 《河马按摩师》(邱华栋)、《小野先生》(金仁顺)、《荷花姜》(潘向黎)等获短篇小说奖;《爱的川流不息》(张炜)、《我们的娜塔莎》(蒋韵)、《瓦猫》(葛亮)等获中篇小说奖;《下一站不下》(许春樵)、..

2023“运河有戏”演出季开幕 将举办130余场演出活动  中新网北京9月19日电(记者 陈杭)19日,2023“运河有戏”演出季暨开心麻花喜剧生活节在北京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北区开幕。本次演出季以“近悦远来 活力通州”为主题,将持续到10月底,为民众带来130余场演出和文化活动。 19日,2023“运河有戏”演出季暨开心麻花喜剧生活节在北京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北区开幕。陈杭摄   开幕式上发布了2023“运河有戏”演出季暨开心麻花喜剧生活节宣传片,举行了以“运河有戏·点亮美好..

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 他们在亚运村里体验非遗  杭州第19届亚运会沙滩排球比赛在浙江宁波进行,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以及随队官员入驻宁波亚运分村后,利用训练的空闲时间,逛起了村里的非遗文化体验点,泥金彩漆、面塑技艺等非遗项目,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新的探索中国的窗口。   宁波台记者 屠佳祺:我现在是在宁波亚运分村,运动员们训练回来后,到达亚运分村去往房间的路上会经过这条走廊,在走廊的旁边就有非常多的非遗展演活动,我身边这里就是一个面塑的非遗展示。  ..

《故宫日历》上新 2024年充分展现紫禁城龙元素  中新网北京9月19日电 (记者 应妮)作为故宫博物院的一张文化名片,《故宫日历》19日再上新。《故宫日历·2024年》封面图案选用清代黄地九龙牡丹纹漳绒毯局部,腾飞于海水江崖之上的祥龙,充满活力。 《故宫日历·2024年》书封。故宫博物院供图   全书从故宫博物院的丰富藏品中选取文物366件,分门别类,最终呈现图片六百余张,用大量局部细节和文物对比的方式,力求多角度、全面呈现故宫博物院文物藏品背后的故事。日..

第23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开幕 全球多国摄影师齐聚古城  中新网晋中9月19日电 (记者 胡健)第23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19日在山西平遥古城开幕,来自28个国家的两千余名摄影师携万幅作品参展。 第23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19日在平遥古城开幕。胡健 摄   本届大展共展出海内外两千余名摄影师的13961幅作品。其中,国际展部分有来自27个国家的225名摄影师带来的1627幅作品。参展摄影师包括加拿大摄影师罗伯特·戴维森、比利时摄影师帕特里克·格里斯、瑞士摄影师安德烈·歌德萨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