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亲仁善邻”里领略中华文明的处世之道

2023-06-29 01:35:12 来源:网络

  说文解词|从“亲仁善邻”里领略中华文明的处世之道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和平、和合、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

  “亲仁善邻”,典出《左传·隐公六年》,原文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意思是亲近仁德,与邻邦友善相处,是立国的法宝。

  在“亲仁善邻”中,“亲仁”和“善邻”是相互呼应、相互补充的关系,“亲仁”是建立“善邻”关系的基础,“善邻”则是对“亲仁”理念的具体实践。

  “亲仁善邻”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睦邻智慧与处世之道,也成为今天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源泉之一。

  历史上,古代中国长期奉行睦邻友好、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吸引了周边邻国的学子和商人来到了中国。在唐朝的长安,来自不同地区、文化、宗教信仰和语言的人们可以聚在一起分享思想,进行贸易和交流,并相互学习。日本先后派出19次遣唐使,来学习思想、技术、文化、制度等。

  除了吸引人们来到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些具有深远国际影响的对外交流事件成为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友好交往的千古佳话。汉朝的张骞出使西域,“凿空之旅”开启了陆上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和西域国家文明的交流;唐朝的鉴真东渡,将中国文化向日本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传播,包括建筑、雕塑、美术、文学、医学等等;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不仅输出了丝绸、茶叶、瓷器等丰富的物产,而且还在沿途传授了造船、耕种、畜牧等技术。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赋予了“亲仁善邻”新的时代价值和意义。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正是在这份开国公告里,中国政府庄严宣告:“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这一宣告翻开了新中国外交崭新的一页。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谈话时,首次提出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在大会发言中提出:“五项原则完全可以成为在我们中间建立友好合作和亲善睦邻关系的基础。”并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加以表述。至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方式就被确定下来。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的接受,也打开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到1979年底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已经多达120个,遍布五大洲。

  进入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通过上海合作组织、东盟与中日韩合作、东盟地区论坛、亚洲合作对话、中俄印和中日韩等多个多边对话机制,促进了本地区的睦邻合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中进行一系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等周边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简称“一带一路”倡议。倡议一经提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倡议提出十年来,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

  随着中国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化,中国和各国人民之间的联系与文化的交流也更加紧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大力支持与周边国家的人文交流,广泛开展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合作,架设起一座又一座民心相通的桥梁。

  面向未来,一个拥有5000多年璀璨文明史的大国,一个有着深厚天下情怀和贡献人类抱负的民族,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守正开新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矢志不渝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将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编辑:钱姣姣】 ,从心情好的说说 “亲仁善邻”里领略中华文明的处世之道

相关:

与山川草木为伴 护林人一年走出6000余公里  中新网吉林6月28日电 (张瑶 魏静 于志刚)山林静谧,清爽怡人。吉林松花江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桃山国有林保护中心的护林员马春光在松花湖边的山地中巡护。他说,这个季节是最舒服的时候,城市里面烈日炎炎,他工作的地方有树有水,凉爽惬意。   “这边柞树多,还有红松、落叶松和樟子松,能看到山鸡和野兔,偶尔也能见到狍子和野猪的脚印。”50岁的马春光做护林员已经11年了,山川草木和野生动物是他保护的对象..

讲好健康中国故事近日,“2023健康中国传播大会”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百姓健康电视频道(CHTV)大演播厅举办。此次大会以“讲好健康中国故事 推动健康中国传播”为主题,聚焦健康中国行动核心内容,旨在推动健康中国共建共享。此次大会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百姓健康电视频道联合主办,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卫生健康传播分会、医学论坛网承办。 会议现场,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有关司局的领导,对健康中国行动工作做了深刻解读和..

青海海西:人工智能助力健康惠民近年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医改政策及《青海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精神,以“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解决群众就医难题”为目标,全力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以医疗人工智能技术为抓手,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提升基层医疗能力 保障医疗质量 “智医助理”是服务于基层医生的人工智能全科辅助诊疗系..

端午假期出游 小心蜱虫叮咬 夏季是各类蚊虫的活跃期。蜱虫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常出现在草林茂盛的地方,悄无声息地钻到人体内吸血,严重时可致命。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曾三武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提示,端午假期郊外游玩,小心蜱虫叮咬。 问:什么是蜱虫? 曾三武:蜱虫,俗称狗鳖、牛虱、草爬子,常常隐藏在浅山丘陵的森林、草丛、牛羊皮毛间。它生长的每个阶段都必须以吸血为生。没吸血时,其腹背是扁平的,仅有芝麻粒般大小,..

众生胶囊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 图片来源:国家药监局网站 人民网北京6月22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国家药监局网站消息,根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0号)的规定,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论证和审定,众生胶囊由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 国家药监局表示,请相关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在2024年3月14日前,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就修订说明书事项向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并将说明书修订的内容及时..

甘肃民勤“小城养老”模式 让“幸福银龄”原居安养 吃不愁、病不忧、孤不独、乐有伴……面对“银发潮”,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在推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的同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探索医养康养融合发展的“小城养老”模式,托起“银发”幸福晚年。   年近70岁的张平和和老伴闻月兰居住在民勤县祥和小区。“孩子在外忙事业,我不想跟着‘漂’,感觉住在老家自在一些。”生活虽然基本能够自理,但张平和依旧有苦恼:每天三餐,吃不了多少,但做起来麻..

广东以科技力量多措并举力争延长荔枝保鲜期   荔枝等离子体冷杀菌技术示意图(资料图) 广东省科技厅 供图   记者21日从广东省科技厅获悉,该厅重点围绕预冷、抑菌、包装、蓄冷等保鲜关键技术环节,以应急专项方式组织“2023年广东省荔枝保鲜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项目”,重点遴选一批具备产业化应用能力的技术/装备项目,落地推广到全省荔枝产区,保障今年全省荔枝保鲜技术需求。   据广东省科技厅介绍,为推进荔枝保鲜科研攻关,该厅还成立了荔枝保鲜工作专班,组..

宁夏:到2025年底实现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基本健全  记者21日从宁夏民政厅获悉,日前,宁夏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实现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基本健全,清单不断完善,服务对象、内容、标准等清晰明确。   基本养老服务是指由国家直接提供或通过一定方式支持相关主体向老年人提供的,旨在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必须的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服务,包括物质帮助、照护服务、关爱服务等内容。   《实施方案》提..

600余项促消费活动开启京彩端午  “京彩华夏惠购节”昨日在悠唐购物中心启动  本报讯(记者 李佳)昨日,2023北京消费季“京彩华夏惠购节”正式启动。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端午小长假期间,为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消夏需求,本市以“北京消费季”为统领,以“京彩端午”为主题,串联全市特色消费活动,融合商旅文体多元场景,构建“端午优选,国潮京韵”“端午悦己,品味生活”“端午清凉,品质畅享”“端午出游,毕业赠礼”四大活动主题,全市..

端午节 这些藏在传统习俗中的养生知识你一定要知道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端午节有很多传统习俗。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治医师曹方为你详解端午习俗背后的养生知识。 “端午节期间,正是寒气和暑气交互转换之时,多雨潮湿,毒虫滋生,人最容易生病。”曹方表示,端午节少不了吃粽子、佩香囊、沐兰汤等传统习俗。这些端午习俗,最早都是古人用来驱除疫病、维护健康的。 吃粽子 药食同养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粽子古称“角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