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发现战国水井遗存 实证2400年前筑井技术

2023-06-28 11:53:56 来源:网络

  中新社太原6月26日电 (记者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6日晚对外发布考古发掘报告称,当地考古人员在阳泉市发现战国时代水井遗存,实证2400年前筑井技术。

  2019年,在阳泉市洪城北路东平坦垴村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项目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一口水井,经报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联合对该井进行抢救性发掘。

  水井地处山西省阳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平坦垴村西部,在发掘期间,考古队对水井周边地区进行考古调查,未发现有其他遗存。水井内出土数量较多的陶、骨、铁、木等遗物。

  水井分为井口、井圈、井底三部分。井口平面略呈圆形,井圈平面呈九边形,自上而下尚存38层,每一层皆用九根支护木榫卯相互衔接而成为闭合一周的井圈,井底为含卵石的砂层。

  经过分析研究,考古人员认为井内出土遗物的年代约为春秋晚期到西汉早期,也就是早在西汉早期该水井就应该已被全部填埋。经过对木质井圈的碳十四测年分析,考古人员推断水井的开凿、使用年代大体在春秋晚期到西汉早期之间,水井主体使用时间极有可能是战国时期。(完) 【编辑:岳川】 ,山西发现战新化房产网 国水井遗存 实证2400年前筑井技术

相关:

浙江文旅观察:今天我们该如何纪念施光南?  中新网杭州6月26日电 题:浙江文旅观察:今天我们该如何纪念施光南?   记者 童笑雨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迅速唱响大江南北,曲作者施光南的名字,也被更多人熟知。   施光南是新中国成立后新一代作曲家的杰出代表。今年是施光南逝世33周年。今天,我们该如何纪念这位人民音乐家?   6月26日,施光南夫人洪如丁接受中新网采访时提到了她的愿望:把..

《只手摘星斗》获第七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特等奖  中新网上海6月26日电 (王笈)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支持、阅文集团主办的第七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以下简称“大赛”)26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颁奖典礼。本届大赛共评出14部获奖作品,生动呈现中国卫星导航事业发展进程的《只手摘星斗》获特等奖,以盲人视角展现世间百态的《茫茫白昼漫游》获一等奖。   本届大赛以“好故事照见人间烟火”为主题,鼓励来自各行各业的网络作家以网络文学为载体,通过敏锐的洞察力和文学..

西安西郊发现唐代宫人墓地 墓葬排列有序经严谨规划  中新网西安6月26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26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2021年至2022年,考古人员在西安西郊莲湖区枣园街道三民村、陈家寨和沣东新城三桥街道贺家村等地相继发掘魏晋至明清时期墓葬1200余座,极大地丰富了西安西郊历史时期的考古学研究资料,完善了该区域从魏晋、十六国、北朝、隋唐、宋金到明清各期墓葬的演变序列,尤以隋唐时期墓葬考古取得了一系列新的重要发现和认识。 陈家寨墓地出土乐俑组合。 陕..

歌舞为媒 如何讲好新疆故事?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26日电(潘琦)新疆是“歌舞之乡”。在这里,人们习惯于用歌舞交往交流,也习惯于用歌舞讲述自己的故事。   文化艺术节、“新歌唱新疆”、戏剧晚会……2023年开年以来,一场场歌舞盛会在新疆各地鸣锣开场。曼妙腾旋的龟兹乐舞、悠扬的木卡姆吟唱、热闹欢腾的麦西来甫……尽显新疆各民族歌舞文化之美。 新疆阿克苏的音舞诗画《千年之约·梦幻龟兹》表演。 潘琦 摄   非遗文化点亮舞台   “真厉..

“江西省文艺创作奖”设立 激励文艺工作者创作优秀作品  中新网南昌6月26日电 (记者 吴鹏泉)记者26日从江西省文联推进文艺创作工作会上获悉,经江西省评比表彰办批准,江西省文联正式设立“江西省文艺创作奖”,并即将启动首届评选活动。   近年来,江西省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着力讲好江西故事,潜心创作精品力作,在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全国文艺大奖等评选中屡获殊荣,用文艺的形式抒写了江西人民在新时代感恩奋进的伟大..

上海千顷堂书局后人捐出逾50本珍贵中医药书籍等  中新网上海6月26日电 (记者 陈静)成立于1883年的上海千顷堂书局,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民营出版机构之一,主要出版中医药书籍。 谢文一是上海千顷堂书局最后一代掌门人谢祖芳的曾孙。 受访者谢文一供图   26日,上海千顷堂后人谢文一向宁波帮博物馆捐赠了50余本千顷堂出版的珍贵中医药书籍;同时,谢文一发起了"千遇千寻——抢救古医书行动"公益项目。该公益项目由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和上海云开朵朵公益基金会联合..

河南商丘宋国故城遗址发现东周时期“环城大道”  中新网商丘6月26日电 (王宇 白鹏)“近期,考古队在宋国故城南城墙内侧发现了厚度达80厘米以上的踩踏面,基本可以确定这是东周时期的‘环城大道’。”6月26日,河南商丘宋国故城南城墙与睢阳古城西城墙交接处的“城摞城”考古发掘仍在紧张进行中,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夏商周考古研究室负责人孙政委透露了最新的考古进展。 图为宋国故城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邢栋 摄   孙政委介绍,今年3月至4月份以来,考古队把睢阳..

陕西考古发掘魏晋至明清时期墓葬1200余座  记者6月26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2021~2022年,为配合城市基本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城西片区相继发掘魏晋至明清时期墓葬1200余座,完善了该区域从魏晋、十六国、北朝、隋唐、宋金到明清各期墓葬的演变序列。其中陈家寨墓地两年度共计清理有北朝隋唐时期中小型墓葬581座和金代墓葬2座,出土文物约有1500余件组,跨越北朝隋唐近500年的历史时期,是目前陕西关中地区发掘这一时期中小型墓葬数量最多的一次。  ..

新疆克孜尔石窟何以成为中国影响广泛的石窟遗存?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26日电(王小军 龚喜杰 石双)昔日的克孜尔,除了荒芜,还是荒芜;今日的克孜尔,绿意浓浓,鲜花盛开。在盛夏的高温中,走进克孜尔石窟,河水潺潺,凉风习习,燥热仿佛一扫而光,浮躁似乎被风吹走。仰头望去,鸠摩罗什雕像在高台之上,越过时间的尘埃,脸上洋溢着笑意…… 克孜尔石窟前静立的鸠摩罗什塑像。 石双 摄   天山脚下藏瑰宝   克孜尔石窟坐落在新疆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南7公里处。石窟内..

山东菏泽缪篆书刻集书法、篆刻于一体 尽显古风古韵  中新网菏泽6月26日电 (李明芮 肖守祥)“缪篆字库是与北大方正字库合作的一个项目,目前撰写7000多个字并录入完成,已进入试运营阶段,这个项目填补了中国缪篆字库的空白。”6月26日,记者走进位于菏泽市巨野县的缪篆艺术研究工作室内,缪篆书刻传承人张会利正聚精会神地进行缪篆字库的创作。 张氏缪篆书刻以宣纸或金石为载体,通过资料搜集、构思设计等七道工序才得以成品。 巨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据张会利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