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为媒 如何讲好新疆故事?

2023-06-28 11:52:46 来源:网络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26日电(潘琦)新疆是“歌舞之乡”。在这里,人们习惯于用歌舞交往交流,也习惯于用歌舞讲述自己的故事。

  文化艺术节、“新歌唱新疆”、戏剧晚会……2023年开年以来,一场场歌舞盛会在新疆各地鸣锣开场。曼妙腾旋的龟兹乐舞、悠扬的木卡姆吟唱、热闹欢腾的麦西来甫……尽显新疆各民族歌舞文化之美。

新疆阿克苏的音舞诗画《千年之约·梦幻龟兹》表演。 潘琦 摄 新疆阿克苏的音舞诗画《千年之约·梦幻龟兹》表演。 潘琦 摄

  非遗文化点亮舞台

  “真厉害!”表演现场,来自新疆阿克苏的音舞诗画《千年之约·梦幻龟兹》,让台下观众赞叹不已。

  现场,一场“刀郎麦西来甫”瞬间燃爆了现场。只见舞台上,舞者们拿着手鼓,穿着长裙,踩着节拍婆娑起舞。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都随着细碎的舞步,旋风般疾转。直让观众看得目不暇接,拍手叫好。

  据了解,刀郎麦西来甫是新疆诸多舞蹈形式当中颇具代表性的一种舞蹈,融音乐、舞蹈、歌唱、讲故事、说笑话、做游戏、即兴吟诵等于一体。早在2008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阿克苏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成员、阿克苏地区塔里木歌舞剧团党支部书记李燕介绍,《千年之约·梦幻龟兹》将刀郎麦西来甫、赛乃姆、萨玛瓦尔、阿瓦提慕萨莱思酿造工艺、库车民歌、萨哈尔地(转轮秋千)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巧妙地编排入了剧目,为观众呈现了一台颇具梦幻色彩的视听盛宴。

  英雄史诗《玛纳斯》被誉为柯尔克孜族“百科全书”,多少年来都是口头传唱。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称克州)充分发掘了新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将民族史诗《玛纳斯》与民族民间舞积极融合。

  在不久前举办的新疆首届文化艺术节上,克州歌舞团副团长哈尼别克·吐尔地表示,舞美效果中采用的柯尔克孜族刺绣、柯尔克孜族服饰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通过编排,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汇聚一堂。

新疆昌吉州原创音乐剧《天山·誓言》在乌鲁木齐上演。 潘琦 摄 新疆昌吉州原创音乐剧《天山·誓言》在乌鲁木齐上演。 潘琦 摄

  民族风情魅力尽显

  如果说维吾尔族把歌舞融入了生活,那么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打造的原创非遗歌舞剧《雪山琴深情》则从让记者体会了蒙古族热情剽悍的民族个性。

  天地远大雄浑,草原辽阔寂静,雪山高耸壮观,石人静静伫立在一旁。古老悠扬的托布秀尔琴声从天际飘来,悠长的音乐透过云层在草原上空久久回荡。忽然,石人幻化成一个个彪悍健硕的青年,他们拨动托布秀尔琴弦,与青春亮丽的少女跳起了传统舞蹈萨吾尔登……

  博州歌舞团团长巴特尔说,《雪山琴深情》的多支舞蹈和歌曲全部采自生活,舞美设计精致还原了雪岭冰峰、草原盛景及博州本地牧民生活的自然景致和民俗风情。舞蹈演员胡辉辉介绍,舞蹈片段《托尔勒格》从萨吾尔登中提炼出丰富的创作元素,把小鸟跳跃在树木间的灵动、飞回巢口的雀跃、翅膀扇动的形态等,幻化成一个个生动的舞蹈语汇。

  蒙古舞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舞蹈之一,是蒙古族历史智慧、审美趣味的结晶。仰、俯、倾、侧,彪悍健硕的青年们不断地抖动肩膀,猛然地翻腕,那种洋溢在脸上的自信,那种如排山倒海般涌动的激情,让观众们欢呼雀跃,为之鼓掌尖叫。

  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推广新疆优秀歌舞文化,今年上半年,由文化和旅游部、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打造的大型音舞诗画《掀起你的盖头来——新疆是个好地方》全国巡演,先后走进北京市、天津市、浙江省、广东省等地,一时间新疆歌舞观演热潮在各地掀起。活动中,260多名演职人员用歌、舞、乐展示新疆形象,1.35万名各地观众现场观看演出。在欢快的乐声、优美的舞蹈中,天南海北的人们跨越时空,共唱新疆好,同跳新疆舞,成为宣传新疆的最好方式之一。

蒙古族舞蹈热情登场。 潘琦 摄 蒙古族舞蹈热情登场。 潘琦 摄

  原创文艺凝聚力量

  在新疆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歌舞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憧憬,蓝天、草场、雄鹰、骏马等也被凝结为新疆独特的艺术元素。这里的人们通过歌舞与其他民族交往交流,在同歌共舞之中加深了解,促进交融。

  塔吉克族鹰舞的英姿、长篇史诗《玛纳斯》优美的唱腔、蒙古族马头琴声的悠扬……新疆歌舞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

  日前,一个新疆“抓饭舞”视频成为网络热点。只见舞台中央摆放着一盘“抓饭”,舞蹈演员从开始的品尝到后来的大快朵颐,举手投足间的动作和表情,将抓饭的美味表现得淋漓尽致。热情欢快的舞蹈随着富有节奏的律动,撞击着每一位网民的心弦,令他们陶醉于歌舞讲述的生动故事之中。

  “葡萄架下岁月瓜果飘香,阵阵手鼓沸腾了我的东疆,登上天山放声唱,各族儿女爱新疆……”6月6日晚,一曲歌舞《天山放歌》拉开了2023年“新歌唱新疆”优秀原创歌曲演唱会赴疆巡演系列活动的序幕。

  演唱会通过独唱、对唱、组合唱等表演形式,并载以新疆特色乐器演奏,为观众带来了一次有品质、有特色、有创新的艺术审美体验。

  歌曲《雄鹰飞过帕米尔》深情满满,《热吻新疆》热烈欢快,《喀纳斯的月光》婉转悠扬,《岳普湖的沙画》则为人们铺开了小城生活的幸福画卷。原创音乐显示了强大的感染力,真诚的诉说、飞扬的旋律,一幕幕新疆美景随着音乐展现在眼前。

  记者注意到,演唱会上不仅歌声动听,歌词同样生动鲜活。在以大美大爱为基调的前提下,歌词将新疆的丝路光华、瓜果飘香、壮美景致、幸福生活自然展现于字句间。这些充满生活气息和灿烂阳光的原创歌曲,不仅为人们所传唱,更为宣传新疆、推介新疆打开了一扇新窗。

  新疆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新疆艺术学院教授王咏舸表示,新疆歌舞表演不仅展示了当地灿烂的文化、独特的风土人情,还反映了各族群众的幸福生活。希望能有更多人通过新疆歌舞,来认识新疆、了解新疆,看到美丽真实的新疆。(完)

【编辑:刘欢】 ,歌舞为媒 如何讲好新新环保法 疆故事?

相关:

“江西省文艺创作奖”设立 激励文艺工作者创作优秀作品  中新网南昌6月26日电 (记者 吴鹏泉)记者26日从江西省文联推进文艺创作工作会上获悉,经江西省评比表彰办批准,江西省文联正式设立“江西省文艺创作奖”,并即将启动首届评选活动。   近年来,江西省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着力讲好江西故事,潜心创作精品力作,在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全国文艺大奖等评选中屡获殊荣,用文艺的形式抒写了江西人民在新时代感恩奋进的伟大..

上海千顷堂书局后人捐出逾50本珍贵中医药书籍等  中新网上海6月26日电 (记者 陈静)成立于1883年的上海千顷堂书局,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民营出版机构之一,主要出版中医药书籍。 谢文一是上海千顷堂书局最后一代掌门人谢祖芳的曾孙。 受访者谢文一供图   26日,上海千顷堂后人谢文一向宁波帮博物馆捐赠了50余本千顷堂出版的珍贵中医药书籍;同时,谢文一发起了"千遇千寻——抢救古医书行动"公益项目。该公益项目由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和上海云开朵朵公益基金会联合..

河南商丘宋国故城遗址发现东周时期“环城大道”  中新网商丘6月26日电 (王宇 白鹏)“近期,考古队在宋国故城南城墙内侧发现了厚度达80厘米以上的踩踏面,基本可以确定这是东周时期的‘环城大道’。”6月26日,河南商丘宋国故城南城墙与睢阳古城西城墙交接处的“城摞城”考古发掘仍在紧张进行中,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夏商周考古研究室负责人孙政委透露了最新的考古进展。 图为宋国故城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邢栋 摄   孙政委介绍,今年3月至4月份以来,考古队把睢阳..

陕西考古发掘魏晋至明清时期墓葬1200余座  记者6月26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2021~2022年,为配合城市基本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城西片区相继发掘魏晋至明清时期墓葬1200余座,完善了该区域从魏晋、十六国、北朝、隋唐、宋金到明清各期墓葬的演变序列。其中陈家寨墓地两年度共计清理有北朝隋唐时期中小型墓葬581座和金代墓葬2座,出土文物约有1500余件组,跨越北朝隋唐近500年的历史时期,是目前陕西关中地区发掘这一时期中小型墓葬数量最多的一次。  ..

新疆克孜尔石窟何以成为中国影响广泛的石窟遗存?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26日电(王小军 龚喜杰 石双)昔日的克孜尔,除了荒芜,还是荒芜;今日的克孜尔,绿意浓浓,鲜花盛开。在盛夏的高温中,走进克孜尔石窟,河水潺潺,凉风习习,燥热仿佛一扫而光,浮躁似乎被风吹走。仰头望去,鸠摩罗什雕像在高台之上,越过时间的尘埃,脸上洋溢着笑意…… 克孜尔石窟前静立的鸠摩罗什塑像。 石双 摄   天山脚下藏瑰宝   克孜尔石窟坐落在新疆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南7公里处。石窟内..

山东菏泽缪篆书刻集书法、篆刻于一体 尽显古风古韵  中新网菏泽6月26日电 (李明芮 肖守祥)“缪篆字库是与北大方正字库合作的一个项目,目前撰写7000多个字并录入完成,已进入试运营阶段,这个项目填补了中国缪篆字库的空白。”6月26日,记者走进位于菏泽市巨野县的缪篆艺术研究工作室内,缪篆书刻传承人张会利正聚精会神地进行缪篆字库的创作。 张氏缪篆书刻以宣纸或金石为载体,通过资料搜集、构思设计等七道工序才得以成品。 巨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据张会利介绍,..

《施光南全集·声乐卷》发布 约300首作品首次发表  中新社杭州6月26日电 (童笑雨)“光南生前说,我写了这么多作品,真希望它们能发表,能够有人演唱,能够得到广大听众的认可。如今,他的部分夙愿已经得到满足。”6月26日,音乐家施光南的夫人洪如丁接受采访时说。   当天,《施光南全集·声乐卷》在浙江杭州首发。该卷从施光南遗作中整理出500余首作品,有的选自施光南本人手稿,有的录自施光南手订、手校的较早出版品,其中约300首作品属首次发表。   施光南一生创..

圆形方孔钱通行2000多年的“顶流密码”是什么?  穿越到哪个朝代生活最不便捷?私以为是先秦:中原地区使用布币,北方及山东地区流通刀币,楚国使用蚁鼻钱……光算这几种钱的“汇率”就能把CPU烧干。所以如果可以穿越,还是穿越到秦始皇统一货币之后最好,因为从秦朝到清朝末年,圆形方孔钱形制始终不改,是千年长红的“顶流”。   在中华民族历史中,钱币作为各民族之间政治关系、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的物质载体,如同年轮一般,记录和见证了“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发展..

被“遗忘”的黄文弼:沙漠中“一个人的考古队”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倪伟   发于2023.6.26总第1097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瘦骨一撮不胜衣,身披一袭老羊皮。”在一首赠诗里,语言学家刘半农如此勾勒好友黄文弼在沙漠戈壁中的寒酸模样。   在另一首照片题诗里,刘半农又调侃道:此公傻,不看江南之绿杨,而探绝漠之红柳。天炎饮绝沙如焚,人驼平等匍匐走。幸而当晚得水头,不然傻公今何有。傻公来,我当敬汝一杯酒。   俏皮的言语之下,隐约透露着四伏..

两岸书法家以文会友书画传情  中新网厦门6月26日电 (记者 杨伏山)“粽情书法·扇饮清风”两岸书法家交流活动,25日在厦门市集美区文化馆举办,两岸近50位书法家在扇面上挥毫泼墨,用手中的丹青妙笔,架起两岸书香艺术桥梁。   由福建省连横文化研究院、台湾“中国书法学会”等机构联袂主办的本次活动,邀请来自海峡彼岸台湾“中国书法学会”一行30余人前来共襄盛举,共展出两岸书法家作品50幅,其中,台湾书法家作品35幅;该学会嘉宾们还将在厦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