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千顷堂书局后人捐出逾50本珍贵中医药书籍等

2023-06-28 11:52:10 来源:网络

  中新网上海6月26日电 (记者 陈静)成立于1883年的上海千顷堂书局,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民营出版机构之一,主要出版中医药书籍。

谢文一是上海千顷堂书局最后一代掌门人谢祖芳的曾孙。 受访者谢文一供图 谢文一是上海千顷堂书局最后一代掌门人谢祖芳的曾孙。 受访者谢文一供图

  26日,上海千顷堂后人谢文一向宁波帮博物馆捐赠了50余本千顷堂出版的珍贵中医药书籍;同时,谢文一发起了"千遇千寻——抢救古医书行动"公益项目。该公益项目由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和上海云开朵朵公益基金会联合成立,募集资金用于中华古医书的修复、专家解读、医生教育培训、中医专科建设等。

  据介绍,当日捐赠的珍贵中医药书籍出版时间跨越清代、民国时期,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6年。其中,清光绪三十四年出版的《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一书,是中国最早论述中西医汇通的著作之一,作者唐宗海是清末医学家。在该书中,他认为西医长于“形迹”,中医长于“气化”,二者各有短长;并主张“损益乎古今”“参酌乎中外”,尝试用西医解剖、生理等知识印证中医理论。这样一个开放的态度无疑有助于现代医学在中国的发展。

上海千顷堂书局为整理、保存和传播中华中医药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受访者谢文一供图 上海千顷堂书局为整理、保存和传播中华中医药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受访者谢文一供图

  上海千顷堂书局最后一任掌门人是浙江宁波镇海人谢祖芳。1950年,在谢祖芳的积极推动下,千顷堂书局加入上海市书业同业公会,公私合营后,并入上海卫生出版社。如今,几经合并、更名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谢文一是上海千顷堂书局最后一代掌门人谢祖芳的曾孙。他出身收藏世家,是古瓷古玉古籍收藏家,现任上海市华侨收藏协会副会长、上海云开朵朵公益基金会创始理事长。当日,谢文一向宁波帮博物馆捐赠了与中医药相关的三件明代、清代和民国的古瓷器以及上海千顷堂书局的公章、谢祖芳的私章各一枚。谢文一对记者说,今年是上海千顷堂书局成立140周年,希望以曾祖父谢祖芳为榜样,为中医药文化传播和传承贡献力量。

上海千顷堂书局出版的书籍。 受访者谢文一供图 上海千顷堂书局出版的书籍。 受访者谢文一供图

  据了解,上海千顷堂书局是一所学术思想比较活跃的书局,清代后期曾刊刻《医方论》《中西医粹四种》《中西汇通医书五种》《刘河间伤寒三书》和《刘河间医学六书》等书;民国时期,该书局先后出版了《中藏经》《医学津梁》《类证治裁》《先醒斋医书十种》《冯氏锦囊秘录八种》《医案类录》《医经原旨》等古医书和当代医家的著作。其出版活动直到20世纪50年代仍未间断,为整理、保存和传播中华中医药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据悉,上海千顷堂书局出版的中医药书籍在全世界广为传播,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很多医书被众多海外图书馆收藏,大到国家级图书馆,小到各大学图书馆,比如:美国国立医药图书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中国港澳台地区的多所高校图书馆均有收藏。(完)

【编辑:刘欢】 ,上海千顷堂新黄浦股吧 书局后人捐出逾50本珍贵中医药书籍等

相关:

河南商丘宋国故城遗址发现东周时期“环城大道”  中新网商丘6月26日电 (王宇 白鹏)“近期,考古队在宋国故城南城墙内侧发现了厚度达80厘米以上的踩踏面,基本可以确定这是东周时期的‘环城大道’。”6月26日,河南商丘宋国故城南城墙与睢阳古城西城墙交接处的“城摞城”考古发掘仍在紧张进行中,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夏商周考古研究室负责人孙政委透露了最新的考古进展。 图为宋国故城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邢栋 摄   孙政委介绍,今年3月至4月份以来,考古队把睢阳..

陕西考古发掘魏晋至明清时期墓葬1200余座  记者6月26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2021~2022年,为配合城市基本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城西片区相继发掘魏晋至明清时期墓葬1200余座,完善了该区域从魏晋、十六国、北朝、隋唐、宋金到明清各期墓葬的演变序列。其中陈家寨墓地两年度共计清理有北朝隋唐时期中小型墓葬581座和金代墓葬2座,出土文物约有1500余件组,跨越北朝隋唐近500年的历史时期,是目前陕西关中地区发掘这一时期中小型墓葬数量最多的一次。  ..

新疆克孜尔石窟何以成为中国影响广泛的石窟遗存?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26日电(王小军 龚喜杰 石双)昔日的克孜尔,除了荒芜,还是荒芜;今日的克孜尔,绿意浓浓,鲜花盛开。在盛夏的高温中,走进克孜尔石窟,河水潺潺,凉风习习,燥热仿佛一扫而光,浮躁似乎被风吹走。仰头望去,鸠摩罗什雕像在高台之上,越过时间的尘埃,脸上洋溢着笑意…… 克孜尔石窟前静立的鸠摩罗什塑像。 石双 摄   天山脚下藏瑰宝   克孜尔石窟坐落在新疆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南7公里处。石窟内..

山东菏泽缪篆书刻集书法、篆刻于一体 尽显古风古韵  中新网菏泽6月26日电 (李明芮 肖守祥)“缪篆字库是与北大方正字库合作的一个项目,目前撰写7000多个字并录入完成,已进入试运营阶段,这个项目填补了中国缪篆字库的空白。”6月26日,记者走进位于菏泽市巨野县的缪篆艺术研究工作室内,缪篆书刻传承人张会利正聚精会神地进行缪篆字库的创作。 张氏缪篆书刻以宣纸或金石为载体,通过资料搜集、构思设计等七道工序才得以成品。 巨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据张会利介绍,..

《施光南全集·声乐卷》发布 约300首作品首次发表  中新社杭州6月26日电 (童笑雨)“光南生前说,我写了这么多作品,真希望它们能发表,能够有人演唱,能够得到广大听众的认可。如今,他的部分夙愿已经得到满足。”6月26日,音乐家施光南的夫人洪如丁接受采访时说。   当天,《施光南全集·声乐卷》在浙江杭州首发。该卷从施光南遗作中整理出500余首作品,有的选自施光南本人手稿,有的录自施光南手订、手校的较早出版品,其中约300首作品属首次发表。   施光南一生创..

圆形方孔钱通行2000多年的“顶流密码”是什么?  穿越到哪个朝代生活最不便捷?私以为是先秦:中原地区使用布币,北方及山东地区流通刀币,楚国使用蚁鼻钱……光算这几种钱的“汇率”就能把CPU烧干。所以如果可以穿越,还是穿越到秦始皇统一货币之后最好,因为从秦朝到清朝末年,圆形方孔钱形制始终不改,是千年长红的“顶流”。   在中华民族历史中,钱币作为各民族之间政治关系、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的物质载体,如同年轮一般,记录和见证了“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发展..

被“遗忘”的黄文弼:沙漠中“一个人的考古队”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倪伟   发于2023.6.26总第1097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瘦骨一撮不胜衣,身披一袭老羊皮。”在一首赠诗里,语言学家刘半农如此勾勒好友黄文弼在沙漠戈壁中的寒酸模样。   在另一首照片题诗里,刘半农又调侃道:此公傻,不看江南之绿杨,而探绝漠之红柳。天炎饮绝沙如焚,人驼平等匍匐走。幸而当晚得水头,不然傻公今何有。傻公来,我当敬汝一杯酒。   俏皮的言语之下,隐约透露着四伏..

两岸书法家以文会友书画传情  中新网厦门6月26日电 (记者 杨伏山)“粽情书法·扇饮清风”两岸书法家交流活动,25日在厦门市集美区文化馆举办,两岸近50位书法家在扇面上挥毫泼墨,用手中的丹青妙笔,架起两岸书香艺术桥梁。   由福建省连横文化研究院、台湾“中国书法学会”等机构联袂主办的本次活动,邀请来自海峡彼岸台湾“中国书法学会”一行30余人前来共襄盛举,共展出两岸书法家作品50幅,其中,台湾书法家作品35幅;该学会嘉宾们还将在厦门开..

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节开幕 展示古都历史文化积淀  中新网北京6月26日电 (记者 徐婧 陈杭)2023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节25日晚开幕。本届文化节期间,将举办“漫步西山”“聆听西山”“览观西山”“乐享西山”“研学西山”五个系列主题活动,串联专题展览、文旅推介、研学竞赛等文化活动,吸引人们走近西山,促进文化和旅游高水平融合、高质量发展。   举办系列文化精品活动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是北京三条文化带之一,自然风光灵秀天成,文化遗产厚重富集,文化脉络贯通..

《消失的她》领跑端午档,暑期档接力佳片不断  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刚刚结束的2023年端午档(6月22日-24日)电影总票房达9.09亿元,超过2016年端午档的8.44亿元,进入中国影史端午档票房前二,只差一点便能超越中国影史最高端午档2018年的9.12亿元票房。   今年端午档期共有10部新片上映,其中6月21日上映《我爱你!》《别叫我“赌神”》两部影片,6月22日有《消失的她》等8部影片扎堆上映。加上开启点映的王宝强导演新片《八角笼中》以及近期上映的进口大片《变形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