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丘宋国故城遗址发现东周时期“环城大道”

2023-06-28 11:51:58 来源:网络

  中新网商丘6月26日电 (王宇 白鹏)“近期,考古队在宋国故城南城墙内侧发现了厚度达80厘米以上的踩踏面,基本可以确定这是东周时期的‘环城大道’。”6月26日,河南商丘宋国故城南城墙与睢阳古城西城墙交接处的“城摞城”考古发掘仍在紧张进行中,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夏商周考古研究室负责人孙政委透露了最新的考古进展。

图为宋国故城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邢栋 摄 图为宋国故城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邢栋 摄

  孙政委介绍,今年3月至4月份以来,考古队把睢阳城的西城墙夯土、睢阳城下的唐代墓葬清理完毕之后,继续向下发掘,在宋国故城南墙的南北两侧都发现了不同时期与城墙共存的踩踏面。尤其是城内的踩踏面厚度在80厘米以上,并在部分踩踏面上清理出与城墙走势相一致的车辙,基本可以确定这个踩踏面就是城内的“环城大道”。

  孙政委说,考古人员已在不同层位的道路中间清理出东周时期的6座瓮棺葬和5座灰坑,目前正在清理的一块堆积是压在城内道路上的夯土。根据打破道路的瓮棺葬、灰坑等遗迹,考古人员判断这条道路至少可以分出来三个使用时期,或许因为当时政局动荡,导致城市疏于管理,城墙遭受到较大损坏。

图为发掘现场出土的陶器。 邢栋 摄 图为发掘现场出土的陶器。 邢栋 摄

  雨季即将来临,这也给考古发掘工作带来较大压力。

  对此,孙政委表示,考古队将加快发掘进度,争取在雨季来临之前基本完成发掘工作。同时,考古队也将严格按照地层早晚堆积关系,逐层清理城墙与城内道路、灰坑等遗迹,为准确判断每一块城墙夯土的性质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信息。

  此外,宋国故城东南门(即睢阳城正南门)目前也在考古发掘中。作为宋国故城另一处考古发掘点,该项目于2022年启动,结合勘探可了解更多宋国故城、睢阳古城与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南关码头之间的关系。

  据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汉唐宋考古研究室副主任刘卫帅介绍,此处发掘区已开挖10米×10米探方12个,发掘面积1200平方米,普遍发掘深度4米至5米,局部已暴露出城墙夯土。目前,考古人员已清理出明清时期沟状遗迹3条、道路1条,在城墙顶部淤土层中发现白灰地面、烧灶等居住生活遗迹,已出土较多明清时期的瓷器。

考古工作人员展示在发掘现场出土的瓦当。 邢栋 摄 考古工作人员展示在发掘现场出土的瓦当。 邢栋 摄

  据知,上世纪90年代,中美联合考古队在商丘进行考古时无意间发现了宋国古城遗址。宋国故城遗址考古发掘工作自2021年5月再次启动以来,持续开展了宋国故城南墙、睢阳城南门的考古发掘与勘探工作,发掘面积近3000平方米,最深距地表达13米,已发现两周时期、汉唐时期、两宋时期古城痕迹,不同时期的城址相互叠压,形成“城摞城”现象。

考古工作人员在清理发掘墓葬。 邢栋 摄 考古工作人员在清理发掘墓葬。 邢栋 摄

  “原来光知道商丘古城是‘城摞城’,到底是怎么样的‘城摞城’,不同时间节点的古城的发展变化是怎么样的,这些具体细节还不是很清楚,目前就是在寻找这些重要的考古证据。”本次考古发掘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岳洪彬说。(完)

【编辑:朱延静】 ,河南商丘新黄浦股票 宋国故城遗址发现东周时期“环城大道”

相关:

陕西考古发掘魏晋至明清时期墓葬1200余座  记者6月26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2021~2022年,为配合城市基本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城西片区相继发掘魏晋至明清时期墓葬1200余座,完善了该区域从魏晋、十六国、北朝、隋唐、宋金到明清各期墓葬的演变序列。其中陈家寨墓地两年度共计清理有北朝隋唐时期中小型墓葬581座和金代墓葬2座,出土文物约有1500余件组,跨越北朝隋唐近500年的历史时期,是目前陕西关中地区发掘这一时期中小型墓葬数量最多的一次。  ..

新疆克孜尔石窟何以成为中国影响广泛的石窟遗存?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26日电(王小军 龚喜杰 石双)昔日的克孜尔,除了荒芜,还是荒芜;今日的克孜尔,绿意浓浓,鲜花盛开。在盛夏的高温中,走进克孜尔石窟,河水潺潺,凉风习习,燥热仿佛一扫而光,浮躁似乎被风吹走。仰头望去,鸠摩罗什雕像在高台之上,越过时间的尘埃,脸上洋溢着笑意…… 克孜尔石窟前静立的鸠摩罗什塑像。 石双 摄   天山脚下藏瑰宝   克孜尔石窟坐落在新疆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南7公里处。石窟内..

山东菏泽缪篆书刻集书法、篆刻于一体 尽显古风古韵  中新网菏泽6月26日电 (李明芮 肖守祥)“缪篆字库是与北大方正字库合作的一个项目,目前撰写7000多个字并录入完成,已进入试运营阶段,这个项目填补了中国缪篆字库的空白。”6月26日,记者走进位于菏泽市巨野县的缪篆艺术研究工作室内,缪篆书刻传承人张会利正聚精会神地进行缪篆字库的创作。 张氏缪篆书刻以宣纸或金石为载体,通过资料搜集、构思设计等七道工序才得以成品。 巨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据张会利介绍,..

《施光南全集·声乐卷》发布 约300首作品首次发表  中新社杭州6月26日电 (童笑雨)“光南生前说,我写了这么多作品,真希望它们能发表,能够有人演唱,能够得到广大听众的认可。如今,他的部分夙愿已经得到满足。”6月26日,音乐家施光南的夫人洪如丁接受采访时说。   当天,《施光南全集·声乐卷》在浙江杭州首发。该卷从施光南遗作中整理出500余首作品,有的选自施光南本人手稿,有的录自施光南手订、手校的较早出版品,其中约300首作品属首次发表。   施光南一生创..

圆形方孔钱通行2000多年的“顶流密码”是什么?  穿越到哪个朝代生活最不便捷?私以为是先秦:中原地区使用布币,北方及山东地区流通刀币,楚国使用蚁鼻钱……光算这几种钱的“汇率”就能把CPU烧干。所以如果可以穿越,还是穿越到秦始皇统一货币之后最好,因为从秦朝到清朝末年,圆形方孔钱形制始终不改,是千年长红的“顶流”。   在中华民族历史中,钱币作为各民族之间政治关系、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的物质载体,如同年轮一般,记录和见证了“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发展..

被“遗忘”的黄文弼:沙漠中“一个人的考古队”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倪伟   发于2023.6.26总第1097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瘦骨一撮不胜衣,身披一袭老羊皮。”在一首赠诗里,语言学家刘半农如此勾勒好友黄文弼在沙漠戈壁中的寒酸模样。   在另一首照片题诗里,刘半农又调侃道:此公傻,不看江南之绿杨,而探绝漠之红柳。天炎饮绝沙如焚,人驼平等匍匐走。幸而当晚得水头,不然傻公今何有。傻公来,我当敬汝一杯酒。   俏皮的言语之下,隐约透露着四伏..

两岸书法家以文会友书画传情  中新网厦门6月26日电 (记者 杨伏山)“粽情书法·扇饮清风”两岸书法家交流活动,25日在厦门市集美区文化馆举办,两岸近50位书法家在扇面上挥毫泼墨,用手中的丹青妙笔,架起两岸书香艺术桥梁。   由福建省连横文化研究院、台湾“中国书法学会”等机构联袂主办的本次活动,邀请来自海峡彼岸台湾“中国书法学会”一行30余人前来共襄盛举,共展出两岸书法家作品50幅,其中,台湾书法家作品35幅;该学会嘉宾们还将在厦门开..

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节开幕 展示古都历史文化积淀  中新网北京6月26日电 (记者 徐婧 陈杭)2023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节25日晚开幕。本届文化节期间,将举办“漫步西山”“聆听西山”“览观西山”“乐享西山”“研学西山”五个系列主题活动,串联专题展览、文旅推介、研学竞赛等文化活动,吸引人们走近西山,促进文化和旅游高水平融合、高质量发展。   举办系列文化精品活动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是北京三条文化带之一,自然风光灵秀天成,文化遗产厚重富集,文化脉络贯通..

《消失的她》领跑端午档,暑期档接力佳片不断  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刚刚结束的2023年端午档(6月22日-24日)电影总票房达9.09亿元,超过2016年端午档的8.44亿元,进入中国影史端午档票房前二,只差一点便能超越中国影史最高端午档2018年的9.12亿元票房。   今年端午档期共有10部新片上映,其中6月21日上映《我爱你!》《别叫我“赌神”》两部影片,6月22日有《消失的她》等8部影片扎堆上映。加上开启点映的王宝强导演新片《八角笼中》以及近期上映的进口大片《变形金..

川剧演员抖音走红:直播打开非遗传承新方式  郭海英   一番唱罢,吴菁菁要“变脸”了,只见她背对镜头忽一转身,已戴上传统川剧脸谱,从蓝脸到红脸,从笑脸到机器猫脸,一连串换了十几张……入驻抖音平台一周年之际,青年戏曲演员、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菁菁最近再次火上热搜。一年来,吴菁菁在抖音发布上百条短视频,做了近300场直播,观众超600万人次,目前她在抖音拥有近14万粉丝,在网络直播平台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吴菁菁8岁学艺,18岁时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