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方孔钱通行2000多年的“顶流密码”是什么?

2023-06-28 11:50:35 来源:网络

  穿越到哪个朝代生活最不便捷?私以为是先秦:中原地区使用布币,北方及山东地区流通刀币,楚国使用蚁鼻钱……光算这几种钱的“汇率”就能把CPU烧干。所以如果可以穿越,还是穿越到秦始皇统一货币之后最好,因为从秦朝到清朝末年,圆形方孔钱形制始终不改,是千年长红的“顶流”。

  在中华民族历史中,钱币作为各民族之间政治关系、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的物质载体,如同年轮一般,记录和见证了“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

  近日,“道中华”专访了中国钱币博物馆研究信息部主任王永生,讲述圆形方孔钱记录的历史痕迹。

  记者:您怎么看待不同朝代的钱币形制与中华民族演变发展的关系?

  王永生:钱币是人类最早发明的文明要素之一。钱币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而且是人类历史进程的实物见证,每一枚钱币上都承载和记录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一部钱币史也是一部人类演变发展史。

  先秦存在四大钱币体系:一是源于青铜农具的布币,主要流通于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对应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农耕文明;二是源自古代实用刀削的刀币,主要流通于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的北方及山东地区,对应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狩猎文明;三是源自铜贝的蚁鼻钱,主要流通于楚国势力范围内,与楚文化关系密切;四是源自玉璧的圜钱,最初兴起于中原地区的魏国,后来在位居西部的秦国发扬光大,逐渐发展形成战国时期的主流钱币形态。

  可以说,先秦时期起源并发展形成的四大钱币体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早期的多元性及“区系类型”特点。

▲“东周”平肩空首布 中国钱币博物馆藏 ▲“安阳之大刀”(背“刀”) 中国钱币博物馆藏。 ▲楚国蚁鼻钱 中国钱币博物馆藏。 ▲“珠重一两十四”圜钱 中国钱币博物馆藏。

  记者:在先秦如火如荼的钱币“海选”中,圆润小巧的圜钱战胜温柔端方的布币、威武霸气的刀币,以及神秘冷艳的蚁鼻钱,在这场竞技中“C位”出道,经过秦国的后续改造,原本“圆形圆孔”的圜钱演变成“圆形方孔”,并成长为之后两千多年钱币历史中的“顶流”,它的“流量密码”是什么?

  王永生:圜钱形制上的这一改变与秦国崛起并统一六国,以及当时流行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天命皇权”的政治思想密切相关。

  圜钱最初是圆孔,源自古代的玉璧。后来变为方孔则是受玉琮的影响。玉璧与玉琮都属于古代重要礼器,玉璧用于祭天,玉琮用于祭地。玉琮的特点是兼具“圆”与“方”两种形制,内圆象征天,外方象征地。即所谓“璧圆象天,琮方象地”。玉琮外方内圆的这一基本形制,表示的正是“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战国时期“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以及“天命皇权”的政治思想,在钱币上体现为“外圆”象征天命,“内方”代表皇权。钱币流通到哪里,就表示它所代表的皇权威仪散布到了哪里。

  于是,秦国仿照玉琮“外方内圆”的形制,将圜钱的“圆孔”改成“方孔”,铸造了“外圆内方”的“半两”钱,成为秦国的法定货币。

▲秦半两 中国钱币博物馆藏。

  记者:秦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政权,作为它的法定货币,“圆形方孔”钱为何能在后续两千多年中持续流传?

  王永生:秦王一统天下后,为确立作为“天下”“皇帝”的正当性,需要借助“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来宣传“天命皇权”的政治思想,于是便用秦国“圆形方孔”形制的半两钱,统一六国的钱币。

  汉承秦制,继续沿用半两钱。汉武帝虽然将钱币的重量从“半两”改为“五铢”,但是仍然保留了“圆形方孔”的形制特点。自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间,虽然朝代更替,但以“圆形方孔”为标志的钱币形制特点在政治上被视为中华正统身份的象征及中华文化特有的符号,成为文化上认同、政治上归属并自视中华正统的一个重要象征。

▲汉五铢 中国钱币博物馆藏。

  记者:在我的认知里,北方草原民族以游牧为生,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到钱币,因此他们几乎都不曾铸造钱币。他们与农耕民族之间的贸易主要是用畜产品交换农产品,比如历史上著名的茶马贸易。但有趣的是,每个入主中原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却几乎无一例外地铸造了各自的圆形方孔钱,这又是何原因?

  王永生:对于古代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只有获得中原地区民众的认同,才具有称帝及统治中原的正统合法身份。而要完成这一身份的转换,最直接明了的办法就是铸造蕴涵有“天圆地方”宇宙观及“天命皇权”政治思想的圆形方孔钱。

  我来介绍三枚有故事的钱币。

  第一枚钱币是“永通万国”。这枚钱币铸造于北周。因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曾以“万国宗主”自诩,后来的东西两魏,以及北齐、北周也都曾经以“万国之首”自居,因此诞生了以“永通万国”作钱文的钱币。可见被中原文化深刻影响的鲜卑贵族已经以正统的中央之国传承者自居,他们认为自己已是先进的中华,而不再是落后的夷狄。

▲北周“永通万国”铜钱 中国钱币博物馆藏。

  第二枚钱币是“至元通宝”。这枚钱币铸造于元代,形制上继承了自秦汉以来确定的圆形方孔传统,正面钱文用忽必烈的“至元”年号,铸汉字“至元通宝”。背面用八思巴文、畏兀儿文及西夏文,分别拼读的是汉字“至治通宝”的读音。这一创制既照顾了不同民族文字的“多元”,也遵守了圆形方孔的“一体”,形象地反映了元代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的特点。

  四体文“至元通宝”钱币的铸造意义重大。它不但反映了元英宗借助元世祖忽必烈的政治影响力来宣传“天下一家”的政治理念,还见证了元代在“多元一体”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

  第三枚钱币是“乾隆宝藏”。这枚钱币铸造于清代。清代入关以后普遍将方孔圆钱的正面用汉文,为年号加通宝,背面则用满文纪铸局。而这枚钱币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流通区域是西藏地区。本着“顺俗从宜,各因其便”的原则,照顾藏族百姓用银传统,没有像内地那样铸造铜钱,而是打制银币,正面为汉字“乾隆宝藏”及纪年,背面是藏文“乾隆宝藏”及纪年。除文字外,正背两面都打印有藏文化传统的吉祥图案。尤为特殊的是在银币的正背面中央,专门打印一个正方形图框,像是穿孔却没有打透。这一独具匠心的设计,既体现了中国传统钱币圆形方孔的形制特征,又体现“乾隆宝藏”银钱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是中华钱币文化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

▲清乾隆宝藏银币 民间收藏。

  受访者简介:

  王永生,研究员,现任中国钱币学会副秘书长。

  (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编辑:房家梁】 ,圆形方孔钱通新会人才网 行2000多年的“顶流密码”是什么?

相关:

被“遗忘”的黄文弼:沙漠中“一个人的考古队”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倪伟   发于2023.6.26总第1097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瘦骨一撮不胜衣,身披一袭老羊皮。”在一首赠诗里,语言学家刘半农如此勾勒好友黄文弼在沙漠戈壁中的寒酸模样。   在另一首照片题诗里,刘半农又调侃道:此公傻,不看江南之绿杨,而探绝漠之红柳。天炎饮绝沙如焚,人驼平等匍匐走。幸而当晚得水头,不然傻公今何有。傻公来,我当敬汝一杯酒。   俏皮的言语之下,隐约透露着四伏..

两岸书法家以文会友书画传情  中新网厦门6月26日电 (记者 杨伏山)“粽情书法·扇饮清风”两岸书法家交流活动,25日在厦门市集美区文化馆举办,两岸近50位书法家在扇面上挥毫泼墨,用手中的丹青妙笔,架起两岸书香艺术桥梁。   由福建省连横文化研究院、台湾“中国书法学会”等机构联袂主办的本次活动,邀请来自海峡彼岸台湾“中国书法学会”一行30余人前来共襄盛举,共展出两岸书法家作品50幅,其中,台湾书法家作品35幅;该学会嘉宾们还将在厦门开..

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节开幕 展示古都历史文化积淀  中新网北京6月26日电 (记者 徐婧 陈杭)2023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节25日晚开幕。本届文化节期间,将举办“漫步西山”“聆听西山”“览观西山”“乐享西山”“研学西山”五个系列主题活动,串联专题展览、文旅推介、研学竞赛等文化活动,吸引人们走近西山,促进文化和旅游高水平融合、高质量发展。   举办系列文化精品活动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是北京三条文化带之一,自然风光灵秀天成,文化遗产厚重富集,文化脉络贯通..

《消失的她》领跑端午档,暑期档接力佳片不断  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刚刚结束的2023年端午档(6月22日-24日)电影总票房达9.09亿元,超过2016年端午档的8.44亿元,进入中国影史端午档票房前二,只差一点便能超越中国影史最高端午档2018年的9.12亿元票房。   今年端午档期共有10部新片上映,其中6月21日上映《我爱你!》《别叫我“赌神”》两部影片,6月22日有《消失的她》等8部影片扎堆上映。加上开启点映的王宝强导演新片《八角笼中》以及近期上映的进口大片《变形金..

川剧演员抖音走红:直播打开非遗传承新方式  郭海英   一番唱罢,吴菁菁要“变脸”了,只见她背对镜头忽一转身,已戴上传统川剧脸谱,从蓝脸到红脸,从笑脸到机器猫脸,一连串换了十几张……入驻抖音平台一周年之际,青年戏曲演员、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菁菁最近再次火上热搜。一年来,吴菁菁在抖音发布上百条短视频,做了近300场直播,观众超600万人次,目前她在抖音拥有近14万粉丝,在网络直播平台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吴菁菁8岁学艺,18岁时剧..

北美票房:“蜘蛛侠”重回北美周末票房榜首  中新社洛杉矶6月25日电 (记者 张朔)今年6月的北美影坛,各路“超级英雄”你方唱罢我登场。继“闪电侠”领一时风骚之后,“蜘蛛侠”再次登上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榜首。   据票房统计网站Box Office Mojo6月25日发布的电影市场数据,19部影片北美周末票房(23日至25日)报收逾1.09亿美元,与前一周末相比下跌约33%。   鉴于缺乏强势新片进场,放映影院数量已在持续减少的《蜘蛛侠:纵横宇宙》(Spider-Man: Across the..

2023年中国内地电影总票房破250亿元  中新社北京6月25日电 (记者 高凯)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6月25日19时40分,2023年度电影大盘票房(含预售)突破250亿元(人民币,下同),观影总人次5.73亿,总场次6191.9万场。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2023年票房前十名影片为:《满江红》(45.44亿元)《流浪地球2》(40.29亿元)《熊出没·伴我“熊芯”》(14.95亿元)《人生路不熟》(11.80亿元)《速度与激情10》(9.78亿元)《无名》(9.31亿元)《深海》(9.20亿元)《长空之王》(8..

纪录电影《翻转的手心》太原公映:用生命感悟生命  中新网太原6月25日电 (记者 范丽芳)当看到孩子们与特教老师宋金津道别时,观众哭了;当小白和镜头玩儿“躲猫猫”时,观众笑了;当看到杜亚鹏新婚并当了爸爸,观众鼓掌祝贺……6月25日,反映两岸爱心公益人士携手关爱残障人士的纪录电影《翻转的手心》太原公映式在万达影院举行。   这部影片取材于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云丘山8名残障青年的真实生活,讲述他们在“希望农场”通过不断学习和锻炼,强化身体机能和社交属性等..

导演陈德森:电影让我有了更多行善的机会  中新网上海6月25日电 (王笈)“只要是会被触动的、在我能力范围之内的慈善,我都会去做。”《十月围城》导演陈德森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电影给自己带来了更多做慈善的机会,电影和慈善都会让自己快乐。   端午假期,陈德森带着自己的首部文字作品《把悲伤留给电影》现身上海雅乐·杰品轩,与观众分享如戏人生,进行公益签售,王兆祥担任嘉宾主持。 导演陈德森现身上海。 活动承办方 供图   “不要被书名..

电影《申纪兰》在京首映  中新网北京6月25日电 (记者 高凯)讲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申纪兰同志生前事迹的电影《申纪兰》25日在北京举办电影首映盛典。   申纪兰同志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是全国唯一一位第一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电影《申纪兰》以申纪兰同志最后一次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履职历程为切口,用平实动人的镜头语言,将她发动妇女促进同工同酬,亲自下地动手带领大家勤劳致富、改变家乡的故事娓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