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节开幕 展示古都历史文化积淀

2023-06-28 11:49:22 来源:网络

  中新网北京6月26日电 (记者 徐婧 陈杭)2023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节25日晚开幕。本届文化节期间,将举办“漫步西山”“聆听西山”“览观西山”“乐享西山”“研学西山”五个系列主题活动,串联专题展览、文旅推介、研学竞赛等文化活动,吸引人们走近西山,促进文化和旅游高水平融合、高质量发展。

  举办系列文化精品活动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是北京三条文化带之一,自然风光灵秀天成,文化遗产厚重富集,文化脉络贯通古今,是北京市“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文化中心建设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本届文化节以“山河永定 古都新韵”为主题,主要活动集中在6月至8月。文化节串联游览体验、专题展览、文旅推介、研学竞赛等社会公众能够广泛参与的文化精品活动,吸引人们感受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大美景观和人文积淀。

  强化西山永定河文化品牌

  25日晚,以“山河永定 古都新韵”为主题的大型沉浸式交响音诗画演出在首钢三高炉举办。本场开幕式演出通过跨界融合的内容、突破创新的形式、中西合璧的样态,进一步提升西山永定河文化节品质和影响力,彰显北京文化中心的引领作用。

25日晚,2023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节开幕,图为开幕式演出。 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25日晚,2023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节开幕,图为开幕式演出。 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今年,京西山水嘉年华活动将在门头沟区启动。活动计划打造集启动仪式、演出、文娱、文旅、市集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性嘉年华文化活动,通过构建文旅消费新场景,宣传旅游路线,发布景区联票,带动区域文旅消费,打造“京西山水嘉年华”文旅活动子品牌,提升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国际山地运动打卡地、京津冀微度假首选地“三地”品牌影响力,展示京西山水风貌,传播西山永定河文化。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全民文化季,将围绕永定河文化传承发展,策划系列全民公共文化活动,汇集西山永定河沿线文旅资源,通过网红目的地打卡、沉浸式旅游等新形式,吸引大众参与,强化西山永定河文化品牌打造,广泛传播西山永定河沿线文旅资源。

  全方位展示燕都文化

  文化节期间,房山区将举办西山民俗文化系列活动,通过举办一场开幕式,开展发起一项征集、办好一个展览、奏响一部剧作、推出一批视频、展示一个地标、首发一套丛书、组好一个论坛等文化活动,全方位展示燕都文化,展现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

25日晚,2023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节开幕,图为开幕式上的京剧表演。 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25日晚,2023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节开幕,图为开幕式上的京剧表演。 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同期,“一河永定,一城大兴”永定河文化论坛暨新国门文化论坛将以永定河流域生态建设、民生改善、科技赋能、产业腾飞为线索,邀请专家学者沿永定河大兴段流域,开展现场观摩和论坛交流。

  为进一步传承古建营缮技艺,扩大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吸引更多热爱传统建筑艺术的公众体验传统修缮技艺,文化节计划于8月举办颐和园景福阁修缮工地公众开放日活动,届时将邀请公众观摩古建筑修缮施工工艺,传播古建营造知识,提升文物保护意识。

  高校学生将参观考古现场

  文化节期间,将组织开展“我们都是文化传承者”——首都高校力量参与文化传播活动,面向八所高校大一新生等分批次开展“三山五园体验行”活动,加强学生对首都历史文化的认知;适时组织“行走田野间 探秘北京城”——首都高校力量参与现场考古项目,结合琉璃河遗址、圆明园澹泊宁静遗址等考古发掘项目推进情况,为高校学生提供参与现场考古机会。

  活动还将举办大型话剧《模式口》首场演出,以磨石口村成为京城通电第一村为线索,将“磨石口”改名为“模式口”过程中的一系列故事串联起来,通过讲述石景山电厂建成发电,毗邻电厂的磨石口村开始通电的故事,展示模式口从京西古道到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发展历程。

  大型话剧《京张魂》专场演出也将在文化节期间上演,该剧以京张铁路建设和发展为线索,将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十三陵水库建设、京张高铁建设等事件串联起来,讲述百年京张沿线发生的历史故事。(完)

【编辑:邵婉云】 ,北京西山永新婚姻法2020年新规 定河文化节开幕 展示古都历史文化积淀

相关:

《消失的她》领跑端午档,暑期档接力佳片不断  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刚刚结束的2023年端午档(6月22日-24日)电影总票房达9.09亿元,超过2016年端午档的8.44亿元,进入中国影史端午档票房前二,只差一点便能超越中国影史最高端午档2018年的9.12亿元票房。   今年端午档期共有10部新片上映,其中6月21日上映《我爱你!》《别叫我“赌神”》两部影片,6月22日有《消失的她》等8部影片扎堆上映。加上开启点映的王宝强导演新片《八角笼中》以及近期上映的进口大片《变形金..

川剧演员抖音走红:直播打开非遗传承新方式  郭海英   一番唱罢,吴菁菁要“变脸”了,只见她背对镜头忽一转身,已戴上传统川剧脸谱,从蓝脸到红脸,从笑脸到机器猫脸,一连串换了十几张……入驻抖音平台一周年之际,青年戏曲演员、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菁菁最近再次火上热搜。一年来,吴菁菁在抖音发布上百条短视频,做了近300场直播,观众超600万人次,目前她在抖音拥有近14万粉丝,在网络直播平台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吴菁菁8岁学艺,18岁时剧..

北美票房:“蜘蛛侠”重回北美周末票房榜首  中新社洛杉矶6月25日电 (记者 张朔)今年6月的北美影坛,各路“超级英雄”你方唱罢我登场。继“闪电侠”领一时风骚之后,“蜘蛛侠”再次登上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榜首。   据票房统计网站Box Office Mojo6月25日发布的电影市场数据,19部影片北美周末票房(23日至25日)报收逾1.09亿美元,与前一周末相比下跌约33%。   鉴于缺乏强势新片进场,放映影院数量已在持续减少的《蜘蛛侠:纵横宇宙》(Spider-Man: Across the..

2023年中国内地电影总票房破250亿元  中新社北京6月25日电 (记者 高凯)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6月25日19时40分,2023年度电影大盘票房(含预售)突破250亿元(人民币,下同),观影总人次5.73亿,总场次6191.9万场。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2023年票房前十名影片为:《满江红》(45.44亿元)《流浪地球2》(40.29亿元)《熊出没·伴我“熊芯”》(14.95亿元)《人生路不熟》(11.80亿元)《速度与激情10》(9.78亿元)《无名》(9.31亿元)《深海》(9.20亿元)《长空之王》(8..

纪录电影《翻转的手心》太原公映:用生命感悟生命  中新网太原6月25日电 (记者 范丽芳)当看到孩子们与特教老师宋金津道别时,观众哭了;当小白和镜头玩儿“躲猫猫”时,观众笑了;当看到杜亚鹏新婚并当了爸爸,观众鼓掌祝贺……6月25日,反映两岸爱心公益人士携手关爱残障人士的纪录电影《翻转的手心》太原公映式在万达影院举行。   这部影片取材于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云丘山8名残障青年的真实生活,讲述他们在“希望农场”通过不断学习和锻炼,强化身体机能和社交属性等..

导演陈德森:电影让我有了更多行善的机会  中新网上海6月25日电 (王笈)“只要是会被触动的、在我能力范围之内的慈善,我都会去做。”《十月围城》导演陈德森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电影给自己带来了更多做慈善的机会,电影和慈善都会让自己快乐。   端午假期,陈德森带着自己的首部文字作品《把悲伤留给电影》现身上海雅乐·杰品轩,与观众分享如戏人生,进行公益签售,王兆祥担任嘉宾主持。 导演陈德森现身上海。 活动承办方 供图   “不要被书名..

电影《申纪兰》在京首映  中新网北京6月25日电 (记者 高凯)讲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申纪兰同志生前事迹的电影《申纪兰》25日在北京举办电影首映盛典。   申纪兰同志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是全国唯一一位第一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电影《申纪兰》以申纪兰同志最后一次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履职历程为切口,用平实动人的镜头语言,将她发动妇女促进同工同酬,亲自下地动手带领大家勤劳致富、改变家乡的故事娓娓..

国潮融合音乐舞蹈 海淀营造积极向上潮流文化  中新网北京6月25日电 (记者 应妮)“爱尚·三山五园”国潮音乐荟和潮舞荟,23日和24日连续两晚在华熙LIVE·五棵松上演。国潮与音乐、舞蹈融合,释放出传统文化最酷最潮的一面。   音乐荟现场琵琶、二胡、竹笛、唢呐、中国鼓、古筝等不同乐器在传统戏曲、世界名曲、流行音乐、电音、摇滚等各种曲风间来回切换,《潮音随舞》用电琵琶与非遗传承古老的乐器南箫的结合,碰撞出古老与现代声音的融合;《忆江南》在温婉的女声..

祝勇著《故宫文物南迁》再现90年前“故宫人”壮举  中新社北京6月25日电 (记者 应妮)1933年,山河破碎之时,为防日寇劫毁,以易培基为首的故宫人立下“人在文物在”的誓言,押运一万多箱故宫文物伶仃上路,时延十数年,地迤万余里,辗转颠沛,备尝艰辛。   “2023年是故宫文物南迁启程九十周年,九十年前的那段岁月算不上遥远,但毕竟时空环境都已变化,我辈如不努力,不去找回正在流失的记忆,那段岁月就将隐没于历史的黑洞中。”身为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的作家祝勇..

端午假期成都文旅市场复苏显著  中新网成都6月25日电 成都市文广旅局25日发布消息称,今年端午假期,成都市文旅市场延续高速复苏增长态势,成都市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357.1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906.8万元,按可比口径,较去年分别同比增长66.1%、59.3%。   今年端午假期,赏民俗、看展览引领成都假期风尚。黄龙溪古镇举办“爱成都·迎大运”2023年黄龙溪端午龙舟大赛,再现岷江“龙舟竞渡”盛景,吸引游客20.9万人次。安仁古镇景区开展“浓情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