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龙舟、共摇桨:台湾端午的龙舟热,两岸间的节庆共鸣

2023-06-28 11:30:20 来源:网络

  中新社北京6月22日电 题:造龙舟、共摇桨:台湾端午的龙舟热,两岸间的节庆共鸣

  作者 李晗雪 陈建新 杨伏山

  又一年端午至,全台各地的龙舟竞赛早已全面预热,台北、台南、彰化鹿港、桃园龙潭……不少县市龙舟赛迎来千人报名竞渡,2023台北龙舟锦标赛更有210个境内外团队、约5100位选手参赛,竞争319万元新台币总奖金。

  现今,台北龙舟锦标赛仍使用木造龙舟为竞赛船只,均由年过八旬的“阿正师”刘清正打造。刘清正制作龙舟逾六十年,在热心企业家邀请下,今年再度新制两艘木造龙舟。在南台湾,同样名声在外的洪全瑞,为台南市有300年历史的龙舟锦标赛打造龙舟。

  手工打造的木制龙舟,雕工细腻、彩绘绚烂,龙头神气凛凛,佳节里极大吸引了公众目光,也激励工匠们倾力传承技艺。曾向刘清正学造龙舟的王碇荧,他从小对木工感兴趣,十多年前接触龙舟制作后,逐渐放下原先从事的汽车修理工作,潜心钻研技艺。

  王碇荧告诉中新社记者,平日里他喜欢做小型龙舟模型,家中已有四五十艘。端午时节,附近的中学常请他为学生讲解龙舟结构,今年节日期间,有知名餐厅租借他的小型龙舟在店内展出。

  王碇荧说,近些年,台湾龙舟文化活动更多了。虽然许多竞赛不再使用木造船,但他对手工木造龙舟的细节之美充满信心。若老师傅做不动了,他会接续,把技艺传承下去。

  民众赏龙舟、赛龙舟的热情,是这项传统技艺历久弥新的基础,也在两岸间激起节庆的共鸣。家住金门的蔡欣宗,大学时期曾代表金门高校赴厦门参加龙舟比赛。他喜欢这项运动中的齐心协力、团队合作,也享受在参与中传承传统文化。今年,蔡欣宗再度报名6月初的2023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暨第十六届“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这项赛事自2006年开赛,已举办15届;2018年,还邀请了刘清正师傅及漳州月港郑氏造船第六代传人郑水土师傅带来各自龙舟作品,于现场展示。

  此次,蔡欣宗在金门集训一个月后,赴厦门与在大陆工作的台青组队参赛。他告诉中新社记者,很开心疫情缓解后又见两岸体育交流;看到那么多台湾民众前来参赛,感觉两岸真的热络起来了。参赛期间,他与大陆选手分享划水技术、训练过程,各地选手互相介绍家乡美食与特色。他认识了新朋友,也找寻到大学时代的回忆。

  厦门市集美区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黄坚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龙及龙舟文化”贯穿端午节的传承历史,龙舟赛事既强身健体,又体现中华民族团结、尚武的精神。今日,龙舟文化流行于海峡两岸,龙舟竞赛在许多地方更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现代体育赛事。

  他认为,传统节日的形式和载体随着时代在变,两岸应共同努力,在继承端午文化习俗的过程中有所创新,一同吸引年轻人来参与、推动和接力传统文化的传承。(完) 【编辑:房家梁】 ,造龙舟、共摇桨新疆教育学院 :台湾端午的龙舟热,两岸间的节庆共鸣

相关:

第四届“屈原杯”全国诗歌大赛举行颁奖典礼  中新网湖北秭归6月22日电 (刘珍 崔彧)由湖北秭归县人民政府和中国诗歌学会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屈原杯”全国诗歌大赛颁奖典礼暨2023屈原故里端午诗会21日晚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学者、嘉宾、三闾骚坛诗人以及屈原文化爱好者,相聚秭归县屈原故里凤凰山古民居橘颂广场,共同吟诗论诗、追怀楚辞逸响。   秭归是诗祖屈原的故乡,2000多年前,屈原在这片土地上写下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咏物诗《橘颂》。如今,屈乡儿女以..

电影《牧民省长尕布龙》特别献映仪式在青海西宁举办  中新网西宁6月22日电(刘洋)“电影《牧民省长尕布龙》将时代楷模感人事迹搬上银幕,全方位还原了这位有着59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平凡而传奇的一生,真实再现了尕布龙同志一心为党、一心为公的共产党人本色和心系群众、艰苦朴素的百姓底色。”21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委书记夏吾杰在电影《牧民省长尕布龙》特别献映仪式上致辞说,通过电影的艺术形式,再一次缅怀了尕布龙老省长的为民情怀和奉献精神。   当日,由中共海北..

大型新编粤剧《郑成功》在广州公演  中新网广州6月22日电 (记者 程景伟)“驱逐荷夷,复我河山!”随着演员们声威震天的呐喊,300多年前郑成功为收复台湾而英勇奋战的场景被搬上了粤剧舞台。6月21日晚,大型新编粤剧《郑成功》在广州江南大戏院公演,高“燃”的剧情让观众们热血沸腾。   粤剧《郑成功》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出品,广州红豆粤剧团创排演出,国家一级编剧梁郁南进行剧本创作,青年导演胡翰驰、欧阳丹担任导演,知名文..

品味端午的文化内涵  鼓声阵阵,挥桨激浪,龙舟队同江竞渡,引来岸边观众喝彩连连。端午节到来之际,许多地方举行赛龙舟活动,人们在奋楫争先的热闹氛围中,感受端午的文化魅力。不仅是赛龙舟,从包粽子,到佩香囊,从插艾草,到挂菖蒲,形式多样的端午传统习俗,增添了节日的文化氛围,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   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承载着多样且厚重的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龙舟节、天中节、端阳节、浴兰节、诗人..

端午昆丑“五毒”戏  [昆山]陈益 ◇生活空间   春尽以后,重阳之前,古人最重视端午节。这是因为农历五月初,麦收刚刚完毕,耘耥尚未开始,农村有一段空闲时间,天气也并不炎热。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勿安   宁”,这句流传在民间的俗语告诉人们,端午时节已到了五毒——青蛇、蜈蚣、蝎子、壁虎和蟾蜍出没之时,应该用各种方法预防五毒之害。屋里贴五毒图,衣饰上绣制五毒,在面饼上缀五毒图案,无不含有驱除之意。江南一带的..

系住时光的灰汁粽  [安徽]叶荣荣 ◇逝水流年   家乡徽州有个习俗,每年要吃两次裹粽。徽州年粽的风俗可以追溯到唐宋,因是聚族而居的宗族社会,过年要祭祀祖宗,“粽”与“宗”同音,吃粽就成了年俗。煮熟的粽子还要高高挂起,寓意来年家门金榜高中。   另一次吃粽在端午。岁岁端阳,馋人的吃食缤纷亮相,我最惦记的是灰汁粽。它是真切的喜爱,更是温暖的收藏。   灰汁粽,以草木灰汁拌糯米包裹而成,碱性重,黏性强。看一眼,口齿生..

弘扬端午文化,赓续中华文脉  向秋   江流万里,绵延不绝;文脉悠远,古今相承。中国传统节日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出中华民族惯有的精神风貌,寄托着中华儿女特有的家国情怀。端午节文化内涵丰富,文化是端午节的灵魂。今天我们过端午节,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弘扬端午文化,赓续中华文脉,获得心灵滋养,汲取精神力量。   弘扬端午文化,激荡爱国情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屈原无疑是端午节最醒目的文化符号。“亦余心之所善兮..

海内外艺术家以当代艺术“对话”古都大同  中新社大同6月21日电 (记者 胡健)“寻邑·2023大同当代艺术季”21日晚在山西省大同市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开幕,来自中国、德国、美国、法国等国家的80余位艺术家的近百件(组)作品展出,以当代艺术“对话”千年古城。   展品分布在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4条街巷的7处修缮院落内,展览分为主单元+3个平行单元,涵盖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媒介创作,以及网络交互等最新的前沿艺术形式。   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今日端午|愿你幸福安康 【编辑:房家梁】

端午节小知识:为何要悬挂艾草、佩香囊?  中新网北京6月22日电(记者 上官云)又是一年端午节。避瘟保健、追念先贤……围绕着这些节日主题,民间逐渐形成了吃粽子、佩香囊等丰富多彩的习俗。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程鹏表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端午节时孩子们会系上五色丝线,寓意“驱邪”。   端午节还有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