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版“明月几时有”走红 中华传统文化的浪漫新写意

2023-06-28 11:25:24 来源:网络

  #法国姑娘用法语唱明月几时有#上了热搜。

  视频中,来自法国的漂亮女孩爱黎,在江苏卫视《中国智慧中国行》的舞台上浪漫演绎法语版“明月几时有”,惊艳四座。

  网友纷纷评论,“竟然如此好听!”“人美歌也美”“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法国浪漫风情的碰撞真的很有趣”“法国爱黎的演唱让人产生了一种跨越文化的心灵共鸣”,还有网友幽默打趣:“好嘛,中国风的调才能让法语慢下来是吧~”

  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流传千年,经久不衰,爱黎自己翻译、翻唱的法语版明快温婉,别有韵味。中国传统文化与法式浪漫风情在词曲中交融碰撞,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视听体验和心灵感受。

  其实,在这之前,爱黎已经用法语翻唱了很多好听的中国歌曲。爱黎16岁时跟随学校到中国访问,被中国的语言和文化深深地吸引。从用蹩脚的普通话“砍价”,到钻研书法和传统绘画,从攻读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文与传媒硕士,到定居中国进行创业……爱黎的人生轨迹刻下了许多中国印记,汉语越说越溜,对中国的热爱也越来越深。

  对于中国文化,爱黎有着独特的见解。她认为,让大家的生活更美好,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奋斗目标。“通过节目的内容我学会了很多关于古老中国的文化以及现代中国的系统和福利,比如关于支持农村发展以及保护环境的项目。希望中国越来越好!”在爱黎看来,《中国智慧中国行》节目让她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节目现场恢宏大气,内容和形式也展现了国际化视野,“我受益匪浅,也很喜欢这样的节目”。对于节目播出后上热搜,爱黎说:“非常开心有机会唱我自己用法语翻译的苏东坡诗词,希望世界上更多的人能感受到中国诗词的魅力!”

  在《中国智慧中国行》这样一个理论传播的舞台,为什么选择法国友人爱黎来演绎中国古典诗词?是什么样的机缘促成了这场跨越时空和语言的“对话”?第二集《民为邦本》的当期编导夏凌云为我们讲述了背后的故事。

  爱黎是一位在B站、小红书、微博等媒体上都很活跃的、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法国美女。受邀参加《中国智慧中国行》的录制,她当即表示很感兴趣。探讨《民为邦本》的主题词时,聊到了具有民本思想的苏东坡。2000年的时候,苏东坡被法国《世界报》评选为过去一千年最有影响力的12位“千年英雄”,足见法国人对他的认可。

  爱黎最开始知道苏东坡,源于父亲曾经送给她一本苏东坡的书,还在扉页上写了一句话。来到中国后,爱黎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喜欢穿中国的汉服表演节目,喜欢苏东坡的诗词,特别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她一直有个想法,想将这首词翻译成法文唱给大家听。“法国姑娘来唱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应该是另有一番韵味吧。”夏凌云当场就和爱黎约定翻译这首词,并策划在演播现场献唱环节。

  爱黎翻译这首词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她希望能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对苏东坡的致敬和喜爱。当法文版《明月几时有》在演播厅响起,大家沉浸其中、陶醉其中,“主持人、很多青年代表都很激动,弗格森甚至都竖起大拇指。我觉得现场这首歌的演绎非常好地调节了气氛,也展示了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

  对爱黎这首法语版《明月几时有》的好评也从节目现场延续到了节目外。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南京影视家协会副主席刘永昶称赞爱黎的歌咏美丽动人,“诗歌是生命的光焰,音乐是心灵的旋律。这是属于中国人的哲思,千百年来在每一个明月当空的夜晚唤起民族的情感;这是属于法兰西的浪漫,原来不同的语言演绎同样可以唤起心有灵犀的和声。所以,中国智慧其实也是人类的智慧,法国浪漫其实也是人类的浪漫,优秀的文化从来没有国界,更可以超越时空。”江苏省清江中学校长陈欣用三个“譬如”形容这段演绎:“譬如散文,形散而神聚;譬如乐章,抑扬而顿挫;譬如画图,疏密而有致”。陈校长感慨:妙哉,法国少女吟唱中华词章!

  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超越国界、超越时空、超越世代的恒久魅力,正是《中国智慧中国行》节目的创作之意。节目从“天下为公”等十个流传千古又兼具现代意义的重要理念入手,在节目里,从精心设计的舞台舞美、用心编排的主题内容到干货满满的理论梳理,随处可感展现着厚重积淀的传统文化之韵;从吟唱改编的经典古诗、栩栩如生的情景演绎到趣味盎然的手绘动画,处处可见焕发着新潮活力的传统文化之形;从中外青年的动人分享、各国朋友的深情讲述到中外专家的深度解读,常常可听拓宽了讨论视野的中华文化之思。

  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今已成为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文化桥梁。“千里共婵娟”,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也将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走向世界。

  (荔枝新闻记者/马腾达、顾慧敏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一部记者/吕莹莹)

【编辑:于晓】 ,法语版“明月几新疆人事考试中心 时有”走红 中华传统文化的浪漫新写意

相关:

粤剧《碉楼》时隔十多年复排 本月底启动巡演  中新网广州6月21日电 (记者 程景伟)2023年“中国侨都·红线女粤剧艺术周”暨粤剧《碉楼》巡演新闻发布会21日在广州红线女艺术中心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时隔十多年后,粤剧《碉楼》复排并将于今年6月底启动巡演。   粤剧《碉楼》是由广州粤剧院在2010年创作排演的新编粤剧,当年由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担任艺术顾问。该剧以碉楼为载体,通过讲述广东江门开平华侨司徒永堂的家史,以及司徒镇海与秋月的爱情故事..

煮黄酒、包粽子…… 年轻人“沉浸式”体验端午习俗  中新网上海6月21日电(李秋莹)端午节到来,包粽子、煮黄酒、佩戴香囊、手编艾草花束……越来越多年轻人青睐端午传统习俗,“沉浸式”体验成为潮流。   在上海人心中,品黄酒、包粽子、赛龙舟是端午节“标配”,端午当天还要洒扫庭院,将菖蒲、艾草插于门楣。最近几年,大家对端午节传统习俗的参与感越来越强,参与的人群也越来越年轻化。“黄浦江边,每周都有赛龙舟的练习和比赛,身边很多朋友也开始买艾草编绳,买粽叶、..

中国画里说夏至 读懂二十四节气便是读懂中国智慧  中新网天津6月21日电 题:中国画里说夏至 读懂二十四节气便是读懂中国智慧   作者 张少宣   夏至前一天的傍晚,坐在天津五大道桂林路22号的小洋楼中,记者与节气图书《四时悠然》的编审张治先生和书中插画作者天津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李旺先生闲坐访谈。   刚刚下过一场小雨的道路上行人不多,三三两两路过的孩子踩着水嬉笑而过,夜风吹过屋檐上挂着的风铃,清脆声和着路上的浅笑声、车轮声,仿佛城市的浅吟低唱..

2023“白塔杯”文化创意大赛正式启动征集  中新网北京6月21日电(记者 李双南)21日,2023“白塔杯”文化创意大赛正式启动征集。本届大赛以“数字新活力,创意新势能”为主题,征集期为2023年6月21日至9月20日,按照海选、初评、复赛、决赛形式进行作品评选,并计划于12月举行颁奖典礼。   大赛在2022年大赛成功举办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升级,立足北京市西城区《西城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文化产业十条”),围绕西城区“城之源 都之始 河之..

新空间新内容新剧场 天桥艺术中心焕新表达传统文化  中新网北京6月21日电(记者 应妮)忆老天桥往日荣光,看新天桥时代回响。随着数来宝表演的俏皮开场,由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主办的“焕新发布会”20日在京举行。   北京天桥盛世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徐晓辉以“传统文化焕新表达”为主题,从“新空间”“新内容”“新剧场”三个方面分别发布了2023年下半年天桥艺术中心的重点演艺项目,内容涵盖演艺空间拓新、运营内容拓宽、演出项目拓展等多方面,以..

端午档新片预售总票房超5600万元 动画电影或延续火热表现  本报记者 李豪悦   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6月20日17时40分,2023年端午档新片预售总票房(含点映)达到5631.7万元,共计有15部影片将在端午档展开竞争,其中《消失的她》《我爱你!》《八角笼中》分列票房预售榜前三位。   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陈晋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灯塔数据库显示,2014年-2016年端午档大盘票房快速上升,直至2019年稳定在7亿元-9亿元,最高纪录为2018年的9.12亿元。从目前预售状况看,..

蔡康永《众声》引共情  在优酷出品的全新纪实谈话节目《众声》中,蔡康永谈到当下与未来,引用当代群众常态言论“等到我大学毕业以后,等到我结婚以后,等到我买好房子以后”总结议题真相:人们习惯不断延后价值实现的时刻,而忽略了当下的快乐。   节目中,蔡康永对话孙俪、新海诚、隈研吾等来自不同领域的知名艺术人物,围绕生活方式、职业选择、家庭关系、女性成长等话题分享故事,并展现多元化的生活态度。节目的高度共情价值吸引观众观看..

屈原还是芈平?古人的姓、氏、名、字有多烧脑  网上看过一个脑筋急转弯,问题是《离骚》的作者姓名是什么?回答“屈原”是错误的。《史记·屈原列传》开头就说了嘛,“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史记·楚世家》也说了,楚国是芈姓的后人。那屈原自然也是芈姓了。那为什么我们要管屈原叫“屈原”,却不叫“芈平”呢?这就涉及古人的姓、氏、名、字四个概念了。   屈原为什么与楚王同姓不同氏?   我们仍然从屈原说起。屈原与楚国王室是同姓,屈原又是屈氏,那..

漫话节气丨夏至为何要吃面? 【编辑:邵婉云】

海南创意粽子成新宠 主打年轻健康牌  中新社海口6月20日电 题:海南创意粽子成新宠 主打年轻健康牌   中新社记者 张茜翼   端午将至,粽香四溢。鲜虾鲍鱼肉粽、椰丝猪肉蛋黄粽、香蕉牛排粽、藜麦猪肉粽……今年,海南粽子玩出健康创意“新时尚”,各式奇特口味纷纷入粽,吸引食客尝鲜。   以斑斓为食材的风潮,席卷了海南美食圈。斑斓是一种药食同源的草本香料植物,常用于甜品制作,目前在海南文昌、琼海、万宁等地均有大面积种植。海南人将萃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