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发狠,哈马斯拼命,加沙究竟能否守住?

2023-11-14 06:09:41 来源:网络

以军在对加沙展开了近两周的惨烈地面战后,终于在最近几天宣布进入到加沙城的中心地带,并切割围困了哈马斯的中心。对于绝大多数传统意义的地面战、巷战来说,这都是不小的胜利,但是在加沙却难称乐观。面对哈马斯精心构筑了数十年的、堪称全球最彪悍的地道网,装备精良的以军在如何一寸一寸艰难推进着?哈马斯又是如何靠着神出鬼没的游击战术回击着?以色列距离摧毁哈马斯的目标究竟还有多远?

Part.

1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1月9日报道,以军发言人哈加里对外公开表示,随着数个装甲师部队进驻加沙城,在以军的打击下,哈马斯已经失掉对加沙北部的控制权。对于以军的官方发言,哈马斯方面并未作出回应。

军史专家 萨苏:

“目前他们唯一能够撤离的通道,就是以色列开辟的人道主义通道,以色列要求他们手打白旗表示自己是平民,经过的时候还需要进行甄别。现在据统计,大概超过5万平民,正从加沙北部向南部撤离。”

虽然取得了北部控制权,但以军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据环球军事报道,2天前,以色列一名准将旅长被杀,系进入加沙后阵亡的最高阶军官。

军史专家 萨苏:

“在加沙地带目前的地面战中,哈以双方都造成了伤亡,但是以军伤亡可能比预期要多一些,到现在为止,以方的伤亡已经超过了350人,其中阵亡人员超过了30人,这对于一个兵力和火力占绝对优势的作战队伍来说,代价已经不小了。”

11月4日起,以军在空军掩护下出动第162装甲师,第8空降师和加沙师,3个师分别从北,东北,南三个方向对加沙发起大规模地面进攻,随着以军的深入,双方爆发了激烈的巷战。

军事专家 王云飞:

“加沙地带只有300多平方公里,从这三个方向完全可以把整个加沙北部的哈马斯武装给包围起来,主要能起到整体包围和街区分割包围的效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余国庆:

“目前以色列地面战的第一个阶段,通过空袭,大规模的消灭了一些容易被发现的哈马斯的据点和指挥机关。第二个阶段就是小规模的军队,利用车辆的掩护,进入地面作战形式,这个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消灭哈马斯隐藏在隧道内的指挥机关或者武器制作工厂。”

据CNN报道称,以军在进攻中,首先以D-9R推土机作为先锋,利用其重达15吨的防护装甲,在弹雨中清除路边的障碍物,接着派出“梅卡瓦”坦克和“雌虎”步战车,提供火力支援,压制目标,对可疑目标进行攻击。最后,步兵在后方进行清剿行动,这被以军认为是对抗哈马斯的一种新的巷战模式。

军史专家 萨苏:

“以前看到的巷战通常都是双方在建筑之间进行战斗,以军目前是采用推土机组成的小队进行推进的模式,这种攻击类似于压路机,也就是说它在打巷战的地区,通常会先把前面的建筑用火力破坏掉,使得哈马斯至少在地面上没有存身之地。”

在拿下一块区域后,以军会在占领区域内,用推土机推出一片片空地,然后在周围建立土墙作为临时基地。以色列前军事情报局局长阿莫斯·亚德林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一寸一寸、一米一米地行动,试图避免人员伤亡,并尽可能多地杀死哈马斯武装成员。”

军史专家 萨苏:

“这种基地和据点本身就是由推土机一个一个清理出来的区域。首先这个区域是安全的,而且高度一般会低于周围的地平线,这样对于以军来说就有了喘息之地,可以进行补给和人员的更换。有了这样的几个基地之后,就可以像蛙跳一样,一下一下跳进加沙城。”

Part.

2

除了新的战术外,以军还使用了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来迅速识别和实时打击哈马斯目标。据以军军方消息,以色列国防军根据人脸识别和大数据成功确定了大约1200个新的哈马斯目标。以色列国防军一名高级情报官员透露,高度先进的人工智能主导的目标库,帮助以色列国防军士兵在一天内瞄准并摧毁了150个隧道目标。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余国庆:

“以色列的确是早就在利用这种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包括AI锁定目标,实际上还使用了无人机,通过一种红外线的热源探测方式,能够探测到地道、隧道的出口,然后重点针对出口进行坦克打击。”

面对以色列的地面推进,“哈马斯卡桑旅”的敢死队员,利用地上地下的优势积极反击。在地上,哈马斯武装人员使用城市游击战术,利用废墟预设好埋伏,待以军进入伏击区域后,迅速开火,完成袭击后立刻撤离。

军史专家 萨苏:

“面对以色列的疯狂攻击,哈马斯采用了游击战的方式,他们通常只携带进攻性武器,比如串联式火箭筒、反坦克火箭,但是他们自己连防弹衣都不穿,完全放弃防御,以更快、更灵活、更机动的方式与以军作战。”

配合着地面游击战,哈马斯武装人员利用地道渗透到以军装甲车辆附近,突然现身发动偷袭,除了使用自制的“亚辛-105”RPG反坦克串联火箭弹直接攻击外,还有一些敢死队人员利用坦克盲点,直接跳上坦克往车上放炸弹,一旦袭击得手,迅速撤回地道。

军事专家 王云飞:

“因为它地道口比较多,它不进行正面打击,而是以一种神出鬼没的方式,从地道口出来,几秒钟发射完火箭或者是自制炸弹之后,很快就躲回去,所以这次城市战的最大特点就是地道战。”

除了地上地下的立体攻击外,哈马斯武装人员还使用无人机巡飞弹,对以军人员和车辆进行袭击。哈马斯发布的一段视频显示,哈马斯一架无人机投掷反坦克手榴弹击中了一辆以军“梅卡瓦-IV”主战坦克,坦克随后燃起大火。

军史专家 萨苏:

“哈马斯给出了一个新的游击作战的方式,就是无人机配游击队员,这可能在此后的战争之中,会得到更多的实践。”

军事专家 王云飞:

“‘梅卡瓦’这一型的坦克,顶部的防务能力是非常弱的,一般的炸弹都可以炸透,所以无人机巡飞弹这种方法取得了奇效,炸毁了不少坦克和装甲车。”

11月7日,以色列军方发布最新消息称,以军已抵达地中海海岸,完成了对该地区的控制,实现了切割加沙地带,包围加沙城的作战计划。同时以军也承认,他们已经伤亡了至少347人,损毁多辆装甲坦克和步兵战车。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余国庆:

“以色列对军事人员的伤亡是非常重视的。前几次的加沙冲突,实际上以色列的伤亡人数从来就没有超过100人,所以这次伤亡的程度,对以色列来说是一种奇耻大辱。”

军事专家 王云飞:

“以方现在军民加起来的伤亡人数是1500人,可能还在以色列的可控范围之内。当然这个伤亡已经很大了,如果以军的伤亡人数达到了几千人,我觉得这就意味着以军进攻的失败。”

Part.

3

目前,面对加沙城的进攻,以军一方面派出部分地面战斗部队,继续对加沙城周边地区进行战略排查和占领,包括对加沙城北部杰巴利耶地区的行动,那里有很多高层住宅,以军仍需要进行情报收集、战术清剿。另一方面,开始对加沙城发动局部进攻。

军史专家 萨苏:

“占领加沙城对以色列来说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以色列现在并没有急于占领加沙,它们其实最想做的还是尽快消灭哈马斯的主力。采取蚕食的方式,一步一步的向中心推进,一边消灭哈马斯的人员,一边摧毁它的地面防御设施。”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余国庆:

“这样一种清除也是为加沙以后的治安做好准备,为加沙将来如何安排安全架构,进行人员管理,打下一个较好的基础。”

在以色列的分割包围下,哈马斯游击战失去了战略纵深,只能凭借地道战和巷战来消耗以军的有生力量,而以军也加大对哈马斯地道的排查和清除。在发现哈马斯地下隧道后,以军要求禁止深入地道作战,以避免造成更多的人员伤亡,而是使用了机器狗来追踪和猎杀哈马斯人员,同时使用海绵炸弹来摧毁哈马斯的地道。

军史专家 萨苏:

“海绵炸弹这种软武器的特点是里面不含炸药,但装有两种制剂,这两种制剂混合的时候就会形成很坚硬的泡沫,变成坚固的屏障。从而使哈马斯的地道变成凝固的类似于水泥块的结构,哈马斯就很难再从这样的地道钻出来进行作战了。原本四通八达的隧道就会变成一个一个的孤立据点,地道的作用就会被大大削弱。”

11月7日,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发表电视讲话表示,以军地面部队已从南部和北部攻入加沙城中心,并正在加强对加沙城周边地区的封锁,同时加兰特表示“哈马斯将死在地道里,或者出来死在地面上。以色列作战目标就是消灭,以色列不需要俘虏,也不需要打巷战。”

军史专家 萨苏:

“加兰特表达了非常强硬的态度,就是这一次对加沙的作战并不在于要抓住对方进行审判,而是要进行消灭。实际上就说明以军对加沙北部的作战不遗余力。”

加兰特在讲话中同时指出,以军目前包围了哈马斯的二号人物辛瓦尔的藏身地堡,辛瓦尔是加沙地带哈马斯的直接领导人,实际军事指挥官。

军史专家 萨苏:

“辛瓦尔本身就是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最高领导人,目前指挥着加沙地带北部和南部的哈马斯武装,同时他也是哈马斯的安全部队的创始人。这一次也可以看出,以色列目的不是抓到辛瓦尔,而是要对他进行肉体的消灭。”

军事专家 王云飞:

“除掉辛瓦尔,也是复仇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10月7号发动的对以色列的袭击,主要是由辛瓦尔组织的。”

面对以军对加沙城进攻的不断深入,哈马斯领导人对外表示,将继续战斗,凭借地下隧道可坚守数月,军事专家指出,加沙城最后阶段的战斗将会越发激烈和残酷。

军事专家 王云飞:

“以色列这次进攻为什么放在加沙北部地区?因为加沙北部是哈马斯武装的指挥机构和主要部队的所在地,所以如果在加沙北部地区完成了它的主要作战指标,那么意味着哈马斯武装在加沙整个地区的存在就土崩瓦解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余国庆:

“加沙城应该说是加沙地区巴勒斯坦人最集中的城市,平时有将近100万人。以色列重点怀疑哈马斯的指挥机关就在这个加沙城内,所以它这次的重点围攻对象也就集中在加沙城。”

Part.

4

以军在此次进攻中,发挥了协调作战的优势,空军持续配合行动,减少了以军的地面伤亡,但加剧了加沙地区人道主义灾难,目前,以军空袭中造成11180人死亡,包括4600多名儿童。

军史专家 萨苏:

“以色列现在进行的这种轰炸,实际上是和地面部队进行配合的,以色列在当地并没有地下的隧道网,所以它要保持立体进攻作战的话,也必须得到空中的支持。”

军事专家 王云飞:

“这是以色列必须要用到的手法,但是它要背负历史骂名,因为这种空袭是无差别的,平民的伤亡太大了,而这些伤亡当中,有消息说70%是妇女和儿童,这是任何有人类良知的人都没法容忍的。”

面对以色列的无差别空袭,多个国家强烈谴责以色列对难民营的非人道袭击,联合国人权办公室警告以色列空袭难民营可能构成战争罪,以军进攻时承受的外部压力也越来越大。

军史专家 萨苏:

“以色列对于加沙地带的空袭,目前在国际上已经引起了很多谴责,国际上很多通讯社也对这些事件进行了报道,当然这种报道里有的是真实反映当地的情况,有的是带有一些政治目的的,但是在加沙地带平民受到的伤害,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国际社会包括以色列的后台,美国都在施压以色列,让其设法减少人道主义灾难。”

《以色列时报》报道称,虽然加沙地带被分为北部和南部两个部分,但目前以军允许北部平民向南部地区转移。报道中还称,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确认,已同意暂停以色列国防军在加沙北部特定区域的行动,每天“暂时停火”四小时,其目的是为了允许当地平民撤离。但在以色列对加沙北部居民发放的传单中告知,以色列在没有清除哈马斯之前,不会结束地面行动,要求加沙北部平民继续沿着萨拉丁路线赶快南撤。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余国庆:

“这样更有利于它的军事目标的达成,彻底清除各种地下设施、指挥机关掩体,但是眼下相当一部分巴勒斯坦人没有撤到南部,这就给以色列达成军事行动目标带来了一定的延缓,所以现在每天它还是尽量要求巴勒斯坦人往南撤。”

真正的停火并未到来,加沙城依然危在旦夕。但据路透社报道称,在卡塔尔的斡旋下,哈马斯与以色列的谈判正在进行中,如果达成协议,对当前加沙局势将带来突破。

军史专家 萨苏:

“哈马斯在面对以色列进攻的时候,采取的是节节抵抗的措施,它的基本做法就是在作战之中迟滞以色列的进攻,延长以色列攻占加沙城的时间,同时在这段时间里争取国际支援,在政治上打赢这场战役。”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余国庆:

“眼下哈马斯应该说也承受到了以色列这种军事打击的后果,最近几天哈马斯在海外的军事人员和政治领导人,实际上也想通过卡塔尔、土耳其的斡旋,让这场战争能够暂缓下来,之后再继续讨论加沙最终的结局。”

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领导人峰会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在沙特举行,希望统一立场来应对巴以、以及中东急转直下的安全形势。现在的加沙,如同人间地狱,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平均每10分钟就会有一个孩子丧生。军事分析都在对以色列地面战的致命危险性提出警告,认为真正的城市硬仗其实还没有开始,而世界各国支持停战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

,以色列书桌效果图 发狠,哈马斯拼命,加沙究竟能否守住?

相关:

驻中东美军持续遭袭,美防长:如袭击不停将果断反击!参考消息网11月13日报道 据路透社11月13日报道,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13日表示,如果与伊朗有关联的武装组织针对驻伊拉克和叙利亚美军的袭击没有停止,美国有可能对这些组织实施更多打击。报道称,就在12日晚间,美军对叙利亚进行了数周内的第三次空袭。报道称,随着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冲突引发地区紧张局势加剧,伊朗支持的武装分子最近几周对驻伊拉克和叙利亚的美军及联军部队发动了至少40次袭击。至少有45名美国军人受到脑外伤或..

第一次!这位总统受王储热情接待·11月11日,沙特王储萨勒曼(右)和伊朗总统莱希举行会谈。“今天,伊斯兰国家的团结非常重要。”作者:黄培昭 冯璐 严政皓11月11日下午,伊朗总统易卜拉欣·莱希和沙特阿拉伯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会面。当莱希走进会见大厅时,萨勒曼紧走几步,两人握手的场景伴着此起彼伏的闪光灯被定格。这是沙伊关系的一个历史性时刻。半个世纪以来,中东这两个大国的关系受地缘政治、经济社会、宗教传统等多重..

冲击国会山的“牛头人”,申请参加2024年国会众议员竞选(观察者网讯)据美联社、美国广播公司(ABC)等报道,参与 2021年1月6日“冲击国会山”的著名“QAnon萨满”雅各布·钱斯利 (Jacob Chansley) 计划参与美国2024年国会众议院议员选举。据报道,现年35岁的前海军士兵钱斯利在上周四提交了一份候选人意向书,表明他希望以自由党身份参加明年亚利桑那州第八国会选区席位的选举。自由党是美国目前第三大党派,其成立于1971年底,其核心纲领是倡导绝对自由主义和不干涉主义,并且..

泽连斯基想给特朗普打电话,扎哈罗娃“开涮”参考消息网11月13日报道 据俄新社11月12日引用乌克兰国家网报道称,乌总统泽连斯基希望打通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电话。乌克兰国家网的报道称:“ 特朗普目前实际(通过共和党占据的多数席位)控制着美国众议院,而后者反对向乌提供资金。乌总统办公室很清楚这一点,所以试图安排特朗普和泽连斯基直接对话。”此前,泽连斯基曾邀请特朗普访问乌克兰,以驳斥特朗普有关他“能在24小时内解决冲突”的言论。特朗普拒绝了邀请,认为这..

朱炳仁话运河情缘:把文物当做“朋友” 将文化留给后代  中新网北京11月13日电(张煜欢)“作为工匠和传承人,怎么把自己的文化留给大运河、留给历史、留给后代,在这过程中我们在努力实践。”13日,2023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暨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开幕式·主论坛在北京举行。在“文化名人对谈”环节,为中国大运河申遗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雕领域代表性传承人朱炳仁畅谈自己的运河情缘。 图为朱炳仁。富田摄   中国大运河是一条穿越千..

2023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500亿元 国产片包揽前十  中新社北京11月13日电 (记者 高凯)据中国国家电影专资办初步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中国电影年度票房于11月13日突破500亿元(人民币,下同),用时317天。其中,国产影片票房417亿元,占比达83.4%。   数据显示,目前占据中国年度票房前十名的影片均为国产片,《满江红》和《流浪地球2》票房均突破40亿元,另有《孤注一掷》《消失的她》《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八角笼中》等4部电影的票房在20亿元以上,此外《长安三万里..

《2020-2022海外华文文学精品集》新书发布  中新网北京11月13日电 (记者 高凯)华文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研讨会日前在江苏师范大学召开。会议分开幕式、《2020-2022海外华文文学精品集》新书发布会、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主题发言、专题研讨和闭幕式等多个环节进行。 《2020-2022海外华文文学精品集》。作家出版社供图   据介绍,《2020-2022海外华文文学精品集》精选了2020-2022年三年间海外华文文学创作的上百篇优秀作品,分中篇小说卷..

报告称中国传统戏曲在“云端舞台”取得“新戏票”  中新社武汉11月13日电 (武一力 袁显峰)武汉大学13日发布《直播PK、打赏与戏曲传播研究报告》,对当前戏曲网络传播新局面进行解读。武汉大学教授、中国戏曲学会顾问郑传寅表示,“直播为戏曲表演打造了全新的‘云端舞台’,吸引了剧场之外的海量观众。”   该报告介绍称,打赏源自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缠头”习俗,表达观众对演员的肯定和赞许;直播PK则源自唐代的“斗戏”传统,如今不同剧种、行当的戏曲演员在直播间P..

千年运河展新颜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图片展在京亮相  中新网北京11月13日电 (记者 吕少威)作为2023京杭对话暨运河文化节主题活动之一,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图片展13日在北京展出,浓缩中国大运河文化带沿线的重点文化成果,展现千年运河时代新颜。   该展览以“千年大运河 时代新风貌”为主题,共设有文物展区、图片展区、图书展区、文创展区和互动展区五大区域。 11月13日,观众在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图片展观展。 屈伯崴 摄   本次图片展以第二届国际大运河影..

纪录片《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研讨会举办  中新网北京11月13日电 (记者 高凯)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贵州省委宣传部、上海市委宣传部、贵州省广播电视局、上海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纪录片《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 纪录片《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片方供图   会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副司长刘梅茹对《万桥飞架》的成功播出并取得良好反响予以肯定。她表示该片以独特的讲述视角、深入一线的工匠精神、齐心协力的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