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一贯不保佑以色列人

2023-10-16 06:19:48 来源:网络

文 | 刘梦龙

过去一周的中东让世界瞩目。哈马斯出人意料的大突袭,造成了以色列前所未有的混乱失态。以色列人在暴怒,从以色列官方的种种言行,以及以色列相关媒体在包括中国微博在内的国际舆论场中的全力输出颠倒黑白来看,这种暴怒不是那种受到不法侵害时的怨怒,而是霸道惯了的欺凌者,突然遭遇受害者反击,被揭破外强中干时的羞怒。

在这种羞怒中,以色列人宣布了空前规模的动员,不顾国际舆论,对巴勒斯坦人进行了狂轰滥炸。以色列人更多,很可能也更疯狂的军事报复正准备陆续上演。但是,这种反击并不能挽回以色列长期经营的形象,反而不断暴露了更多其内部问题。比如军备松弛,士气不振,社会内部深刻分裂,战争潜力严重衰减。

巴勒斯坦人的袭击未必造成了多少巨大的破坏。但这次突袭所暴露出的空前混乱,和紧随其后的以色列人的无能狂怒,都严重破坏了以色列人在几十年来营造的兵强马壮,所向披靡的中东第一军事强国形象。从这个角度说,这次突袭确实打破了犹太人精心打造维护的神话,堪比第四次中东战争初期埃及人的空前胜利。

事实证明,以色列不愧是一个精明的犹太人所建立的国家。只是这种精明算计,就像过去几千年来,所有人与犹太人接触的人所发现的那样,似乎精明的过了头。

在仇敌环伺的中东,以色列几十年来的生存繁荣,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历次中东战争所累积的威名来维持的。但说到底,以色列也是一个近千万人的国家,哪怕它有西方世界的长期支持,拿着大笔外援,它一样要在战备和建设上进行精打细算,平衡取舍。

显然,以色列人选择了依靠过去的名声和美国人的霸权庇护来保护自己,而不是太过花钱的真刀真枪。这不是以色列人的发明,而是当代西方世界的常态。只能说以色列人做的比老欧洲还是强不少,过去起码维持了虎皮。由此以色列节约了开支,促进了社会繁荣。善于石里榨油,拆东补西是犹太人的长处,而一旦到了剑及履及,硬碰硬的时刻,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也是犹太人的经典戏码。

其实,以色列人的今非昔比,以色列内部的真实情形,阿拉伯世界的高层很可能是清楚的。06年的黎巴嫩战争,以色列国防军就在和真主党武装的斗争中踢了铁板,吃了不小苦头。但阿拉伯世界的其他国家既要顾忌美国主导下的中东秩序,更要把主力精力放在内部维持和彼此勾心斗角上,早没有上个世纪中东战争那种劲头了。

历次中东战争确实深刻塑造了阿拉伯社会,比如前四次中东战争的绝对主角埃及就是一个缩影。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失败,很大程度上促成了中东封建王权的垮台,第二次中东战争促使了纳赛尔这样的民族主义者崛起,而第三、第四次中东战争更是深刻改变了中东的命运。

埃及先胜后败,最终选择和以色列媾和,表面上赢得了一个相对缓和的战略环境,实际上却牺牲了无形的民族精神。可以说,借冷战和民族解放浪潮所鼓动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崛起,被中东战争所打断了,最终转向了深度分裂和极端化。

历次中东战争的苦涩结局,打掉了阿拉伯世界向上的心气,此后主要的阿拉伯国家几乎都陷入深度的内斗之中。比如埃及陷入马尔萨斯陷阱,要靠美援和海湾国家的支持来发大饼。我们在国内可以看到当代埃及up主对自己国家上个世纪历史的回顾,和我们的习惯看法有很大差别。但大家不妨想想,这些论调是不是有点像中国十多年前对近代史的反思论调。

其他大国的情形也好不到哪里去。伊拉克遭遇美国侵略后,一下子从地区强国跌倒了战乱地区,还在努力恢复。叙利亚几乎被西方引导的内战打成了废墟。伊朗好不容易顶住了美国在伊拉克战争后的强大压力,却要把大量精力用于和沙特进行彼此交锋。沙特干预也门内战,也是频频失利。

就算不考虑阿拉伯地区强国复杂的历史恩怨,他们也都面临严重的现代化冲击,由西方主导的颜色革命更多是一个导火索。整个中东或者说整个伊斯兰世界堆满了炸药桶,在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中极度的弱势地位,使民族主义极度压抑。石油经济导致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发展脱节,而那些连石油都匮乏的国家,则面临贫穷和经济发展的无望。

整个中东世界在现代化历程中都遭遇了严重挫折。在美国的压力下,这些国家既无法进行资源整合,又无法实现产业突破,内忧外患,家家都可以说一个维持会。作为本地区唯一的异文明国家,强大又繁荣的外来户以色列,既是异端,又一定程度上扮演了这种困境的象征性锁钥。

在这种大背景下,其他阿拉伯国家其实已经很难对以色列有什么想法了。今天,美国的力量在全球衰退,尤其是俄乌战争之后,很多地区强国有了更多想法。但同时,中东其他国家的状况并没有太多改善,受到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也不比美国小。

在这次巴勒斯坦突袭之前,中东实际上在同时推动两个和解进程。一个是伊朗和沙特的和解,一个是沙特和以色列的和解。一定程度上说,这两个进程都对这次袭击发挥了作用。由于伊朗和沙特的和解,巴勒斯坦人有机会获得更多帮助,而由于沙特和以色列的和解,巴勒斯坦人面临更加孤立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这次空前的冲突,而影响也是空前的。这就直接把以色列的虚弱从后台直接摆到了前台。这不是单纯的以色列问题,而是以色列象征的旧中东秩序的虚弱。这种秩序,不仅仅有西方的背书,也是以色列和中东国家,在长期对峙后形成的既对抗又彼此默契的维护。

现在,巴勒斯坦人的孤注一掷,实际上是同时把问题摆在了以色列和中东国家手上。在这个时候,以色列仍在变本加厉开展疯狂的报复。这种报复的烈度越大,造成的无辜伤亡越严重,巴勒斯坦人反抗所暴露的以色列的虚弱越明显。那么,对目前置身事外的其他阿拉伯世界的国家,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那些指责巴勒斯坦人破坏和平的人,不应该混淆忽视这样的基本事实。那就是在中东这样处于长期慢性冲突的地区,和平更多是一种妥协。而对以色列的和平,很大程度上是带有城下之盟性质的。这种状态下奢谈和平,只是相当于迫不得已的保守治疗罢了已。

长期以来,被封锁在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处于被以色列迫害,杀戮,走向慢性毁灭的状态。对据说平均年龄只有18岁,没有任何可发展产业的加沙人来说,其实没有什么可失去的。巴勒斯坦人的苦难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了,只是,随着世界混乱的加剧,如今他们已经正面临着在忽视中而缓慢走向灭亡的悲惨境地。

和这种无声无息的毁灭相比,恰恰是如今的奋力一搏,给了巴勒斯坦人死里求活的机会。这就是哈马斯会成长壮大的土壤,还会不断生长出新的反抗种子。而以色列对哈马斯的报复,则很有点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味道。

在这次冲突中,真正对以色列造成的严重伤害,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的。这体现在全球舆论的失控上,以色列所长期经营,赖以维持的两个支柱,种族屠杀受害者和中东小霸王这两个形象都受到了难以挽回的破坏。而随着以色列报复行动的不断加剧,这种破坏还在不断产生。

这些事都是原来在不断发生,只是处于台面之下。而今天,则被不断被搬上了台面,迫使所有人去正视。这种舆论失控,在国内尤为明显。这大概也反应了西方在中东问题上的犹疑,和新技术条件下,全球舆论逐步脱离了少数西方集团的完整控制。

其实也应该指出,哪怕从舆论上看,西方社会在支持以色列的同时,自己内部的声音也很混乱。以色列人的行为并不是完全得到西方背书,这是很耐人寻味的。甚至说,会不会有人盼望以色列人来做那个初一,我们不好断言。

我们对巴勒斯坦人死里求活,没有太多可指责的。整个加沙地区,完全被以色列人塑造成了一个抵抗型社会。那么,它得到任何反击都是在自作自受。诚然,以色列在西方的支持下,把周边中东国家的上层几乎都打垮了,并迫使他们接受了一种外来主导的新秩序。但这股怒火确实又在社会的中下层燃烧着,随着时间的积累,使新的力量不断涌现。

如今美国力量退潮,在西方秩序放松的大背景下,阿拉伯世界漫长的混乱似乎有了新的突破口。是否笼罩在面对以色列彻底失败的阴影下,对解决中东社会的根本问题其实没有多大实际意义,但作为解决问题的大前提,在精神上又具备巨大的象征意义。

要承认这点,大多数中东国家都面对严重内部问题,又难有有效的措施去解决。即使枷锁得到了放松,内部的分裂也需要一个弥合,需要一个权威来压服。说的更直白一点,长期处于西方秩序下的中东国家需要拨乱反正,他们需要有威望的领头羊,需要清洗压制和内部的西化派,并重新树立以本民族为主的道路自信。这都使得他们需要一个外部抓手。而作为旧秩序的象征,以色列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要承受第一轮冲击。

以色列今后的命运,很可能取决于他们对之后一段时间内对巴勒斯坦人所做的一切。不要认为压力都在巴勒斯坦人身上,在如何收场的问题上,以色列面临的困境和巴勒斯坦人是一样的。

从06年黎巴嫩战争的状况看,无论以色列的表态有多极端,以色列人恐怕也未必具备彻底清理加沙地区的能力。至于说,以色列人如果真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试图一举把加沙地区毁灭,我想阿拉伯世界也无法坐视下去。而要是陷入长期消耗,那么穿鞋的以色列人并非比赤脚的巴勒斯坦人能承受更多。

和许多人想的相反,从目前表现的状况看,以色列面临和欧美一样的问题,就是很可能不存在重新武装这个选项了。就像大部分西方国家一样,这种动员和转向,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分裂,直到动摇整个社会基础。但以色列面临的战略环境又比其他的欧美国家糟糕的多,一旦这种情形被其他中东国家所明确,那么以色列的好日子就不多了。

作为旧中东秩序的一种象征,以色列看似强大的背后,面临着深刻危机。以色列人既然拿着旧约,那就应该知道,上帝一贯不保佑以色列人,更该多看看上面的记载,祖先是怎么搞到神憎鬼厌,离乡背井的。

怎样去应对这种危机,留给以色列人的时间不多了。而不仅仅是以色列人,从东欧到中东,旧世界的秩序在全面崩塌,这个速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快。而留给冷战后秩序的时间,恐怕也不多了。

,上帝一贯搜索引擎优化技术 不保佑以色列人

相关:

台湾基隆里长组团参访刘铭传故里  【港澳台专线】台湾基隆里长组团参访刘铭传故里   中新社合肥10月15日电 (记者 张强)“我对大陆的了解多从书本、电视上,这次能亲身到安徽参访,增进了我对大陆的了解。”台湾基隆市中正区正砂里里长、基隆市里长联谊会总会长俞明发15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台皖两地应加强民间交流,增进民众特别是年轻人之间的了解。   10月13日至15日,台湾基隆市里长联谊会交流团一行20人在安徽省合肥市考察交流。在肥西县..

两岸妈祖信众共赴“妈祖故里”福建湄洲岛谒祖进香  【港澳台专线】两岸妈祖信众共赴“妈祖故里”福建湄洲岛谒祖进香   中新社莆田10月15日电 (叶秋云)10月15日,台湾台南马沙沟天后宫、台湾台南马沙沟李圣宫、台湾恒春天后宫及福建漳州海澄天后宫两岸四家妈祖宫庙联合组团,赴“妈祖故里”福建莆田湄洲岛谒祖进香。   当天10时许,台湾台南马沙沟天后宫、台湾台南马沙沟李圣宫、台湾恒春天后宫、漳州海澄天后宫一行400余人抵达湄洲妈祖祖庙。 10月15日,两岸四家妈..

中国驻美使馆:提醒在美中国公民进行“海外公民登记”

公办教师调入镇政府工作30年,退休时才发现属非编制人员曾耀强的工作证件 本文图均为 受访者 供图本是公办教师,后以“干部身份”调到镇政府工作近30年,办理退休手续时却被告知没有编制,属于“职工身份”……近三年,63岁的曾耀强都在为此事奔走。他称,在退休前,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公务员。曾耀强居住在广东惠州市博罗县,退休前在博罗县福田镇政府工作。惠州市人民政府作出的一份《行政复议决定书》显示,1991年,曾耀强从公办学校调动到福田镇政府工作,其个人档案有一份《广东..

高校扎堆搞书院制,为什么被大学生嫌弃?自2005年西安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首次尝试书院制改革以来,我国目前已有数百所高校进行了书院制改革的探索。如何结合实际情况,使改革更符合学生的诉求,是书院制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作者|邢亚琪题图 | 《一起同过窗》在大学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的当今,市场正在提高录用人才的门槛,传统“以分论道”和“唯学历论”的局面受到了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强烈冲击。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投身书院制改革,以期培养出综合..

从颐和园辞职,他在抖音上给古建筑们做导游作者 | 刘奕然编辑 | 车卯卯离开颐和园“再就业”十月下旬的颐和园,将迎来一年中最美的一个月。老舍曾说“北平之秋便是天堂”,随着秋季第一批树叶开始变色,颐和园的秋景达到最佳观赏时期。这座坐落在西郊的山水园林,每年都被无数游客纳入秋景必赏。大松曾在颐和园做了6年讲解工作,十分清楚园内哪里适合观景,什么时候游客最多。在园内为游客做讲解,是他日复一日的工作。他带着游客一路从历史概况到生动细节,讲述经停..

直播带货有那么赚钱吗?有人月入500万,有人一天仅30块近日,央视主持人李思思正式宣布离职,不少人猜测,粉丝近千万、标签为“电商优质作者”的她,将开启自己的带货之路;江歌妈妈发布视频称自己将直播带货,她表示“直播带货的目的是为了赚钱”,首场销售额就破百万;山寨鹿晗的主播凌达乐“鹿哈”自曝通过直播带货7个月累计收益3500万,平均每个月500万……官方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超过1.5亿个网络直播账号,在不少人看来,直播是一种来钱很快的方法。不过事实果真如此吗?实际..

体会一下巴以冲突中外交辞令里的“魔鬼细节”今天外交部发了这样一条通报,说关于巴以冲突,我们和沙特通电话了。通报里有一句话“停止对加沙民众的集体惩罚”,这句话背后藏着许多魔鬼的细节,值得细说一下。什么是“集体惩罚(collective punishment)”?这个词这几十年一直反复出现在新闻媒体关于巴以冲突的报道中,最近随着冲突加剧又被许多人翻出来。其实我们对这个词并不陌生,这是一个中国两千多年前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法律术语,说出来几乎没有人没..

期颐之年的叶嘉莹:喜见旧邦新气象,要挥彩笔写江山  中新社天津10月15日电 题:期颐之年的叶嘉莹:喜见旧邦新气象,要挥彩笔写江山   作者 孙玲玲 闫瑾 刘畅 吴军辉   “我们中国是一个古老、强大的国家,可是我们这个新生的气象,新兴起的事业都是非常辉煌的,非常远大的。所以,我说‘喜见旧邦新气象,要挥彩笔写江山’,我们江山的美丽、我们江山的美好是书写不完的。我们大家要努力,一起使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江山更加美丽,希望我们的前途更加远大。”10月15日..

南阳迷笛音乐节后,他们逐渐选择了原谅  中新网北京10月15日电(刘越)万万没想到,一场音乐节,将河南省南阳市推上风口浪尖。   9月29日至10月2日,中原迷笛音乐节在河南南阳市卧龙区举行。演出结束后,大量乐迷反映,财物在音乐节露营区失窃。随着相关视频曝光,网友们诧异发现,“顺手牵羊”的竟是当地村民。   其后,从乐迷维权到警方追责,从网友热议到主办方回应,一把舆论的大火将这场已经结束的演出烧得轰轰烈烈。10月5日,迷笛方发布公告,称事件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