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高温:如果没有空调了,人类将如何适应?

2023-06-28 19:44:01 来源:网络

“如果没有空调了,高温下人类将如何适应?”

这是柳叶刀倒计时亚洲中心副主任张弛教授提出的高温之下各种极端事件一起爆发时的思考。工作的需要、低收入的困境和供电紧张的风险让“空调”难以成为人人度过酷暑的“续命伙伴”。

当地时间2023年6月19日,印度北方邦,巴利亚地区医院,一名妇女给生病的丈夫擦头。

当地时间2023年6月19日,印度北方邦,巴利亚地区医院,一名妇女给生病的丈夫擦头。

6月17日到18日短短的三天内,一场最高温度超过40摄氏度的极端热浪使得印度北方人口最多的两个邦的多家医院不堪重负。据不完全统计,短短几天,已有超过170人死于高温相关的疾病。而这一数字还在攀升。

今年高温在全球多地包括中国都来得异常早。中国天气网的最新入夏进程图显示:截至6月5日,我国南方大部、京津冀以及新疆、山东、山西、陕西的部分地区已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夏季。在已经入夏的21个直辖市和省会级城市中,今年夏天属于“提前报到”的比例高达九成。事实上,根据中国天气网大数据显示,近五十多年我国的夏天来得越来越早。

2022年10月发布的《2022柳叶刀中国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报告》显示,与1986年至2005年的基期平均值相比,2021年中国人平均多经历了7.85个热浪天,安全户外活动的时间相对缩短了48.2%;潜在的劳动时间损失增加了7.1%,全国层面热相关劳动生产力损失导致相关的经济损失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68%,超过当年我国国防支出预算。

撰写上述报告第一工作组(气候变化的影响、暴露和脆弱性)的组长、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的黄存瑞教授2022年发表的一篇研究显示,从全国来看,每年至少暴露于一次热浪的总人数从1979年的4.8亿人增加到2020年的10.4亿人;同时,占总人口的比例从51.3%增加到75%,经历热浪事件的陆地面积从46.3%增加到81.6%。

2023年6月18日,北京最高温度达35度,天坛公园内游客打伞遮阳。

2023年6月18日,北京最高温度达35度,天坛公园内游客打伞遮阳。

黄存瑞告诉澎湃新闻,未来极端天气可能成为一种新常态,由此造成的健康风险及负担将会持续加剧。而人们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高温天气对健康的致命影响关注还远远不够。

高温下的生命危险,无人置身事外

2003年夏季,欧洲热浪造成70000多人死亡。2010年6月至8月期间,莫斯科和俄罗斯西部的极端热浪导致55000多人死亡。高温带来的致命危机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引发广泛重视。

在中国,2020年发布的《柳叶刀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中国报告》显示,在过去20年中,热浪暴露大约导致中国热浪相关死亡人数上升了一倍多,2019年的死亡人数约达2.68万人。同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研究者们发现,与非热浪相比,热浪相关的非意外总死亡风险增加15.7%,心脑血管死亡风险增加22.0%。

高温热浪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全方面影响。美国生命科学网STAT称,“从偏头痛,到酒糟鼻、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慢性肾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极热天气会影响人体体温调节系统、水盐代谢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造成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使人体处于超负荷状态,加重多种慢性病负担,导致基础病恶化,甚至造成死亡。”

张弛教授指出,热浪造成的死亡率上升在老年人中最为明显,但其他群体也处于危险之中。根据美国疾控中心官网显示,65岁以上老人、婴儿和儿童、慢性病患者、低收入人群、运动员、户外工作者和孕妇均为高温脆弱人群。

黄存瑞教授也表示,不同地区人群的脆弱性和适应能力不同,在城市人口密集、建筑物高层多的地区,老人、儿童和患有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易受到高温天气的影响。为此他呼吁应重点关注贫困、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且应该制定因地制宜的应对措施。

对于老年人这一脆弱人群,黄存瑞教授鼓励老年人进行定期健康检查,测量体温、血压等指标,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同时建议其避免在高温时段和强阳光进行室外活动,可以在早晚或阴天进行散步、做操等锻炼。

2023年6月10日,上海高温,在弄堂阴影处躲避烈日的老人。

2023年6月10日,上海高温,在弄堂阴影处躲避烈日的老人。

事实上,没有人可以避免高温带来的影响。

“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当我们变成脆弱人群的时候,我们的生存状况就会非常堪忧。”张弛教授表达了她的担忧,“尤其是我们的下一代会持续生存在一个高风险的环境中,不光是夏天热,一年四季都可能有各种极端气候问题。”

“如果气候持续恶化,到2030年或者是2050年的时候,一些地区的人们面临的可能是夏季全天都不适合外出活动的情况(高温高湿)。现在我们还可以选择出门或者不出门,到时候我们就没有选择权了。”她补充道。

预警和医疗,第一和最后的防线

气象预警是高温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据2023年全国气象工作会议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的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已成功接入了水利、农业、林业、卫生等30余个行业或部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7.67%。

在气象健康预警方面,作为首批试点单位,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于高温热浪人群健康风险分级预警预测模型和人群健康防护指引,于2021年率先实现了高温热浪健康风险预警信息发布。但黄存瑞教授认为,我国总体气象健康风险预警工作仍处起步阶段。

他指出,适应气候变化、保护人类健康,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需要时间和周期来不断完善,以统筹多部门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风险。

“针对高温,气象部门负责发布高温预警,但是对个体来说的话,它又关乎健康问题,这个部分是归卫健部门来管,若出现了极端天气,则需要应急管理部门上场。”张弛教授这样解释这一工程的“复杂性”和加强跨部门协调的重要性。

《2022年柳叶刀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中国报告》中针对健康气象服务的调研结果显示,根据相关新闻记录,31个省份中已经有21个省份的气象部门与当地的卫生部门存在合作关系,也意味着部门间的联动和合作水平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黄存瑞教授也认为,当前不同部门的数据壁垒问题仍普遍存在,即不同部门数据资源难以实时共享,缺乏实践和研究的紧密结合,尚未形成全面的合作交流机制。

对此他建议加强各部门联动和数据共享、进一步开发和完善针对气象敏感性疾病的多种时间尺度监测预测模型与技术,逐步建立健全健康气象风险预警发布工作体系。健康气象风险预警的精准发布也应该成为医疗系统韧性的一部分。

2023年5月30日,广州黄埔区天气预报黄色高温预警,温度计实测室外温度已达42℃。

2023年5月30日,广州黄埔区天气预报黄色高温预警,温度计实测室外温度已达42℃。

相对于预警防范,当高温来临后的医疗救治则成了保障人们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环境与健康》杂志的一项研究结果发现,春、夏季日最高气温每升高1℃,心脑血管疾病急诊人次分别增加17.3%。由美国国家肾脏基金会 (NKF) 发表的一项研究也显示,极度高温暴露与肾脏疾病相关急诊科就诊次数增加显著相关。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医生刘安雷表示,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系统在应对极端高温天气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例如,在高温天气下门急诊和住院人数骤然增加可能导致医疗资源紧张,以及医护人员的防暑降温保障等问题都需要重视。

为了提高医疗卫生系统的气候韧性,刘安雷医生建议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暑降温意识和能力,并加大对他们的物质保障力度。二是按照气象预警情况,科学调配医疗资源,合理安排医疗服务。三是加强与其他部门的联动协作,构建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机制,共同应对高温天气所带来的健康风险。

风险已经登台,却没有站在聚光灯下

极端高温对于生命健康的威胁,还远远没有被大多数人所完全认识和重视。

刘安雷医生指出,当前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高温天气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但是对于高温相关疾病的认知还不够全面,例如热射病、中暑等,人们可能只了解其中一种或几种。

为应对酷暑,刘安雷医生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给出了建议:穿着宽松、透气、轻便的衣服,并及时更换湿润的衣物;多喝水,避免饮用过多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在家中使用空调或者电风扇等防暑降温,备好冰块,冰袋等防暑材料;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并选择在清晨和傍晚时段进行。

同时人们也缺乏应对相关疾病的指南,“熬一下就好了”是很多人经常采用的做法。张弛教授指出,例如在夏令营、军训等场景下高温所引起的儿童或者青少年的身体不适,常常会被误认为只关乎意志力而非健康问题。其实未成年人的体温调节功能和散热功能比成年人差,而他们往往无法准确表达出自身身体不适的症状和原因,所以当孩子提出身体不舒服时,家长或者监护人就应该立即停止他们在高温天气的户外活动,并进行适当的降温和补液,往往等人都晕倒了就太晚了。

黄存瑞教授进一步指出,提高公众对高温下的健康风险认知水平需要多方努力。首先,卫生健康部门需主动参与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部署过程中,在采取气候行动时,应倡导将人群健康作为重点内容。其次,开展具有公信力的科普宣教尤为重要,例如提供极端天气的健康指南与自救应对等。最后,气候变化教育应成为学校核心课程的组成部分,将气候变化的健康危害与政策行动纳入各个阶段的学习中。

在公众意识提高之后,从知到行仍有鸿沟等待跨越。

刘安雷医生指出,当前的高温预警系统主要集中在预警信号的发布和传递上,但是缺乏具体的行动方案和措施来帮助公众应对高温天气。张弛教授也表示尽管气象局会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或者是橙色预警,但是对于每个个体而言仍然不了解其在这个温度出去将要面临的风险。

“比如说,当高温或者暴雨来临前,对于一些行业来说意味着什么?比如说学校、工地、交通和户外工作者来说,他们是否应该继续原有的工作安排?目前还缺少进一步具体的指引。”张弛说道。

2023年6月13日,河南许昌持续高温天气,建筑工人烈日下工作。

2023年6月13日,河南许昌持续高温天气,建筑工人烈日下工作。

对于差异性极大的每个个体而言,公众还需要边界清晰的指示,为人们能否出门、休息多久等提供决策依据。张弛所在团队正在研发一款便民易懂,可查询高温天气外出活动风险的小程序,预计六月底七月初和公众见面。

与此同时,除了获取科学指南的通道的缺乏,部分高温下的脆弱人群也面临没有发声渠道的问题。张弛教授呼吁更多能够发声的社会群体为脆弱群体带来关注,尤其是一些别无选择的人群亟需更多的保护措施。以快递员小哥为例,纵使知道了气候变化的风险,他们仍然要出于生存的考虑继续工作。

同时她还指出,家庭中的中间层是社会发声群体外解决问题的另一个关键。“在一个家庭里一定是中间层的力量,中年人或者是青年人能够最先得到相关知识。在照顾好自己的前提下,他们可以去帮助其他的家人或者是朋友。”她说道。

酷暑将至,高温下的健康危机亟待引起人们的重视和行动。

,极端高新白雪姬传说 温:如果没有空调了,人类将如何适应?

相关:

女孩霸凌女孩,为什么会更隐秘?美国作家蕾切尔·西蒙斯曾在就读于牛津大学期间,给自己的女性朋友们发送了一封邮件,询问她们「你是否曾被另一个女孩折磨或取笑?」24 小时之内,她的收件箱就堆满了来自美国各地的回复。那段时间,面对着这些答案,她陷入了困惑:到处都是关于男孩攻击和霸凌行为的文章,讨论女孩霸凌问题的却非常少。但事实上,女孩们之间存在着一种隐性攻击文化:在面对冲突时,女孩们会采取非肢体接触、间接、隐蔽的形式来攻击彼此,这样的..

《消失的她》票房破10亿大关 连续两天票房逆跌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由朱一龙、倪妮、文咏珊领衔主演的悬疑犯罪电影《消失的她》总票房突破10亿,该片于6月22日上映,连续六日稳居日票房榜首。《消失的她》夺下端午档票房冠军后,热度居高不下,在6月27日再度揽收1.9亿的票房成绩,超过前一日(6月26日)的1.69亿,实现连续2天工作日票房逆跌,也是影片第三次实现单日票房逆跌。《消失的她》由崔睿、刘翔导演,故事围绕一宗“妻子”失踪案展开。本该甜蜜的结婚周年旅行中..

“湾区升明月”2023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主持曝光 6月29日,“湾区升明月”2023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将于中国香港精彩唱响。百余位来自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电影人、音乐人、文体科技界代表汇聚香江之畔,穿越光影与音乐的长河,用温暖的情谊与热烈的奋斗,共同抒写属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国式现代化新图景。“湾区升明月”2023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将由电影频道主持人蓝羽、电影人吴京、电影人苏有朋、澳门莲花卫视主持人刘乃奇、香港TVB主持人陈贝儿、凤凰卫视主持人郭洋子、深圳卫..

全国主流媒体青海海东行:探访该省最大民间博物馆  中新网青海民和6月28日电 (张海雯薛蒂)27日,参加全国主流媒体青海海东行暨“乡村振兴看海东”采访活动的媒体记者走进青海省最大民间博物馆——青海永录民俗博物馆参观采访。 图为青海永录民俗博物馆内珍藏的中式家具。 薛蒂 摄   永录民俗博物馆位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满坪镇,系当地打造的康格达景区一期建设项目。该馆为三进院仿古设计,分前厅、中殿、后殿、东、西厢房等,馆藏大量明清家具精品。 图..

民族史诗电影《过山榜》在北京首映   光明网讯 由上海电影 (集团) 有限公司、苏宁环球传媒有限公司、上海亚太影视公司等联合制作的大型民族史诗电影《过山榜》26日在北京市英嘉国际影城举办首映礼献映宣传活动。本次活动由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文化产业创意研究中心、深海影业 (深圳) 有限公司主办。   这部即将于2023年暑期档上映的民族史诗电影,片名沿用瑶族民间世代传承的历史文献《过山榜》之名,是以明代孝穆皇太后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为蓝本创..

钟南山为毕业生讲授的“最后一课”,刷屏了!  “我每个星期还坚持查房”   “查房也是在学习   我有很多东西还不懂”   近日,在广州医科大学   2023年毕业典礼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寄语青年学子   要有梦想、有追求、有激情   87岁的钟南山分享了   自己的人生经历   1971年他回到广州工作时   “坐在医院诊台的一张破凳子上   头上的风扇快要掉下来   我就想,我的一生过了30多年了   不会安于现状   要通过努力改变..

205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达13亿  美国华盛顿大学科学家在最新一期《柳叶刀》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全世界目前有5.29亿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3亿,每个国家的糖尿病患者人数都会增加。   利用“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科学家们调查了1990年至2021年间204个国家和地区的糖尿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并预测了到2050年糖尿病的发病率,还量化了16个风险因素导致Ⅱ型糖尿病的患病比例。   迄今最新和最全面的计算显示,目前全球糖尿病..

引导青少年健康使用短视频(社会杂谈)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在大众中普及,短视频以其网络交互功能强、参与度高、时效快等优势,实现了快速发展。相关统计显示,从2015年至2020年,短视频内容年均增长率达到惊人的400%。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刷短视频已经成为不少人每天课余生活的新习惯。根据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此前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6.8%,而未成年网民中经常在互联网上观看短视频的比例为47.6%。  ..

养老院来了年轻人   上海市杨浦区社会福利院,90后小伙子王程在照顾老年人们用餐。  新华社记者 刘 颖摄   江苏省南通常青乐龄护理院,工作人员正在与老人聊天。  许丛军摄(新华社发)  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信息:2035年左右,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同时,中国老龄化呈现出老年人口数量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大、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重等形势与特点。如何养老,成为备受社..

利用市场手段加大养老服务供给(财经观)  鼓励和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服务市场体系,形成供需对接、供需互促的良性循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22年已超过2.8亿,占总人口比重为19.8%。必须更好利用市场化手段,提升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效率,加大养老服务供给,推动..